項充對朱明拜了一拜,接過一匹劣馬,便往芒碭山奔去。
李兗勸服手下的團牌兵放棄抵抗之後,神色慘然的迴到山頂,拜謝道:“多謝將軍仁義,小人幸不辱命。”
朱明將他扶起:“李兄不必如此。方才項充兄弟已然答應與某一道上梁山聚義,現已去‘魔王寨’勸樊瑞同歸梁山,不知李兄意下如何?”
李兗怔怔的愣了一會兒,長歎一聲道:“承蒙將軍看得起,在下願降。”
朱明喜道:“能得李兄弟加入,我們此行不虛也。山下那些團牌軍以後還要李兄弟和項兄弟統領。”
李兗道:“小弟定當效力。”
這時阮小七,欒廷玉等人也收拾好戰場。朱明便帶著眾人下山,讓欒廷玉,孫立,牛皋領大軍迴營,又讓周金,周水也迴去救治傷員,自己卻與公孫勝,阮小七,李兗在山下等著項充的迴報。
一個時辰後,項充迴來了。朱明迎上去問道:“項兄,事情如何,樊瑞是否答應一道上梁山。”
項充臉色有些難看。原來方才他迴到魔王寨,見到了樊瑞。樊瑞本來對他的迴歸十分的高興,但是在聽到他是去勸降時,立刻變了顏色,說出許多難聽的話。項充本就心懷慚愧,被樊瑞一番話下來,不禁麵紅耳赤,匆匆就要退出來。不料樊瑞又叫住他道:“賢弟,你與李兗賢弟要投托大寨我不怪你,但那朱明要我投降,非得再勝過我一陣,我才心服口服。”項充疑惑道:“大哥,山寨兵力折損大半,拿什麽與人家鬥。”樊瑞撫著橫在膝上的七星寶劍道:“為兄自問一身法術天下少有敵手,賢弟也是知道的。你去跟朱明說,今夜就在方才的戰場上,他若能破的了我的法術,我就降了他。”項充心知樊瑞素來對自己的法術很是自負,既然提出這個要求來,如果不答應他,隻怕他會寧死也不從,於是滿懷心事的出了魔王寨。
朱明聽他說明緣由,不由笑道:“兄弟放心,這位公孫道長乃是道門高士,精通奇門道術,今夜由他來出戰樊魔王,必能取勝。也好讓樊魔王甘心同上梁山,不負項兄,李兄與他的一番結義之情。“
公孫勝聞言笑道:“周寨主謬讚了,貧道勉力而為吧。”
項充見公孫勝鶴氅羽冠,星目柳須,背一口鬆紋七星劍,一派的仙風道骨,心知這道士肯定有些本事,忙上前揖道:“入雲龍之名,小弟也久有聽聞,隻是無緣慕得仙顏。今夜之事還望道長手下留情。”旁邊的李兗也出來一同替樊瑞求情。公孫勝道:“二位兄弟切莫如此,今夜貧道與樊魔王不過是切磋術法而已,不會有傷和氣的。”
朱明道:“大事既定,我等先迴營再說。”
迴到營中,朱明先看望了傷員,令周金,周水帶人極力治理,妥當安頓。又與項充,李兗一道安撫了魔王寨的降軍,再召集眾將到大帳總結了白天一戰的得失,最後才讓人擺上酒肉,慶賀項,李二位新頭領的加入。
夜色漸漸降臨,朱明拒絕了欒廷玉,孫立領兵相隨的建議,隻帶公孫勝,阮小七,牛皋,項充,李兗,周金,以及十個“飛天神兵”赴會。
眾人趕到地點時卻現戰場上懸浮這繁星般的點點鬼火,綠瑩瑩的火光就像惡鬼的眼睛兇狠的瞪視著每一個生人。戰場中央豎起了兩根木柱,每根木柱上都掛著一個青色的燈籠,一切都透露這無比的詭異。樊瑞披頭散,身披道袍,仗劍站在木柱中間,聽到馬蹄聲,猛地抬頭幽幽道:“爾等可做好接我仙法的準備。”那聲音,好似從九幽黃泉裏透出來的千年鬼音。
眾人除了公孫勝,周金和是個“飛天神兵”都不禁的頭皮麻,渾身泛起雞皮疙瘩。牛皋這子就是個混不吝,最先恢複過來,立馬大喝道:“你這鳥人莫要裝神弄鬼,有甚本事,使出來讓小爺瞧瞧。”
“嘎嘎......”樊瑞出一陣夜梟般的怪笑道:“就讓你這小子瞧瞧本大仙的身法。”說著,手中的七星劍往半空一指,喝了一聲“疾”。
眾人隻見戰場中間憑空生起一陣羊角風,四散的鬼火在風的引導下聚集成一條慘綠色的火龍當麵朝眾人撲來。最前麵的牛皋嚇得麵無人色,讓了一句“我的姥姥。”直往眾人身後竄去。
眼看的眾人就要被火龍撲及。周金救主心切,從背後取下一個鐵葫蘆,在葫蘆底上一拍,葫蘆口就衝出一道火光,再看他右手捏了一個奇怪的法決,那道火光便也化成一條紅色的火龍,直撲空中的綠色火龍,一紅一綠兩條火龍便在半空纏鬥起來。
樊瑞輕咦了一聲,隨即大笑道:“雕蟲小技,也敢班門弄斧。”笑聲中,從懷中拿出一張紙符,迎風一晃紙符也化成一道綠光射到綠龍嘴中,綠龍頓時好像得到了大補,威風大盛,沒幾下就將紅龍打的潰不成軍。
周金見狀大急,連連捏了幾個法決卻無法讓紅龍扭轉局麵。樊瑞得意的大笑道:“黔驢技窮了吧。小子,本大仙見你資質不錯,不忍就這麽傷了你的性命,趕緊認輸吧。”
眼見得紅龍在綠龍的窮追猛打下就要身軀將要消散,朱明身邊的公孫勝輕笑一聲道:“小友稍歇,看貧道來與他鬥一鬥。”說著將鬆紋寶劍朝二龍相鬥的方一指,一道金光從劍尖射出,正好落在紅龍最終,紅龍身上頓時金光閃耀,轉眼間形勢倒轉,居然沒幾下就將綠龍打的煙消雲散。
樊瑞見狀大驚失色,但並不甘心失敗,又從懷中拿出一把符紙,朝天上一扔,手中七星劍急舞,然後大喝一聲“疾”,眾人隻見忽然一陣光亮閃過,大隊似魔似妖的怪物猛撲過來。
公孫勝不慌不忙的將鬆紋寶劍朝空中還未消散的金光紅龍一指,紅龍立即化成兩尊手持長槍金甲神將。公孫勝輕喝一聲“叱”,兩尊金甲神將揮槍殺進怪物陣中,片刻見又將這些怪物打的煙消雲散。
樊瑞大急之下狀若瘋魔,一連使出幾種手段,都被公孫勝輕描淡寫的化解,最後隻能垂頭喪氣的棄劍於地,拜倒在公孫勝麵前:“道長道法高強,弟子自愧不如,願敗在師父門下,還望師父成全。”
公孫勝扭頭看向朱明。
朱明忙道:“恭喜道長收的佳徒。”
公孫勝見朱明沒意見,便迴頭對樊瑞道:“貧道道行淺薄,卻不敢收你為徒。不過你既誠心向道,我便做主,代恩師收你做個幾名弟子,你我隻是師兄弟相稱,以後征得恩師同意在傳你本門根本打法。”
樊瑞喜道:“多謝師兄成全。”
朱明忙帶眾人上前道賀,項充,李兗更是歡喜的拉著樊瑞笑道:“我們兄弟終是要聚在一處。”
樊瑞拍了拍項,李二人道:“今後我便隨公孫師兄專心專研道法,山寨的兄弟就交由你二人帶領了。”
“大哥!”
“我意已決,你二人不用多說。為兄本就不具領兵之能,山寨的兄弟都是二位賢弟一手操練而成,如今你等跟在周寨主麾下,定能創出一番驚天的功業。”樊瑞之主項充,李兗。又對朱明道:“周寨主英雄蓋世,我的兄弟以後就交給寨主了。”
朱明連忙道:“小弟必不負樊兄之托。”這日,數百兵馬從沛縣開出,沿著泡水河向上搜尋。兩天前,徐州接到沛縣知縣上報,有一支賊人在沛縣境內肆虐,殺死官府設立的巡檢數十人。徐州知府接報大怒,急令指揮使陳建領本部兵馬到沛縣剿賊。陳建乃是武舉出身,剛授官便是兵馬指揮副使,但時運不濟未曾到邊州任職,沒有機會取得軍功,又不善巴結上司,因此升遷無路,幾年下來還隻是個指揮使。本來大宋朝武舉出身的人在軍中前途極好,與他一起應武舉的同僚幾乎都成了路兵馬都監,甚至做到兵馬鈴轄的也不乏人在。
陳建自認兵法韜略不輸於人,也能善待士卒,若是有機領軍出戰,能建立的功業定不會少於他人。是以,陳建接到徐州的軍令之後,便毫不遲疑的領兵出,來到沛縣了之後,推脫掉沛縣知縣殷勤招待,問明了當日梁山兵馬過境的情況,就馬不停蹄的出城來尋找梁山兵馬的下落。
“大人,依下官之見,為求穩妥,我軍在沛縣城中謹守。據縣令所說,這夥賊有戰艦數十支,恐人數下千人,又有河水相隔,我等馬步之軍如何與賊交戰?”陳建手下的指揮副使叫做王林,是徐州軍中的老軍頭,熬資曆熬到了指揮副使的職位上,平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隻求混個平安,從沒想過要建功立業。
陳建素來瞧不起這個副手,聞言冷笑一聲道:“此等昏官怕朝廷追究過失,往往誇大賊勢。北人自古不善操舟,朝廷都未曾在北方多設水軍,區區賊寇何來數十隻戰艦。縱有些許小船,泡水河河道狹窄,我軍弓箭也能覆蓋敵船,何懼這覆杯之水。王指揮副使,不會是你自己畏敵不前吧。”
林本待作,但見陳建臉上帶煞,心知再爭執下去,雖然陳建不敢殺了他,但是以畏敵之名打他二十軍棍還是可以的,便不敢再說。
這時前方出現十數騎馬軍,看到了官軍後掉頭就跑。陳建大喜道:“賊人就在前麵,給我追上去。”
李兗勸服手下的團牌兵放棄抵抗之後,神色慘然的迴到山頂,拜謝道:“多謝將軍仁義,小人幸不辱命。”
朱明將他扶起:“李兄不必如此。方才項充兄弟已然答應與某一道上梁山聚義,現已去‘魔王寨’勸樊瑞同歸梁山,不知李兄意下如何?”
李兗怔怔的愣了一會兒,長歎一聲道:“承蒙將軍看得起,在下願降。”
朱明喜道:“能得李兄弟加入,我們此行不虛也。山下那些團牌軍以後還要李兄弟和項兄弟統領。”
李兗道:“小弟定當效力。”
這時阮小七,欒廷玉等人也收拾好戰場。朱明便帶著眾人下山,讓欒廷玉,孫立,牛皋領大軍迴營,又讓周金,周水也迴去救治傷員,自己卻與公孫勝,阮小七,李兗在山下等著項充的迴報。
一個時辰後,項充迴來了。朱明迎上去問道:“項兄,事情如何,樊瑞是否答應一道上梁山。”
項充臉色有些難看。原來方才他迴到魔王寨,見到了樊瑞。樊瑞本來對他的迴歸十分的高興,但是在聽到他是去勸降時,立刻變了顏色,說出許多難聽的話。項充本就心懷慚愧,被樊瑞一番話下來,不禁麵紅耳赤,匆匆就要退出來。不料樊瑞又叫住他道:“賢弟,你與李兗賢弟要投托大寨我不怪你,但那朱明要我投降,非得再勝過我一陣,我才心服口服。”項充疑惑道:“大哥,山寨兵力折損大半,拿什麽與人家鬥。”樊瑞撫著橫在膝上的七星寶劍道:“為兄自問一身法術天下少有敵手,賢弟也是知道的。你去跟朱明說,今夜就在方才的戰場上,他若能破的了我的法術,我就降了他。”項充心知樊瑞素來對自己的法術很是自負,既然提出這個要求來,如果不答應他,隻怕他會寧死也不從,於是滿懷心事的出了魔王寨。
朱明聽他說明緣由,不由笑道:“兄弟放心,這位公孫道長乃是道門高士,精通奇門道術,今夜由他來出戰樊魔王,必能取勝。也好讓樊魔王甘心同上梁山,不負項兄,李兄與他的一番結義之情。“
公孫勝聞言笑道:“周寨主謬讚了,貧道勉力而為吧。”
項充見公孫勝鶴氅羽冠,星目柳須,背一口鬆紋七星劍,一派的仙風道骨,心知這道士肯定有些本事,忙上前揖道:“入雲龍之名,小弟也久有聽聞,隻是無緣慕得仙顏。今夜之事還望道長手下留情。”旁邊的李兗也出來一同替樊瑞求情。公孫勝道:“二位兄弟切莫如此,今夜貧道與樊魔王不過是切磋術法而已,不會有傷和氣的。”
朱明道:“大事既定,我等先迴營再說。”
迴到營中,朱明先看望了傷員,令周金,周水帶人極力治理,妥當安頓。又與項充,李兗一道安撫了魔王寨的降軍,再召集眾將到大帳總結了白天一戰的得失,最後才讓人擺上酒肉,慶賀項,李二位新頭領的加入。
夜色漸漸降臨,朱明拒絕了欒廷玉,孫立領兵相隨的建議,隻帶公孫勝,阮小七,牛皋,項充,李兗,周金,以及十個“飛天神兵”赴會。
眾人趕到地點時卻現戰場上懸浮這繁星般的點點鬼火,綠瑩瑩的火光就像惡鬼的眼睛兇狠的瞪視著每一個生人。戰場中央豎起了兩根木柱,每根木柱上都掛著一個青色的燈籠,一切都透露這無比的詭異。樊瑞披頭散,身披道袍,仗劍站在木柱中間,聽到馬蹄聲,猛地抬頭幽幽道:“爾等可做好接我仙法的準備。”那聲音,好似從九幽黃泉裏透出來的千年鬼音。
眾人除了公孫勝,周金和是個“飛天神兵”都不禁的頭皮麻,渾身泛起雞皮疙瘩。牛皋這子就是個混不吝,最先恢複過來,立馬大喝道:“你這鳥人莫要裝神弄鬼,有甚本事,使出來讓小爺瞧瞧。”
“嘎嘎......”樊瑞出一陣夜梟般的怪笑道:“就讓你這小子瞧瞧本大仙的身法。”說著,手中的七星劍往半空一指,喝了一聲“疾”。
眾人隻見戰場中間憑空生起一陣羊角風,四散的鬼火在風的引導下聚集成一條慘綠色的火龍當麵朝眾人撲來。最前麵的牛皋嚇得麵無人色,讓了一句“我的姥姥。”直往眾人身後竄去。
眼看的眾人就要被火龍撲及。周金救主心切,從背後取下一個鐵葫蘆,在葫蘆底上一拍,葫蘆口就衝出一道火光,再看他右手捏了一個奇怪的法決,那道火光便也化成一條紅色的火龍,直撲空中的綠色火龍,一紅一綠兩條火龍便在半空纏鬥起來。
樊瑞輕咦了一聲,隨即大笑道:“雕蟲小技,也敢班門弄斧。”笑聲中,從懷中拿出一張紙符,迎風一晃紙符也化成一道綠光射到綠龍嘴中,綠龍頓時好像得到了大補,威風大盛,沒幾下就將紅龍打的潰不成軍。
周金見狀大急,連連捏了幾個法決卻無法讓紅龍扭轉局麵。樊瑞得意的大笑道:“黔驢技窮了吧。小子,本大仙見你資質不錯,不忍就這麽傷了你的性命,趕緊認輸吧。”
眼見得紅龍在綠龍的窮追猛打下就要身軀將要消散,朱明身邊的公孫勝輕笑一聲道:“小友稍歇,看貧道來與他鬥一鬥。”說著將鬆紋寶劍朝二龍相鬥的方一指,一道金光從劍尖射出,正好落在紅龍最終,紅龍身上頓時金光閃耀,轉眼間形勢倒轉,居然沒幾下就將綠龍打的煙消雲散。
樊瑞見狀大驚失色,但並不甘心失敗,又從懷中拿出一把符紙,朝天上一扔,手中七星劍急舞,然後大喝一聲“疾”,眾人隻見忽然一陣光亮閃過,大隊似魔似妖的怪物猛撲過來。
公孫勝不慌不忙的將鬆紋寶劍朝空中還未消散的金光紅龍一指,紅龍立即化成兩尊手持長槍金甲神將。公孫勝輕喝一聲“叱”,兩尊金甲神將揮槍殺進怪物陣中,片刻見又將這些怪物打的煙消雲散。
樊瑞大急之下狀若瘋魔,一連使出幾種手段,都被公孫勝輕描淡寫的化解,最後隻能垂頭喪氣的棄劍於地,拜倒在公孫勝麵前:“道長道法高強,弟子自愧不如,願敗在師父門下,還望師父成全。”
公孫勝扭頭看向朱明。
朱明忙道:“恭喜道長收的佳徒。”
公孫勝見朱明沒意見,便迴頭對樊瑞道:“貧道道行淺薄,卻不敢收你為徒。不過你既誠心向道,我便做主,代恩師收你做個幾名弟子,你我隻是師兄弟相稱,以後征得恩師同意在傳你本門根本打法。”
樊瑞喜道:“多謝師兄成全。”
朱明忙帶眾人上前道賀,項充,李兗更是歡喜的拉著樊瑞笑道:“我們兄弟終是要聚在一處。”
樊瑞拍了拍項,李二人道:“今後我便隨公孫師兄專心專研道法,山寨的兄弟就交由你二人帶領了。”
“大哥!”
“我意已決,你二人不用多說。為兄本就不具領兵之能,山寨的兄弟都是二位賢弟一手操練而成,如今你等跟在周寨主麾下,定能創出一番驚天的功業。”樊瑞之主項充,李兗。又對朱明道:“周寨主英雄蓋世,我的兄弟以後就交給寨主了。”
朱明連忙道:“小弟必不負樊兄之托。”這日,數百兵馬從沛縣開出,沿著泡水河向上搜尋。兩天前,徐州接到沛縣知縣上報,有一支賊人在沛縣境內肆虐,殺死官府設立的巡檢數十人。徐州知府接報大怒,急令指揮使陳建領本部兵馬到沛縣剿賊。陳建乃是武舉出身,剛授官便是兵馬指揮副使,但時運不濟未曾到邊州任職,沒有機會取得軍功,又不善巴結上司,因此升遷無路,幾年下來還隻是個指揮使。本來大宋朝武舉出身的人在軍中前途極好,與他一起應武舉的同僚幾乎都成了路兵馬都監,甚至做到兵馬鈴轄的也不乏人在。
陳建自認兵法韜略不輸於人,也能善待士卒,若是有機領軍出戰,能建立的功業定不會少於他人。是以,陳建接到徐州的軍令之後,便毫不遲疑的領兵出,來到沛縣了之後,推脫掉沛縣知縣殷勤招待,問明了當日梁山兵馬過境的情況,就馬不停蹄的出城來尋找梁山兵馬的下落。
“大人,依下官之見,為求穩妥,我軍在沛縣城中謹守。據縣令所說,這夥賊有戰艦數十支,恐人數下千人,又有河水相隔,我等馬步之軍如何與賊交戰?”陳建手下的指揮副使叫做王林,是徐州軍中的老軍頭,熬資曆熬到了指揮副使的職位上,平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隻求混個平安,從沒想過要建功立業。
陳建素來瞧不起這個副手,聞言冷笑一聲道:“此等昏官怕朝廷追究過失,往往誇大賊勢。北人自古不善操舟,朝廷都未曾在北方多設水軍,區區賊寇何來數十隻戰艦。縱有些許小船,泡水河河道狹窄,我軍弓箭也能覆蓋敵船,何懼這覆杯之水。王指揮副使,不會是你自己畏敵不前吧。”
林本待作,但見陳建臉上帶煞,心知再爭執下去,雖然陳建不敢殺了他,但是以畏敵之名打他二十軍棍還是可以的,便不敢再說。
這時前方出現十數騎馬軍,看到了官軍後掉頭就跑。陳建大喜道:“賊人就在前麵,給我追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