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魏王的奏疏
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 作者:曾經也是個青澀的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事得到解決,李承乾的心情也變得無比暢快。
他舒服地把身子靠在胡椅的靠背上,隨後神色輕鬆地對杜荷說道。
“杜荷,你明日讓裴行儉來東宮,孤先給他2000貫拿去使用。”
“招募探子、購置房舍和購置馬匹和物具不能拖拉,得盡快配置好,讓探子早日步入正軌。”
當前裴行儉和四個堂的統領,已經按照杜荷製定的計劃,開始有序地擴充探子隊伍。
而這一份價目表,便是裴行儉擬定出來的,當前需要用到的銀子。
杜荷點頭應道:“好。”
他現在的身份比較敏感,不方便從東宮拿銀子迴去,因此讓裴行儉來拿銀子最合適。
而且現在杜荷和京兆杜氏的爭鬥,更是讓他成為被關注的核心對象。
李承乾接著問道:“杜荷,現在滕王李元嬰即將去封地就藩,你們想好如何安插人去監視他了嗎?”
雖然李元嬰沒什麽威脅,可他跟李泰肯定有密切的往來,通過他這邊有機會得到李泰造反的大致動態。
杜荷輕聲說道:“青龍堂已經找到一個善於建造樓閣的名工匠,並且成功混入李元嬰的王府裏麵。”
“這名工匠能說會道,很會討人歡心,應該能成為李元嬰的座上賓。”
按照杜荷當前掌握到的信息,認為用投其所好這一招對付李元嬰,比用美人計的效果要好,而且速度會更加快。
如果不出意外,李元嬰去就藩以後,第一時間肯定是建造滕王閣。
這貨對建造滕王閣有很強執念,不管李世民怎麽教育他,都不可能改掉。
李承乾看到杜荷已經有了行動,他放心地說道。
“杜荷,你辦事,孤很放心!”
接著兩人又聊了一會,眼看差不多到下值的時間,杜荷麻溜地離開了東宮。
在距離城陽公主府還有不到一裏地的時候,一個身穿白色長袍衫的中年男子,攔住了杜荷的馬車去路。
杜荷的侍衛連忙策馬上前,對他厲聲嗬斥道。
“你是什麽人?”
“趕緊讓開!”
攔路的中年男子麵對嗬斥,他臉上的表情並沒有絲毫變化。
他從寬大袖袍內掏出一個密封起來的信件,隨後交到侍衛的手上說道。
“勞煩將此信交給杜駙馬,就說故人有事相求。”
中年男子交完信件後,快速走進人流之中,數個唿吸的時間便消失在侍衛的視野中。
侍衛不敢怠慢,連忙策馬迴到杜荷的馬車旁稟報道。
“老爺,方才有一中年男子,給您送了一封密信。”
“說是故人有事相求!”
馬車內。
杜荷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他發現這幫人找他,老喜歡攔他的馬車,而且還知道他馬車的路線和時間。
看來這幫人對他的馬車動態,很了解啊!
“看來得找李承乾要幾個侍衛才行!”
杜荷嘀咕一聲,隨後打開車簾說道:“把信件拿給我吧。”
“諾!”
侍衛應了一聲,隨後快速地把信件遞到杜荷的手上。
杜荷接過密信後,重新把馬車的簾子放下。
看著這封熟悉的信件樣子,杜荷的腦海中瞬間想起陰玉珊那個禍國殃民的冷豔女子。
“難不成是陰玉姍那個娘們?”
帶著疑惑,杜荷快速地把密信拆開。
“魏王上呈給陛下廢立王妃的奏疏,已經送到尚書省,還請杜公子出手相助,想你的玉珊!”
看著落款的幾個字,杜荷的身上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這娘們的膽子,未免太大了吧!”
“竟然還敢主動撩撥小爺!”
杜荷自詡臉皮比較厚了,沒想到陰玉珊一介女流,竟然也如此放得開。
他們兩人滿打滿算,也才見過兩次麵罷了。
尋常女子哪敢說出這樣的話語,由此可見這個陰玉珊這娘們,也不是那種被世俗束縛的人啊!
杜荷把信件撕成碎片,隨後皺著眉頭想道。
“皇子和公主婚娶婚嫁的禮儀事宜,均由禮部進行負責,而廢立王妃的大事,隻能由李世民一人決斷。”
“這種大事李世民斷然不會一個人下決定,而是會把一眾宰輔大臣叫去兩儀殿議事。”
他現在擔任工部尚書,平時李世民有解決不了的大事,也很少會找找他去議事。
現在李世民最重用的臣子,還是長孫無忌、房玄齡、李靖、侯君集、劉洎、蕭瑀和褚遂良等人。
“哎!到時候走一步看一步吧!”
到時實在不行,就上表奏疏,把這件事給攪黃掉。
杜荷躺在柔軟地墊子上,身子隨著顛婆的馬車左右輕輕晃動時,心裏也在思考李泰換王妃的利弊。
思考中,杜荷忽然靈光一閃。
他猛地從馬車上坐起來,驚喜地呢喃道。
“閻立德那老東西,好像擔任著衛尉少卿一職啊!”
因為閻立德在遼東城監修城牆時,最後發生了坍塌,導致駐守在上麵的士卒被掩埋致死。
而將作大匠閻立德,在被關押了一段時間後,被李世民貶為衛尉少卿!
現在李泰想換掉閻婉這個王妃,作為閻婉父親的閻立德,對李泰肯定恨之入骨。
而擔任衛尉寺丞的房遺愛,多了閻立德這個上官的管束,恐怕想搞事也沒那麽容易。
而且當前的衛尉寺卿是出身河東薛氏薛懷昱,而他的第十子薛瓘,也是原曆史上城陽公主李儀的第二任丈夫。
“好家夥!”
“怎麽衛尉寺,全都是奇奇怪怪的人!”
杜荷捏著眉頭,無奈地想道。
衛尉寺在沒有戰事的時候,在朝廷之上屬於一個小透明,可這並不代表他們負責的東西不重要。
其掌管著大唐的兩京武庫署,所有武器、甲胄和攻城器械,都由衛尉寺掌管調撥。
...
翌日。
百官朝會結束後。
李世民先是羞愧地看了閻立德一眼,隨後臉色帶著一絲憤怒說道。
“長孫無忌、房玄齡、侯君集、張士貴、高士廉和褚遂良,即可隨朕到兩儀殿議事!”
還不等朝臣迴應,李世民接著說道。
“杜荷、李績和蕭瑀,也一起過來吧!”
被李世民點到名字的大臣,一齊站起來躬身行禮道。
“臣,遵旨!”
他舒服地把身子靠在胡椅的靠背上,隨後神色輕鬆地對杜荷說道。
“杜荷,你明日讓裴行儉來東宮,孤先給他2000貫拿去使用。”
“招募探子、購置房舍和購置馬匹和物具不能拖拉,得盡快配置好,讓探子早日步入正軌。”
當前裴行儉和四個堂的統領,已經按照杜荷製定的計劃,開始有序地擴充探子隊伍。
而這一份價目表,便是裴行儉擬定出來的,當前需要用到的銀子。
杜荷點頭應道:“好。”
他現在的身份比較敏感,不方便從東宮拿銀子迴去,因此讓裴行儉來拿銀子最合適。
而且現在杜荷和京兆杜氏的爭鬥,更是讓他成為被關注的核心對象。
李承乾接著問道:“杜荷,現在滕王李元嬰即將去封地就藩,你們想好如何安插人去監視他了嗎?”
雖然李元嬰沒什麽威脅,可他跟李泰肯定有密切的往來,通過他這邊有機會得到李泰造反的大致動態。
杜荷輕聲說道:“青龍堂已經找到一個善於建造樓閣的名工匠,並且成功混入李元嬰的王府裏麵。”
“這名工匠能說會道,很會討人歡心,應該能成為李元嬰的座上賓。”
按照杜荷當前掌握到的信息,認為用投其所好這一招對付李元嬰,比用美人計的效果要好,而且速度會更加快。
如果不出意外,李元嬰去就藩以後,第一時間肯定是建造滕王閣。
這貨對建造滕王閣有很強執念,不管李世民怎麽教育他,都不可能改掉。
李承乾看到杜荷已經有了行動,他放心地說道。
“杜荷,你辦事,孤很放心!”
接著兩人又聊了一會,眼看差不多到下值的時間,杜荷麻溜地離開了東宮。
在距離城陽公主府還有不到一裏地的時候,一個身穿白色長袍衫的中年男子,攔住了杜荷的馬車去路。
杜荷的侍衛連忙策馬上前,對他厲聲嗬斥道。
“你是什麽人?”
“趕緊讓開!”
攔路的中年男子麵對嗬斥,他臉上的表情並沒有絲毫變化。
他從寬大袖袍內掏出一個密封起來的信件,隨後交到侍衛的手上說道。
“勞煩將此信交給杜駙馬,就說故人有事相求。”
中年男子交完信件後,快速走進人流之中,數個唿吸的時間便消失在侍衛的視野中。
侍衛不敢怠慢,連忙策馬迴到杜荷的馬車旁稟報道。
“老爺,方才有一中年男子,給您送了一封密信。”
“說是故人有事相求!”
馬車內。
杜荷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他發現這幫人找他,老喜歡攔他的馬車,而且還知道他馬車的路線和時間。
看來這幫人對他的馬車動態,很了解啊!
“看來得找李承乾要幾個侍衛才行!”
杜荷嘀咕一聲,隨後打開車簾說道:“把信件拿給我吧。”
“諾!”
侍衛應了一聲,隨後快速地把信件遞到杜荷的手上。
杜荷接過密信後,重新把馬車的簾子放下。
看著這封熟悉的信件樣子,杜荷的腦海中瞬間想起陰玉珊那個禍國殃民的冷豔女子。
“難不成是陰玉姍那個娘們?”
帶著疑惑,杜荷快速地把密信拆開。
“魏王上呈給陛下廢立王妃的奏疏,已經送到尚書省,還請杜公子出手相助,想你的玉珊!”
看著落款的幾個字,杜荷的身上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這娘們的膽子,未免太大了吧!”
“竟然還敢主動撩撥小爺!”
杜荷自詡臉皮比較厚了,沒想到陰玉珊一介女流,竟然也如此放得開。
他們兩人滿打滿算,也才見過兩次麵罷了。
尋常女子哪敢說出這樣的話語,由此可見這個陰玉珊這娘們,也不是那種被世俗束縛的人啊!
杜荷把信件撕成碎片,隨後皺著眉頭想道。
“皇子和公主婚娶婚嫁的禮儀事宜,均由禮部進行負責,而廢立王妃的大事,隻能由李世民一人決斷。”
“這種大事李世民斷然不會一個人下決定,而是會把一眾宰輔大臣叫去兩儀殿議事。”
他現在擔任工部尚書,平時李世民有解決不了的大事,也很少會找找他去議事。
現在李世民最重用的臣子,還是長孫無忌、房玄齡、李靖、侯君集、劉洎、蕭瑀和褚遂良等人。
“哎!到時候走一步看一步吧!”
到時實在不行,就上表奏疏,把這件事給攪黃掉。
杜荷躺在柔軟地墊子上,身子隨著顛婆的馬車左右輕輕晃動時,心裏也在思考李泰換王妃的利弊。
思考中,杜荷忽然靈光一閃。
他猛地從馬車上坐起來,驚喜地呢喃道。
“閻立德那老東西,好像擔任著衛尉少卿一職啊!”
因為閻立德在遼東城監修城牆時,最後發生了坍塌,導致駐守在上麵的士卒被掩埋致死。
而將作大匠閻立德,在被關押了一段時間後,被李世民貶為衛尉少卿!
現在李泰想換掉閻婉這個王妃,作為閻婉父親的閻立德,對李泰肯定恨之入骨。
而擔任衛尉寺丞的房遺愛,多了閻立德這個上官的管束,恐怕想搞事也沒那麽容易。
而且當前的衛尉寺卿是出身河東薛氏薛懷昱,而他的第十子薛瓘,也是原曆史上城陽公主李儀的第二任丈夫。
“好家夥!”
“怎麽衛尉寺,全都是奇奇怪怪的人!”
杜荷捏著眉頭,無奈地想道。
衛尉寺在沒有戰事的時候,在朝廷之上屬於一個小透明,可這並不代表他們負責的東西不重要。
其掌管著大唐的兩京武庫署,所有武器、甲胄和攻城器械,都由衛尉寺掌管調撥。
...
翌日。
百官朝會結束後。
李世民先是羞愧地看了閻立德一眼,隨後臉色帶著一絲憤怒說道。
“長孫無忌、房玄齡、侯君集、張士貴、高士廉和褚遂良,即可隨朕到兩儀殿議事!”
還不等朝臣迴應,李世民接著說道。
“杜荷、李績和蕭瑀,也一起過來吧!”
被李世民點到名字的大臣,一齊站起來躬身行禮道。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