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封官
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 作者:曾經也是個青澀的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印刷作坊的這幫人,他們還是第一次近距離瞻仰陛下的英姿。
此刻激動地手腳都在顫抖,根本控製不住。
李世民朝杜荷點了點頭,帶著幾分期待說道:“杜荷,直接展示吧。”
“是,陛下。”
杜荷躬身行禮後,轉過身朝印刷作坊的人下令:“開始印刷《漢語拚音》。”
負責印刷的人,按照印刷流程,一步步展示給李世民看。
“把木活字單個雕刻,這個方法好!”
李世民看到印刷人員把木活字排列到印板上,直接誇讚起來。
前幾年雕版印刷術剛被人弄出來的時候,他也親臨現場觀摩。
深知雕版的雕刻工序,困難且複雜,而且每一個雕版的內容都是固定的,無法進行更改,局限性非常大。
李承乾則在一旁說道:“父皇,活字印刷術和雕版印刷術相比,製作雕版更加容易,而且上麵的活字可以靈活使用,能夠印刷不同內容的書籍。”
“嗯。”
李世民點了點頭,他的雙眼一直放在印刷工人身上。
在杜荷的指揮下,印刷工人把活字印刷術的靈活性,展現的淋漓盡致。
李世民臉色大喜:“哈哈,好!改良的活字印刷術好啊!”
“以後再也不用印刷一本書籍,特意雕刻一套印板。”
“既省時,又省力,還能提高印刷的效率。”
說著他轉過頭看向李承乾和杜荷,微笑著說道:“你們二人又立了一個大功啊!當重賞!”
今日真是雙喜臨門!
先是青雀編纂好《治水誌》,現在太子又革新出活字印刷術。
他們老李家,既能出大文豪,也能出大巨匠。
李世民滿臉笑容,當即宣布賞賜:“太子主持革新活字印刷術有功,賞賜鑄錢爐一個,朕再賜你銅礦山一座,想印多少銀子你自行安排。”
轟隆!
李承乾的心彷佛響起一道驚雷,震的他一下子說不出話來。
他此刻的內心完全被驚喜所填滿。
因為上一次被賞賜鑄錢爐,還是太上皇賞賜給父皇的時候,沒想到他今日也能享受這個賞賜。
李承乾臉色大喜,他連忙拱手說道:“兒臣謝父皇賞賜!”
發了!
有這個製造錢的銅爐,還要啥賞賜啊!
這可比直接賞賜銀子爽多了。
李世民微微頷首,接著把目光轉向杜荷:“杜荷,太子說活字印刷術是你提出來的,你當為首功。”
“既然你也隨太子出征高句麗,沒有武官的官職在身也不合適,朕封你為雲麾將軍。”
雲麾將軍是從三品的武散官,隻是頂著三品官的名頭,並沒有統兵的職權。
唐朝分散官與職事官,散官定官員班位,隻是掛著一個名頭,以示陛下對臣子的恩寵。
而職事官定其職守,譬如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的官員,他們有具體的職責,屬於實權官員。
武散官就武散官吧,總比賞賜那丁點銀子好。
杜荷也是心滿意足地說道:“臣謝陛下封賞。”
“嗯。”
李世民點了點頭,越看杜荷,越覺得順眼。
這女婿最近的表現可以,比房遺愛那混蛋好多了。
李世民臉帶微笑,接著對李承乾說道:“承乾,參與研究活字印刷術的人,具體的賞賜由你自己決定。”
“現在隨父皇去甘露殿,父皇跟你聊聊統帥之事。”
“是,父皇。”
李承乾激動地點頭應道。
臨走前,他朝杜荷偷偷豎起了一個大拇指。
等玄甲軍和千牛衛也跟著撤走後,印刷作坊的一幫工匠,全都鬆了一口氣。
剛才被這幫手執長矛的甲士盯著,他們手上的寒毛全都豎起來。
顏師古朝杜荷恭賀道:“杜少監,恭喜啊,你現在的品階和老夫一樣,也是從三品。”
“真是年少有為啊!”
不得不感慨,現在的年輕人一個比一個厲害。
二十歲出頭的幾個人,譬如長孫衝、杜荷、房遺愛、柴令武、程懷亮等人,全都是從四品以上的實權官職。
他們這幫人,在官場摸爬滾打這麽多年,運氣好的才躋身三品官。
運氣不好的,在七品知縣上蹉跎歲月。
杜荷擺著手謙虛說道:“顏大人,下官這個從三品的雲麾將軍,隻是一個虛職,和您老沒法比。”
頓了頓,杜荷接著說道:“顏大人,《漢語拚音》和《漢語字典》的印刷,接下來交給你來指揮完成,下官還需要籌備軍務,無暇顧及。”
顏師古知道杜荷也跟著出征,還擔任行軍副大總管的職務,所以也能理解。
“杜少監,你已經把最難的解決掉,剩下的交給老夫即可。”
“辛苦顏大人。”
杜荷朝他抱拳行禮後,讓授課學士廖峻和鍾詢留下來協助,他則提前開溜。
翌日朝會。
李世民特意把他兩個好大兒做出的成果,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宣布出來。
“諸位愛卿,昨日太子和魏王給朕帶來兩個好消息。”
“魏王帶領孔穎達、於誌寧、張玄素、李百藥四位愛卿,以及文化館的一眾學士,編纂了一本《治水誌》。”
“感興趣的愛卿可以找朕借閱。”
水部郎中和都水監主官站了起來。
他們臉上裝出一副大感興趣的樣子,滿臉期待說道:“陛下,沒想到魏王又出好書籍,我等二人定要借來,讓下麵的人也認真研讀學習!”
“哈哈,好!”李世民開心地點了點頭。
杜荷看著這兩個年老的官員,心裏不由得給他們豎起大拇指。
這捧哏當的,是真的好。
李世民接著朗聲說道:“太子和杜荷,改進印刷工藝,把雕版印刷改為活字印刷,排版印刷非常靈活,朕去看了,效果非常好!”
“需要印刷什麽書籍,花一兩天時間排版即可印刷,可以大大縮短印刷的準備時間。”
“諸位愛卿有空的時候,可以請顏師古帶你們去印刷作坊一觀。”
李世民說完以後,還把對李承乾、杜荷和李泰的賞賜,也一並說了出來。
太極殿內沉默片刻後。
中書令楊師道站起來,激動地胡子直發抖道:“陛下,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如此賢能,這是大盛世之兆啊!”
改年號貞觀17年來,在李世民的帶領下,政治清明、經濟複蘇、人口增長、文化繁榮,可以稱得上是盛世。
但是因為連年的戰爭,朝廷和百姓的負擔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變得更重。
現在太子和魏王兩個皇室中人,帶頭做利國利民的事,沒有繼續窮兵黷武。
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恭賀陛下。”
文武百官站起來,齊聲向李世民道賀。
李世民興奮地站起來說道:“哈哈,諸位愛卿,我們戮力同心,共創貞觀大盛世!”
此刻激動地手腳都在顫抖,根本控製不住。
李世民朝杜荷點了點頭,帶著幾分期待說道:“杜荷,直接展示吧。”
“是,陛下。”
杜荷躬身行禮後,轉過身朝印刷作坊的人下令:“開始印刷《漢語拚音》。”
負責印刷的人,按照印刷流程,一步步展示給李世民看。
“把木活字單個雕刻,這個方法好!”
李世民看到印刷人員把木活字排列到印板上,直接誇讚起來。
前幾年雕版印刷術剛被人弄出來的時候,他也親臨現場觀摩。
深知雕版的雕刻工序,困難且複雜,而且每一個雕版的內容都是固定的,無法進行更改,局限性非常大。
李承乾則在一旁說道:“父皇,活字印刷術和雕版印刷術相比,製作雕版更加容易,而且上麵的活字可以靈活使用,能夠印刷不同內容的書籍。”
“嗯。”
李世民點了點頭,他的雙眼一直放在印刷工人身上。
在杜荷的指揮下,印刷工人把活字印刷術的靈活性,展現的淋漓盡致。
李世民臉色大喜:“哈哈,好!改良的活字印刷術好啊!”
“以後再也不用印刷一本書籍,特意雕刻一套印板。”
“既省時,又省力,還能提高印刷的效率。”
說著他轉過頭看向李承乾和杜荷,微笑著說道:“你們二人又立了一個大功啊!當重賞!”
今日真是雙喜臨門!
先是青雀編纂好《治水誌》,現在太子又革新出活字印刷術。
他們老李家,既能出大文豪,也能出大巨匠。
李世民滿臉笑容,當即宣布賞賜:“太子主持革新活字印刷術有功,賞賜鑄錢爐一個,朕再賜你銅礦山一座,想印多少銀子你自行安排。”
轟隆!
李承乾的心彷佛響起一道驚雷,震的他一下子說不出話來。
他此刻的內心完全被驚喜所填滿。
因為上一次被賞賜鑄錢爐,還是太上皇賞賜給父皇的時候,沒想到他今日也能享受這個賞賜。
李承乾臉色大喜,他連忙拱手說道:“兒臣謝父皇賞賜!”
發了!
有這個製造錢的銅爐,還要啥賞賜啊!
這可比直接賞賜銀子爽多了。
李世民微微頷首,接著把目光轉向杜荷:“杜荷,太子說活字印刷術是你提出來的,你當為首功。”
“既然你也隨太子出征高句麗,沒有武官的官職在身也不合適,朕封你為雲麾將軍。”
雲麾將軍是從三品的武散官,隻是頂著三品官的名頭,並沒有統兵的職權。
唐朝分散官與職事官,散官定官員班位,隻是掛著一個名頭,以示陛下對臣子的恩寵。
而職事官定其職守,譬如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的官員,他們有具體的職責,屬於實權官員。
武散官就武散官吧,總比賞賜那丁點銀子好。
杜荷也是心滿意足地說道:“臣謝陛下封賞。”
“嗯。”
李世民點了點頭,越看杜荷,越覺得順眼。
這女婿最近的表現可以,比房遺愛那混蛋好多了。
李世民臉帶微笑,接著對李承乾說道:“承乾,參與研究活字印刷術的人,具體的賞賜由你自己決定。”
“現在隨父皇去甘露殿,父皇跟你聊聊統帥之事。”
“是,父皇。”
李承乾激動地點頭應道。
臨走前,他朝杜荷偷偷豎起了一個大拇指。
等玄甲軍和千牛衛也跟著撤走後,印刷作坊的一幫工匠,全都鬆了一口氣。
剛才被這幫手執長矛的甲士盯著,他們手上的寒毛全都豎起來。
顏師古朝杜荷恭賀道:“杜少監,恭喜啊,你現在的品階和老夫一樣,也是從三品。”
“真是年少有為啊!”
不得不感慨,現在的年輕人一個比一個厲害。
二十歲出頭的幾個人,譬如長孫衝、杜荷、房遺愛、柴令武、程懷亮等人,全都是從四品以上的實權官職。
他們這幫人,在官場摸爬滾打這麽多年,運氣好的才躋身三品官。
運氣不好的,在七品知縣上蹉跎歲月。
杜荷擺著手謙虛說道:“顏大人,下官這個從三品的雲麾將軍,隻是一個虛職,和您老沒法比。”
頓了頓,杜荷接著說道:“顏大人,《漢語拚音》和《漢語字典》的印刷,接下來交給你來指揮完成,下官還需要籌備軍務,無暇顧及。”
顏師古知道杜荷也跟著出征,還擔任行軍副大總管的職務,所以也能理解。
“杜少監,你已經把最難的解決掉,剩下的交給老夫即可。”
“辛苦顏大人。”
杜荷朝他抱拳行禮後,讓授課學士廖峻和鍾詢留下來協助,他則提前開溜。
翌日朝會。
李世民特意把他兩個好大兒做出的成果,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宣布出來。
“諸位愛卿,昨日太子和魏王給朕帶來兩個好消息。”
“魏王帶領孔穎達、於誌寧、張玄素、李百藥四位愛卿,以及文化館的一眾學士,編纂了一本《治水誌》。”
“感興趣的愛卿可以找朕借閱。”
水部郎中和都水監主官站了起來。
他們臉上裝出一副大感興趣的樣子,滿臉期待說道:“陛下,沒想到魏王又出好書籍,我等二人定要借來,讓下麵的人也認真研讀學習!”
“哈哈,好!”李世民開心地點了點頭。
杜荷看著這兩個年老的官員,心裏不由得給他們豎起大拇指。
這捧哏當的,是真的好。
李世民接著朗聲說道:“太子和杜荷,改進印刷工藝,把雕版印刷改為活字印刷,排版印刷非常靈活,朕去看了,效果非常好!”
“需要印刷什麽書籍,花一兩天時間排版即可印刷,可以大大縮短印刷的準備時間。”
“諸位愛卿有空的時候,可以請顏師古帶你們去印刷作坊一觀。”
李世民說完以後,還把對李承乾、杜荷和李泰的賞賜,也一並說了出來。
太極殿內沉默片刻後。
中書令楊師道站起來,激動地胡子直發抖道:“陛下,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如此賢能,這是大盛世之兆啊!”
改年號貞觀17年來,在李世民的帶領下,政治清明、經濟複蘇、人口增長、文化繁榮,可以稱得上是盛世。
但是因為連年的戰爭,朝廷和百姓的負擔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變得更重。
現在太子和魏王兩個皇室中人,帶頭做利國利民的事,沒有繼續窮兵黷武。
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恭賀陛下。”
文武百官站起來,齊聲向李世民道賀。
李世民興奮地站起來說道:“哈哈,諸位愛卿,我們戮力同心,共創貞觀大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