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意外的行軍副大總管人選
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 作者:曾經也是個青澀的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承乾麵不改色,接著拿起第二份作戰將領名單,認認真真地看起來。
“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績,副大總管李道宗,張士貴、張儉、執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彌射等為行軍總管。”
“滄海道行軍大總管張亮,副大總管常何,冉仁德、劉英行、龐孝泰等為行軍總管。”
“中軍大軍,行軍大總管侯君集,副大總管蘇定方,席君買、程懷亮、尉遲環等為行軍總管。”
看完作戰名單以後,李承乾皺著眉頭說道。
“杜荷,遼東道這路大軍,怎麽帶這麽多異族將領?”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執失思力是東突厥大將、契苾何力是鐵勒可汗、阿史那彌射是西突厥大將。
李承乾打心底,不願意帶這幫人出征。
他還是相信大唐的將士多一些。
杜荷笑著解釋道:“太子殿下,這些異族雖然暫時歸附我們,但是誰也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會背叛大唐。”
“現在派遣異族將領,讓他們率異族大軍攻伐高句麗,也可消耗他們的實力。”
“狗咬狗,何樂而不為呢?”
近些年,無論征伐吐蕃,還是滅高昌國,李世民都派了大量的異族大軍參戰。
其目的不言而喻。
杜荷也是受李靖的指點,才把這幫人選上。
李承乾恍然大悟說道:“原來如此!”
滄海道這路將領人選沒什麽問題,張亮和常何都是父皇倚重的將軍,作戰經驗十分豐富。
而且這一路不是進攻作戰的絕對主力,所以李承乾也沒有什麽疑問。
當他看到中軍大軍時,他皺著眉頭說道:“杜荷,中軍大軍就一個侯君集,會不會弱了一些?”
畢竟這一路大軍,由他親自坐鎮。
不多選一些能征善戰的大將,要是出現意外可怎麽辦?
他隻想去混軍功,並不是去尋死。
杜荷啞然一笑,說出自己的想法:“太子殿下,中路大軍不是征伐的主力,現在的人員配置完全足夠了。”
“中路大軍的人,都是我給你挑選,可拉攏到東宮的武將。”
“而且中路大軍沒有你想象中那麽弱,除了侯君集以外,蘇定方和席君買可都是既能打又能統兵的超級猛將。”
緊接著,杜荷把蘇定方的身份和戰績,跟李承乾說了一遍。
聽到蘇定方是李靖的關門弟子,他眼神一亮。
軍神的弟子,定然不是等閑之輩。
隻是他心中又帶著些許的疑惑:“杜荷,蘇定方既然這麽厲害,隻是因為犯了縱兵掠奪的過錯,就被父皇棄之不用了?”
“會不會是他能力不行,不足以擔大任啊?”
貞觀四年,李承乾才12歲左右,對朝堂征戰的事關注不多。
再加上蘇定方十多年來,一直默默無聞,李承乾對他不認識,懷疑他的能力也很正常。
杜荷搖頭說道:“太子殿下,李靖將軍一直誇讚蘇定方的軍事才能,我相信李將軍的眼光不會有錯。”
“蘇定方如今明珠蒙塵,太子如果把他重用,就會得到一個能力不遜於侯君集的大將投靠。”
“而且蘇定方還正值壯年!”
如果杜荷不是知道蘇定方後麵的戰績,也會跟李承乾一樣,懷疑他的能力。
既然杜荷都這麽說,李承乾也沒有繼續疑問。
他微笑著點頭說道:“好,就按照這個名單來吧。”
緊接著,李承乾重新拿出幾張宣紙,沾上墨寶,把作戰計劃和將領名單,重新抄錄一份。
父皇把這項任務交給他來完成,作戰計劃和將領名單,必須要他的親筆手書。
更何況杜荷寫的字太醜,拿過去給父皇看肯定會挨罵。
杜荷看他在認真抄寫,於是站起來說道:“太子殿下,你慢慢寫,我去崇文館看看。”
“去吧。”
李承乾頭也沒抬,奮筆疾書抄起來。
他寫的字比杜荷快多了,而且又不需要思考,僅僅過了半個時辰不到,就完完整整地抄了一份。
就連行軍圖都原原本本照搬進來。
“君買,安排人備轎,孤要去甘露殿麵見父皇。”
“是太子殿下。”
大門外,席君買應了一聲。
...
甘露殿內。
李世民臉色嚴肅地看著手中的作戰計劃,一側的軟墊上,李承乾有些坐立不安。
他時而盯著父皇,看其臉上的表情,時而低下頭,掰扯自己的手指。
過了半晌。
李世民把這份成熟的作戰計劃看完,他雙眉微微挑起,語氣帶著質疑問道。
“承乾,這份作戰計劃真是你一人寫的?沒有請教其他將軍?”
李承乾表情微變,連忙拱手說道:“父皇,這份作戰計劃由兒臣與杜荷一起完成。”
“杜荷?”
李世民雙眼微瞪,頭上冒出一個大大的問號。
“杜荷還有這個才能?”
李世民的第一反應就是懷疑。
他怎麽那麽不相信,這是杜荷和太子能製定出來的計劃。
李承乾硬著頭皮說道:“父皇,兒臣也是剛發現,杜荷原來在兵法謀略一道天賦過人。”
他嘴上說完後,心裏卻是說著另外一番話。
“杜荷啊杜荷,你就坦然接受孤的誇讚吧,不然這件事可圓不過去。”
東宮大門口。
正準備提前偷溜迴家的杜荷,忽然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
“又是哪個王八羔子在打我的主意?”
杜荷吐槽兩句,隨後一副若無其事的表情,拍拍屁股直接走人。
迴家要緊。
甘露殿這邊。
聽到李承乾的解釋,李世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雖然不太相信,可手中的作戰計劃是如此的詳細,做不得假。
他隻能將疑惑埋在心底,姑且相信這是承乾和杜荷一起弄出來的。
“承乾,作戰計劃寫的相當不錯,稍後等各位將軍商議後,再進行最終決定。”
李世民說完後,朝守在大殿內的殿中省屬官下令道。
“把長孫無忌、房玄齡、李靖、李績和侯君集幾人,請來甘露殿議事。”
“遵令。”
殿中省的幾個人行禮後,快步離開甘露殿。
李世民安排好以後,拿起一旁的作戰名單看起來。
“嗯!”
李世民心中一震。
因為遼東道和滄海道這兩路大軍的人員安排,基本上和他心中想到的人一致。
李世民驚訝地抬起頭,深深地看了李承乾一眼。
“承乾和杜荷在軍事上,也這麽有本事?”
李世民心裏越來越困惑。
因為這些作戰人員的選擇,他並沒有和其他人說過,因此不存在泄密之類的情況。
李世民接著往後看,當他看到中軍的將領安排時,嘴角一抽。
行軍大總管侯君集,這個沒毛病。
副大總管蘇定方,藥師的弟子,身份雖然差了一點,不過能力可以,勉強說得過去。
第三個人他是實在想不到。
副大總管杜荷!
“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績,副大總管李道宗,張士貴、張儉、執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彌射等為行軍總管。”
“滄海道行軍大總管張亮,副大總管常何,冉仁德、劉英行、龐孝泰等為行軍總管。”
“中軍大軍,行軍大總管侯君集,副大總管蘇定方,席君買、程懷亮、尉遲環等為行軍總管。”
看完作戰名單以後,李承乾皺著眉頭說道。
“杜荷,遼東道這路大軍,怎麽帶這麽多異族將領?”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執失思力是東突厥大將、契苾何力是鐵勒可汗、阿史那彌射是西突厥大將。
李承乾打心底,不願意帶這幫人出征。
他還是相信大唐的將士多一些。
杜荷笑著解釋道:“太子殿下,這些異族雖然暫時歸附我們,但是誰也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會背叛大唐。”
“現在派遣異族將領,讓他們率異族大軍攻伐高句麗,也可消耗他們的實力。”
“狗咬狗,何樂而不為呢?”
近些年,無論征伐吐蕃,還是滅高昌國,李世民都派了大量的異族大軍參戰。
其目的不言而喻。
杜荷也是受李靖的指點,才把這幫人選上。
李承乾恍然大悟說道:“原來如此!”
滄海道這路將領人選沒什麽問題,張亮和常何都是父皇倚重的將軍,作戰經驗十分豐富。
而且這一路不是進攻作戰的絕對主力,所以李承乾也沒有什麽疑問。
當他看到中軍大軍時,他皺著眉頭說道:“杜荷,中軍大軍就一個侯君集,會不會弱了一些?”
畢竟這一路大軍,由他親自坐鎮。
不多選一些能征善戰的大將,要是出現意外可怎麽辦?
他隻想去混軍功,並不是去尋死。
杜荷啞然一笑,說出自己的想法:“太子殿下,中路大軍不是征伐的主力,現在的人員配置完全足夠了。”
“中路大軍的人,都是我給你挑選,可拉攏到東宮的武將。”
“而且中路大軍沒有你想象中那麽弱,除了侯君集以外,蘇定方和席君買可都是既能打又能統兵的超級猛將。”
緊接著,杜荷把蘇定方的身份和戰績,跟李承乾說了一遍。
聽到蘇定方是李靖的關門弟子,他眼神一亮。
軍神的弟子,定然不是等閑之輩。
隻是他心中又帶著些許的疑惑:“杜荷,蘇定方既然這麽厲害,隻是因為犯了縱兵掠奪的過錯,就被父皇棄之不用了?”
“會不會是他能力不行,不足以擔大任啊?”
貞觀四年,李承乾才12歲左右,對朝堂征戰的事關注不多。
再加上蘇定方十多年來,一直默默無聞,李承乾對他不認識,懷疑他的能力也很正常。
杜荷搖頭說道:“太子殿下,李靖將軍一直誇讚蘇定方的軍事才能,我相信李將軍的眼光不會有錯。”
“蘇定方如今明珠蒙塵,太子如果把他重用,就會得到一個能力不遜於侯君集的大將投靠。”
“而且蘇定方還正值壯年!”
如果杜荷不是知道蘇定方後麵的戰績,也會跟李承乾一樣,懷疑他的能力。
既然杜荷都這麽說,李承乾也沒有繼續疑問。
他微笑著點頭說道:“好,就按照這個名單來吧。”
緊接著,李承乾重新拿出幾張宣紙,沾上墨寶,把作戰計劃和將領名單,重新抄錄一份。
父皇把這項任務交給他來完成,作戰計劃和將領名單,必須要他的親筆手書。
更何況杜荷寫的字太醜,拿過去給父皇看肯定會挨罵。
杜荷看他在認真抄寫,於是站起來說道:“太子殿下,你慢慢寫,我去崇文館看看。”
“去吧。”
李承乾頭也沒抬,奮筆疾書抄起來。
他寫的字比杜荷快多了,而且又不需要思考,僅僅過了半個時辰不到,就完完整整地抄了一份。
就連行軍圖都原原本本照搬進來。
“君買,安排人備轎,孤要去甘露殿麵見父皇。”
“是太子殿下。”
大門外,席君買應了一聲。
...
甘露殿內。
李世民臉色嚴肅地看著手中的作戰計劃,一側的軟墊上,李承乾有些坐立不安。
他時而盯著父皇,看其臉上的表情,時而低下頭,掰扯自己的手指。
過了半晌。
李世民把這份成熟的作戰計劃看完,他雙眉微微挑起,語氣帶著質疑問道。
“承乾,這份作戰計劃真是你一人寫的?沒有請教其他將軍?”
李承乾表情微變,連忙拱手說道:“父皇,這份作戰計劃由兒臣與杜荷一起完成。”
“杜荷?”
李世民雙眼微瞪,頭上冒出一個大大的問號。
“杜荷還有這個才能?”
李世民的第一反應就是懷疑。
他怎麽那麽不相信,這是杜荷和太子能製定出來的計劃。
李承乾硬著頭皮說道:“父皇,兒臣也是剛發現,杜荷原來在兵法謀略一道天賦過人。”
他嘴上說完後,心裏卻是說著另外一番話。
“杜荷啊杜荷,你就坦然接受孤的誇讚吧,不然這件事可圓不過去。”
東宮大門口。
正準備提前偷溜迴家的杜荷,忽然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
“又是哪個王八羔子在打我的主意?”
杜荷吐槽兩句,隨後一副若無其事的表情,拍拍屁股直接走人。
迴家要緊。
甘露殿這邊。
聽到李承乾的解釋,李世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雖然不太相信,可手中的作戰計劃是如此的詳細,做不得假。
他隻能將疑惑埋在心底,姑且相信這是承乾和杜荷一起弄出來的。
“承乾,作戰計劃寫的相當不錯,稍後等各位將軍商議後,再進行最終決定。”
李世民說完後,朝守在大殿內的殿中省屬官下令道。
“把長孫無忌、房玄齡、李靖、李績和侯君集幾人,請來甘露殿議事。”
“遵令。”
殿中省的幾個人行禮後,快步離開甘露殿。
李世民安排好以後,拿起一旁的作戰名單看起來。
“嗯!”
李世民心中一震。
因為遼東道和滄海道這兩路大軍的人員安排,基本上和他心中想到的人一致。
李世民驚訝地抬起頭,深深地看了李承乾一眼。
“承乾和杜荷在軍事上,也這麽有本事?”
李世民心裏越來越困惑。
因為這些作戰人員的選擇,他並沒有和其他人說過,因此不存在泄密之類的情況。
李世民接著往後看,當他看到中軍的將領安排時,嘴角一抽。
行軍大總管侯君集,這個沒毛病。
副大總管蘇定方,藥師的弟子,身份雖然差了一點,不過能力可以,勉強說得過去。
第三個人他是實在想不到。
副大總管杜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