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你不是誰的附屬,也無人能左右你的道路(22)
快穿:我在虐文裏改造爽文女主 作者:其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父皇,你一定給兒臣做主。”蘇竹搶先一步,先發製人。
李桑落也進了殿中,安靜立於蘇竹身側。
弘道帝恢複往日的嚴肅,端坐在上位:“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門外抬進來兩個捆得嚴實的人,段鶴原闊步入殿,“微臣參見陛下。”
“段愛卿請起,他們兩人是什麽情況?”
“啟稟陛下,英國公府公子與勇親王世子當街滋事,已被五殿下製服,此事雖在我北城兵馬司管轄所在地發生,但……臣等不便於插手。”
“如此,朕先聽聽所為何事?”弘道帝滿意於段鶴原的上道,看向蘇竹:“景希既然是你先喊冤,你就先來解釋。”
蘇竹恭敬行禮,語氣複雜:“兒臣迴宮之時偶遇四皇姐被潘榮信為難,怒上心頭出手相助,他不但不知悔改還對皇族出言不遜。勇親王世子與他狼狽為奸,欺辱兒臣的公主身份。置皇族威儀於何地?”
李爭氣急敗壞:“你……胡說什麽,本世子不過作為兄長教訓你幾句,如何談得上欺辱?”
“陛下饒命,草民與四殿下開個玩笑,卻遭五殿下語言威脅,甚至當街毆打,陛下明鑒,草民是清白的。”潘榮信也緊隨其後。
弘道帝並未理會兩人,轉而看向沉默不語的四公主:“桑落,事出於你,你來說說為何?”
“父皇,皇姐她何其無辜,打人之事與她無關,莫要為難她。”蘇竹擋在李桑落麵前。
不明真相的李爭以為蘇竹她們理虧,叫囂:“定是五皇妹在包庇四皇妹。”
他的反應正中下懷,收到指令的總管太監高唱:“勇親王世子殿前失儀,掌嘴二十。”
“皇叔,我沒有……我隻是實話實說,若不信可等我父王過來……”
弘道帝沒理他,鼓勵地看著李桑落:“莫怕,說出來父皇替你做主。”
李桑落抬眸聲音低落:“兒臣今日因著舅舅家表姐出嫁,代母妃出宮探望,在宴會上便被潘公子糾纏,還聲稱要請旨納我為妾……此番言語著實令人惱火,兒臣冷言斥責,誰曾想他一路跟著兒臣,還說英國公夫人曾言他身份尊貴,皇家女子也堪堪作妾,實在是不可理喻。”
蘇竹能聽出其中的不對,公主出宮身邊不可能隻帶一個宮女,李桑落出宮怕是有別的事,她不願說也不急於一時。
“正巧碰上五皇妹迴宮,才替兒臣解了圍,至於世子他上來就指責兒臣與五皇妹,還要對五皇妹動手。”說著眼眶通紅,潸然淚下。
兩人一人敲定罪名,一人陳述事實,將李爭他們的罪狀落個板上釘釘。
“父皇,不止如此!”蘇竹義憤填膺地補充:“他們非但不認,還意圖謀害兒臣,此事段指揮與在場的民眾皆有目睹。”
段鶴原現在是太子的人,自然是無條件站在蘇竹這邊,也不管她說的是哪段,點頭如搗蒜。
“微臣,全部看到了,確實如公主所說。”
“段鶴原你良心被狗吃了?明明是她打的本世子!”李爭要氣瘋了,在禦前不敢發作,苦苦哀求勇親王早點到。
一旁的吳鬆野冷臉質問:“既然在此處見了潘家小子,老夫便問幾個問題。”
“聽聞你是賭坊常客?銀錢何出來的?”
潘榮信顯然沒想到話題會繞到這上麵:“當然……是府中所出。”
“陛下,若老夫沒老糊塗的話,國公爺的年祿為一千五百石。”
弘道帝點頭:“確實如此。”
“老夫聽聞你在外一出手便是五千兩,英國公當真舍得?”
“自然是有其他收入,莊子鋪子什麽的……”潘榮信心跳如鼓,極力狡辯。
“將半數都給了公子,還能拿出兩千兩與大理寺郭大人交易,還有你又是京中有名的青樓常常一擲千金,英國公府家底甚是深厚。”
吳鬆野氣勢逼人,瞬間掌控全場,“潘家小子,你父親與段公子父親同在禦史台,正巧老夫也是從禦史台上退下來的,對其中的情況了解一二,五品的禦史中丞便可私自決定禦史台官員生死,倒與老夫在隻是不同。”
“潘大人越過禦史大夫的段大人,自己便能抉擇大小事物?”
吳鬆野麵容平靜,眼神銳利像鷹。
底下的兩人意識到已經不再是小輩之間的矛盾,是要出大事了。
弘道帝目瞪口呆,不管過多少年,還是對自己嶽父的戰鬥力深感敬佩。
“今日便大事小事一塊兒清算了。”弘道帝大手一揮,匆匆趕來的英國公被押送入殿。
總管太監拿出了聖旨。
蘇竹才發覺皇帝與太子早就下好套了,自己與四公主隻是導火索。
羅列數罪,包含草菅人命,徇私舞弊,貪汙挪用公款……等數十條。
潘家舉家下獄,涉案的人員問斬。
至於勇親王頭都沒露,所有事皆借他人之手,這也是他唯一精明的地方。
李爭因尋釁滋事被杖三十入大牢,勇親王吭都沒吭一聲。
……
待人散去,蘇竹直言:“甚是可惜,沒能一舉把勇親王也拉下。”
太子趕忙讓她噤聲,弘道帝倒不介意,反而語重心長的解釋:“現在砍掉他的四肢,沒了爪牙行動受限,手到擒來。”
蘇竹煞有介事點頭,“父皇是從何查到此事的?”
弘道帝拍了拍太子:“多虧了你皇兄。”
“是從我們上次在大理寺查的幾樁案子著手的,裏麵有個死者名喚方子澄,從七品殿中侍禦史,當街被殺,動手的是英國公府的死士。”太子不好意思地低下頭,“這次多虧了外祖,他在禦史台多年第一時間察覺到不對,還翻出了英國公過往不少罪孽。”
蘇竹也點頭,本以為外祖是被請來“防禦的”,沒想到以一己之力擔起“輸出”。
沒再多留,她與四公主攜手離開。
蘇竹仍在想剩餘案子與這幾人的關聯,注意到四公主恍惚的神情,想到今天的事,出言提醒:“四皇姐,你心裏既然有了判斷,不必一味聽淑妃的,你可以反抗的。”
李桑落也進了殿中,安靜立於蘇竹身側。
弘道帝恢複往日的嚴肅,端坐在上位:“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門外抬進來兩個捆得嚴實的人,段鶴原闊步入殿,“微臣參見陛下。”
“段愛卿請起,他們兩人是什麽情況?”
“啟稟陛下,英國公府公子與勇親王世子當街滋事,已被五殿下製服,此事雖在我北城兵馬司管轄所在地發生,但……臣等不便於插手。”
“如此,朕先聽聽所為何事?”弘道帝滿意於段鶴原的上道,看向蘇竹:“景希既然是你先喊冤,你就先來解釋。”
蘇竹恭敬行禮,語氣複雜:“兒臣迴宮之時偶遇四皇姐被潘榮信為難,怒上心頭出手相助,他不但不知悔改還對皇族出言不遜。勇親王世子與他狼狽為奸,欺辱兒臣的公主身份。置皇族威儀於何地?”
李爭氣急敗壞:“你……胡說什麽,本世子不過作為兄長教訓你幾句,如何談得上欺辱?”
“陛下饒命,草民與四殿下開個玩笑,卻遭五殿下語言威脅,甚至當街毆打,陛下明鑒,草民是清白的。”潘榮信也緊隨其後。
弘道帝並未理會兩人,轉而看向沉默不語的四公主:“桑落,事出於你,你來說說為何?”
“父皇,皇姐她何其無辜,打人之事與她無關,莫要為難她。”蘇竹擋在李桑落麵前。
不明真相的李爭以為蘇竹她們理虧,叫囂:“定是五皇妹在包庇四皇妹。”
他的反應正中下懷,收到指令的總管太監高唱:“勇親王世子殿前失儀,掌嘴二十。”
“皇叔,我沒有……我隻是實話實說,若不信可等我父王過來……”
弘道帝沒理他,鼓勵地看著李桑落:“莫怕,說出來父皇替你做主。”
李桑落抬眸聲音低落:“兒臣今日因著舅舅家表姐出嫁,代母妃出宮探望,在宴會上便被潘公子糾纏,還聲稱要請旨納我為妾……此番言語著實令人惱火,兒臣冷言斥責,誰曾想他一路跟著兒臣,還說英國公夫人曾言他身份尊貴,皇家女子也堪堪作妾,實在是不可理喻。”
蘇竹能聽出其中的不對,公主出宮身邊不可能隻帶一個宮女,李桑落出宮怕是有別的事,她不願說也不急於一時。
“正巧碰上五皇妹迴宮,才替兒臣解了圍,至於世子他上來就指責兒臣與五皇妹,還要對五皇妹動手。”說著眼眶通紅,潸然淚下。
兩人一人敲定罪名,一人陳述事實,將李爭他們的罪狀落個板上釘釘。
“父皇,不止如此!”蘇竹義憤填膺地補充:“他們非但不認,還意圖謀害兒臣,此事段指揮與在場的民眾皆有目睹。”
段鶴原現在是太子的人,自然是無條件站在蘇竹這邊,也不管她說的是哪段,點頭如搗蒜。
“微臣,全部看到了,確實如公主所說。”
“段鶴原你良心被狗吃了?明明是她打的本世子!”李爭要氣瘋了,在禦前不敢發作,苦苦哀求勇親王早點到。
一旁的吳鬆野冷臉質問:“既然在此處見了潘家小子,老夫便問幾個問題。”
“聽聞你是賭坊常客?銀錢何出來的?”
潘榮信顯然沒想到話題會繞到這上麵:“當然……是府中所出。”
“陛下,若老夫沒老糊塗的話,國公爺的年祿為一千五百石。”
弘道帝點頭:“確實如此。”
“老夫聽聞你在外一出手便是五千兩,英國公當真舍得?”
“自然是有其他收入,莊子鋪子什麽的……”潘榮信心跳如鼓,極力狡辯。
“將半數都給了公子,還能拿出兩千兩與大理寺郭大人交易,還有你又是京中有名的青樓常常一擲千金,英國公府家底甚是深厚。”
吳鬆野氣勢逼人,瞬間掌控全場,“潘家小子,你父親與段公子父親同在禦史台,正巧老夫也是從禦史台上退下來的,對其中的情況了解一二,五品的禦史中丞便可私自決定禦史台官員生死,倒與老夫在隻是不同。”
“潘大人越過禦史大夫的段大人,自己便能抉擇大小事物?”
吳鬆野麵容平靜,眼神銳利像鷹。
底下的兩人意識到已經不再是小輩之間的矛盾,是要出大事了。
弘道帝目瞪口呆,不管過多少年,還是對自己嶽父的戰鬥力深感敬佩。
“今日便大事小事一塊兒清算了。”弘道帝大手一揮,匆匆趕來的英國公被押送入殿。
總管太監拿出了聖旨。
蘇竹才發覺皇帝與太子早就下好套了,自己與四公主隻是導火索。
羅列數罪,包含草菅人命,徇私舞弊,貪汙挪用公款……等數十條。
潘家舉家下獄,涉案的人員問斬。
至於勇親王頭都沒露,所有事皆借他人之手,這也是他唯一精明的地方。
李爭因尋釁滋事被杖三十入大牢,勇親王吭都沒吭一聲。
……
待人散去,蘇竹直言:“甚是可惜,沒能一舉把勇親王也拉下。”
太子趕忙讓她噤聲,弘道帝倒不介意,反而語重心長的解釋:“現在砍掉他的四肢,沒了爪牙行動受限,手到擒來。”
蘇竹煞有介事點頭,“父皇是從何查到此事的?”
弘道帝拍了拍太子:“多虧了你皇兄。”
“是從我們上次在大理寺查的幾樁案子著手的,裏麵有個死者名喚方子澄,從七品殿中侍禦史,當街被殺,動手的是英國公府的死士。”太子不好意思地低下頭,“這次多虧了外祖,他在禦史台多年第一時間察覺到不對,還翻出了英國公過往不少罪孽。”
蘇竹也點頭,本以為外祖是被請來“防禦的”,沒想到以一己之力擔起“輸出”。
沒再多留,她與四公主攜手離開。
蘇竹仍在想剩餘案子與這幾人的關聯,注意到四公主恍惚的神情,想到今天的事,出言提醒:“四皇姐,你心裏既然有了判斷,不必一味聽淑妃的,你可以反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