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的風吹不到金墉城,由於距離和通訊手段的關係,對於前線情況戰局變化,金墉城得到的基本都是滯後消息。
往往是前線都打出分曉了,金墉城內才知道我軍進展順利或是偶有小挫。
這種情況按說是不正常的,畢竟沒遠到那個份上,如果有心掃聽總是可以打探到。
但是正因為不正常,大家才都默契的不去關心。
這種不正常的背後,是魏王意誌體現。
他不希望後方的人對於前方情況有所了解,那麽金墉城內的人就要有自知之明。
如果誰逾越了雷池,試圖去了解自己不該了解的信息內容,那麽不測之禍不知幾時就會落下。
隨隨便便一個通敵的罪名落下來,便是個人頭落地的結果。
是以大家索性安心裝起了糊塗,至於這裏麵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就沒人說得清楚。
反正大家也有自覺,在金墉城主要做的事情就是三件。
轉輸物資、修繕城防、守衛城郭。
不同於真正意義的城池,金墉城目前還屬於瓦崗軍事要塞性質。
說是城其實更像是關口,而且由於戰火襲擾商路斷絕,稅收功能也基本消失殆盡。
唯一的作用就是作為軍事物資尤其是糧草的輸送中轉站存在,保證軍糧及時供應就是這裏最重要的職能。
隻要糧草可以及時接濟,其他的事情就都沒那麽重要。
雖然魏公也下過修繕城池的命令,可是大家都知道,魏公是要到洛陽坐皇帝的。
金墉城修得再堅固也沒用,將來逐鹿天下的時候,這裏也起不到多少作用。
再說修城是苦差事,要做也該是等得了天下之後征發徭役來完成。
讓一幫刀頭舔血的爺們做這個,這不是大材小用?
誰敢下這個命令,被指派到的爺們就敢吐他一臉唾沫!至於守衛就更是笑話,自己這幫人就是賊祖宗,慣於偷營劫寨偷襲城池的,誰能來太歲頭上動土?
雖然說自古以來,兩軍交鋒劫糧就是常態。
可是現在己眾彼寡,正麵防禦尚且不足,能分出多少兵馬來偷襲?
就算來也是送死!綠林人別的不會,不讓人搶自家糧食的本事都是一等一的,誰敢來動金墉城的腦筋結果肯定是死路一條。
在瓦崗軍內部,也有一個認知。
隻有公認沒什麽本事,也沒什麽過失的廢人,才會被安排到金墉城做守將。
到了這裏倒是不缺功勞,輸送糧草及時,日後論功行賞肯定有一份。
但是也不可能有什麽大的發展,現在正是打天下的時候,日後論功行賞裂土封王,金墉城守將這種就隻能靠邊站,得不到什麽像樣的官職。
這一認知直到大戰爆發前,守將突然變成魏征,才發生了改變。
由於李密這次是全力對付徐樂和玄甲騎,瓦崗武人都得到了調遣。
或是前往內軍聽用,或是按照命令分守關口,總之是沒人能閑的住,至於鎮守金墉城的任務,就落到了魏征這個文人頭上。
不同於徐世勣,魏征算是更純粹的文士。
他不但不善於廝殺,也不太善於指揮軍隊。
倒也不是說完全沒有將略,隻是他的指揮手段哪怕和綠林響馬比也不算出色。
不過這並不代表他不重要,恰恰相反,他也是李密極為倚重的左膀右臂。
一來他善於用謀,往往能夠出謀劃策讚畫軍機。
隨著仗越打越大,他的作用也就越來越重要。
隨著戰爭規模的變化,瓦崗軍過去那種做賊的經驗以及綠林土辦法就越來越失去用途。
隻有正規的軍陣謀略,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
二來則是魏征處理庶務的能力,放眼瓦崗也不做第二人想。
在綠林人眼裏,這或許算不了什麽。
頂多就是能料理民間的雜務,再就是算賬記賬如同個寫賬先生。
可李密總歸是要做皇帝的,當然知道對於國家而言,魏征這種人的作用,足以抵得上數十員猛將。
大家都知道,他是魏公眼前的紅人。
把這麽個紅人丟到金墉城,要麽是說明他已經失寵。
要麽就是說明這裏的地位發生變化,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中轉站,非要人不能鎮守。
也正因為此,人們對於魏征言聽計從不敢有絲毫違拗。
好在魏征也不是個好尋事的,來這裏的目的更不是殺人立威或者整頓什麽。
事實上他連修城都沒管,上任之後做的事情就是厘清賬冊清查庫房,搞清楚金墉城到底有多少家底。
原本瓦崗軍對金墉城的管理就是一團糟,糧草運進來多少又運到前線多少,有多少車馬運力,又有多少民夫,消耗需要多少,完全都是兩眼一抹黑。
反正就是讓我運糧就運糧,至於中途損耗多少我也沒辦法,誰運都是這樣。
車馬調度不及時,或是民夫不夠用,那也是這麽個情況誰也不是神仙,大不了你就打我軍棍我反正是沒別的招。
魏征到任之後便開始整理賬簿,如今總算是把這些都算個明明白白,也總結出了一套調度統籌安排運輸的法子。
在他的計算中,如果再運糧草,耗損可以減少三成,速度則可以提高一倍。
這一出一入可是好大一筆數字!這還是在中原作戰,日後到了征戰天下的時候,這種損耗就更是個無底洞。
不趕緊弄明白,瓦崗有多少家底都不夠這麽折騰的。
可問題是,還能有以後麽?
衙署內,魏征看著案幾上的六枚銅錢陷入了深深的懷疑中。
每逢亂世便是讖語、占卜大行其道的時候。
人們越是對前途失去信心,就越是把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鬼神以及命運之上。
哪怕是王侯將相,往往也會厚養方士、神棍,或是與所謂“大神通”者相善,就是希望這些人真的有法力可以幫自己逢兇化吉,早點從這個亂世中擺脫出來。
楊家父子崇佛,也是一樣的道理。
魏征雖然不信神道,但也相信占卜之術。
這六幺金錢的手段,就是他從一位號稱當世神仙的袁姓道人處習得,每逢不決之事便拿來占卜吉兇。
自己也知道,占卜永遠不會給出一個確切的結果,隻是一個朦朧的甚至是模棱兩可的預告,最後還是要看怎麽解讀。
越是大事越是如此,如果一件關係成敗存亡的大事,給出的指引非常明確,那反倒是要仔細斟酌,想想是不是哪裏出了什麽問題。
隻不過眼前這個卦象顯示的信息,還是讓自己有些難以捉摸。
自己在占卜勝負,也可以說是占卜生死。
不同於那些混吃等死的守將,他當然知道現在的戰局是什麽樣子,更知道安排自己來此的目的。
名義上看,是李密在戰敗玄甲騎後必然席卷中原,需要得力的人組織糧草供應。
實際上是把自己安排到這,確保這個後方不出現意外。
一旦戰局有變,這裏就是李密的退路之一。
狡兔三窟,他的退路當然不會隻有這一條。
可是退路越多,就越不是好事。
自己也不止一次勸過李密,按照袁神仙的槊法,算命和做人一樣,最忌諱半信半疑。
如果對自己的占卜沒有信心,那最好就別算,否則也隻會得到虛假的結果。
做人也是一樣,沒開戰就想到逃跑,這總歸不是什麽好兆頭。
別看自己是文人,但也知道士氣的重要性。
以眾敵寡,就直接集中大軍衝上去就好了。
手握重兵還猶猶豫豫甚至想著逃跑,當兵的士氣能高到哪裏去?
因此自己最近這幾天一直在為即將爆發的戰爭占卜,希望得出一個明確的信息,了解這一戰將是何等方式收場。
可是這卦象也未免太奇怪了。
它是個吉卦,但含義是死裏逃生否極泰來。
如果是武將得這麽個卦象,還可以解釋為他在戰場上會遭遇危險,但是最終不但不會有閃失還能平步青雲。
自己身在金墉城,能有什麽死裏逃生得情況?
如果真到了自己麵臨生死災厄的時候,那就不光是前線打敗仗,而是敵人直接圍困金墉城。
事情發展到那一步,自己還怎麽否極泰來?
這到底是自己算錯了,還是卦打錯了?
魏征搖搖頭,收起金錢,準備再次占卜。
按照規矩,一件事一天隻能問卜一次,否則也是半信半疑。
可是這個結果太過匪夷所思,自己不重新占卜實在說不明白。
可是沒等他第二次占卜完成,一個頗為熟悉的聲音忽然響起:“魏公好雅興。”
往往是前線都打出分曉了,金墉城內才知道我軍進展順利或是偶有小挫。
這種情況按說是不正常的,畢竟沒遠到那個份上,如果有心掃聽總是可以打探到。
但是正因為不正常,大家才都默契的不去關心。
這種不正常的背後,是魏王意誌體現。
他不希望後方的人對於前方情況有所了解,那麽金墉城內的人就要有自知之明。
如果誰逾越了雷池,試圖去了解自己不該了解的信息內容,那麽不測之禍不知幾時就會落下。
隨隨便便一個通敵的罪名落下來,便是個人頭落地的結果。
是以大家索性安心裝起了糊塗,至於這裏麵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就沒人說得清楚。
反正大家也有自覺,在金墉城主要做的事情就是三件。
轉輸物資、修繕城防、守衛城郭。
不同於真正意義的城池,金墉城目前還屬於瓦崗軍事要塞性質。
說是城其實更像是關口,而且由於戰火襲擾商路斷絕,稅收功能也基本消失殆盡。
唯一的作用就是作為軍事物資尤其是糧草的輸送中轉站存在,保證軍糧及時供應就是這裏最重要的職能。
隻要糧草可以及時接濟,其他的事情就都沒那麽重要。
雖然魏公也下過修繕城池的命令,可是大家都知道,魏公是要到洛陽坐皇帝的。
金墉城修得再堅固也沒用,將來逐鹿天下的時候,這裏也起不到多少作用。
再說修城是苦差事,要做也該是等得了天下之後征發徭役來完成。
讓一幫刀頭舔血的爺們做這個,這不是大材小用?
誰敢下這個命令,被指派到的爺們就敢吐他一臉唾沫!至於守衛就更是笑話,自己這幫人就是賊祖宗,慣於偷營劫寨偷襲城池的,誰能來太歲頭上動土?
雖然說自古以來,兩軍交鋒劫糧就是常態。
可是現在己眾彼寡,正麵防禦尚且不足,能分出多少兵馬來偷襲?
就算來也是送死!綠林人別的不會,不讓人搶自家糧食的本事都是一等一的,誰敢來動金墉城的腦筋結果肯定是死路一條。
在瓦崗軍內部,也有一個認知。
隻有公認沒什麽本事,也沒什麽過失的廢人,才會被安排到金墉城做守將。
到了這裏倒是不缺功勞,輸送糧草及時,日後論功行賞肯定有一份。
但是也不可能有什麽大的發展,現在正是打天下的時候,日後論功行賞裂土封王,金墉城守將這種就隻能靠邊站,得不到什麽像樣的官職。
這一認知直到大戰爆發前,守將突然變成魏征,才發生了改變。
由於李密這次是全力對付徐樂和玄甲騎,瓦崗武人都得到了調遣。
或是前往內軍聽用,或是按照命令分守關口,總之是沒人能閑的住,至於鎮守金墉城的任務,就落到了魏征這個文人頭上。
不同於徐世勣,魏征算是更純粹的文士。
他不但不善於廝殺,也不太善於指揮軍隊。
倒也不是說完全沒有將略,隻是他的指揮手段哪怕和綠林響馬比也不算出色。
不過這並不代表他不重要,恰恰相反,他也是李密極為倚重的左膀右臂。
一來他善於用謀,往往能夠出謀劃策讚畫軍機。
隨著仗越打越大,他的作用也就越來越重要。
隨著戰爭規模的變化,瓦崗軍過去那種做賊的經驗以及綠林土辦法就越來越失去用途。
隻有正規的軍陣謀略,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
二來則是魏征處理庶務的能力,放眼瓦崗也不做第二人想。
在綠林人眼裏,這或許算不了什麽。
頂多就是能料理民間的雜務,再就是算賬記賬如同個寫賬先生。
可李密總歸是要做皇帝的,當然知道對於國家而言,魏征這種人的作用,足以抵得上數十員猛將。
大家都知道,他是魏公眼前的紅人。
把這麽個紅人丟到金墉城,要麽是說明他已經失寵。
要麽就是說明這裏的地位發生變化,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中轉站,非要人不能鎮守。
也正因為此,人們對於魏征言聽計從不敢有絲毫違拗。
好在魏征也不是個好尋事的,來這裏的目的更不是殺人立威或者整頓什麽。
事實上他連修城都沒管,上任之後做的事情就是厘清賬冊清查庫房,搞清楚金墉城到底有多少家底。
原本瓦崗軍對金墉城的管理就是一團糟,糧草運進來多少又運到前線多少,有多少車馬運力,又有多少民夫,消耗需要多少,完全都是兩眼一抹黑。
反正就是讓我運糧就運糧,至於中途損耗多少我也沒辦法,誰運都是這樣。
車馬調度不及時,或是民夫不夠用,那也是這麽個情況誰也不是神仙,大不了你就打我軍棍我反正是沒別的招。
魏征到任之後便開始整理賬簿,如今總算是把這些都算個明明白白,也總結出了一套調度統籌安排運輸的法子。
在他的計算中,如果再運糧草,耗損可以減少三成,速度則可以提高一倍。
這一出一入可是好大一筆數字!這還是在中原作戰,日後到了征戰天下的時候,這種損耗就更是個無底洞。
不趕緊弄明白,瓦崗有多少家底都不夠這麽折騰的。
可問題是,還能有以後麽?
衙署內,魏征看著案幾上的六枚銅錢陷入了深深的懷疑中。
每逢亂世便是讖語、占卜大行其道的時候。
人們越是對前途失去信心,就越是把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鬼神以及命運之上。
哪怕是王侯將相,往往也會厚養方士、神棍,或是與所謂“大神通”者相善,就是希望這些人真的有法力可以幫自己逢兇化吉,早點從這個亂世中擺脫出來。
楊家父子崇佛,也是一樣的道理。
魏征雖然不信神道,但也相信占卜之術。
這六幺金錢的手段,就是他從一位號稱當世神仙的袁姓道人處習得,每逢不決之事便拿來占卜吉兇。
自己也知道,占卜永遠不會給出一個確切的結果,隻是一個朦朧的甚至是模棱兩可的預告,最後還是要看怎麽解讀。
越是大事越是如此,如果一件關係成敗存亡的大事,給出的指引非常明確,那反倒是要仔細斟酌,想想是不是哪裏出了什麽問題。
隻不過眼前這個卦象顯示的信息,還是讓自己有些難以捉摸。
自己在占卜勝負,也可以說是占卜生死。
不同於那些混吃等死的守將,他當然知道現在的戰局是什麽樣子,更知道安排自己來此的目的。
名義上看,是李密在戰敗玄甲騎後必然席卷中原,需要得力的人組織糧草供應。
實際上是把自己安排到這,確保這個後方不出現意外。
一旦戰局有變,這裏就是李密的退路之一。
狡兔三窟,他的退路當然不會隻有這一條。
可是退路越多,就越不是好事。
自己也不止一次勸過李密,按照袁神仙的槊法,算命和做人一樣,最忌諱半信半疑。
如果對自己的占卜沒有信心,那最好就別算,否則也隻會得到虛假的結果。
做人也是一樣,沒開戰就想到逃跑,這總歸不是什麽好兆頭。
別看自己是文人,但也知道士氣的重要性。
以眾敵寡,就直接集中大軍衝上去就好了。
手握重兵還猶猶豫豫甚至想著逃跑,當兵的士氣能高到哪裏去?
因此自己最近這幾天一直在為即將爆發的戰爭占卜,希望得出一個明確的信息,了解這一戰將是何等方式收場。
可是這卦象也未免太奇怪了。
它是個吉卦,但含義是死裏逃生否極泰來。
如果是武將得這麽個卦象,還可以解釋為他在戰場上會遭遇危險,但是最終不但不會有閃失還能平步青雲。
自己身在金墉城,能有什麽死裏逃生得情況?
如果真到了自己麵臨生死災厄的時候,那就不光是前線打敗仗,而是敵人直接圍困金墉城。
事情發展到那一步,自己還怎麽否極泰來?
這到底是自己算錯了,還是卦打錯了?
魏征搖搖頭,收起金錢,準備再次占卜。
按照規矩,一件事一天隻能問卜一次,否則也是半信半疑。
可是這個結果太過匪夷所思,自己不重新占卜實在說不明白。
可是沒等他第二次占卜完成,一個頗為熟悉的聲音忽然響起:“魏公好雅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