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手無悔!武將廝殺性命相搏,沒有那麽多後悔或者猶豫的地方。
既然決定了要這麽做,不管結果如何,都隻能先幹了再說。
而且麵對承基這種對手,更是容不得半點猶豫。
但凡出手的時候稍微慢一點,就等於是白費時間。
饒是徐樂素來相信自己的感知,也能預感到一種巨大的甚至足以吞噬自己的危險即將到來,也必須全力刺出這必中的一槊再說。
一切如徐樂所料,這一槊準確無誤正中承基胸膛。
不管是厚實的護心鏡還是內襯軟甲,都不足以抵擋徐樂這飽含怒氣與勇力的一擊。
不同於一般武人,麵對這種具裝時還得需要骨朵、鐵鐧之類的鈍器,徐樂的神力加持下,馬槊槊鋒在護心鏡上刺出點點火星。
伴隨著令人牙酸的金屬摩擦聲,那麵精鐵打造的護心鏡四分五裂!大槊繼續向前,一路突破阻礙直抵承基胸膛,飽飲熱血!變化也就在這一刻發生。
哪怕是野獸也有保護要害的本能,徐樂能夠刺中,主要還是承基被打亂了心智在先,左手斷折於後。
抓住這一個空門,才能如此順利刺中致命處。
在出手的時候,徐樂也防範著宇文承基垂死掙紮。
所以這一槊刺出之後,就有一個往迴拽的動作。
就像是刺穿承基手臂一樣快進快出,保證武器在自己手裏發揮作用。
也不需要金屬在人體內停留太久,這一擊的破壞力加上出血就足夠了,把人像之前那樣挑起來固然可以增加威懾,但是由於自身預感到的莫名危機,徐樂還是選擇了穩妥為上。
可是萬沒想到,自己的槊遞是遞了出去,收卻沒能收迴。
作為戰陣兵器,馬槊在設計的時候,也是有“留情結”這個部位的。
其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戰馬高速衝鋒的時候,不至於讓馬槊輕易就穿透對手身體導致自己拔不出來。
畢竟馬槊不是普通騎兵用的長矛,不可能一次惡戰下來就換十根八根馬槊,也不是所有用馬槊的都有徐樂這種神力。
沒有哪個武將願意自己的武器剛殺了一個敵人,就被敵人屍體糾纏住導致不得不換手。
不過留情結也不是萬能的,它更多像是個保險裝置,而不是一個徹底的避免裝置。
如果武將的氣力夠大,或者攻擊的部位合適,還是能夠打出貫穿。
所以徐樂練武的時候,針對“分寸”感進行過專門的訓練。
也就是手臂感受到留情結和身體觸碰的刹那,就得做出個決斷。
是把槊往迴拉,還是加力往前抵,刺過去再穿起來掛在槊上耍。
別看大槊前刺的時候運足力氣一往無前,真要說收的話,必須做到力隨心動收發一念,如果沒有這兩下子,又怎麽敢說自己是一等鬥將?
可這必須是建立在一切掌握在自己手裏的前提下,畢竟打仗是兩個人的事,尤其是大槊刺入敵人體內之後,對方的反應更是會直接影響動作的結果。
就在徐樂感覺到留情結的觸動,準備拔出大槊的刹那,宇文承基卻做了個超出徐樂想象,也讓他無從理解的動作:主動向前!正常人哪怕是正常的動物,在身體被武器刺中之後,都是下意識地往後退,希望自己能夠逃離傷害。
尤其承基眼下形同猛獸,按說就更應該如此。
山中的大小野獸不管多兇惡,隻要是被武器刺中的,都是這麽個反應。
可是承基此刻竟然反其道而行,不但不退反而主動向前。
在被大槊刺中的刹那,他雙腿用力夾蹬,戰馬全速向前衝擊!這一下等於是把自己的身體主動往槊上穿。
哪怕徐樂再怎麽想,也不會想到有人居然會做出這種近似尋死的動作。
說時遲那時快,手上大槊來不及撤迴,人已經撞了上來。
戰馬全力衝刺速度何等驚人?
不容徐樂變招,他手中大槊已經穿過承基的身軀,沾滿血汙的槊鋒從他後背露了出來。
而承基之所以如此,目的當然不是為了自殺,恰恰相反是為了殺人。
就在他雙腿猛夾馬腹衝鋒的同時,殘存右手緊握人骨槊的中部,槊鋒所指也正是徐樂的胸膛!由於距離近速度快,他來不及做出一個戳刺的動作,就隻能這麽攥著槊衝鋒。
可是在馬力的加持下,這種被動的突刺和主動的戳擊,其實也沒有太大區別。
不管是戰馬的速度,還是承基的力氣,都足以保證這一擊命中可以刺穿徐樂的胸膛,就像徐樂刺穿自己身體一樣。
這才是承基的真正用心,他想的不是保全自身克敵製勝,而是以傷換傷以命換命同歸於盡!或許承基沒有了理智,或許他的頭腦已經退化到野獸的地步,但是有部分野獸同樣懂得西先裝死再反撲,和自己的仇敵做最後一搏。
更別說承基更是可能把這種同歸戰術刻印在腦海裏,作為戰法的一種,直到這個時候施展出來。
從左手受傷再到胸膛中槊,都是為了這最後一擊所做的準備。
徐樂此刻也感覺到死亡離自己是如此之近。
饒是自己自出世以來經曆生死考驗無數,卻也沒有一次像現在這麽危險。
宇文承基不惜押上性命發動的垂死一擊,威力又豈容小覷?
或可說其畢生修為的精華,就凝結在這一次攻擊之中。
自己的槊嵌在承基身體裏根本拔不出來,眼看著對方大槊刺過來,卻沒有武器招架。
而且承基為了追求這一擊的力道,故意放棄了兵器的長度優勢。
單手持槊,手握的地方是大槊的中部偏上,留在前麵用來攻擊的長度大概是六尺左右。
這麽個攻擊距離,相當於一個放大的直刀。
這明顯是為了保證便於發力,也是為了這一擊的力道可以得到保障。
哪怕徐樂能及時拔出短兵,也架不開這勢大力沉的攻擊。
棄馬!幾乎是在承基發動攻擊的刹那,徐樂腦海中就閃過這個念頭。
甚至於在他的思想做出判斷之前,身體已經先有了反應。
單足摘蹬這個動作完成之後,大腦才剛剛下達下馬這個決定!事實上如果不是他多年苦練,以至於形成身體的本能反應,就算大腦及時做出決斷,也未必就能躲得開。
實在是承基這最後一擊太過狠厲,付出的犧牲也確實巨大。
正常人再怎麽詐敗或者賣破綻,都不會先搭上一隻手毫不動搖。
也隻有把自己的靈智練沒,讓自己變成這麽個肉傀儡,才有可能做出這種事。
就像徐樂用不合常理的攻擊搞亂了宇文承基的思路一樣,承基這種不合常理的同歸於盡打法,也讓徐樂失去了妥善應對之力。
戰場是公平的,不會有人始終壓著另一邊打,也不會有人能一輩子順風順水。
身為大將一身披掛全套具裝,提供了最完整的防護能力,也最大限度保證了武人的安全。
可是反過來,它對於穿戴者的行動也是最大束縛。
在你獲得了防護能力同時,必然會損失行動力。
很多身法上的動作要想做出來就非常吃力,哪怕成功也要花費比正常人多幾倍的時間。
所以大將的防護首選都是招架或者小幅度移動身軀躲避,實在是因為大幅度動作難度太高也耽誤時間,搞不好還沒躲開就先挨了一下。
徐樂的情形也差不多,他那一身甲胄的分量以及形製,都約束著他的行動力。
就算想要棄馬,也不是說棄就棄,更別說他手裏還攥著槊。
從棄槊到棄馬,也不過就是須臾光景。
甚至連徐樂本人也是覺得一個恍惚間,人已經從馬上落到了平川。
說良心話,直到他雙足落地為止,也無法確定自己是否受傷。
實在是事情發生的太快,身體和精神雙重作用下,才能完成想象中的動作,腦子一時反應不過來,更感覺不到疼痛。
而且此刻也不是顧及自己是否受傷的時候,哪怕是雙足落地,也不代表真的就擺脫險境。
承基不惜賭上性命的一擊,哪裏是那麽輕易化解的?
別看他身上插了一根馬槊,左臂傷口也在噴血,但是生命並未立刻凋零。
隻聽一聲如同牛吼虎嘯般的咆哮,承基的坐騎圈轉,馬頭正對著徐樂。
恍惚間徐樂甚至產生了一個錯覺,承基那雙露在麵覆外麵的那雙眼睛似乎冒出一道紅光隨後消逝。
不過已經來不及徐樂確認什麽,承基的戰馬已經全速衝向徐樂,手中大槊下垂,槊鋒對著徐樂的胸膛直接撞了過來!徐樂倉促落馬全無準備,腳下依舊踉蹌。
這時候根本就沒來得及拿樁站穩,對方的馬就疾衝而至。
倉促間他隻能向旁邊閃身,可是這一槊來得太快,又哪裏是那麽容易閃避得開的?
眼看徐樂退後閃身,承基手中的槊忽然化直為平,從刺變成了掃!大槊當棍用,朝著徐樂的頭猛地掃去!
既然決定了要這麽做,不管結果如何,都隻能先幹了再說。
而且麵對承基這種對手,更是容不得半點猶豫。
但凡出手的時候稍微慢一點,就等於是白費時間。
饒是徐樂素來相信自己的感知,也能預感到一種巨大的甚至足以吞噬自己的危險即將到來,也必須全力刺出這必中的一槊再說。
一切如徐樂所料,這一槊準確無誤正中承基胸膛。
不管是厚實的護心鏡還是內襯軟甲,都不足以抵擋徐樂這飽含怒氣與勇力的一擊。
不同於一般武人,麵對這種具裝時還得需要骨朵、鐵鐧之類的鈍器,徐樂的神力加持下,馬槊槊鋒在護心鏡上刺出點點火星。
伴隨著令人牙酸的金屬摩擦聲,那麵精鐵打造的護心鏡四分五裂!大槊繼續向前,一路突破阻礙直抵承基胸膛,飽飲熱血!變化也就在這一刻發生。
哪怕是野獸也有保護要害的本能,徐樂能夠刺中,主要還是承基被打亂了心智在先,左手斷折於後。
抓住這一個空門,才能如此順利刺中致命處。
在出手的時候,徐樂也防範著宇文承基垂死掙紮。
所以這一槊刺出之後,就有一個往迴拽的動作。
就像是刺穿承基手臂一樣快進快出,保證武器在自己手裏發揮作用。
也不需要金屬在人體內停留太久,這一擊的破壞力加上出血就足夠了,把人像之前那樣挑起來固然可以增加威懾,但是由於自身預感到的莫名危機,徐樂還是選擇了穩妥為上。
可是萬沒想到,自己的槊遞是遞了出去,收卻沒能收迴。
作為戰陣兵器,馬槊在設計的時候,也是有“留情結”這個部位的。
其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戰馬高速衝鋒的時候,不至於讓馬槊輕易就穿透對手身體導致自己拔不出來。
畢竟馬槊不是普通騎兵用的長矛,不可能一次惡戰下來就換十根八根馬槊,也不是所有用馬槊的都有徐樂這種神力。
沒有哪個武將願意自己的武器剛殺了一個敵人,就被敵人屍體糾纏住導致不得不換手。
不過留情結也不是萬能的,它更多像是個保險裝置,而不是一個徹底的避免裝置。
如果武將的氣力夠大,或者攻擊的部位合適,還是能夠打出貫穿。
所以徐樂練武的時候,針對“分寸”感進行過專門的訓練。
也就是手臂感受到留情結和身體觸碰的刹那,就得做出個決斷。
是把槊往迴拉,還是加力往前抵,刺過去再穿起來掛在槊上耍。
別看大槊前刺的時候運足力氣一往無前,真要說收的話,必須做到力隨心動收發一念,如果沒有這兩下子,又怎麽敢說自己是一等鬥將?
可這必須是建立在一切掌握在自己手裏的前提下,畢竟打仗是兩個人的事,尤其是大槊刺入敵人體內之後,對方的反應更是會直接影響動作的結果。
就在徐樂感覺到留情結的觸動,準備拔出大槊的刹那,宇文承基卻做了個超出徐樂想象,也讓他無從理解的動作:主動向前!正常人哪怕是正常的動物,在身體被武器刺中之後,都是下意識地往後退,希望自己能夠逃離傷害。
尤其承基眼下形同猛獸,按說就更應該如此。
山中的大小野獸不管多兇惡,隻要是被武器刺中的,都是這麽個反應。
可是承基此刻竟然反其道而行,不但不退反而主動向前。
在被大槊刺中的刹那,他雙腿用力夾蹬,戰馬全速向前衝擊!這一下等於是把自己的身體主動往槊上穿。
哪怕徐樂再怎麽想,也不會想到有人居然會做出這種近似尋死的動作。
說時遲那時快,手上大槊來不及撤迴,人已經撞了上來。
戰馬全力衝刺速度何等驚人?
不容徐樂變招,他手中大槊已經穿過承基的身軀,沾滿血汙的槊鋒從他後背露了出來。
而承基之所以如此,目的當然不是為了自殺,恰恰相反是為了殺人。
就在他雙腿猛夾馬腹衝鋒的同時,殘存右手緊握人骨槊的中部,槊鋒所指也正是徐樂的胸膛!由於距離近速度快,他來不及做出一個戳刺的動作,就隻能這麽攥著槊衝鋒。
可是在馬力的加持下,這種被動的突刺和主動的戳擊,其實也沒有太大區別。
不管是戰馬的速度,還是承基的力氣,都足以保證這一擊命中可以刺穿徐樂的胸膛,就像徐樂刺穿自己身體一樣。
這才是承基的真正用心,他想的不是保全自身克敵製勝,而是以傷換傷以命換命同歸於盡!或許承基沒有了理智,或許他的頭腦已經退化到野獸的地步,但是有部分野獸同樣懂得西先裝死再反撲,和自己的仇敵做最後一搏。
更別說承基更是可能把這種同歸戰術刻印在腦海裏,作為戰法的一種,直到這個時候施展出來。
從左手受傷再到胸膛中槊,都是為了這最後一擊所做的準備。
徐樂此刻也感覺到死亡離自己是如此之近。
饒是自己自出世以來經曆生死考驗無數,卻也沒有一次像現在這麽危險。
宇文承基不惜押上性命發動的垂死一擊,威力又豈容小覷?
或可說其畢生修為的精華,就凝結在這一次攻擊之中。
自己的槊嵌在承基身體裏根本拔不出來,眼看著對方大槊刺過來,卻沒有武器招架。
而且承基為了追求這一擊的力道,故意放棄了兵器的長度優勢。
單手持槊,手握的地方是大槊的中部偏上,留在前麵用來攻擊的長度大概是六尺左右。
這麽個攻擊距離,相當於一個放大的直刀。
這明顯是為了保證便於發力,也是為了這一擊的力道可以得到保障。
哪怕徐樂能及時拔出短兵,也架不開這勢大力沉的攻擊。
棄馬!幾乎是在承基發動攻擊的刹那,徐樂腦海中就閃過這個念頭。
甚至於在他的思想做出判斷之前,身體已經先有了反應。
單足摘蹬這個動作完成之後,大腦才剛剛下達下馬這個決定!事實上如果不是他多年苦練,以至於形成身體的本能反應,就算大腦及時做出決斷,也未必就能躲得開。
實在是承基這最後一擊太過狠厲,付出的犧牲也確實巨大。
正常人再怎麽詐敗或者賣破綻,都不會先搭上一隻手毫不動搖。
也隻有把自己的靈智練沒,讓自己變成這麽個肉傀儡,才有可能做出這種事。
就像徐樂用不合常理的攻擊搞亂了宇文承基的思路一樣,承基這種不合常理的同歸於盡打法,也讓徐樂失去了妥善應對之力。
戰場是公平的,不會有人始終壓著另一邊打,也不會有人能一輩子順風順水。
身為大將一身披掛全套具裝,提供了最完整的防護能力,也最大限度保證了武人的安全。
可是反過來,它對於穿戴者的行動也是最大束縛。
在你獲得了防護能力同時,必然會損失行動力。
很多身法上的動作要想做出來就非常吃力,哪怕成功也要花費比正常人多幾倍的時間。
所以大將的防護首選都是招架或者小幅度移動身軀躲避,實在是因為大幅度動作難度太高也耽誤時間,搞不好還沒躲開就先挨了一下。
徐樂的情形也差不多,他那一身甲胄的分量以及形製,都約束著他的行動力。
就算想要棄馬,也不是說棄就棄,更別說他手裏還攥著槊。
從棄槊到棄馬,也不過就是須臾光景。
甚至連徐樂本人也是覺得一個恍惚間,人已經從馬上落到了平川。
說良心話,直到他雙足落地為止,也無法確定自己是否受傷。
實在是事情發生的太快,身體和精神雙重作用下,才能完成想象中的動作,腦子一時反應不過來,更感覺不到疼痛。
而且此刻也不是顧及自己是否受傷的時候,哪怕是雙足落地,也不代表真的就擺脫險境。
承基不惜賭上性命的一擊,哪裏是那麽輕易化解的?
別看他身上插了一根馬槊,左臂傷口也在噴血,但是生命並未立刻凋零。
隻聽一聲如同牛吼虎嘯般的咆哮,承基的坐騎圈轉,馬頭正對著徐樂。
恍惚間徐樂甚至產生了一個錯覺,承基那雙露在麵覆外麵的那雙眼睛似乎冒出一道紅光隨後消逝。
不過已經來不及徐樂確認什麽,承基的戰馬已經全速衝向徐樂,手中大槊下垂,槊鋒對著徐樂的胸膛直接撞了過來!徐樂倉促落馬全無準備,腳下依舊踉蹌。
這時候根本就沒來得及拿樁站穩,對方的馬就疾衝而至。
倉促間他隻能向旁邊閃身,可是這一槊來得太快,又哪裏是那麽容易閃避得開的?
眼看徐樂退後閃身,承基手中的槊忽然化直為平,從刺變成了掃!大槊當棍用,朝著徐樂的頭猛地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