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聲如爆豆。


    當玄甲騎自山穀殺出的刹那,作為防禦方的驍果軍,便已經發現了他們的蹤跡。


    軍中鼓號也自響起,前排的兵士緊握兵器,準備迎接敵軍的衝擊!不管李密設計這座大陣時抱著何等想法,至少就此時此刻而言,這些士兵眼前的木柵、拒馬給了他們足夠的安全感,讓這些將士擁有了以步卒硬抗甲騎衝鋒的信心。


    如果是在以往,麵對甲騎衝陣,這些驍果軍就會用盾牌拚搭結陣組成一座盾城,再把短矛從盾牌空隙處遞出來,讓自己變成一個鐵殼刺蝟。


    這種方式未必一定能有效擋住甲騎,但是至少可以令敵人產生忌憚,考慮一下是否真的有必要撞過去拚個你死我活。


    可是現在這種布陣,讓每一條陣列都變成了個橫向長條形狀,如同一條放平的扁擔。


    單獨戰列隻有薄薄的一層,前後都是防禦工事,沒有空間讓他們擺出自己最熟悉的盾陣迎敵。


    那最有效的防禦手段,其實就是身前身後這數不清的防禦設施,再就是手裏的刀槍弓弩。


    這也是李密布陣時考量之一,雖然單排士兵的陣列很密集,以至於沒有迴旋布陣的空間。


    可是排與排之間則存在很大空隙,身後那排防禦工事後麵,是一條寬敞的箭道。


    然後才是第二排士兵眼前的拒馬、木柵欄。


    從對敵角度看,這個布置也有它的道理所在。


    攻擊方突破第一層防禦陣列後,眼前不是敵人而是空地。


    守軍第二排士兵可以從容放箭,不用擔心誤傷到前排的友軍。


    進攻一方隻能頂著滿天箭雨繼續前進,去突破第二層防線。


    這中間的空地不但可以消耗進攻方的體力給後續部隊爭取時間,也能起到疑兵作用。


    畢竟這麽寬的一條路,誰能知道動沒動手腳?


    隻要心裏生疑腳步必然就慢,對於守軍而言就能更從容的攻擊。


    這座大陣首尾距離近十裏,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可是對於防守方來說,兩層戰列之間這麽大的空隙,也就意味著前後不能唿應。


    哪怕後排的袍澤有心來幫助自己,也根本衝不過來。


    打仗的時候隻能靠自己的武器保自己的命,其他人誰都指望不上。


    前為敵軍後無援護,就也隻剩下拚命死戰這一條路走了!這其實也是李密當初為楊玄感設計這個陣法的用意。


    在他想來,不管是招募還是強征來的農夫,沒受過多少軍事訓練,真讓他們去硬扛大隋百戰精銳,不用打手腳先就軟了。


    沒等交戰先輸一半,怕是沒打兩下就得潰散。


    必須斷絕他們一切退路,把這幫人逼到死路上,才能激發他們最後的潛力咬牙拚殺。


    雖說這種拚命,並不足以改變最終結果,但是可以拿他們的命去換大隋精銳的命,自己這個計劃就算成功。


    昔日如此如今亦然。


    李密今天所求,便是用驍果軍的命換你玄甲騎的命。


    自己的心腹固然不是綠林人,也不會是這些驍果軍。


    這幫關中人為了迴家可以殺皇帝,怎麽可能跟著自己征戰天下?


    換句話說,這幫人就是群養不熟的狼崽子,自己對他們再好,到了該吃自己的時候也不會有半點猶豫。


    再說這幫人有了之前那番遭遇,心裏要說一點芥蒂沒有也不可能。


    他們嘴上不管怎麽說,心裏肯定還是有不滿。


    哪怕眼下暫時歸附,時間一長肯定還是會生出叛逆之心。


    所以這幫人隻能作為過渡,不能當作心腹,就是個消耗品而已。


    既然是消耗品,那就是把他們用在最合適的地方就好了。


    先用他們打壓綠林派係,再和玄甲騎兌命,也算是物有所值。


    至於剩下來的人,便拿去填洛陽的城牆或是潼關天險。


    總之自己的帝國中,絕不會有他們的一席之地。


    在他們全部戰死之前,就得把最大的價值榨取幹淨才行!到底是天下第一等的勁旅,在看到玄甲騎的牆陣之後,這些驍果軍並沒有像以往那些對手一般表現出慌亂甚至不知所措。


    他們甚至沒有第一時間選擇放箭,而是屏息凝神緊盯著離自己越來越近的騎兵。


    就在第一排騎士形象越來越清晰的時候,戰鼓聲陡然一變!伴隨著幾聲短暫而淒厲的號角聲響起,蹶張弩!發射!和淮南弩手慣用的臂張弩不同,不管是驍果軍還是瓦崗軍,所用的基本都是蹶張弩。


    這種弩弓由於自身力道強大,需要用腳踏的方式,借助腰、膝之力才能完成拉弓裝填動作,勁力遠在步弓之上。


    但是由於弩矢本身沒有平衡用的尾羽,所以射程上不如弓射的遠,有效射程不過七十步左右。


    而且裝填的速度也比弓要慢,哪怕是驍果軍裏麵最為出色的弩手,也不可能讓弩的發射速度和弓保持一致。


    但是比起弩的威力和傷害,上麵這些缺點就都不算什麽。


    別看它射程近,可是在七十步內它所造成的傷害,也不是弓箭能比,尤其是麵對甲騎的時候,這種武器的優勢簡直是無可替代。


    如果他們的對手是草原胡騎的話,弩很難實現火力壓製。


    那些連輕騎兵都不算的遊騎,馬快箭疾,反倒是可能壓製弩兵。


    就算是頂著箭雨發射弩矢,對於胡人來說威脅也就是那麽迴事。


    它真正的用武之地,就是眼下這種場合,麵對甲騎衝陣,弩就可以發揮大用。


    對於玄甲騎這種具裝騎兵而言,常規的步弓威脅並不大,哪怕是驍果軍所裝備的良弓也是一樣。


    玄甲騎連人帶馬都有護具如同全身包鐵,而且這些甲胄不是隨便劃拉一件就算的次貨,都是能工巧匠精心打造,每一片甲葉都是反複錘煉之後才穿戴在騎士身上的。


    你的箭就算命中,也很難洞穿甲胄造成傷害。


    真正對他們有威脅的,還得是強弩。


    哪怕是上將的所謂傳家寶鎧,也不可能在近距離正麵硬抗弩矢。


    何況這些弩矢射擊的目標並不是人,而是騎兵的坐騎。


    所有的蹶張弩,都在開戰前已經已經完成了首次裝填隻待發射。


    青銅弩機的保險性能並不值得信任,哪怕是上好良品也是一樣。


    所以弩手的規矩是“搭弩不射天則射地”,也就是說完成裝填的弩弓絕不能平端以免誤傷,要麽對著天空要麽對著地麵。


    驍果軍的規矩更簡單,所有蹶張弩完成裝填後一律對地,臨陣時射馬不射人!這都是總結出來的經驗,比起那些能在馬上來迴騰挪或者把兵器舞得水潑不進的一流戰將,再怎麽機靈的馬反應能力都有限。


    更別說這種牆式衝鋒陣法,成排腳力擠在一起,又能躲到哪裏去?


    伴隨著嗖嗖破空聲響,弩矢破空而出。


    弩手發射之後並不去看自己的射擊成果,而是立刻將弩機放下,用腳踏住弩臂,手拉弩弦腰馬發力,拚盡全力給弩弓上弦。


    驍果軍內部分工明確,弩手隻負責發射弩箭不管近身搏殺。


    他們也不配備短矛之類的白刃兵器,就是一口直刀護身而已。


    而且從訓練的時候,就已經讓弩手明白,弩矢射出去後麵的事情就和自己沒關係。


    千萬不要去看效果,也別考慮自己是否射死了什麽大人物。


    他們要做的事情是抓緊時間完成裝填,在敵人接近之前盡可能多的發射幾次弩矢。


    如果是正常作戰,這時候就該是舉盾的袍澤用盾牆對弩手實施保護。


    可是現在沒法結陣,就隻能是聽天由命。


    好在玄甲騎素來以陣戰衝鋒聞名,隻要不讓他們接近自己,應該就沒什麽威脅。


    再說都是老行伍了,這份自信總是有的。


    自家能在驍果軍內成為專職弩手,本事自然是不差的。


    雖然說受限於弩弓總數有限,不可能射出那種箭雨覆蓋的效果,可是對付這種寬度的騎兵也足夠了。


    不用看也能猜到,隨著弩矢射出玄甲騎必然人仰馬翻。


    至少第一排騎兵得有一半以上倒地,人雖然不至於死,可是馬被射倒了,甲騎也難以發揮威力,其他人自己的袍澤自然可以接下。


    天不隨人願!這些弩手忙著裝填弩弓,自然就看不到玄甲騎的動作,身旁的袍澤卻看得分明。


    預想中人仰馬翻或是慘叫連連的情景並沒有發生,就在己方弩手發射的同時,就見當先那玄甲、怒目金剛麵覆的主帥,猛地在馬上矬身,手中大槊急揮如龍,槊鋒顫動如同靈蛇吐信,團團槊花綻放,隨後便是金鐵交鳴!這人居然憑著大槊,接下了射向自己的弩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風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使奧斯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使奧斯卡並收藏盛唐風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