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徐樂府邸。
作為大唐崛起速度最快的年輕武人,徐樂在唐朝官場上,算是個異數。
一方麵他與李家算得上世交,甚至有李家天下徐家打這種說法。
李淵和徐樂之父徐衛雖然身份有差,但是卻情同手足,徐樂本人和李世民亦是堪比異姓骨肉。
有這份資曆加上赫赫戰功,按說朝中文武都該把他視為國朝新貴設法結交才是。
可另一方麵,徐樂本人行事作風又太過跋扈。
所行之事往往令看客覺得心驚肉跳,生怕下一刻就天下大亂君臣構兵。
換個旁人,怕是早就抄家滅族幾次了。
就算是徐樂戰功赫赫武功蓋世,又和李家有幾代交情,也架不住這麽折騰。
再說大家也不是瞎子,看得出來李家二代之間的大位之爭。
徐樂這麽高調行事,很容易被當作一個突破口,成為兄弟相爭的犧牲品。
再想想當初徐衛滿門火焚的淒慘下場,不論文臣武將,對於和徐樂結交都持審慎態度。
即便是李世民這邊的人,其實也不例外。
除了長孫無忌之外,其他人基本都不願意和徐樂來往。
甚至有人私下裏勸告李世民,和徐樂逐步切割,別和他走的太近。
以徐樂的性情,遲早會和天子鬧翻,犯不上為他牽連。
這麽個人,就隻適合亂世廝殺,太平年月的日子第一個就容不下他。
固然說不動主公,起碼能管住自己,是以李世民著一係的武人,都不願意和徐樂往來就別說文臣。
徐樂在日,門庭也很是冷落,除了玄甲騎這邊的軍將外,基本沒什麽客人。
隨著徐樂在玄武門外大鬧的一場,隨後又帶兵出征,徐樂的府邸就越發冷清,可以算得上門可羅雀。
對於府中的人來說,這倒是一件好事。
沒有客人就意味著沒有應酬,也少了很多麻煩。
不同於那些真正的將門世家,徐樂沒有那麽深的傳承,家裏也就沒有那些專司應酬的仆役。
日常灑掃清理,都是自力更生,再不就是徐家閭鄉親。
可是說到和大人物應酬乃至所謂的禮節,包括徐樂在內都是一頭霧水。
邊地百姓直來直去,沒有俺麽多彎彎繞,更不知道所謂的規矩。
可是長安城如今又是個一天比一天講規矩的地方,大家生活在此都覺得越來越不自在,連罵娘的聲音都越來越小就更別說和大人物交際。
固然樂郎君再三表示沒那麽多講究,大家按著自己本性行事就好,出事自有自己承擔。
可是誰又能真那麽做?
誰還不是謹小慎微,生怕說錯了話做錯了事給樂郎君找麻煩。
沒人來就少了這些麻煩,大家高興都來不及。
至於這種清淨背後意味著什麽,又是否藏著殺機,就不是他們所能考慮的事。
大家都是直腸子,不痛快就直接說,再不行就翻臉動刀,於陰謀詭計又或者什麽見微知著全然不在意。
包括韓大娘在內,那些女眷們都在數著日子,計算自己男人或是兒子離開多久,大概還有多少時日能打完仗。
還有人掐著手指頭計算月份,秋高馬肥正利交兵,秋天肯定是沒指望了,估計得等到入冬之後天寒地凍人無糧馬無草的時候才好收兵。
正好趁著這段時日趕製兩件棉衣,等到人從前敵迴來剛好穿上身。
府中唯一一個異類,就是楊思。
她的身份其實很有些尷尬,尤其經過大戰玄武門事件後,就更是覺得怎麽都不方便。
固然徐樂以及徐家閭的鄉親不會排斥她,可是她一個前朝公主住在徐樂府邸裏,實在也是有些說不清道不明。
之前沒人關注自然沒事,現在都鬧到大打出手地步,也就少不了有人盯著或是說些風言風語。
按著楊思的想法,就是尋個廟宇剃度出家也算個歸宿。
畢竟大唐雖然取隋而代之,但是人文環境社會風俗沒法立刻更改,自上而下都保持著自南北朝以來的崇佛風氣。
長安內外大小佛寺不計其數,楊思如果想要覓個庵堂落發也不是難事。
隻是她的這個念頭剛一提出就被徐樂強行阻止,按照徐樂說法就是:“你就在我家中安心住著,和步離、韓約、小六他們一樣。
雖不能把你當公主一樣錦衣玉食,但有我一口吃喝便不會讓你挨餓。
若是誰敢說閑話,某就登門去拜訪,與他好生講一講道理。
玄武門都打了,還怕了他們不成?”
正是徐樂這句話,讓楊思選擇了留下。
也正是他這句話,讓楊思把自己當成了玄甲騎的成員之一。
雖然自己不能舞刀弄槍,但是不妨礙自己為這個巨大的團體出一份力量。
乃至於在她身為公主時候,都沒有這麽強的願望想要參與到朝政之中,可是這次,她真的動心了。
雖然身為亡國公主能做的不多,但是她好歹也是生長於深宮,又是那樣一個家庭裏麵成長起來,對於陰謀詭計的認識遠比普通人深刻。
是以早在之前從九娘李嫣口中得知李建成坐鎮潼關引而不發,對於玄甲騎不聞不問時,就已經感覺除了大事不妙。
而之後的發展,就越發證明了她的觀點:情況不容樂觀!李嫣為了給徐樂申冤,甚至搬動了病居宮中的竇皇後。
由於為了李家事業操勞,竇皇後身體虧虛元氣大傷,之前不過是憑一口氣硬撐。
隨著李淵登基竇皇後這口氣逐漸泄去,人便撐不住了,在宮中養病不大過問政事。
可是李淵夫妻情深,這是長安朝野都知道的事。
竇皇後不開口是不開口,一旦開口李淵總歸會給情麵。
可是這次,竟然失算了。
竇皇後具體怎麽對李淵說得不得而知,但是結果是李建成並沒有受到懲罰,反倒是李嫣、李世民都被叫到宮中,挨了好一頓臭罵。
別看李世民自始至終沒有衝到台前,可是李淵何等樣人,如何猜不出這裏麵的機密?
總算李淵對於子女格外寵溺,並沒有真的降下什麽懲罰,但是明明是徐樂有禮的事情,結果卻演變成了這樣,就讓楊思越發感覺脊背發冷。
如果單純是瓦崗軍能戰,倒是沒什麽要緊。
哪怕前麵缺糧少藥,也沒多大關係。
隻要大唐在背後撐著,又或者把事情說明白,就總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可若是聖人是這個態度那就是滅頂之災。
這幾日楊思越想越是惶恐,偏偏自己的身份尷尬,又不好到外麵打探消息,更不敢把自己的推測對身邊人講擾亂人心。
諸般事情壓在一人肩上,壓得這位大隋公主夜不能寐,背地裏不知流了多少淚水。
她不曾學過武藝,也不曾學過朝政,文武兩道一無所能,所知帝王權謀手段於眼下的身份而言毫無用處。
想要幫忙不知從何幫起,可就是這麽坐視成敗,卻又萬萬做不到。
隻能把自己悶在房間裏不見人,卻又想不出什麽太好的主意。
也就在她籌謀在三也想不出好辦法的時候,房門忽然被人一把拉開了。
雖說徐樂的家宅不是什麽高門顯貴的府邸,府中也不是任人隨意出入的地方。
徐家閭的女人大多會拉弓舞刀,即便不能沙場交戰,給自己家當護衛或是去九娘那裏教授武藝都還可以。
尤其是在玄武門之事後,對於楊思的保護也格外加強。
大家都擔心萬一聖人拉不下臉安排人搶人,這是樂郎君破出命保下的,被人搶了去不是打樂郎君的臉?
是以於楊思住處的護衛格外加強,能夠不驚動任何人前提下,直接推門而入的就隻有一個人。
“九娘。”
楊思不用看人,就已經先行起身行禮,隨後就被李嫣一把按住了肩頭,按著她坐迴原位。
“我早就說過,咱們之間不必那麽多客套,越是客氣越是顯著外道不是?
咱們誰跟誰?
沒必要講禮數。
再說論起來我是公主,你也是公主,咱們還是實在親戚,更是沒有必要分什麽尊卑。
看看你這樣子,怎麽搞得?
整個人都沒精神,是不是生病了?
我給你找個郎中?”
楊思連忙搖頭,示意李嫣不必如此,隨後又說道:“九娘為了樂郎君的事受牽扯,這幾日也不見人,今日前來,可是聖人的火消了?”
“什麽火?
嗐,你說我被罵的事啊,你不說我都忘了,那又算得了什麽?
我長這麽大,總不會是第一次挨罵。
慢說是罵,就是家法也挨過好幾次了,我不還是好端端的,這又算得了什麽?
我這幾日沒出門,可不是為了父皇。
他罵都罵過了,還能不讓我出門了?
其實我是偷偷的做了一件大事!”
說到這裏,李嫣臉上露出得意神情,示意楊思把頭靠過來,自己將頭靠過去在她耳邊嘀咕起來。
話沒說幾句,楊思臉上的神情便發生了變化。
先是一喜,隨後又化為了憂最後則變成了懼。
九娘的膽子太大了,這樣做到底是幫忙還是幫倒忙?
作為大唐崛起速度最快的年輕武人,徐樂在唐朝官場上,算是個異數。
一方麵他與李家算得上世交,甚至有李家天下徐家打這種說法。
李淵和徐樂之父徐衛雖然身份有差,但是卻情同手足,徐樂本人和李世民亦是堪比異姓骨肉。
有這份資曆加上赫赫戰功,按說朝中文武都該把他視為國朝新貴設法結交才是。
可另一方麵,徐樂本人行事作風又太過跋扈。
所行之事往往令看客覺得心驚肉跳,生怕下一刻就天下大亂君臣構兵。
換個旁人,怕是早就抄家滅族幾次了。
就算是徐樂戰功赫赫武功蓋世,又和李家有幾代交情,也架不住這麽折騰。
再說大家也不是瞎子,看得出來李家二代之間的大位之爭。
徐樂這麽高調行事,很容易被當作一個突破口,成為兄弟相爭的犧牲品。
再想想當初徐衛滿門火焚的淒慘下場,不論文臣武將,對於和徐樂結交都持審慎態度。
即便是李世民這邊的人,其實也不例外。
除了長孫無忌之外,其他人基本都不願意和徐樂來往。
甚至有人私下裏勸告李世民,和徐樂逐步切割,別和他走的太近。
以徐樂的性情,遲早會和天子鬧翻,犯不上為他牽連。
這麽個人,就隻適合亂世廝殺,太平年月的日子第一個就容不下他。
固然說不動主公,起碼能管住自己,是以李世民著一係的武人,都不願意和徐樂往來就別說文臣。
徐樂在日,門庭也很是冷落,除了玄甲騎這邊的軍將外,基本沒什麽客人。
隨著徐樂在玄武門外大鬧的一場,隨後又帶兵出征,徐樂的府邸就越發冷清,可以算得上門可羅雀。
對於府中的人來說,這倒是一件好事。
沒有客人就意味著沒有應酬,也少了很多麻煩。
不同於那些真正的將門世家,徐樂沒有那麽深的傳承,家裏也就沒有那些專司應酬的仆役。
日常灑掃清理,都是自力更生,再不就是徐家閭鄉親。
可是說到和大人物應酬乃至所謂的禮節,包括徐樂在內都是一頭霧水。
邊地百姓直來直去,沒有俺麽多彎彎繞,更不知道所謂的規矩。
可是長安城如今又是個一天比一天講規矩的地方,大家生活在此都覺得越來越不自在,連罵娘的聲音都越來越小就更別說和大人物交際。
固然樂郎君再三表示沒那麽多講究,大家按著自己本性行事就好,出事自有自己承擔。
可是誰又能真那麽做?
誰還不是謹小慎微,生怕說錯了話做錯了事給樂郎君找麻煩。
沒人來就少了這些麻煩,大家高興都來不及。
至於這種清淨背後意味著什麽,又是否藏著殺機,就不是他們所能考慮的事。
大家都是直腸子,不痛快就直接說,再不行就翻臉動刀,於陰謀詭計又或者什麽見微知著全然不在意。
包括韓大娘在內,那些女眷們都在數著日子,計算自己男人或是兒子離開多久,大概還有多少時日能打完仗。
還有人掐著手指頭計算月份,秋高馬肥正利交兵,秋天肯定是沒指望了,估計得等到入冬之後天寒地凍人無糧馬無草的時候才好收兵。
正好趁著這段時日趕製兩件棉衣,等到人從前敵迴來剛好穿上身。
府中唯一一個異類,就是楊思。
她的身份其實很有些尷尬,尤其經過大戰玄武門事件後,就更是覺得怎麽都不方便。
固然徐樂以及徐家閭的鄉親不會排斥她,可是她一個前朝公主住在徐樂府邸裏,實在也是有些說不清道不明。
之前沒人關注自然沒事,現在都鬧到大打出手地步,也就少不了有人盯著或是說些風言風語。
按著楊思的想法,就是尋個廟宇剃度出家也算個歸宿。
畢竟大唐雖然取隋而代之,但是人文環境社會風俗沒法立刻更改,自上而下都保持著自南北朝以來的崇佛風氣。
長安內外大小佛寺不計其數,楊思如果想要覓個庵堂落發也不是難事。
隻是她的這個念頭剛一提出就被徐樂強行阻止,按照徐樂說法就是:“你就在我家中安心住著,和步離、韓約、小六他們一樣。
雖不能把你當公主一樣錦衣玉食,但有我一口吃喝便不會讓你挨餓。
若是誰敢說閑話,某就登門去拜訪,與他好生講一講道理。
玄武門都打了,還怕了他們不成?”
正是徐樂這句話,讓楊思選擇了留下。
也正是他這句話,讓楊思把自己當成了玄甲騎的成員之一。
雖然自己不能舞刀弄槍,但是不妨礙自己為這個巨大的團體出一份力量。
乃至於在她身為公主時候,都沒有這麽強的願望想要參與到朝政之中,可是這次,她真的動心了。
雖然身為亡國公主能做的不多,但是她好歹也是生長於深宮,又是那樣一個家庭裏麵成長起來,對於陰謀詭計的認識遠比普通人深刻。
是以早在之前從九娘李嫣口中得知李建成坐鎮潼關引而不發,對於玄甲騎不聞不問時,就已經感覺除了大事不妙。
而之後的發展,就越發證明了她的觀點:情況不容樂觀!李嫣為了給徐樂申冤,甚至搬動了病居宮中的竇皇後。
由於為了李家事業操勞,竇皇後身體虧虛元氣大傷,之前不過是憑一口氣硬撐。
隨著李淵登基竇皇後這口氣逐漸泄去,人便撐不住了,在宮中養病不大過問政事。
可是李淵夫妻情深,這是長安朝野都知道的事。
竇皇後不開口是不開口,一旦開口李淵總歸會給情麵。
可是這次,竟然失算了。
竇皇後具體怎麽對李淵說得不得而知,但是結果是李建成並沒有受到懲罰,反倒是李嫣、李世民都被叫到宮中,挨了好一頓臭罵。
別看李世民自始至終沒有衝到台前,可是李淵何等樣人,如何猜不出這裏麵的機密?
總算李淵對於子女格外寵溺,並沒有真的降下什麽懲罰,但是明明是徐樂有禮的事情,結果卻演變成了這樣,就讓楊思越發感覺脊背發冷。
如果單純是瓦崗軍能戰,倒是沒什麽要緊。
哪怕前麵缺糧少藥,也沒多大關係。
隻要大唐在背後撐著,又或者把事情說明白,就總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可若是聖人是這個態度那就是滅頂之災。
這幾日楊思越想越是惶恐,偏偏自己的身份尷尬,又不好到外麵打探消息,更不敢把自己的推測對身邊人講擾亂人心。
諸般事情壓在一人肩上,壓得這位大隋公主夜不能寐,背地裏不知流了多少淚水。
她不曾學過武藝,也不曾學過朝政,文武兩道一無所能,所知帝王權謀手段於眼下的身份而言毫無用處。
想要幫忙不知從何幫起,可就是這麽坐視成敗,卻又萬萬做不到。
隻能把自己悶在房間裏不見人,卻又想不出什麽太好的主意。
也就在她籌謀在三也想不出好辦法的時候,房門忽然被人一把拉開了。
雖說徐樂的家宅不是什麽高門顯貴的府邸,府中也不是任人隨意出入的地方。
徐家閭的女人大多會拉弓舞刀,即便不能沙場交戰,給自己家當護衛或是去九娘那裏教授武藝都還可以。
尤其是在玄武門之事後,對於楊思的保護也格外加強。
大家都擔心萬一聖人拉不下臉安排人搶人,這是樂郎君破出命保下的,被人搶了去不是打樂郎君的臉?
是以於楊思住處的護衛格外加強,能夠不驚動任何人前提下,直接推門而入的就隻有一個人。
“九娘。”
楊思不用看人,就已經先行起身行禮,隨後就被李嫣一把按住了肩頭,按著她坐迴原位。
“我早就說過,咱們之間不必那麽多客套,越是客氣越是顯著外道不是?
咱們誰跟誰?
沒必要講禮數。
再說論起來我是公主,你也是公主,咱們還是實在親戚,更是沒有必要分什麽尊卑。
看看你這樣子,怎麽搞得?
整個人都沒精神,是不是生病了?
我給你找個郎中?”
楊思連忙搖頭,示意李嫣不必如此,隨後又說道:“九娘為了樂郎君的事受牽扯,這幾日也不見人,今日前來,可是聖人的火消了?”
“什麽火?
嗐,你說我被罵的事啊,你不說我都忘了,那又算得了什麽?
我長這麽大,總不會是第一次挨罵。
慢說是罵,就是家法也挨過好幾次了,我不還是好端端的,這又算得了什麽?
我這幾日沒出門,可不是為了父皇。
他罵都罵過了,還能不讓我出門了?
其實我是偷偷的做了一件大事!”
說到這裏,李嫣臉上露出得意神情,示意楊思把頭靠過來,自己將頭靠過去在她耳邊嘀咕起來。
話沒說幾句,楊思臉上的神情便發生了變化。
先是一喜,隨後又化為了憂最後則變成了懼。
九娘的膽子太大了,這樣做到底是幫忙還是幫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