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崗諸將中,徐世勣的武藝算不上出色,不管是技藝還是氣力,都隻能算作中人之姿,不能和那些驍勇過人的豪傑相比。
在瓦崗這種草莽氣息重的地方,身份名爵都不如自身的武藝勇力來得有用。
尤其是身為軍將統帥三軍之人,若是自身武藝不足以服眾,就更容易被下麵那些兵卒看不起。
不要說發號施令,就連日常的體麵威嚴都難以維持。
就如同程咬金和孫長樂互毆一樣,這幫無法無天的綠林莽漢若是發起躁來,毆辱上官也不是什麽稀罕事。
然則徐世勣算是個例外,他雖然自身武藝平平,但是在瓦崗軍裏卻格外受人尊重。
就算是那些以桀驁不馴不服管教出名的悍卒,遇到他也是畢恭畢敬,對於徐世勣的命令也甘願服從。
至於軍將就更不必說,隻要是徐世勣發話,讓做什麽就做什麽,絕對沒有二話。
之所以能有如此威信,除了翟讓對他的賞識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徐世勣自身的才具。
當今天下群雄並起,豪傑不計其數,或精韜略或通權謀,或豪爽仗義或深謀遠慮,凡是能成為執一方牛耳之人,自然就有過人手段。
但是若論簡拔人才最為公平直接,當下則非瓦崗莫屬。
隻要你有本領,下麵的人就會服氣,反過來也是一樣。
不需要比拚出身門第,也不用熬年資升轉,完全就是一刀一槍手下見真章的選拔模式。
這種方法對於文官有點不公平,長於政務拙於廝殺的文臣,在這方麵先天就吃虧,如果權謀上再差一些,基本就沒有什麽發言權。
但是如果長於韜略,尤其是能夠統帥大軍斬關破寨的那種文人,那便是如魚得水,在瓦崗也會受人歡迎。
徐世勣無疑就是這種人物。
他不和這些草莽漢子比武,而是帶著他們取勝,給他們信心和希望,讓這些江湖豪傑知道,跟著自己就能戰勝那些強敵猛將。
瓦崗軍又不是不知好歹的渾人,自然就把徐世勣當成自家的武侯看待,甚至軍中私下也會稱他為小諸葛,體現對徐世勣的尊重與敬仰之情。
尤其是戰勝驍果軍之後,這種敬仰更是到了一個頂峰,哪怕是李密本人,對於徐世勣也頗有些忌憚。
他很清楚,雖然自己也擅長軍略,還給楊玄感做過參軍,但是真論沙場韜略,和徐世勣也相去甚遠。
隻不過徐世勣為人很是謹慎,在瓦崗從不搶李密風頭,盡量把功勞歸於李密身上,是以兩人相處也算是相得。
李密對徐世勣亦是敬重有加,一見他開口,丟下一切隨他前行。
眼看主公和軍中孔明同行,那些乖覺軍將就知道有要事相商,不用人吩咐,自覺驅趕部眾,為他們留下一個講話之所。
周圍的人也都趕開了,以免機密消息走脫,其情形和當日戰敗驍果之前的軍議也極為相似。
如果說有什麽不同,就是這次的軍議少了幾個人,秦瓊、單雄信、程咬金、裴仁基以及翟讓。
這些人都不在場,隻剩下徐、李兩人,讓現場顯得格外荒涼又有些令人心悸。
綠林中人反複無常,昨日摯友今日死敵,都是尋常事。
為了些許利益,生死兄弟就可能白刃相向,為了爭奪地盤權柄火並的事更是時有發生。
是以和普通人的想法不同,盜魁並不見得膽大豪邁,相反一個活得足夠長的盜魁,往往比普通人更為謹慎。
像是眼下這種環境,他們要麽會帶領大批部眾同行,要麽就幹脆不進去,總之是不會拿自己性命冒險。
李密之所以能夠迅速收攏瓦崗人心,很重要的一點便在於他的作風更為貴氣,而不是綠林草莽那種小家子氣。
就像這種環境,他根本不在乎,大大咧咧進入,隨後與徐世勣對麵而坐,等待徐世勣的言語。
禮賢下士說易行難,自魏晉而至南北朝,漫長的歲月都是在尊卑貴賤的環境中過來,人們早就形成了思維定式。
哪怕是經過兵火蕩滌,人心中的枷鎖也沒那麽容易破壞。
大家說話行事以及遇事考量,都會不自覺地往這個方向走。
哪怕是身為下位者,也往往會認為貴人的氣場儀仗是理所當然,自己就該伏低做小。
李密如今身為瓦崗之主且已然稱王,眼看就要問鼎至尊寶座的人,能夠放棄睡眠隨徐世勣來此,又是這麽一副傾聽臣下言語的做派,稱一聲明主自是無可厚非。
徐世勣卻並沒有對李密的態度表現出感動或是欽佩,坐定之後開口發問:“主公所見,玄甲徐樂手段如何?
玄甲鐵騎,又是怎樣一支雄師?”
李密並未急著迴答,而是思忖了好一陣,字斟句酌地說道:“徐樂到底是江都城和宇文承基廝殺的虎將,武藝果然不尋常。
單打獨鬥,隻怕我瓦崗軍中沒幾個人是他的對手。
至於玄甲鐵騎亦是當世勁旅,手段不輸驍果軍。”
聽到這個迴答,徐世勣反倒是發作起來:“主公言下之意,乃是將徐樂比作承基?
將他和他的人馬,比作了宇文家那群喪家犬?
按主公之意,隻要合我瓦崗諸將之力,再來一場車輪戰,便可不費吹灰之力敗玄甲斬徐樂?”
“難道不是如此?”
李密的語氣反倒是越發謙卑起來,他在徐世勣麵前,向來是這麽一副學生模樣,倒是也不在乎徐世勣的態度以及自己的顏麵。
好在徐世勣為人也自乖覺,在大庭廣眾麵前,知道如何把握尺度,至於眼下這種環境,倒是有什麽說什麽,語氣神態間很有些以師長自居。
“主公,你這麽想就大錯特錯了!據臣所見,今日之徐樂一如昔日霸王!其麾下玄甲,亦可比項羽麾下那八千子弟!”
徐世勣顯然聽出李密言語背後所藏的鉤子,幾乎是明著指出,徐樂和玄甲騎不是驍果軍可比,更不能因為勝了承基和驍果軍,就認為可以戰勝玄甲。
霸王之勇亙古未聞,他麾下那八千精銳,更是席卷天下逆轉乾坤,直接掀翻了大秦的社稷。
哪怕是堪稱兵仙的韓信,也不敢對這支人馬等閑視之。
當今天下的局勢,遠比楚漢爭雄更為複雜,反倒是有點像諸侯征戰的時刻。
一支足以比擬霸王的人馬出現,當然有資格左右天下的走向以及大位歸屬。
也就是說,在徐世勣看來,瓦崗和徐樂的較量,不是勝負之爭而是生死之戰!自古來勝敗兵家常事,即便是第一等的名將,也沒法保證自己一輩子不打敗仗。
於綠林人而言,勝負更是不算什麽。
徐世勣顯然就是擔心李密有類似的想法,才如此鄭重其事說明,讓李密千萬不可大意。
麵對徐世勣的態度,李密也不敢含混應對。
他想要喝一口酒,可是因為來的匆忙,並沒有攜帶酒壺,這時候也隻好吞一口唾沫權帶佳釀,隨後說道:“這徐樂也未必有這般厲害吧?
今日我等被他打了個冷不防,孤孤又中了奸計,否則勝負亦未可知。”
徐世勣正色道:“主公倒也不必妄自菲薄,今日若是咬緊牙關不惜性命苦戰,必是我軍得勝。
玄甲雖強,也不過千騎。
我們大不了就豁出去那八千內軍,也足以和玄甲騎殺個同歸於盡。
這也是天助明公成就大業,聽聞李淵麾下玄甲已至萬騎,洛陽城外卻隻得千人,實在是僥幸。”
當日瓦崗軍戰驍果的時候,場麵也不算輕鬆。
一向欺軟怕硬的綠林人,第一次遇到那種精銳,也生出怯懼之心。
包括李密在內,都覺得自己可能遇到一塊硬骨頭,搞不好會把滿口牙齒崩得粉碎,一度萌生先退走再說的心思。
可是那時得徐世勣堅決主戰,言談間更是沒把敵人放在眼裏。
固然承認對手能戰,卻也有自信將其誅滅。
今日徐樂兵馬遠少於驍果軍,徐世勣卻如此鄭重,甚至先是想要拚光內軍和對手同歸於盡,後更是說出僥幸二字,讓李密心中很有些驚訝。
如果不是與徐世勣相識已久,他幾乎認為徐世勣被殺破了膽怯陣。
不過正因為對於這位部下得了解,他也知道其心性為人,絕不會故作大言來吸引注意,更不會因為對手強大就畏懼。
他這麽說,就是在徐世勣心中,真的認為玄甲騎可怕到那等程度。
不過他們到底強在何處?
又為什麽如此可怕?
樹林內重又陷入寂靜,除了風吹樹葉沙沙作響,再不聞其他動靜。
過了許久,李密才一聲歎息:“徐大所言,孤其實並不明白。
不過你是我瓦崗的武侯,你說得話孤就算不明白也甘願相信。
今日孤錯失了良機,放過了一個對頭。
不過這也沒什麽,咱們手下的兵馬還在,大不了殺迴去,跟他拚個你死我活。
隻要徐大你一句話,就算要孤拚光老本也沒什麽要緊。”
“主公就不怕臣思慮不周,白白折損兵馬?”
“這叫什麽話?
孤也是為人謀主出身,自然知道出謀劃策之人,最怕遇到什麽主公。
自來用人不疑,孤既以三軍相托,不信你還能信誰?
你隻管放開手腳做事,大不了孤就帶著兒郎們接著落草去!又怕個球來!”
在瓦崗這種草莽氣息重的地方,身份名爵都不如自身的武藝勇力來得有用。
尤其是身為軍將統帥三軍之人,若是自身武藝不足以服眾,就更容易被下麵那些兵卒看不起。
不要說發號施令,就連日常的體麵威嚴都難以維持。
就如同程咬金和孫長樂互毆一樣,這幫無法無天的綠林莽漢若是發起躁來,毆辱上官也不是什麽稀罕事。
然則徐世勣算是個例外,他雖然自身武藝平平,但是在瓦崗軍裏卻格外受人尊重。
就算是那些以桀驁不馴不服管教出名的悍卒,遇到他也是畢恭畢敬,對於徐世勣的命令也甘願服從。
至於軍將就更不必說,隻要是徐世勣發話,讓做什麽就做什麽,絕對沒有二話。
之所以能有如此威信,除了翟讓對他的賞識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徐世勣自身的才具。
當今天下群雄並起,豪傑不計其數,或精韜略或通權謀,或豪爽仗義或深謀遠慮,凡是能成為執一方牛耳之人,自然就有過人手段。
但是若論簡拔人才最為公平直接,當下則非瓦崗莫屬。
隻要你有本領,下麵的人就會服氣,反過來也是一樣。
不需要比拚出身門第,也不用熬年資升轉,完全就是一刀一槍手下見真章的選拔模式。
這種方法對於文官有點不公平,長於政務拙於廝殺的文臣,在這方麵先天就吃虧,如果權謀上再差一些,基本就沒有什麽發言權。
但是如果長於韜略,尤其是能夠統帥大軍斬關破寨的那種文人,那便是如魚得水,在瓦崗也會受人歡迎。
徐世勣無疑就是這種人物。
他不和這些草莽漢子比武,而是帶著他們取勝,給他們信心和希望,讓這些江湖豪傑知道,跟著自己就能戰勝那些強敵猛將。
瓦崗軍又不是不知好歹的渾人,自然就把徐世勣當成自家的武侯看待,甚至軍中私下也會稱他為小諸葛,體現對徐世勣的尊重與敬仰之情。
尤其是戰勝驍果軍之後,這種敬仰更是到了一個頂峰,哪怕是李密本人,對於徐世勣也頗有些忌憚。
他很清楚,雖然自己也擅長軍略,還給楊玄感做過參軍,但是真論沙場韜略,和徐世勣也相去甚遠。
隻不過徐世勣為人很是謹慎,在瓦崗從不搶李密風頭,盡量把功勞歸於李密身上,是以兩人相處也算是相得。
李密對徐世勣亦是敬重有加,一見他開口,丟下一切隨他前行。
眼看主公和軍中孔明同行,那些乖覺軍將就知道有要事相商,不用人吩咐,自覺驅趕部眾,為他們留下一個講話之所。
周圍的人也都趕開了,以免機密消息走脫,其情形和當日戰敗驍果之前的軍議也極為相似。
如果說有什麽不同,就是這次的軍議少了幾個人,秦瓊、單雄信、程咬金、裴仁基以及翟讓。
這些人都不在場,隻剩下徐、李兩人,讓現場顯得格外荒涼又有些令人心悸。
綠林中人反複無常,昨日摯友今日死敵,都是尋常事。
為了些許利益,生死兄弟就可能白刃相向,為了爭奪地盤權柄火並的事更是時有發生。
是以和普通人的想法不同,盜魁並不見得膽大豪邁,相反一個活得足夠長的盜魁,往往比普通人更為謹慎。
像是眼下這種環境,他們要麽會帶領大批部眾同行,要麽就幹脆不進去,總之是不會拿自己性命冒險。
李密之所以能夠迅速收攏瓦崗人心,很重要的一點便在於他的作風更為貴氣,而不是綠林草莽那種小家子氣。
就像這種環境,他根本不在乎,大大咧咧進入,隨後與徐世勣對麵而坐,等待徐世勣的言語。
禮賢下士說易行難,自魏晉而至南北朝,漫長的歲月都是在尊卑貴賤的環境中過來,人們早就形成了思維定式。
哪怕是經過兵火蕩滌,人心中的枷鎖也沒那麽容易破壞。
大家說話行事以及遇事考量,都會不自覺地往這個方向走。
哪怕是身為下位者,也往往會認為貴人的氣場儀仗是理所當然,自己就該伏低做小。
李密如今身為瓦崗之主且已然稱王,眼看就要問鼎至尊寶座的人,能夠放棄睡眠隨徐世勣來此,又是這麽一副傾聽臣下言語的做派,稱一聲明主自是無可厚非。
徐世勣卻並沒有對李密的態度表現出感動或是欽佩,坐定之後開口發問:“主公所見,玄甲徐樂手段如何?
玄甲鐵騎,又是怎樣一支雄師?”
李密並未急著迴答,而是思忖了好一陣,字斟句酌地說道:“徐樂到底是江都城和宇文承基廝殺的虎將,武藝果然不尋常。
單打獨鬥,隻怕我瓦崗軍中沒幾個人是他的對手。
至於玄甲鐵騎亦是當世勁旅,手段不輸驍果軍。”
聽到這個迴答,徐世勣反倒是發作起來:“主公言下之意,乃是將徐樂比作承基?
將他和他的人馬,比作了宇文家那群喪家犬?
按主公之意,隻要合我瓦崗諸將之力,再來一場車輪戰,便可不費吹灰之力敗玄甲斬徐樂?”
“難道不是如此?”
李密的語氣反倒是越發謙卑起來,他在徐世勣麵前,向來是這麽一副學生模樣,倒是也不在乎徐世勣的態度以及自己的顏麵。
好在徐世勣為人也自乖覺,在大庭廣眾麵前,知道如何把握尺度,至於眼下這種環境,倒是有什麽說什麽,語氣神態間很有些以師長自居。
“主公,你這麽想就大錯特錯了!據臣所見,今日之徐樂一如昔日霸王!其麾下玄甲,亦可比項羽麾下那八千子弟!”
徐世勣顯然聽出李密言語背後所藏的鉤子,幾乎是明著指出,徐樂和玄甲騎不是驍果軍可比,更不能因為勝了承基和驍果軍,就認為可以戰勝玄甲。
霸王之勇亙古未聞,他麾下那八千精銳,更是席卷天下逆轉乾坤,直接掀翻了大秦的社稷。
哪怕是堪稱兵仙的韓信,也不敢對這支人馬等閑視之。
當今天下的局勢,遠比楚漢爭雄更為複雜,反倒是有點像諸侯征戰的時刻。
一支足以比擬霸王的人馬出現,當然有資格左右天下的走向以及大位歸屬。
也就是說,在徐世勣看來,瓦崗和徐樂的較量,不是勝負之爭而是生死之戰!自古來勝敗兵家常事,即便是第一等的名將,也沒法保證自己一輩子不打敗仗。
於綠林人而言,勝負更是不算什麽。
徐世勣顯然就是擔心李密有類似的想法,才如此鄭重其事說明,讓李密千萬不可大意。
麵對徐世勣的態度,李密也不敢含混應對。
他想要喝一口酒,可是因為來的匆忙,並沒有攜帶酒壺,這時候也隻好吞一口唾沫權帶佳釀,隨後說道:“這徐樂也未必有這般厲害吧?
今日我等被他打了個冷不防,孤孤又中了奸計,否則勝負亦未可知。”
徐世勣正色道:“主公倒也不必妄自菲薄,今日若是咬緊牙關不惜性命苦戰,必是我軍得勝。
玄甲雖強,也不過千騎。
我們大不了就豁出去那八千內軍,也足以和玄甲騎殺個同歸於盡。
這也是天助明公成就大業,聽聞李淵麾下玄甲已至萬騎,洛陽城外卻隻得千人,實在是僥幸。”
當日瓦崗軍戰驍果的時候,場麵也不算輕鬆。
一向欺軟怕硬的綠林人,第一次遇到那種精銳,也生出怯懼之心。
包括李密在內,都覺得自己可能遇到一塊硬骨頭,搞不好會把滿口牙齒崩得粉碎,一度萌生先退走再說的心思。
可是那時得徐世勣堅決主戰,言談間更是沒把敵人放在眼裏。
固然承認對手能戰,卻也有自信將其誅滅。
今日徐樂兵馬遠少於驍果軍,徐世勣卻如此鄭重,甚至先是想要拚光內軍和對手同歸於盡,後更是說出僥幸二字,讓李密心中很有些驚訝。
如果不是與徐世勣相識已久,他幾乎認為徐世勣被殺破了膽怯陣。
不過正因為對於這位部下得了解,他也知道其心性為人,絕不會故作大言來吸引注意,更不會因為對手強大就畏懼。
他這麽說,就是在徐世勣心中,真的認為玄甲騎可怕到那等程度。
不過他們到底強在何處?
又為什麽如此可怕?
樹林內重又陷入寂靜,除了風吹樹葉沙沙作響,再不聞其他動靜。
過了許久,李密才一聲歎息:“徐大所言,孤其實並不明白。
不過你是我瓦崗的武侯,你說得話孤就算不明白也甘願相信。
今日孤錯失了良機,放過了一個對頭。
不過這也沒什麽,咱們手下的兵馬還在,大不了殺迴去,跟他拚個你死我活。
隻要徐大你一句話,就算要孤拚光老本也沒什麽要緊。”
“主公就不怕臣思慮不周,白白折損兵馬?”
“這叫什麽話?
孤也是為人謀主出身,自然知道出謀劃策之人,最怕遇到什麽主公。
自來用人不疑,孤既以三軍相托,不信你還能信誰?
你隻管放開手腳做事,大不了孤就帶著兒郎們接著落草去!又怕個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