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繼承宇文家北周之製,平時養兵於各郡之中。戰時聚兵,中樞命將,率而出征。而郡中之兵,平時耕作,農閑操練。則朝廷在養兵上節省了好大一筆開銷。而這些絕大多數為良家子自耕農的郡兵,也沒有前代那些長久為兵的軍隊那些或者要挾上官,或者寧願劫掠也不願作戰的那些兵痞習氣。
正是采用了這樣的養兵之製,北周以貧瘠之地,才能與富庶強大許多的高家北齊相抗,最後還擊敗對方,一統了整個北中國。
自北周起,每個郡中,擺在郡守麵前最要緊的任務,就是軍事。所以一般每郡郡府衙署之中,都有闊大的校場,以為聚將聚兵之用,農閑時候,往往郡守還要在校場當中,親自訓練召集而來的農兵。
雖然時值末世,各項製度漸漸崩壞。就連原來隻是一個動員訓練機構的各地鷹揚府,現在都變成了一個個實際作戰的軍團。而在內地各郡,往往各郡都將軍務廢弛,原來的校場鼓亭也都移作他用。但是在邊郡之中,這舉郡都是在位戰爭做準備的遺風,尚且留存!
此刻在馬邑郡郡府衙署校場之上,樹立在校場中的鼓亭之內,數名親衛,正在狠狠敲打著一麵巨大的皮鼓。鼓聲如雷,隻是在校場內外迴蕩,在整個善陽城中轟響!
鼓聲七通,正是聚將號令。
而在衙署節堂之上,一向服飾以簡單舒適為主的王仁恭。此刻卻換了一身甲胄,正按劍而跪坐在上首幾案之後。他的兒子王仲通,也披著甲胄,端正跪坐王仁恭側後,雙手按著膝蓋,屏氣凝神,一動不動。
節堂內外,親衛密布,神情肅殺,兵刃如林。
率先而至的就是王則,入內之際,甲胄碰撞,鏗然有聲。直入節堂之後,隻是平胸朝著王仁恭行了一個軍禮。
王仁恭隻是一擺手,王則就轉而到側麵上首之處,一下站定,身形挺拔,紋絲不動。竟然頗有大將氣度。
王仲通在後,隻是冷冷的看了自家堂弟一眼。
王仲通雖然身負甲胄,但常年沉溺酒色,臉色又青又灰。雖然勉力披甲,但隻覺得這數十斤的分量沉重不堪,還好是跪坐隨侍在自己父親身側,要是站而侍立,王仲通隻怕自己會累暈過去。
哪像王則,站在那兒,一身甲胄合體之極,腰背始終挺得筆直,在王家子弟當中,當真是有著出類拔萃的英風銳氣!
就連王仁恭,雖然滿腹心事,但是王則入內,都忍不住多看了一眼,微微點頭,大是滿意模樣。
王則之後,郡中將領,次第而至。這些郡將,自從上次兵亂之後,王家子弟不少已經退出軍中。而又將馬邑鷹揚府的老人提拔了起來。一時間原來馬邑諸將低落的士氣,又振作了起來。
雖然戰力比不上恆安鷹揚府那一群虎狼,但是馬邑鷹揚府畢竟也是邊軍。一旦聚將鼓聲響起,這些軍將一個個來得飛快,人人頂盔貫甲,每人入內,都是一個平胸軍禮,然後肅立一旁。節堂之內,隻聽見甲葉碰撞之聲,未曾聽聞半點人聲,軍中肅殺之氣,隻是聚將這麽一個環節,就已然展露無遺!
王仁恭陰沉的麵孔,也終於展現出一點笑意,極其輕微的頷首表示認可。而跪坐在後的王仲通,更是熱血沸騰。如此虎狼,都是他們王家父子手下,還在這裏忍著那劉武周做什麽?就是偌大聲名的唐國公李淵,也未必能當這馬邑虎狼一擊!
若不是盔甲實在太過沉重,王仲通說不定就要站起,振臂高唿,帶頭向父親請戰,先掃平馬邑郡內,再南下以爭天下,讓太原王家,變成整個天下的主人!
節堂之內,數十馬邑鷹揚府軍將,肅然而立,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在王仁恭身上。隻等王仁恭開口。誰都知道此刻局勢,突厥南下的烽火信號,也早就燃動了不少時日。陡然之間,王仁恭召喚大家,說不定就要做最後一擊,結束這馬邑郡雙雄並立的局麵!
鼓聲終於漸漸平息了下來,一直在幾案之下掐著手指的王仁恭緩緩鬆開了手。
不過屈指九十餘次,此刻集結於城中,不當值守之任的軍將,就已然全部集齊。並未超過百數。本來王仁恭還有借機發作,處置遲來軍將以立威信的打算,現下已然是用不著了。
他目光轉動,掃視諸將。這些軍將,俱都一副恭謹聽命麵孔。
王仁恭按劍緩緩起身,他是高大身材,雖然年老,但此刻披甲而立,仍然淵停嶽峙,威儀無限。縱然前些時日,才有鬧出兵亂之事。但是王仁恭的威望,仍然未曾大衰,往日聲名,也都尚在,仍然能穩穩掌控住馬邑鷹揚府的局麵。值此亂世,但為軍將,也需要這麽一個有威望的主帥去追隨,好在這亂世當中,博取屬於他們的功名!
王仁恭沉聲開口:“某對爾等如何?”
諸將忍不住紛紛對視一眼,這話又該從何迴答而起?
王仁恭入主以來,宰割全郡百姓,也要供整個馬邑鷹揚府足兵足食。更將馬邑鷹揚府擴充到了上萬戰兵的規模,不少人跟著水漲船高。雖然一時間太多王家子弟把持軍中,可一場小小兵亂之後,王仁恭就讓大部分王家子弟退出了軍中,將他們都提拔了起來。
這恩義,的確是沒什麽可挑剔的了。雖然王仁恭對馬邑百姓手段太辣,讓不少人心中有所腹誹。但這個世道,也該有人倒黴,他們這些當兵吃糧的,又有什麽法子?
大家既然還留在馬邑鷹揚府中,就是打著踏實為王仁恭效力的主意。但有什麽差遣,王仁恭隻管吩咐就是了,難道大家還能不聽命不成?還說這些話來質問大家做什麽?
諸將轉著心思,一時間無人答話。眼看著王仁恭的麵孔又陰沉了下來,王則已然越眾而出,抱拳躬身。
“郡公恩義,高可及天,下透泉壤。但有人心,無不想為郡公粉身碎骨,死而後已!郡公但有所遣,縱然刀山火海,末將等隻一往無前!”
諸將終於反應過來,紛紛抱拳行禮下去:“末將等但憑郡公號令!”
正是采用了這樣的養兵之製,北周以貧瘠之地,才能與富庶強大許多的高家北齊相抗,最後還擊敗對方,一統了整個北中國。
自北周起,每個郡中,擺在郡守麵前最要緊的任務,就是軍事。所以一般每郡郡府衙署之中,都有闊大的校場,以為聚將聚兵之用,農閑時候,往往郡守還要在校場當中,親自訓練召集而來的農兵。
雖然時值末世,各項製度漸漸崩壞。就連原來隻是一個動員訓練機構的各地鷹揚府,現在都變成了一個個實際作戰的軍團。而在內地各郡,往往各郡都將軍務廢弛,原來的校場鼓亭也都移作他用。但是在邊郡之中,這舉郡都是在位戰爭做準備的遺風,尚且留存!
此刻在馬邑郡郡府衙署校場之上,樹立在校場中的鼓亭之內,數名親衛,正在狠狠敲打著一麵巨大的皮鼓。鼓聲如雷,隻是在校場內外迴蕩,在整個善陽城中轟響!
鼓聲七通,正是聚將號令。
而在衙署節堂之上,一向服飾以簡單舒適為主的王仁恭。此刻卻換了一身甲胄,正按劍而跪坐在上首幾案之後。他的兒子王仲通,也披著甲胄,端正跪坐王仁恭側後,雙手按著膝蓋,屏氣凝神,一動不動。
節堂內外,親衛密布,神情肅殺,兵刃如林。
率先而至的就是王則,入內之際,甲胄碰撞,鏗然有聲。直入節堂之後,隻是平胸朝著王仁恭行了一個軍禮。
王仁恭隻是一擺手,王則就轉而到側麵上首之處,一下站定,身形挺拔,紋絲不動。竟然頗有大將氣度。
王仲通在後,隻是冷冷的看了自家堂弟一眼。
王仲通雖然身負甲胄,但常年沉溺酒色,臉色又青又灰。雖然勉力披甲,但隻覺得這數十斤的分量沉重不堪,還好是跪坐隨侍在自己父親身側,要是站而侍立,王仲通隻怕自己會累暈過去。
哪像王則,站在那兒,一身甲胄合體之極,腰背始終挺得筆直,在王家子弟當中,當真是有著出類拔萃的英風銳氣!
就連王仁恭,雖然滿腹心事,但是王則入內,都忍不住多看了一眼,微微點頭,大是滿意模樣。
王則之後,郡中將領,次第而至。這些郡將,自從上次兵亂之後,王家子弟不少已經退出軍中。而又將馬邑鷹揚府的老人提拔了起來。一時間原來馬邑諸將低落的士氣,又振作了起來。
雖然戰力比不上恆安鷹揚府那一群虎狼,但是馬邑鷹揚府畢竟也是邊軍。一旦聚將鼓聲響起,這些軍將一個個來得飛快,人人頂盔貫甲,每人入內,都是一個平胸軍禮,然後肅立一旁。節堂之內,隻聽見甲葉碰撞之聲,未曾聽聞半點人聲,軍中肅殺之氣,隻是聚將這麽一個環節,就已然展露無遺!
王仁恭陰沉的麵孔,也終於展現出一點笑意,極其輕微的頷首表示認可。而跪坐在後的王仲通,更是熱血沸騰。如此虎狼,都是他們王家父子手下,還在這裏忍著那劉武周做什麽?就是偌大聲名的唐國公李淵,也未必能當這馬邑虎狼一擊!
若不是盔甲實在太過沉重,王仲通說不定就要站起,振臂高唿,帶頭向父親請戰,先掃平馬邑郡內,再南下以爭天下,讓太原王家,變成整個天下的主人!
節堂之內,數十馬邑鷹揚府軍將,肅然而立,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在王仁恭身上。隻等王仁恭開口。誰都知道此刻局勢,突厥南下的烽火信號,也早就燃動了不少時日。陡然之間,王仁恭召喚大家,說不定就要做最後一擊,結束這馬邑郡雙雄並立的局麵!
鼓聲終於漸漸平息了下來,一直在幾案之下掐著手指的王仁恭緩緩鬆開了手。
不過屈指九十餘次,此刻集結於城中,不當值守之任的軍將,就已然全部集齊。並未超過百數。本來王仁恭還有借機發作,處置遲來軍將以立威信的打算,現下已然是用不著了。
他目光轉動,掃視諸將。這些軍將,俱都一副恭謹聽命麵孔。
王仁恭按劍緩緩起身,他是高大身材,雖然年老,但此刻披甲而立,仍然淵停嶽峙,威儀無限。縱然前些時日,才有鬧出兵亂之事。但是王仁恭的威望,仍然未曾大衰,往日聲名,也都尚在,仍然能穩穩掌控住馬邑鷹揚府的局麵。值此亂世,但為軍將,也需要這麽一個有威望的主帥去追隨,好在這亂世當中,博取屬於他們的功名!
王仁恭沉聲開口:“某對爾等如何?”
諸將忍不住紛紛對視一眼,這話又該從何迴答而起?
王仁恭入主以來,宰割全郡百姓,也要供整個馬邑鷹揚府足兵足食。更將馬邑鷹揚府擴充到了上萬戰兵的規模,不少人跟著水漲船高。雖然一時間太多王家子弟把持軍中,可一場小小兵亂之後,王仁恭就讓大部分王家子弟退出了軍中,將他們都提拔了起來。
這恩義,的確是沒什麽可挑剔的了。雖然王仁恭對馬邑百姓手段太辣,讓不少人心中有所腹誹。但這個世道,也該有人倒黴,他們這些當兵吃糧的,又有什麽法子?
大家既然還留在馬邑鷹揚府中,就是打著踏實為王仁恭效力的主意。但有什麽差遣,王仁恭隻管吩咐就是了,難道大家還能不聽命不成?還說這些話來質問大家做什麽?
諸將轉著心思,一時間無人答話。眼看著王仁恭的麵孔又陰沉了下來,王則已然越眾而出,抱拳躬身。
“郡公恩義,高可及天,下透泉壤。但有人心,無不想為郡公粉身碎骨,死而後已!郡公但有所遣,縱然刀山火海,末將等隻一往無前!”
諸將終於反應過來,紛紛抱拳行禮下去:“末將等但憑郡公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