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初戰失利
大唐之我的叛逆期係統 作者:一天一杯菠蘿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突厥大軍中,突厥頡利可汗也看到了遠處巍峨的長安城城牆,看著草原不曾有的綺麗風光,不禁感歎。
“不愧是中原,物產豐富,生活富足,看看遠處修建的城牆,十個突厥王城也比不上啊。”
“不過如今唐朝內亂,李世民殺害自己的兄弟,還搶了李淵的皇位,正是朝堂不穩之時。”旁邊的畢特勒思摩聽完說道:“此時正是我突厥大軍南下的大好時機,趁此奪了這大好河山,也讓我突厥子民不再受那草原荒涼之苦。”
突厥眾將領也是點頭讚同。頡利可汗阿史那咄苾微一抬手,示意諸將安靜。
“不可大意輕敵,雖然唐朝如今內亂,但那李世民也是軍旅出身,手下文臣猛將也是不可勝數。”
頡利可汗又道:“傳令大軍就地紮營,明日本汗親率中軍十五萬人合圍長安城,其餘大軍前往長安城四周城鎮村落收集糧草。”
眾將領命而去,開始下去安排自己的部下紮營戒嚴。
.......
.......
“報!突厥大軍已在城外十五裏處就地紮營。”斥候繼續來報。
“再探,務必監視突厥最新動向。”李靖聽完也是下令道。
說完,李靖又召集眾將商議:“突厥大軍在長安城外十五裏處紮營,諸將認為頡利可汗打算如何?”
“突厥大軍都是騎兵,善於平原作戰,卻不善於攻城。我覺得突厥應該會派主力大軍圍住長安城,同時遣其餘大軍在附近燒殺搶掠,籌措軍資。”李積想了想也是說道。
“不錯,若我是頡利可汗,也會這樣用兵,拖住我大唐的主力,其他軍隊在我大唐境內就如入無人之境。”侯君集也是氣憤道。
聽著眾將議論紛紛,李靖也是抬了抬手,示意諸將安靜,隨即沉聲道:“陛下交付重托於我等,若是真讓突厥大軍在我境內肆虐,我們也將無顏麵對陛下,無顏麵對百姓。”
“如今長安守軍不過五萬有餘,守城尚且有些不足,更不用談出城殺敵。”侯君集道:“我覺得,可以用驅散城外難民,突厥大軍必定會派出騎兵追殺,我軍趁勢出兩萬精騎,吃掉這些騎兵。”
眾人皺了皺眉頭,覺得此事有傷天和。
見到眾人猶豫,侯君集又道:“非常時行非常事,戰機一閃即逝,若是真等到突厥大軍合圍,城外的難民也是不可能存活。”
眾將已經被侯君集說動,畢竟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李靖沉思半晌,也是緩緩道:“既如此,便派人去遣散城外難民,給他們分發一些衣物幹糧,剩下的,就聽天由命吧。”
說完看了看侯君集:“此議既是你所提,便予你兩萬精騎,隨機應變。記住,若是事不可為,一定要及時撤迴。”
侯君集聞言:“末將領命!”說完便下去調撥騎兵,準備隨時應付突厥大軍。
看著侯君集離去,李靖又道:“其餘諸將各司其職,征集民夫準備守城物資,我軍守城力量隻剩三萬,不排除突厥攻城的可能性。”
眾將領命而去,而李靖也將軍報送至宮中.......
......
......
突厥王帳之中,頡利可汗也是在和諸將商議軍情。
“大汗,據長安城內線的消息,長安城內守軍不過五萬多,若是我軍攻城,也不是沒有機會拿下。”畢特勒思摩諫言道。
“我說怎麽我軍離長安城如此近,唐軍沒有動靜,莫不是被我們大軍嚇破了膽子,哈哈哈哈!~~~~”右軍大將軍阿史德烏沒啜聽聞也是哈哈大笑。
“不過我突厥都是騎兵,不善於攻城,還是不要輕舉妄動的好。”
眾人也是你一句我一句的發表意見。正在這時,斥候的聲音從門外傳了進來
“稟報大汗,長安城外有所異動!”
頡利可汗聽到後也是忙道:“有何異動?”
“長安城守軍正在分發衣食物資,同時遣散難民,大部分難民都往南逃去了。”
“無緣無故長安城為何遣散難民,讓他們抵擋一下我突厥鐵蹄,多一些苟延殘喘的時間不好嗎?”阿史德烏沒啜也是渾不在意的說道。
“莫非是那李世民小兒嚇破了膽,想要混在難民其中逃走。”其中一個聲音道。
眾人一聽也是眼前一亮,還真有這個可能性,畢竟皇帝逃跑在曆史上也是不在少數。
若是李世民見到突厥大軍,又不好明目張膽的逃走,混在難民之中絕對是個不錯的想法。
“大汗,末將願率兩萬騎兵追擊難民,若是李世民在其中,那這大唐疆域,可就在大汗手中了。”阿史德烏沒啜請命。
頡利可汗聞言也是眼中精光大作。直接拍板到:“好,我給你三萬精兵”,務必不能讓難民逃脫一人。
“另外,畢特勒思摩,你率領五萬騎兵作為策應,防止唐軍趁亂偷襲。”頡利可汗還是做了多一手的保障。
吩咐完眾人,頡利可汗也是結束了軍議。
不一會兒,阿史德烏沒啜點齊本部兵馬三萬人,也是朝著長安城外逃竄的難民殺去.........
畢特勒思摩則在點齊兵馬後,在營中應變可能發生的變故......
.......
.......
“將軍,突厥騎兵果然出動了,正在向長安城襲來,應該是要去追殺逃走的難民。”斥候到了侯君集麵前稟報。
聞言,侯君集道:“突厥騎兵一共出動多少人?”
“三萬人,不過因為難民跑的分散,那突厥將領將隊伍分成三十支小隊進行追殺。”斥候忙迴答。
“好!好!真是天助我也,正好可以趁機消滅這三萬突厥騎兵!”侯君集大喜,“傳令,兩萬大軍隨我出城殺敵。”
率領著兩萬精騎,侯君集從南門衝出,朝著突厥突厥分散的小隊殺去.......
“稟報大帥,侯將軍已經帶領兩萬騎兵出城。”侯君集出城後不久,才有人來李靖這裏稟報。
“什麽?為何不提前請示本帥?”李靖聞言也是大吃一驚。趕忙策馬到了南門。
隻見遠處侯君集正在率軍衝殺一支支突厥千人隊,因為人數優勢,似是取得了很不錯的戰果。
就在這時,又有斥候來報:“報告大帥,突厥大營又有數萬騎兵出現,像是衝著侯將軍而去。”
李靖一聽,差點氣的吐血,這侯君集貪功冒進,若是這兩萬精騎都折損在城外,長安城將危在旦夕。
“趕緊鳴金,旗手示意侯君集速速迴城!”
“叮~~叮~~叮~~”,尖銳而穿透力極強的鍾聲在戰場上響起。
“將軍,大元帥在城樓上示意我們速速迴城。”副將在侯君集耳邊道。
侯君集聽著鳴金收兵的聲音,滿不在意的看了看城樓上旗手打的命令。
“如今我軍氣勢正盛,正好趁勢消滅掉突厥這三萬騎兵,此時正是擴大戰果之時。”
侯君集又下令道:“不用理會,繼續襲殺突厥騎兵。”
看著侯君集並未領軍歸城。李靖臉色已經黑到不能再黑:“這該死的侯君集,無視本帥軍令,傳令兵快去傳令,讓他趕緊給我滾迴來!”
傳令兵得令,趕緊策馬朝著侯君集方向衝去,大概一炷香的時間,傳令兵才跑到侯君集跟前。
“侯將軍,元帥令你速速迴城,突厥五萬大軍殺過來了。”
本來還有些懶散的侯君集聽到後汗毛都立了起來:“什麽五萬大軍,不是隻出動了三萬嗎?”
話音未落,隻見從北麵出現了一支數萬人的突厥騎兵,正朝著自己的兩萬大軍而來。
侯君集急忙道:“快,傳令眾軍迴城。”
副將看了眼苦笑著說:“將軍,北門的路線已經被攔住了!”
“那就繞道西門,別廢話了,趕緊傳令。”侯君集趕緊道,說完便策馬往西門衝去。
還沒到西門,又是一陣馬蹄聲傳來,隻見西門也出現了一支數萬人的突厥騎兵。
“將軍,不好了,我們被包圍了。”副將的聲音在侯君集耳邊響起。
侯君集心中驚恐萬分,完了!
廝殺聲在耳邊響起,兩萬大軍在突厥前後包夾之下潰不成軍,看著一個個倒下的士兵,侯君集也是恐懼異常,已是六神無主。
最後在副將親衛等人的拚死護衛之下,侯君集還是衝到了城門外,被接應到了城內。
不多時,一份詳細的統計擺在了李靖的帥案上。
“我軍折損一萬八千餘人,逃迴城中不足兩千人。”李靖氣的一劍砍下了帥案一角。
大唐與突厥的第一次正麵接觸,就折損近兩萬人,使得原本就飄搖不動的長安城,更是陷入了更深的危機之中.......
.......
.......
“不愧是中原,物產豐富,生活富足,看看遠處修建的城牆,十個突厥王城也比不上啊。”
“不過如今唐朝內亂,李世民殺害自己的兄弟,還搶了李淵的皇位,正是朝堂不穩之時。”旁邊的畢特勒思摩聽完說道:“此時正是我突厥大軍南下的大好時機,趁此奪了這大好河山,也讓我突厥子民不再受那草原荒涼之苦。”
突厥眾將領也是點頭讚同。頡利可汗阿史那咄苾微一抬手,示意諸將安靜。
“不可大意輕敵,雖然唐朝如今內亂,但那李世民也是軍旅出身,手下文臣猛將也是不可勝數。”
頡利可汗又道:“傳令大軍就地紮營,明日本汗親率中軍十五萬人合圍長安城,其餘大軍前往長安城四周城鎮村落收集糧草。”
眾將領命而去,開始下去安排自己的部下紮營戒嚴。
.......
.......
“報!突厥大軍已在城外十五裏處就地紮營。”斥候繼續來報。
“再探,務必監視突厥最新動向。”李靖聽完也是下令道。
說完,李靖又召集眾將商議:“突厥大軍在長安城外十五裏處紮營,諸將認為頡利可汗打算如何?”
“突厥大軍都是騎兵,善於平原作戰,卻不善於攻城。我覺得突厥應該會派主力大軍圍住長安城,同時遣其餘大軍在附近燒殺搶掠,籌措軍資。”李積想了想也是說道。
“不錯,若我是頡利可汗,也會這樣用兵,拖住我大唐的主力,其他軍隊在我大唐境內就如入無人之境。”侯君集也是氣憤道。
聽著眾將議論紛紛,李靖也是抬了抬手,示意諸將安靜,隨即沉聲道:“陛下交付重托於我等,若是真讓突厥大軍在我境內肆虐,我們也將無顏麵對陛下,無顏麵對百姓。”
“如今長安守軍不過五萬有餘,守城尚且有些不足,更不用談出城殺敵。”侯君集道:“我覺得,可以用驅散城外難民,突厥大軍必定會派出騎兵追殺,我軍趁勢出兩萬精騎,吃掉這些騎兵。”
眾人皺了皺眉頭,覺得此事有傷天和。
見到眾人猶豫,侯君集又道:“非常時行非常事,戰機一閃即逝,若是真等到突厥大軍合圍,城外的難民也是不可能存活。”
眾將已經被侯君集說動,畢竟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李靖沉思半晌,也是緩緩道:“既如此,便派人去遣散城外難民,給他們分發一些衣物幹糧,剩下的,就聽天由命吧。”
說完看了看侯君集:“此議既是你所提,便予你兩萬精騎,隨機應變。記住,若是事不可為,一定要及時撤迴。”
侯君集聞言:“末將領命!”說完便下去調撥騎兵,準備隨時應付突厥大軍。
看著侯君集離去,李靖又道:“其餘諸將各司其職,征集民夫準備守城物資,我軍守城力量隻剩三萬,不排除突厥攻城的可能性。”
眾將領命而去,而李靖也將軍報送至宮中.......
......
......
突厥王帳之中,頡利可汗也是在和諸將商議軍情。
“大汗,據長安城內線的消息,長安城內守軍不過五萬多,若是我軍攻城,也不是沒有機會拿下。”畢特勒思摩諫言道。
“我說怎麽我軍離長安城如此近,唐軍沒有動靜,莫不是被我們大軍嚇破了膽子,哈哈哈哈!~~~~”右軍大將軍阿史德烏沒啜聽聞也是哈哈大笑。
“不過我突厥都是騎兵,不善於攻城,還是不要輕舉妄動的好。”
眾人也是你一句我一句的發表意見。正在這時,斥候的聲音從門外傳了進來
“稟報大汗,長安城外有所異動!”
頡利可汗聽到後也是忙道:“有何異動?”
“長安城守軍正在分發衣食物資,同時遣散難民,大部分難民都往南逃去了。”
“無緣無故長安城為何遣散難民,讓他們抵擋一下我突厥鐵蹄,多一些苟延殘喘的時間不好嗎?”阿史德烏沒啜也是渾不在意的說道。
“莫非是那李世民小兒嚇破了膽,想要混在難民其中逃走。”其中一個聲音道。
眾人一聽也是眼前一亮,還真有這個可能性,畢竟皇帝逃跑在曆史上也是不在少數。
若是李世民見到突厥大軍,又不好明目張膽的逃走,混在難民之中絕對是個不錯的想法。
“大汗,末將願率兩萬騎兵追擊難民,若是李世民在其中,那這大唐疆域,可就在大汗手中了。”阿史德烏沒啜請命。
頡利可汗聞言也是眼中精光大作。直接拍板到:“好,我給你三萬精兵”,務必不能讓難民逃脫一人。
“另外,畢特勒思摩,你率領五萬騎兵作為策應,防止唐軍趁亂偷襲。”頡利可汗還是做了多一手的保障。
吩咐完眾人,頡利可汗也是結束了軍議。
不一會兒,阿史德烏沒啜點齊本部兵馬三萬人,也是朝著長安城外逃竄的難民殺去.........
畢特勒思摩則在點齊兵馬後,在營中應變可能發生的變故......
.......
.......
“將軍,突厥騎兵果然出動了,正在向長安城襲來,應該是要去追殺逃走的難民。”斥候到了侯君集麵前稟報。
聞言,侯君集道:“突厥騎兵一共出動多少人?”
“三萬人,不過因為難民跑的分散,那突厥將領將隊伍分成三十支小隊進行追殺。”斥候忙迴答。
“好!好!真是天助我也,正好可以趁機消滅這三萬突厥騎兵!”侯君集大喜,“傳令,兩萬大軍隨我出城殺敵。”
率領著兩萬精騎,侯君集從南門衝出,朝著突厥突厥分散的小隊殺去.......
“稟報大帥,侯將軍已經帶領兩萬騎兵出城。”侯君集出城後不久,才有人來李靖這裏稟報。
“什麽?為何不提前請示本帥?”李靖聞言也是大吃一驚。趕忙策馬到了南門。
隻見遠處侯君集正在率軍衝殺一支支突厥千人隊,因為人數優勢,似是取得了很不錯的戰果。
就在這時,又有斥候來報:“報告大帥,突厥大營又有數萬騎兵出現,像是衝著侯將軍而去。”
李靖一聽,差點氣的吐血,這侯君集貪功冒進,若是這兩萬精騎都折損在城外,長安城將危在旦夕。
“趕緊鳴金,旗手示意侯君集速速迴城!”
“叮~~叮~~叮~~”,尖銳而穿透力極強的鍾聲在戰場上響起。
“將軍,大元帥在城樓上示意我們速速迴城。”副將在侯君集耳邊道。
侯君集聽著鳴金收兵的聲音,滿不在意的看了看城樓上旗手打的命令。
“如今我軍氣勢正盛,正好趁勢消滅掉突厥這三萬騎兵,此時正是擴大戰果之時。”
侯君集又下令道:“不用理會,繼續襲殺突厥騎兵。”
看著侯君集並未領軍歸城。李靖臉色已經黑到不能再黑:“這該死的侯君集,無視本帥軍令,傳令兵快去傳令,讓他趕緊給我滾迴來!”
傳令兵得令,趕緊策馬朝著侯君集方向衝去,大概一炷香的時間,傳令兵才跑到侯君集跟前。
“侯將軍,元帥令你速速迴城,突厥五萬大軍殺過來了。”
本來還有些懶散的侯君集聽到後汗毛都立了起來:“什麽五萬大軍,不是隻出動了三萬嗎?”
話音未落,隻見從北麵出現了一支數萬人的突厥騎兵,正朝著自己的兩萬大軍而來。
侯君集急忙道:“快,傳令眾軍迴城。”
副將看了眼苦笑著說:“將軍,北門的路線已經被攔住了!”
“那就繞道西門,別廢話了,趕緊傳令。”侯君集趕緊道,說完便策馬往西門衝去。
還沒到西門,又是一陣馬蹄聲傳來,隻見西門也出現了一支數萬人的突厥騎兵。
“將軍,不好了,我們被包圍了。”副將的聲音在侯君集耳邊響起。
侯君集心中驚恐萬分,完了!
廝殺聲在耳邊響起,兩萬大軍在突厥前後包夾之下潰不成軍,看著一個個倒下的士兵,侯君集也是恐懼異常,已是六神無主。
最後在副將親衛等人的拚死護衛之下,侯君集還是衝到了城門外,被接應到了城內。
不多時,一份詳細的統計擺在了李靖的帥案上。
“我軍折損一萬八千餘人,逃迴城中不足兩千人。”李靖氣的一劍砍下了帥案一角。
大唐與突厥的第一次正麵接觸,就折損近兩萬人,使得原本就飄搖不動的長安城,更是陷入了更深的危機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