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危局前傳第五百六十節 誓言
八月初四,大明京師,東宮太子府。
胖太子正舒服的斜靠在軟榻裏,翻看著各處送來的幾份情報,其中最重要的兩份一份是關於老皇帝行軍路上的,還有一份自然就是關於嶽陽城的。作為監國太子,除了麵上的情報傳遞,他自己的網絡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老皇帝如今已經行軍到了邊境,一切還算正常,一路上也沒有說什麽關於皇子們的話,隻是到達開平之時,問了一下漢王當年駐守時的情形,特別是漢王與額色酷會麵狩獵比武的情況。
這讓胖太子心中一動,當下嶽陽城裏的矛頭最後不就是要指向額色酷麽?這一點老皇帝是肯定知道的,這個時候問起漢王和額色酷會麵的情況,那可就值得玩味了,究竟是借機敲打漢王?還是想說漢王有先見之明?
就在此時,一隻纖纖玉手從胖太子手裏拿過情報悠悠說道:“太子殿下這是遇到什麽礙難之事了麽?”胖太子見是太子妃張茵,也見怪不怪的笑笑道:“也不算礙難,隻是不明白父皇的用意。”
“用意?”太子妃微微一笑道:“太子殿下還不明白麽?父皇這是在向臣下暗示自己的偏向呢!”胖太子無奈的苦笑道:“愛妃會不會過於敏感了,隻是觸景生情的問起當年之事而已,應該沒有此意吧?”
太子妃冷冷看了一眼胖太子嚴厲的說道:“太子殿下若還是這般掉以輕心,那可真就要被二弟翻盤了,你莫非是忘了,當年太祖爺爺在世時,父皇也親自鎮守過開平的,這個時候說起二弟鎮守開平之事,這暗示還不夠明顯麽?”
胖太子眉頭一皺:“哦,我還真是糊塗了,看來父皇還是想傳位給二弟啊。”太子妃冷冷說道:“放心,莫說還有東宮的師傅們在,就算是隻有我在,也決不能讓太子殿下的儲位有半分的動搖!”
胖太子感激的笑笑道:“多謝愛妃,可此時正是師傅們布局的關鍵時候,咱們還是先暫時隱忍,莫要攪亂了師傅們的大事。”太子妃冷笑一聲說道:“太子殿下放心,我知道孰輕孰重,可如今二弟身邊那腐儒難得的不在身邊,你就不準備做點什麽?”
胖太子點點頭道:“愛妃的心意我明白,不過按照師傅們的布局,一切都已經盡在掌中,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二弟忽然調京師大營進城對我不利,隻要能消除這一點,其他的我和師傅們自能應對。”
太子妃聞言微微一怔,沉思片刻之後麵色凝重的點點頭道:“這一點我倒是或許能替太子殿下分擔一二。”胖太子故作疑惑的問道:“愛妃這是何意?你是有何妙計能分化二弟與京師大營的關係?”
太子妃平靜的答到:“想要徹底解除二弟和京師大營的關係不是一朝一夕能辦到的,自是須得按照師傅們的計劃慢慢圖之,而我能做到的就是在此之前可以讓二弟放棄使用武力對付太子殿下。”
胖太子驚喜的誇讚道:“哎呀呀,愛妃若是能做到這一點就已經是立下了天大的功勞了,可你要如何做到這一點?”太子妃胡凡翻身下拜道:“還請太子殿下能完全相信我,允許我私下約見二弟一次。”
胖太子連忙艱難的起身相扶:“愛妃這是幹什麽,你我本就已是一體,我自然是完全相信你的,隻是你真能有辦法說服二弟放棄使用他最大的殺手鐧?”太子妃眼中閃過一絲狠厲道:“是的,隻要二弟肯答應私下見我,那我就有把握說服他,而且,這事隻能在那腐儒不在二弟身邊的時候完成,否則必被那腐儒壞事!”
胖太子嗬嗬一笑道:“愛妃的心意我明白,愛妃想做什麽就盡管去做吧,這東宮之中的一切人力物力,你需要用著什麽也自去用便是,這宮中的一切也都是你的。”太子妃也笑笑道:“多謝太子殿下,我絕不會讓任何人威脅到殿下的儲位,也絕不會讓任何人將我的皇後之位搶走。”
太子妃說罷再次行禮後便轉身而去,而胖太子的臉上則始終掛著一絲饒有深意的笑意,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可以用盡一切辦法,這是他的準則,也是他這麽多年能屹立不倒的根本。
當漢王看到太子妃相邀他去壽慶寺一敘的字跡時,不由得也是愣怔了。他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懵懂少年,二十多年朝堂宮廷的洗禮也讓他對於很多事看得透徹了,他知道太子妃這個時候約見他,絕對不會隻是想和他敘舊而已。
可他卻偏偏放不下也拒絕不了,他還是抱著萬分之一的念想,希望太子妃真的是想起了以往的種種,真的是想和他去壽慶寺故地重遊迴憶一下當年的情竇初開,真的是想和他見上一見,哪怕隻是相對而坐的飲上一壺茶。
漢王換了衣服吩咐備馬,可就在要出門的時候,卻被一個人躬身攔住了去路,一見這人,漢王的頭也有些大,要說現在這漢王府裏誰還敢攔住他的去路,那就一定隻有已經越來越不像愣頭青可卻依然執拗的於謙了。
漢王斜眼看了一眼不遠處的王府長史,長史連忙低頭躲避漢王的目光。卻聽得於謙已經開口道:“敢問殿下要去哪裏?”漢王心虛,隻能含糊其辭的說道:“本王不去哪裏,就是想去壽慶寺裏走走,順便祭拜一下道衍禪師。”
於謙也不客氣,立刻接口道:“既是如此,那理應由我這個王府審理同行,替殿下打點一切。”漢王尷尬的笑笑道:“啊,這就不必了,本王就是覺得憋悶了,想去清淨一下,就不勞煩於大人了。”
漢王說著就要往外走,可於謙卻橫移一步繼續攔住他的去路說道:“蒙先生臨行前交代下官絕不能讓殿下在這段時間犯下大錯,下官職責所在,隻能冒犯殿下了,還請殿下三思。”
見提起了蒙禹,漢王更加尷尬,因為蒙禹臨走前確實說過,這滿朝文武他都不擔心,就擔心一個太子妃,當時漢王還嘲笑蒙禹太過於重視太子妃了,可沒想到,他這才走了幾天太子妃就真的有所行動了。
漢王一時語塞,欲待轉身迴去,可心底強烈的好奇心和那一點情愫卻又讓他急於去揭曉答案,終於,他也找到了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本王知道蒙先生擔心什麽,可既然對手都已經下戰書了,本王豈有避戰之理,自當前去迎戰。”
於謙聽得漢王都已經用上臨陣對敵了,也不好再出言反駁,隻能再度抱拳道:“既如此,那就讓屬下這個專司外務的王府審理陪殿下一同出征吧。”漢王這下也找不到反對的理由了,隻能同意於謙隨行,眾人這才略略放心。
來到壽慶寺的門口,就見太子妃的車架早已停在那裏,看來是已經到了。於謙率先下馬,看看神思遊離的漢王,也不禁有些擔憂起來,他可是每日向蒙禹請教學習的,自然明白蒙禹對於太子妃的重視。
二人剛剛才到門口,立刻便有小沙彌迎上前道:“漢王殿下,太子妃娘娘已在後花園的涼亭中備下茶點恭候,請隨小僧來。見漢王點點頭,小沙彌便在前麵帶路,一直將二人帶到了壽慶寺後花園一處幽靜的地方。
小沙彌在大門口躬身告退,漢王舉目望去,隻見不遠處的涼亭裏,太子妃一個人在裏麵靜坐烹茶。這一瞬間,漢王就忽然想到了二十年多前的時候,那時候的太子妃少女初長成,亭亭玉立,光彩照人。
那時候,道衍禪師所在的壽慶寺也是二人經常幽會的地方,當年,情竇初開的少年漢王前來赴約的時候,也是這般遠遠的看著心愛的姑娘,就像欣賞一件絕世珍寶一般,可惜,最後天意弄人,這少女竟然嫁給了他的大哥,成了他的大嫂。
漢王深唿了一口氣,輕聲說了句:“於大人就在這裏等我吧。”於謙看看門口的侍衛,又看看這一目了然的涼亭,再看看這距離,心想就這太子妃再厲害應該也出不了什麽事了吧?便躬身應命。
漢王這才鬆了口氣,穩了穩心神大踏步的走上前去。剛到涼亭還未及行禮,就聽得太子妃噗嗤一笑道:“二弟如今可越來越不像我大明的戰神了,怎麽來見我這弱女子都不敢隻身前來的?”
漢王一時語塞,隻能辯解道:“太子妃身份特殊,本王就算想單獨來見可這理法也不允啊,我這王府審理又是極其講規矩的,本王也拗不過他。”太子妃笑笑道:“那就請二弟入坐吧。”
漢王努力的控製著情緒坐下,可當太子妃給他斟上親手烹煮的茶時,他還是忍不住說了句:“我還以為這輩子都喝不上你親手烹的茶了。”太子妃嘿嘿一笑道:“二弟若是想喝,隨時到東宮來便是。”
漢王抬起茶杯一飲而盡後又重重的放下:“你知道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太子妃卻立刻反駁道:“不是這個意思又能如何?今天這般見麵恐怕都要掀起一陣風波,你難道還想我與你偷偷幽會不成?”
漢王聞言一怔,繼而尷尬的擺擺手道:“不是不是,我也不是這個意思。”太子妃好整以暇的又給漢王斟上一杯茶,然後笑笑道:“二弟莫要如此緊張,今日之會我是稟告過太子殿下的,絕不會讓有心人借機生事的。”
聽得太子妃這麽句句不離太子,漢王心中也是無比的失落,隻能無奈的笑笑道:“那你約我來此究竟想幹什麽?”卻見太子妃忽然笑了起來:“哈哈……,我能幹嘛?堂堂的大明戰神還會怕我一個弱女子不成?”
漢王立時被囧的麵紅耳赤無地自容,如果按照他剛才說的臨陣對敵的話,那他現在已經是節節敗退潰不成軍了。隻能告饒道:“你就不要再逗弄我了,就告訴我你約我來此的真實意圖吧。”
太子妃卻依然不緊不慢的一邊烹茶一邊說道:“二弟可還記得,當初父皇還是燕王的時候,這壽慶寺中可是我們最喜歡來的地方。”聽得太子妃說起了當年,漢王也不禁會心一笑,想起了當年的種種。
於是也便舉杯輕啜了一口悠悠說道:“是啊,這裏沒有那麽多的眼線,沒有那麽多的規矩,也沒有那麽多的拘束,隻有我們那麽多的……”忽然,漢王想到了太子妃和大哥成親前在壽慶寺見的最後那一麵,忽然就不敢再說下去。
那一日,漢王是想帶她私奔,而她確實想和漢王斷絕關心安心嫁人,兩人注定了是無法達成共識的,於是,見她如此決絕,失去理智的漢王便對她用了強,而後便在她的哭泣聲中逃離了壽慶寺。
太子妃約他來這裏,當然就是要他想起過去的美好和犯下的錯事,於是,神思恍惚的漢王隻聽得太子妃輕柔的聲音傳來:“過去的事都已成了過去,可如論如何我們依然都還是一家人,二弟你說是也不是?”
漢王連忙點點頭道:“是是是,你永遠都是我最親的人。”這時候,隻聽得太子妃用小的隻能兩個人聽見的聲音說道:“我知道,起兵殺了太子殿下是你最大的殺手鐧,可如此以來,玉石俱焚之下,你可考慮過我和瞻基的安危?”
漢王聞言腦中轟然作響,驚愕的問道:“你是說瞻基……?”太子妃嘿嘿冷冷道:“我什麽都沒有說,我隻是問你,有沒有想過一旦起兵,我們母子的結局如何?”漢王沒想到太子妃會忽然提起這麽尖銳的問題,隻能含糊的答道:“不會的,我從未想過要起兵,這可是謀逆之事,我怎麽會做!”
太子妃依然自顧自的說道:“近來我每每想起當初南京城破之時馬皇後母子雙雙慘死便寢食難安,我不希望你們兄弟之間最後要鬧到兵戎相見,我隻希望你們堂堂正正的各憑本事爭取儲位,最後不管誰成功了,另一個也能心甘情願的認輸。”
漢王終於明白了太子妃張茵約他來此的目的,先前所有的期盼和希望都破滅了,原來如此,不過如此,也隻如此。漢王淒然一笑,微微搖搖頭道:“我懂你的意思了,我答應你不會起兵便是,父皇本就有意傳位於我,我又何必起兵謀逆?”
太子妃才不管這些,繼續盯著漢王問道:“真的?你真的保證不會起兵?你發誓?!”漢王痛心的點點頭,舉起右手道:“本王在這壽慶寺中對諸天神佛發誓,絕不會起兵對付太子,否則便天誅地滅不得好死!你可滿意了?!”
太子妃滿意的笑笑道:“二弟從來都是守信之人,你的誓言我信,我也替太子殿下想你保證,太子殿下登基後也絕不會虧待於你的。”漢王苦笑起身道:“那就多謝太子妃了。”說著便轉身落寞的踽踽而去。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長篇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傳”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擊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八月初四,大明京師,東宮太子府。
胖太子正舒服的斜靠在軟榻裏,翻看著各處送來的幾份情報,其中最重要的兩份一份是關於老皇帝行軍路上的,還有一份自然就是關於嶽陽城的。作為監國太子,除了麵上的情報傳遞,他自己的網絡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老皇帝如今已經行軍到了邊境,一切還算正常,一路上也沒有說什麽關於皇子們的話,隻是到達開平之時,問了一下漢王當年駐守時的情形,特別是漢王與額色酷會麵狩獵比武的情況。
這讓胖太子心中一動,當下嶽陽城裏的矛頭最後不就是要指向額色酷麽?這一點老皇帝是肯定知道的,這個時候問起漢王和額色酷會麵的情況,那可就值得玩味了,究竟是借機敲打漢王?還是想說漢王有先見之明?
就在此時,一隻纖纖玉手從胖太子手裏拿過情報悠悠說道:“太子殿下這是遇到什麽礙難之事了麽?”胖太子見是太子妃張茵,也見怪不怪的笑笑道:“也不算礙難,隻是不明白父皇的用意。”
“用意?”太子妃微微一笑道:“太子殿下還不明白麽?父皇這是在向臣下暗示自己的偏向呢!”胖太子無奈的苦笑道:“愛妃會不會過於敏感了,隻是觸景生情的問起當年之事而已,應該沒有此意吧?”
太子妃冷冷看了一眼胖太子嚴厲的說道:“太子殿下若還是這般掉以輕心,那可真就要被二弟翻盤了,你莫非是忘了,當年太祖爺爺在世時,父皇也親自鎮守過開平的,這個時候說起二弟鎮守開平之事,這暗示還不夠明顯麽?”
胖太子眉頭一皺:“哦,我還真是糊塗了,看來父皇還是想傳位給二弟啊。”太子妃冷冷說道:“放心,莫說還有東宮的師傅們在,就算是隻有我在,也決不能讓太子殿下的儲位有半分的動搖!”
胖太子感激的笑笑道:“多謝愛妃,可此時正是師傅們布局的關鍵時候,咱們還是先暫時隱忍,莫要攪亂了師傅們的大事。”太子妃冷笑一聲說道:“太子殿下放心,我知道孰輕孰重,可如今二弟身邊那腐儒難得的不在身邊,你就不準備做點什麽?”
胖太子點點頭道:“愛妃的心意我明白,不過按照師傅們的布局,一切都已經盡在掌中,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二弟忽然調京師大營進城對我不利,隻要能消除這一點,其他的我和師傅們自能應對。”
太子妃聞言微微一怔,沉思片刻之後麵色凝重的點點頭道:“這一點我倒是或許能替太子殿下分擔一二。”胖太子故作疑惑的問道:“愛妃這是何意?你是有何妙計能分化二弟與京師大營的關係?”
太子妃平靜的答到:“想要徹底解除二弟和京師大營的關係不是一朝一夕能辦到的,自是須得按照師傅們的計劃慢慢圖之,而我能做到的就是在此之前可以讓二弟放棄使用武力對付太子殿下。”
胖太子驚喜的誇讚道:“哎呀呀,愛妃若是能做到這一點就已經是立下了天大的功勞了,可你要如何做到這一點?”太子妃胡凡翻身下拜道:“還請太子殿下能完全相信我,允許我私下約見二弟一次。”
胖太子連忙艱難的起身相扶:“愛妃這是幹什麽,你我本就已是一體,我自然是完全相信你的,隻是你真能有辦法說服二弟放棄使用他最大的殺手鐧?”太子妃眼中閃過一絲狠厲道:“是的,隻要二弟肯答應私下見我,那我就有把握說服他,而且,這事隻能在那腐儒不在二弟身邊的時候完成,否則必被那腐儒壞事!”
胖太子嗬嗬一笑道:“愛妃的心意我明白,愛妃想做什麽就盡管去做吧,這東宮之中的一切人力物力,你需要用著什麽也自去用便是,這宮中的一切也都是你的。”太子妃也笑笑道:“多謝太子殿下,我絕不會讓任何人威脅到殿下的儲位,也絕不會讓任何人將我的皇後之位搶走。”
太子妃說罷再次行禮後便轉身而去,而胖太子的臉上則始終掛著一絲饒有深意的笑意,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可以用盡一切辦法,這是他的準則,也是他這麽多年能屹立不倒的根本。
當漢王看到太子妃相邀他去壽慶寺一敘的字跡時,不由得也是愣怔了。他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懵懂少年,二十多年朝堂宮廷的洗禮也讓他對於很多事看得透徹了,他知道太子妃這個時候約見他,絕對不會隻是想和他敘舊而已。
可他卻偏偏放不下也拒絕不了,他還是抱著萬分之一的念想,希望太子妃真的是想起了以往的種種,真的是想和他去壽慶寺故地重遊迴憶一下當年的情竇初開,真的是想和他見上一見,哪怕隻是相對而坐的飲上一壺茶。
漢王換了衣服吩咐備馬,可就在要出門的時候,卻被一個人躬身攔住了去路,一見這人,漢王的頭也有些大,要說現在這漢王府裏誰還敢攔住他的去路,那就一定隻有已經越來越不像愣頭青可卻依然執拗的於謙了。
漢王斜眼看了一眼不遠處的王府長史,長史連忙低頭躲避漢王的目光。卻聽得於謙已經開口道:“敢問殿下要去哪裏?”漢王心虛,隻能含糊其辭的說道:“本王不去哪裏,就是想去壽慶寺裏走走,順便祭拜一下道衍禪師。”
於謙也不客氣,立刻接口道:“既是如此,那理應由我這個王府審理同行,替殿下打點一切。”漢王尷尬的笑笑道:“啊,這就不必了,本王就是覺得憋悶了,想去清淨一下,就不勞煩於大人了。”
漢王說著就要往外走,可於謙卻橫移一步繼續攔住他的去路說道:“蒙先生臨行前交代下官絕不能讓殿下在這段時間犯下大錯,下官職責所在,隻能冒犯殿下了,還請殿下三思。”
見提起了蒙禹,漢王更加尷尬,因為蒙禹臨走前確實說過,這滿朝文武他都不擔心,就擔心一個太子妃,當時漢王還嘲笑蒙禹太過於重視太子妃了,可沒想到,他這才走了幾天太子妃就真的有所行動了。
漢王一時語塞,欲待轉身迴去,可心底強烈的好奇心和那一點情愫卻又讓他急於去揭曉答案,終於,他也找到了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本王知道蒙先生擔心什麽,可既然對手都已經下戰書了,本王豈有避戰之理,自當前去迎戰。”
於謙聽得漢王都已經用上臨陣對敵了,也不好再出言反駁,隻能再度抱拳道:“既如此,那就讓屬下這個專司外務的王府審理陪殿下一同出征吧。”漢王這下也找不到反對的理由了,隻能同意於謙隨行,眾人這才略略放心。
來到壽慶寺的門口,就見太子妃的車架早已停在那裏,看來是已經到了。於謙率先下馬,看看神思遊離的漢王,也不禁有些擔憂起來,他可是每日向蒙禹請教學習的,自然明白蒙禹對於太子妃的重視。
二人剛剛才到門口,立刻便有小沙彌迎上前道:“漢王殿下,太子妃娘娘已在後花園的涼亭中備下茶點恭候,請隨小僧來。見漢王點點頭,小沙彌便在前麵帶路,一直將二人帶到了壽慶寺後花園一處幽靜的地方。
小沙彌在大門口躬身告退,漢王舉目望去,隻見不遠處的涼亭裏,太子妃一個人在裏麵靜坐烹茶。這一瞬間,漢王就忽然想到了二十年多前的時候,那時候的太子妃少女初長成,亭亭玉立,光彩照人。
那時候,道衍禪師所在的壽慶寺也是二人經常幽會的地方,當年,情竇初開的少年漢王前來赴約的時候,也是這般遠遠的看著心愛的姑娘,就像欣賞一件絕世珍寶一般,可惜,最後天意弄人,這少女竟然嫁給了他的大哥,成了他的大嫂。
漢王深唿了一口氣,輕聲說了句:“於大人就在這裏等我吧。”於謙看看門口的侍衛,又看看這一目了然的涼亭,再看看這距離,心想就這太子妃再厲害應該也出不了什麽事了吧?便躬身應命。
漢王這才鬆了口氣,穩了穩心神大踏步的走上前去。剛到涼亭還未及行禮,就聽得太子妃噗嗤一笑道:“二弟如今可越來越不像我大明的戰神了,怎麽來見我這弱女子都不敢隻身前來的?”
漢王一時語塞,隻能辯解道:“太子妃身份特殊,本王就算想單獨來見可這理法也不允啊,我這王府審理又是極其講規矩的,本王也拗不過他。”太子妃笑笑道:“那就請二弟入坐吧。”
漢王努力的控製著情緒坐下,可當太子妃給他斟上親手烹煮的茶時,他還是忍不住說了句:“我還以為這輩子都喝不上你親手烹的茶了。”太子妃嘿嘿一笑道:“二弟若是想喝,隨時到東宮來便是。”
漢王抬起茶杯一飲而盡後又重重的放下:“你知道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太子妃卻立刻反駁道:“不是這個意思又能如何?今天這般見麵恐怕都要掀起一陣風波,你難道還想我與你偷偷幽會不成?”
漢王聞言一怔,繼而尷尬的擺擺手道:“不是不是,我也不是這個意思。”太子妃好整以暇的又給漢王斟上一杯茶,然後笑笑道:“二弟莫要如此緊張,今日之會我是稟告過太子殿下的,絕不會讓有心人借機生事的。”
聽得太子妃這麽句句不離太子,漢王心中也是無比的失落,隻能無奈的笑笑道:“那你約我來此究竟想幹什麽?”卻見太子妃忽然笑了起來:“哈哈……,我能幹嘛?堂堂的大明戰神還會怕我一個弱女子不成?”
漢王立時被囧的麵紅耳赤無地自容,如果按照他剛才說的臨陣對敵的話,那他現在已經是節節敗退潰不成軍了。隻能告饒道:“你就不要再逗弄我了,就告訴我你約我來此的真實意圖吧。”
太子妃卻依然不緊不慢的一邊烹茶一邊說道:“二弟可還記得,當初父皇還是燕王的時候,這壽慶寺中可是我們最喜歡來的地方。”聽得太子妃說起了當年,漢王也不禁會心一笑,想起了當年的種種。
於是也便舉杯輕啜了一口悠悠說道:“是啊,這裏沒有那麽多的眼線,沒有那麽多的規矩,也沒有那麽多的拘束,隻有我們那麽多的……”忽然,漢王想到了太子妃和大哥成親前在壽慶寺見的最後那一麵,忽然就不敢再說下去。
那一日,漢王是想帶她私奔,而她確實想和漢王斷絕關心安心嫁人,兩人注定了是無法達成共識的,於是,見她如此決絕,失去理智的漢王便對她用了強,而後便在她的哭泣聲中逃離了壽慶寺。
太子妃約他來這裏,當然就是要他想起過去的美好和犯下的錯事,於是,神思恍惚的漢王隻聽得太子妃輕柔的聲音傳來:“過去的事都已成了過去,可如論如何我們依然都還是一家人,二弟你說是也不是?”
漢王連忙點點頭道:“是是是,你永遠都是我最親的人。”這時候,隻聽得太子妃用小的隻能兩個人聽見的聲音說道:“我知道,起兵殺了太子殿下是你最大的殺手鐧,可如此以來,玉石俱焚之下,你可考慮過我和瞻基的安危?”
漢王聞言腦中轟然作響,驚愕的問道:“你是說瞻基……?”太子妃嘿嘿冷冷道:“我什麽都沒有說,我隻是問你,有沒有想過一旦起兵,我們母子的結局如何?”漢王沒想到太子妃會忽然提起這麽尖銳的問題,隻能含糊的答道:“不會的,我從未想過要起兵,這可是謀逆之事,我怎麽會做!”
太子妃依然自顧自的說道:“近來我每每想起當初南京城破之時馬皇後母子雙雙慘死便寢食難安,我不希望你們兄弟之間最後要鬧到兵戎相見,我隻希望你們堂堂正正的各憑本事爭取儲位,最後不管誰成功了,另一個也能心甘情願的認輸。”
漢王終於明白了太子妃張茵約他來此的目的,先前所有的期盼和希望都破滅了,原來如此,不過如此,也隻如此。漢王淒然一笑,微微搖搖頭道:“我懂你的意思了,我答應你不會起兵便是,父皇本就有意傳位於我,我又何必起兵謀逆?”
太子妃才不管這些,繼續盯著漢王問道:“真的?你真的保證不會起兵?你發誓?!”漢王痛心的點點頭,舉起右手道:“本王在這壽慶寺中對諸天神佛發誓,絕不會起兵對付太子,否則便天誅地滅不得好死!你可滿意了?!”
太子妃滿意的笑笑道:“二弟從來都是守信之人,你的誓言我信,我也替太子殿下想你保證,太子殿下登基後也絕不會虧待於你的。”漢王苦笑起身道:“那就多謝太子妃了。”說著便轉身落寞的踽踽而去。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長篇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傳”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擊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