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我們都要走
長生:我在人間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作者:本本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雲居觀倒不是那種不讓人走的地方。
隻是,對於儒修,李長壽一般都會選擇把它們留下來開枝散葉。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孤兒,雖然讀了幾年聖賢書。
但到底比不上那些高門大戶養出來的讀書人 。
無錢無勢,對不上八股文。
考取不了功名。
又手無縛雞之力,幹不了農活。
下了山可能事業還沒搞起來,就先把自己餓死了。
還不如留在山上為自己分擔。
當然,那些說的都是童生這種等級的儒修。
到了貢士,憑他們的智商和學問去考個進士不成問題。
嚴迴生為觀裏唯一的貢士,也是儒修中的最強者。
出去確實能有一番作為。
但這可是李長壽專門物色給自己省力的人選。
輕易可不打算讓他出去。
“迴老師的話,弟子出生貧寒,自幼便見慣了人間疾苦。”
“原本以為這輩子就這樣了,沒想到,陰差陽錯竟擺在老師門下、”
“得了機緣,學了一身的本事。”
“當初,剛入此道的時候我就發誓,一定要還天下一個河清海晏。”
“讓百姓們都能過上安生的日子。”
“如今,學生覺得自己應當是有這份實力了。”
“特來拜別老師,望老師能夠準允。”
嚴迴的聲音深沉。
他不是被父母主動送上山來的。
而是被人牙子賣給淩墨,轉而送到雲居觀的。
當然,他也不是被人牙子拐來的小孩。
而是被他父母主動賣給人牙子。
一來為家裏換口吃食,二來也是給了他一條生路。
他出生農戶,可家中早已沒了自己的土地。
全靠給大戶人家種地混口飯吃。
家中還養活著好幾口子人。
大湯如今恰逢戰亂,上麵催糧催的厲害。
大戶人家自然不肯讓自己的利益有損失,所以把租金又提高了一成。
讓本就岌岌可危的家庭,直接入不敷出。
不得已,隻能賣了孩子。
一別多年,嚴迴已經不知道自己家怎麽樣了。
但他依舊記得,從家裏被賣到京城,這一路上都是悲劇。
有肆意殺戮的土匪,也有暴力催征的官吏。
還有對下人非打即罵,完全沒把人當人看的富商。
整個大湯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嚴迴沒有其他的報複,他自打啟蒙唯一的想法就是救救這個已經病入膏肓的王朝。
為此,他日夜發奮的讀書。
直到最近,他感覺自己似乎已經有了改變這個王朝的能力。
這才特來請辭。
“額............雖然...........但是...............”
“你真要走?”
李長壽很想告訴他,雖然他的實力在雲居觀裏已經很厲害了。
但有時候,憑借他孤身一人什麽都改變不了。
沒錯,他有實力,但對於武者而言,隨便派個大宗師過來就能把他幹掉了。
亂世出梟雄。
不敢說大宗師是大路貨,但也絕對算不上少數。
學問,他確實很有學問。
不過學的不是應試教育,對於八股文這種東西不適用。
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可沒有權勢在後麵撐腰,帝王家也不收他這一肚子的才華。
大湯難道沒有能人能改變現在的局麵了嗎?
有,當然有,而且不止一個。
問題是,這些人走不到帝王麵前。
就算能走到帝王的麵前,也不一定能取得他的信任。
皇帝的基礎就是兵權,隻有有人支持他才是皇帝。
所以,皇帝最信任的人必須是手握兵權之人。
並且用盡手段拉攏,就好像出售後宮之位用來聯姻。
如果他走到所有人的對立麵,除非他能隻手遮天,否則不過是皇位上的傀儡罷了。
簡而言之,一沒武力,二沒勢力。
李長壽完全不看好這個一腔孤血的學生。
當然,嚴迴也可以選擇一窩流寇加入。
那就更加沒底了。
怎麽想,都是一個失敗的下場。
“不錯,不止弟子要走。”
“其實.................好多師兄弟都和我有一樣的念頭。”
“我隻是先來老師這探探口風。”
嚴迴本以為老師要麽同意要麽拒絕。
沒想到,他的態度似乎晦澀不明。
不得已,隻能先把其他人先賣了,探探老師的口風。
“噗..........咳咳咳..............好多人?”
“都有哪些?”
李長壽剛喝了口水,想要壓壓腦中的思緒。
哪曾想,居然還有這種事。
當即一口茶水全都噴了出來。
“還有路淵、陳開、公孫由.............”
嚴迴報了一連串的名字,居然都是現在儒修中的佼佼者。
最少也是秀才、舉人的境界。
“咳咳,什麽?”
“你們都想走?”
由不得他不震驚。
這些人要是都去了,李長壽想要找個代課的都找不到。
“是的,學生們都是窮苦出身,都想為大湯做點事。”
嚴迴點了點頭。
“其實,王朝覆滅是正常的事情。”
“悠悠蒼天,不可能讓一個王朝永生。”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王朝更迭實在沒什麽可說的。”
“就好像人一樣,王朝也有初生到朝氣蓬勃,再到衰老。”
“這不是人力可以避免的。”
李長壽聲音悠悠而且蒼涼。
他活了快三千年了。
見識經曆過的王朝實在是太多了。
也知道王朝的通病,那實在不是人力可以挽迴。
哪怕強如北魏,依舊走向了衰亡。
原本偌大的王朝分崩離析。
至今沒人能夠再現北魏的輝煌。
倒是各個宗門還有各個世家,活的頗為滋潤。
少了北魏這座大山,少林的日子都好過了不少。
現在他們所在的那個王朝就是靠著少林僧人打下的天下。
對少林可謂是百依百順。
王朝不是永恆的,但門派可以活的更久。
因為,名門大派很少有一言堂。
不容易被家族掌控。
話語權全憑武力。
而且,更迭很快。
他們隻注重傳承,不注重血緣關係。
加上他們隻注重傳承,不注重勢力。
隻是,對於儒修,李長壽一般都會選擇把它們留下來開枝散葉。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孤兒,雖然讀了幾年聖賢書。
但到底比不上那些高門大戶養出來的讀書人 。
無錢無勢,對不上八股文。
考取不了功名。
又手無縛雞之力,幹不了農活。
下了山可能事業還沒搞起來,就先把自己餓死了。
還不如留在山上為自己分擔。
當然,那些說的都是童生這種等級的儒修。
到了貢士,憑他們的智商和學問去考個進士不成問題。
嚴迴生為觀裏唯一的貢士,也是儒修中的最強者。
出去確實能有一番作為。
但這可是李長壽專門物色給自己省力的人選。
輕易可不打算讓他出去。
“迴老師的話,弟子出生貧寒,自幼便見慣了人間疾苦。”
“原本以為這輩子就這樣了,沒想到,陰差陽錯竟擺在老師門下、”
“得了機緣,學了一身的本事。”
“當初,剛入此道的時候我就發誓,一定要還天下一個河清海晏。”
“讓百姓們都能過上安生的日子。”
“如今,學生覺得自己應當是有這份實力了。”
“特來拜別老師,望老師能夠準允。”
嚴迴的聲音深沉。
他不是被父母主動送上山來的。
而是被人牙子賣給淩墨,轉而送到雲居觀的。
當然,他也不是被人牙子拐來的小孩。
而是被他父母主動賣給人牙子。
一來為家裏換口吃食,二來也是給了他一條生路。
他出生農戶,可家中早已沒了自己的土地。
全靠給大戶人家種地混口飯吃。
家中還養活著好幾口子人。
大湯如今恰逢戰亂,上麵催糧催的厲害。
大戶人家自然不肯讓自己的利益有損失,所以把租金又提高了一成。
讓本就岌岌可危的家庭,直接入不敷出。
不得已,隻能賣了孩子。
一別多年,嚴迴已經不知道自己家怎麽樣了。
但他依舊記得,從家裏被賣到京城,這一路上都是悲劇。
有肆意殺戮的土匪,也有暴力催征的官吏。
還有對下人非打即罵,完全沒把人當人看的富商。
整個大湯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嚴迴沒有其他的報複,他自打啟蒙唯一的想法就是救救這個已經病入膏肓的王朝。
為此,他日夜發奮的讀書。
直到最近,他感覺自己似乎已經有了改變這個王朝的能力。
這才特來請辭。
“額............雖然...........但是...............”
“你真要走?”
李長壽很想告訴他,雖然他的實力在雲居觀裏已經很厲害了。
但有時候,憑借他孤身一人什麽都改變不了。
沒錯,他有實力,但對於武者而言,隨便派個大宗師過來就能把他幹掉了。
亂世出梟雄。
不敢說大宗師是大路貨,但也絕對算不上少數。
學問,他確實很有學問。
不過學的不是應試教育,對於八股文這種東西不適用。
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可沒有權勢在後麵撐腰,帝王家也不收他這一肚子的才華。
大湯難道沒有能人能改變現在的局麵了嗎?
有,當然有,而且不止一個。
問題是,這些人走不到帝王麵前。
就算能走到帝王的麵前,也不一定能取得他的信任。
皇帝的基礎就是兵權,隻有有人支持他才是皇帝。
所以,皇帝最信任的人必須是手握兵權之人。
並且用盡手段拉攏,就好像出售後宮之位用來聯姻。
如果他走到所有人的對立麵,除非他能隻手遮天,否則不過是皇位上的傀儡罷了。
簡而言之,一沒武力,二沒勢力。
李長壽完全不看好這個一腔孤血的學生。
當然,嚴迴也可以選擇一窩流寇加入。
那就更加沒底了。
怎麽想,都是一個失敗的下場。
“不錯,不止弟子要走。”
“其實.................好多師兄弟都和我有一樣的念頭。”
“我隻是先來老師這探探口風。”
嚴迴本以為老師要麽同意要麽拒絕。
沒想到,他的態度似乎晦澀不明。
不得已,隻能先把其他人先賣了,探探老師的口風。
“噗..........咳咳咳..............好多人?”
“都有哪些?”
李長壽剛喝了口水,想要壓壓腦中的思緒。
哪曾想,居然還有這種事。
當即一口茶水全都噴了出來。
“還有路淵、陳開、公孫由.............”
嚴迴報了一連串的名字,居然都是現在儒修中的佼佼者。
最少也是秀才、舉人的境界。
“咳咳,什麽?”
“你們都想走?”
由不得他不震驚。
這些人要是都去了,李長壽想要找個代課的都找不到。
“是的,學生們都是窮苦出身,都想為大湯做點事。”
嚴迴點了點頭。
“其實,王朝覆滅是正常的事情。”
“悠悠蒼天,不可能讓一個王朝永生。”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王朝更迭實在沒什麽可說的。”
“就好像人一樣,王朝也有初生到朝氣蓬勃,再到衰老。”
“這不是人力可以避免的。”
李長壽聲音悠悠而且蒼涼。
他活了快三千年了。
見識經曆過的王朝實在是太多了。
也知道王朝的通病,那實在不是人力可以挽迴。
哪怕強如北魏,依舊走向了衰亡。
原本偌大的王朝分崩離析。
至今沒人能夠再現北魏的輝煌。
倒是各個宗門還有各個世家,活的頗為滋潤。
少了北魏這座大山,少林的日子都好過了不少。
現在他們所在的那個王朝就是靠著少林僧人打下的天下。
對少林可謂是百依百順。
王朝不是永恆的,但門派可以活的更久。
因為,名門大派很少有一言堂。
不容易被家族掌控。
話語權全憑武力。
而且,更迭很快。
他們隻注重傳承,不注重血緣關係。
加上他們隻注重傳承,不注重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