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片廣袤的田野上,林才一行人親身耕作,才真正體會到了農事的艱辛與不易。
王守仁凝視著滿腔憤慨的學子們,語氣沉靜而有力:“農人的勞苦,今日我們雖隻略窺一二,便已心生疲憊。然農人的日常,春種秋收,夏灌冬役,全年無休,其辛勞豈是半日勞作可比?”
他輕笑一聲,隨即深入淺出:“常說‘農,天下之本’,但這‘本’字,又有幾人真正放在心上?多少年來,談農耕者無數,又有幾人真正願意彎下腰,體驗這泥土的厚重與汗水的鹹澀?若不知其艱辛,卻妄談仁政,那不過是鏡花水月,空談一場。”
話音落下,四周一片寂靜,仿佛連空氣都凝固了。那指責的鋒芒,似乎不隻是針對那些勸農書的作者,而是直指在座的每一位。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無人敢於出言反駁。那些原本準備反駁王守仁的學子們,此刻也選擇了緘默。
王守仁接著說道:“在這短暫的休憩之際,讓我再談談‘同理心’。林才的勸農書,難道他的學問不精深,他的文字不優美?難道他不夠聰慧?”
眾人紛紛搖頭,連皇帝朱厚照也不例外。
如此佳篇,竟被朝廷譽為典範,那作者至少也是翰林之才,誰敢質疑其學問與智慧?
“那為何你們對這篇文章不屑一顧呢?其實,問題一目了然,那是因為作者缺乏同理心。他未曾親身經曆開墾的辛勞,未曾感受播種的焦慮,未曾體驗收割的喜悅,對農耕,他隻有空洞的想象。”
“讀書人的美好想象本無過錯,古往今來,多少傳世之作,都是源於這份想象。但若想憑借這份想象來實現聖人的仁政,那就大錯特錯了。輕則淪為笑談,重則誤國誤民,仁政或許就成了苛政,好心變成了壞事。”
“自大明立國以來,多少賢臣能臣,才智過人,但百年來,可有真正達到聖人所說的大治之世?”
眾人再次搖頭,朱厚照亦然。道理不言自明,縱然當今是太平盛世,但大治之世,不過是鏡花水月,心知肚明而已。
在這靜謐的書房裏,王守仁一拂袖間,笑聲如春雷炸響,迴蕩在每一寸木梁之間:“嘿,諸位,聽我一言,百年來,不,追溯到唐宋,咱們大明這天下,哪有真正的大治?最多也就是太平盛世,不過百載光陰。這問題,究竟出在哪兒?難道不是出在廟堂之上,朝野之間,甚至,出在我們的身上?咱們這些讀書人,自詡才智過人,學問淵博,卻往往缺乏那份同理心。治國平天下,談何容易?你以為,光憑滿腹經綸,便能輕鬆駕馭?若真如此,孔孟時代,天下早已井然有序了。”
話音剛落,四周頓時陷入一片沉寂,眾人似乎在細細咀嚼著王守仁這番深意。他言語樸實,形象隨性,一身泥濘,長袖隨意卷起,毫無半點斯文之態。
站在一旁的劉健,眉宇間透著沉思,即使心中有所保留,卻也忍不住被王守仁的話觸動。
看著大家憤憤不平地議論那所謂的“勸農書”,劉健不禁老臉一紅,心中暗想,即便想要為這書或是程朱理學辯護,卻也難以找到合適的論據。
……
“那麽,接下來的話題,咱們來聊聊這大道至簡。何為道?聖人的智慧,又指向何方?”
王守仁的笑容如春風拂麵,他目光掃過眾人,問道。
讀書人們再次陷入沉默,聖人的學問,深邃如海,他們苦讀數年,不過窺見了冰山一角,哪裏敢自稱掌握了真理。
就在這沉默中,一人忽然舉手,自信滿滿地說:“我知道,我知道!”
眾人齊齊望去,這不就是那位自詡天才的朱壽嗎?眾人臉色一沉,心中暗罵,這朱壽,真是厚顏無恥,也配談聖人之道?
王守仁微笑著看向朱厚照,眼中閃過一絲讚賞。恩師早已暗示,太子即將到來,王守仁秉持著平易近人的態度,待之如常。
王守仁輕鬆一笑:“朱秀才,你且說來聽聽。”
朱厚照興奮地背著手,自信滿滿:“聖人之道,簡單得很,不外乎勤學、孝順、忠君、仁政,這不都是《論語》裏寫得明明白白的嗎?”
話音剛落,周圍的讀書人幾乎要暈厥,心中暗罵朱厚照的無知,聖人道理,豈是寥寥數語就能概括?你朱壽,讀過幾卷四書?春秋典故,你又能領會幾分?真是無恥至極……
此時,劉健已經悄悄走近,一聽朱厚照的迴答,不禁苦笑不已。
太子殿下,竟是一派天真爛漫,無畏於世間的紛擾啊。
……
然而,此刻的王守仁卻悠然開口:“沒錯,一語中的!忠孝仁義,這四字便是聖賢智慧的精髓所在,朱秀才一語點破,真是令人心生敬意……”
朱厚照聽罷,不禁眉開眼笑。
他忽然覺得,這學問竟如此妙趣橫生。
相較之下,楊詹事那一套之乎者也,囉嗦冗長,跟了他幾年,學到的不過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陳詞濫調,末了還自我解嘲,說什麽“我讀書二十載,一無所成”。這樣的學問,豈是凡人能讀的?讀二十年,天天自詡懸梁刺股,卻終是一無所獲。如此自詡,還叫人跟著去讀,豈不是要讓人讀一輩子,也落得個“一無所成”?這學問,究竟有何用?
倒是王先生的話語,讓人聽得如沐春風。
眾人麵麵相覷,心中滿是疑惑。
王守仁微微一笑,說道:“各位心中或許有許多不解,其實今日聚集於此的,大多是初出茅廬之輩。我之所以提問,正是想引出‘大道至簡’的道理。聖人之學,就如同佛家所言‘慈悲為懷’,心中有善,便是修行。若舍棄了這善的根本,即便隱居深山古寺,日夜念經,又有何益?聖人之學亦然,他們所倡導的,不過是忠孝仁義四字。四書五經,不過是教人如何堅守這四字真言,但也不宜過度解讀。忠孝仁義,乃是智慧之根,聖人之理,便是良知。”
“因此,擁有良知,方能知行合一。隻要我們堅守良知,勇敢地去行動,這便是行。就如同我們耕田的農夫,耕種的過程既是行動,也是學習。身體力行越多,所學越豐富。你既領悟了聖人之道,便能分辨是非善惡,知道什麽該避,什麽該行。”
“然而,若你認為某事有益,為何不付諸行動呢?古往今來,聖賢如三皇五帝,神農嚐百草,大禹治水,他們無不身體力行,踐行仁義。就像我們的朱秀才,他已深知忠孝仁義,今日耕地,對農人感同身受,學到了許多知識,堅守本心,若有所得,便在耕種中掌握了農技。如此,他日若能高中狀元,入朝為官,便不會再犯勸農書中的錯誤。行動,正是領悟真知的最佳途徑。終日閉門苦讀,反而讓大道與我們漸行漸遠。”
朱厚照得意地笑了,心中暗想,這恐怕是世上第一個說他真正理解了聖人之道的人,既是有才學,又得聖人真傳。
在靜謐的書香氛圍中,每一位讀書人似乎都被某種神秘的力量吸引,陷入了沉思。那本勸農書的反麵教材,以其獨特的幽默感,讓他們不禁啞然失笑。而那位揮灑筆墨的翰林,不就是王先生口中的那位,在書齋裏追尋宇宙大道的智者嗎?
一位學子忍不住好奇地發聲:“讀書人豈不是應該埋頭書卷,怎能放下身段去耕地呢?”
王守仁凝視著提出疑問的學子,目光深邃而堅定:“豈止是耕地,君子六藝,豈能獨缺一技?讀書人不僅要精通禮儀,還需精通聲樂、騎射、駕馭車馬、書法、算數。”
“既然如此,那麽學習耕種,又有什麽不妥?讀書人若不廣博地涉獵天下之事,又怎能肩負起救世扶危的重任呢?”他話鋒一轉,提到了自己的師兄徐經,“他上通天文,下曉地理,實在令人敬佩。另一位師兄,畫技更是出神入化,令人歎為觀止。天下萬物皆含學問,聖人的教誨,旨在端正你的心性。心中已有聖人之道,便能正心誠意。又何必拘泥於古人的教條,期待他們指導我們如何拯救蒼生,推行仁政呢?”
王守仁凝視著滿腔憤慨的學子們,語氣沉靜而有力:“農人的勞苦,今日我們雖隻略窺一二,便已心生疲憊。然農人的日常,春種秋收,夏灌冬役,全年無休,其辛勞豈是半日勞作可比?”
他輕笑一聲,隨即深入淺出:“常說‘農,天下之本’,但這‘本’字,又有幾人真正放在心上?多少年來,談農耕者無數,又有幾人真正願意彎下腰,體驗這泥土的厚重與汗水的鹹澀?若不知其艱辛,卻妄談仁政,那不過是鏡花水月,空談一場。”
話音落下,四周一片寂靜,仿佛連空氣都凝固了。那指責的鋒芒,似乎不隻是針對那些勸農書的作者,而是直指在座的每一位。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無人敢於出言反駁。那些原本準備反駁王守仁的學子們,此刻也選擇了緘默。
王守仁接著說道:“在這短暫的休憩之際,讓我再談談‘同理心’。林才的勸農書,難道他的學問不精深,他的文字不優美?難道他不夠聰慧?”
眾人紛紛搖頭,連皇帝朱厚照也不例外。
如此佳篇,竟被朝廷譽為典範,那作者至少也是翰林之才,誰敢質疑其學問與智慧?
“那為何你們對這篇文章不屑一顧呢?其實,問題一目了然,那是因為作者缺乏同理心。他未曾親身經曆開墾的辛勞,未曾感受播種的焦慮,未曾體驗收割的喜悅,對農耕,他隻有空洞的想象。”
“讀書人的美好想象本無過錯,古往今來,多少傳世之作,都是源於這份想象。但若想憑借這份想象來實現聖人的仁政,那就大錯特錯了。輕則淪為笑談,重則誤國誤民,仁政或許就成了苛政,好心變成了壞事。”
“自大明立國以來,多少賢臣能臣,才智過人,但百年來,可有真正達到聖人所說的大治之世?”
眾人再次搖頭,朱厚照亦然。道理不言自明,縱然當今是太平盛世,但大治之世,不過是鏡花水月,心知肚明而已。
在這靜謐的書房裏,王守仁一拂袖間,笑聲如春雷炸響,迴蕩在每一寸木梁之間:“嘿,諸位,聽我一言,百年來,不,追溯到唐宋,咱們大明這天下,哪有真正的大治?最多也就是太平盛世,不過百載光陰。這問題,究竟出在哪兒?難道不是出在廟堂之上,朝野之間,甚至,出在我們的身上?咱們這些讀書人,自詡才智過人,學問淵博,卻往往缺乏那份同理心。治國平天下,談何容易?你以為,光憑滿腹經綸,便能輕鬆駕馭?若真如此,孔孟時代,天下早已井然有序了。”
話音剛落,四周頓時陷入一片沉寂,眾人似乎在細細咀嚼著王守仁這番深意。他言語樸實,形象隨性,一身泥濘,長袖隨意卷起,毫無半點斯文之態。
站在一旁的劉健,眉宇間透著沉思,即使心中有所保留,卻也忍不住被王守仁的話觸動。
看著大家憤憤不平地議論那所謂的“勸農書”,劉健不禁老臉一紅,心中暗想,即便想要為這書或是程朱理學辯護,卻也難以找到合適的論據。
……
“那麽,接下來的話題,咱們來聊聊這大道至簡。何為道?聖人的智慧,又指向何方?”
王守仁的笑容如春風拂麵,他目光掃過眾人,問道。
讀書人們再次陷入沉默,聖人的學問,深邃如海,他們苦讀數年,不過窺見了冰山一角,哪裏敢自稱掌握了真理。
就在這沉默中,一人忽然舉手,自信滿滿地說:“我知道,我知道!”
眾人齊齊望去,這不就是那位自詡天才的朱壽嗎?眾人臉色一沉,心中暗罵,這朱壽,真是厚顏無恥,也配談聖人之道?
王守仁微笑著看向朱厚照,眼中閃過一絲讚賞。恩師早已暗示,太子即將到來,王守仁秉持著平易近人的態度,待之如常。
王守仁輕鬆一笑:“朱秀才,你且說來聽聽。”
朱厚照興奮地背著手,自信滿滿:“聖人之道,簡單得很,不外乎勤學、孝順、忠君、仁政,這不都是《論語》裏寫得明明白白的嗎?”
話音剛落,周圍的讀書人幾乎要暈厥,心中暗罵朱厚照的無知,聖人道理,豈是寥寥數語就能概括?你朱壽,讀過幾卷四書?春秋典故,你又能領會幾分?真是無恥至極……
此時,劉健已經悄悄走近,一聽朱厚照的迴答,不禁苦笑不已。
太子殿下,竟是一派天真爛漫,無畏於世間的紛擾啊。
……
然而,此刻的王守仁卻悠然開口:“沒錯,一語中的!忠孝仁義,這四字便是聖賢智慧的精髓所在,朱秀才一語點破,真是令人心生敬意……”
朱厚照聽罷,不禁眉開眼笑。
他忽然覺得,這學問竟如此妙趣橫生。
相較之下,楊詹事那一套之乎者也,囉嗦冗長,跟了他幾年,學到的不過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陳詞濫調,末了還自我解嘲,說什麽“我讀書二十載,一無所成”。這樣的學問,豈是凡人能讀的?讀二十年,天天自詡懸梁刺股,卻終是一無所獲。如此自詡,還叫人跟著去讀,豈不是要讓人讀一輩子,也落得個“一無所成”?這學問,究竟有何用?
倒是王先生的話語,讓人聽得如沐春風。
眾人麵麵相覷,心中滿是疑惑。
王守仁微微一笑,說道:“各位心中或許有許多不解,其實今日聚集於此的,大多是初出茅廬之輩。我之所以提問,正是想引出‘大道至簡’的道理。聖人之學,就如同佛家所言‘慈悲為懷’,心中有善,便是修行。若舍棄了這善的根本,即便隱居深山古寺,日夜念經,又有何益?聖人之學亦然,他們所倡導的,不過是忠孝仁義四字。四書五經,不過是教人如何堅守這四字真言,但也不宜過度解讀。忠孝仁義,乃是智慧之根,聖人之理,便是良知。”
“因此,擁有良知,方能知行合一。隻要我們堅守良知,勇敢地去行動,這便是行。就如同我們耕田的農夫,耕種的過程既是行動,也是學習。身體力行越多,所學越豐富。你既領悟了聖人之道,便能分辨是非善惡,知道什麽該避,什麽該行。”
“然而,若你認為某事有益,為何不付諸行動呢?古往今來,聖賢如三皇五帝,神農嚐百草,大禹治水,他們無不身體力行,踐行仁義。就像我們的朱秀才,他已深知忠孝仁義,今日耕地,對農人感同身受,學到了許多知識,堅守本心,若有所得,便在耕種中掌握了農技。如此,他日若能高中狀元,入朝為官,便不會再犯勸農書中的錯誤。行動,正是領悟真知的最佳途徑。終日閉門苦讀,反而讓大道與我們漸行漸遠。”
朱厚照得意地笑了,心中暗想,這恐怕是世上第一個說他真正理解了聖人之道的人,既是有才學,又得聖人真傳。
在靜謐的書香氛圍中,每一位讀書人似乎都被某種神秘的力量吸引,陷入了沉思。那本勸農書的反麵教材,以其獨特的幽默感,讓他們不禁啞然失笑。而那位揮灑筆墨的翰林,不就是王先生口中的那位,在書齋裏追尋宇宙大道的智者嗎?
一位學子忍不住好奇地發聲:“讀書人豈不是應該埋頭書卷,怎能放下身段去耕地呢?”
王守仁凝視著提出疑問的學子,目光深邃而堅定:“豈止是耕地,君子六藝,豈能獨缺一技?讀書人不僅要精通禮儀,還需精通聲樂、騎射、駕馭車馬、書法、算數。”
“既然如此,那麽學習耕種,又有什麽不妥?讀書人若不廣博地涉獵天下之事,又怎能肩負起救世扶危的重任呢?”他話鋒一轉,提到了自己的師兄徐經,“他上通天文,下曉地理,實在令人敬佩。另一位師兄,畫技更是出神入化,令人歎為觀止。天下萬物皆含學問,聖人的教誨,旨在端正你的心性。心中已有聖人之道,便能正心誠意。又何必拘泥於古人的教條,期待他們指導我們如何拯救蒼生,推行仁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