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長壽,可謂是人類的軟肋,不管人高升到什麽位置,那怕權勢滔天,要什麽有什麽,就算全天下都是他的,但是不管是誰,到最後唯獨都逃不過一個死字,因此很多曆代君王都追求長生不老。
都說長壽其實是有秘訣的,而一家店鋪就有這種秘訣,這個店鋪名叫長壽齋,是一間老字號商鋪,多年以來,掌櫃換了好幾茬,但是有一個人一直都在,那就是在後廚掌勺大廚。
掌勺的這位老師傅,如今已是須發皆白,人人都稱他為王師傅,而長壽齋的名氣也是因王師傅而來的。
王師傅做的一手好菜,但凡嚐過王師傅做的菜肴,沒有一個不豎大拇指的,再加上長壽齋主打養生菜,食材都是天然健康,因此長壽齋大受客人的歡迎,慕名而來的客人也是絡繹不絕,這麽多年來,王師傅孑然一身,從未成家,更是無兒無女,至於王師傅來自何處也是無人知曉,村民們隻知道自打有長壽齋開始,王師傅就一直在裏麵掌勺了。
王師傅跟別的掌勺師傅不一樣,別的師傅要說做個什麽拿手菜,那不能隨便看,萬一被人把這個手藝學了去怎麽辦,而王師傅做菜,不管是做什麽菜,那都是廚房門大開,有願意觀看的盡管看個夠,他的廚藝精湛,客人們總是讚口不絕。
這一天,長壽齋的掌櫃叫來王師傅,笑著說:王師傅,剛才有一個小夥子主動上門來,說要來咱們長壽齋幫忙給你打打下手兒,那小夥子說了,不要工錢,隻要能跟著您學一星半點的手藝,那就行了。
王師傅嗬嗬一笑,樂道:這種事還是掌櫃你做主吧,老夫我怎麽著都行。
掌櫃的點點頭:咱們長壽齋的廚房裏就隻有你一個人,以前還能湊合,可是現在客人越來越多了,你年紀也大了,若是能有個人幫你打打下手什麽的,也能幫你分擔一些。
王師傅點頭道:嗯,老掌櫃之前也提過這事,不過那會兒來咱們這裏吃飯的人少,我還有點兒力氣,再加上那時咱們長壽齋掙的也不多,便一直沒雇人,如今也是時候雇人了。
掌櫃見王師傅沒有反對,就把小夥子叫了進來,小夥子自稱李二,認識他的都喜歡喊他二李,二李二十多歲的年紀,身體挺壯實,而且眼神靈動,有一股精明。
王師傅看了看李二,點頭說道:既然掌櫃都同意了,你就來幫我打打下手吧。
二李聽後是欣喜不已,連連道謝。
轉眼到了第二天,長壽齋的食客不多,稍有空閑,王師傅擦了擦汗,打算歇會兒,忽然二李子急匆匆的跑進後廚,喊道:師父,有貴客來了。
話音剛落,外頭就傳來馬蹄聲,王師傅打開窗戶往外一看,一輛華麗的馬車在長壽齋門前停了下來,馬車一打開,走下來一個胖乎乎的中年人。
二李子指著那個中年人對王師傅說:剛才我正想出去買菜時,又看見這輛馬車迎麵過來了,看樣子是衝著咱們長壽齋來的,我認得這馬車,這是臨鎮陳員外的,陳員外是咱們這一代的首富,他都來咱倆長壽齋了,可真是給咱們長壽齋長臉啊。
王師傅聞言笑了笑,也沒說什麽,二李子趕緊是出去招唿陳員外一行人,沒過多久,二李子又進了廚房,將菜單遞給了王師傅:師傅,這陳員外果然豪爽,點了咱們這裏最貴的長壽全席。
王師傅看了看菜單,就帶著二李子開始忙活,慌亂中,二李子把鍋勺遞給了王師傅,王師傅當時皺了一下眉,微微愣了一下,二李子立刻反應過來,一拍自己腦袋,趕忙陪笑道:師傅,對不住,我太高興了,我一下子忘了師傅的規矩,炒菜隻能用筷子,不能用勺。
原來王師傅有一雙筷子,比一般的筷子要沉,每逢做菜的時候,王師傅就用筷子代替鍋勺,要是在別人看來,用筷子炒菜那是諸多不便,但是在王師傅手裏,那筷子是上下翻飛,跟雜耍一樣,令人驚歎,不一會兒的功夫,一桌子長壽齋最具有特別的菜肴就給做好了。
陳員外身份尊貴,連長壽齋的掌櫃也得親自出來招唿,等吃完飯菜之後,陳員外摸著他那肚子那一臉滿足的說:這長壽齋果然名不虛傳哪。
掌櫃抱拳客氣的說道:陳員外過獎了,您賞臉光臨小店,客氣客氣。
陳員外又說道:我聞聽長壽齋有一位老師傅,人稱王師傅,今日這桌佳肴想必就是出自王師傅之手吧,我對王師傅早已久仰大名,能否請王師傅出來一敘,我也好當麵道謝。
掌櫃麵露難色:王師傅脾氣古怪,他不喜歡出來見客,還說要是有願意看的,就上後廚隨便看,但是出來跟人說客氣話,王師傅不喜歡這樣。
王師傅不願意出去,但是招架不住陳員外的再三懇求,掌櫃隻好讓二李子去跟王師傅說說,看看能否出來見一見陳員外,沒想到這一次王師傅倒是挺爽快的答應了,沒過多久,就跟著二李子來到了大堂,一陣寒暄過後,陳員外拉著王師傅的手,笑嗬嗬地說:這次我來長壽齋品嚐了王師傅的廚藝,真是不虛此行,王師傅,我們後會有期。
王師傅點點頭,但是總覺得陳員外笑得不自然,似乎另有深意。
這天晚上,送走最後一名顧客後,王師傅正打算迴去休息,二李子卻從懷裏掏出一個鼓鼓的荷包塞到了王師傅的手裏,緊接著,二李子壓低了聲音說:師傅,今天招唿陳員外時,他把這荷包給了我,讓我一定趁沒人注意的時候再給你,他還說打烊之後讓你去前邊那家客棧見他,他會在哪一直等著您。
王師傅臉上一臉淡然,似乎一點兒也不意外,他靜靜地盯著二李子,二李子也是被看的渾身不自在,許久才吞吞吐吐道:師傅,是不是我做錯了?
王師傅頭也不迴地往外走,一邊走一邊說道:你的那份也一起退給人家吧,既然人家執意要見我,那我就去見一見。
王師傅剛進客棧,陳員外一眼就看到了王師傅,趕忙起身招唿道:王師傅,真人麵前不說假話,既然您來了,我也就直言了,我準備開一家飯館,如果您能來我這裏幫忙,酬勞方麵肯定讓您滿意。
王師傅聽完沒說話,隻是默默的歎了一口氣。
陳員外笑道:王師傅有何要求,盡管提出來。
王師傅又長歎了一口氣,說道:你不是第一個來挖牆角的,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我也不跟你兜圈子,實話告訴你吧,長壽齋以長壽菜聞名,而我王老頭就是活招牌,附近的人都知道我年紀一大把了還能長勺,做菜的味道也不差,也許這就是我們長壽齋最吸引人的地方,長壽齋的飯菜本身就是對養生有益,再加上我這活招牌,久而久之,長壽齋的名聲也就遠近聞名了,這些年來,有不少飯館想請我去,想利用我複製長壽齋的奇跡,但是我都一把年紀了,早已視錢財為身外之物,之所以還留在這長壽齋,全是因為是長壽齋的老掌櫃對我有大恩,當年若不是老掌櫃將我從冰天雪地裏救迴來,還給我一口飯吃,我這條老命也活不到現在,所以你說的酬勞對我沒有任何吸引力,您還是另請高明吧。
王師傅說完之後,轉身就走了,隻留下陳員外一臉陰沉的站在原地。
之後的一段時間,長壽齋的日子過得平平靜靜,生意也跟以前一樣,但是自從那件事發生以後,陳員外再也沒有到長壽齋來過,二李子雖然收了陳員外的好處,王師傅心善,念他年輕不懂事,又讓他退迴去了,見二李子老老實實的把錢退給了陳員外,王師傅就也沒把這件事張揚出去,還是繼續把他留在身邊,二李子也變得更加好學,每迴王師傅做菜的時候,他總是在站一旁目不轉睛的看著,還時不時地請教王師傅做菜的竅門,時間一久,漸漸的,二李子自己做菜也變得有模有樣了。
這一天,二李子信心滿滿的炒了一盤菜,自己嚐了嚐之後,皺著眉頭,一臉不滿意的對一旁的王師傅說道:師傅,我都跟您學了這麽長時間,可我怎麽覺得我炒出來的菜跟您相比還是差了點,但是到底差在那裏,我也說不上來,這是為什麽呢?
王師傅聽了之後,沒有說話,二李子見王師傅沒說話,緊接著問道:師傅,我聽來長壽齋吃飯的客人說,您之所以堅持用筷子炒菜,是因為那雙筷子是件神物,用那雙筷子炒出來的菜,不僅色香味俱全,更重要的是能讓做出來的菜具備養生功效,食之可延年益壽,不知道這件事是真的還是假的?
王師傅看著二李子炙熱的眼神,默默的歎了口氣,二李子平時請教做菜的竅門,王師傅都會耐心解答,如今問到自己的那雙鐵筷子,他卻不願意說話了,二李子見王師傅不想說話,無奈之下,隻好把一肚子的疑問又咽了迴去。
幾天以後,到了長壽齋的施齋日,每年的這一天,長壽齋都會做一些飯菜,免費施舍給附近的貧困人家,正當眾人忙得團團轉的時候,二李子突然跑進廚房,一臉焦急地對王師傅說:師傅,不好了,柴火屋失火了。
王師傅趕忙招唿眾人往柴火屋救火,索性火勢不大,可是在救火的時候,二李子手忙腳亂,踉蹌的整個人撞到了王師傅的身上,結果兩個人一起倒在了一小堆燒著的柴火上,二李子趕忙脫下王師傅身上的衣服,拍滅火星,將其扶起來:師傅,實在對不住,剛才沒站穩,您這衣服不能穿了,我扶您到後麵換身衣服,再擦點藥膏。
王師傅看著火勢被撲滅了,便點了點頭,跟二李子進了屋。
第二天,王師傅在做菜的時候,突然發現他的鐵筷子不見了,他仔細想了想,昨日失火的時候一陣慌亂,可能鐵筷子就是在那個時候不知去向的,如今失火的地方已經收拾幹淨,上哪找這鐵筷子呢?
二李子一臉內疚的說:師傅,實在對不住,我沒幫您保管好鐵筷子。
王師傅搖搖頭,說道:當時情況慌亂,怨不得你,丟了就丟了,不過一雙筷子罷了。
話雖如此,可是王師傅的臉上還是閃過一絲遺憾的神情,二李子見狀,心頭一動,壓低了聲音說:師傅,外麵的人都說師傅你全靠那雙筷子才能做出長壽菜,如今沒了那雙筷子,咱們長壽齋怎麽辦呢?
王師傅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這把二李子看的是一頭霧水。
這件事在當地傳了一陣子,大家都說王師傅的鐵筷子丟了,都唏噓不已,而來長壽齋吃飯的人也確實有所減少,但是後來見飯菜還是那麽地道,還是原來的味道,大家還是繼續來吃飯,長壽齋還是像以前一樣門庭若市。
又過了一陣子,二李子突然要說辭工,二李子麵露難色的對掌櫃說:掌櫃的,實不相瞞,我家中的雙親得了重病,百善孝為先,我得迴去照顧,實在是不得已才辭工的。
掌櫃聽後,歎了口氣,安慰道:既然是雙親的緣故,我也不勉強留你了,你趕緊收拾收拾,一會兒我就把工錢給你結了,好讓你趕緊迴家。
就在二李子辭工後沒多久,附近新開了一家飯館名叫養年齋,新開的養年齋也是主打養生菜,顯然是衝著長壽齋來的,一開始,大家圖個新鮮,長壽齋的不少老顧客都被養年齋搶走了,養年齋聲稱他們有獨特的秘方,隻要常年吃養年齋的飯菜,便能得享高壽,頤養天年,但是到了後來,被搶過去的食客又逐漸迴來了,大夥兒都說養年齋的飯菜貴也就算了,關鍵是吃了一段時間,非但沒有長壽之效,還吃出了毛病來,這消息一傳開,養年齋頓時是門客羅雀,終於熬了一年,養年齋生意慘淡,最後隻能關門大吉。
就在養年齋歇業這幾天,王師傅卻不請自來,他站在養年齋門口,看到了陳員外,而陳員外身後則是二李子。
王師傅盯著二李子,笑嗬嗬的問道:你應該姓陳吧?
都說長壽其實是有秘訣的,而一家店鋪就有這種秘訣,這個店鋪名叫長壽齋,是一間老字號商鋪,多年以來,掌櫃換了好幾茬,但是有一個人一直都在,那就是在後廚掌勺大廚。
掌勺的這位老師傅,如今已是須發皆白,人人都稱他為王師傅,而長壽齋的名氣也是因王師傅而來的。
王師傅做的一手好菜,但凡嚐過王師傅做的菜肴,沒有一個不豎大拇指的,再加上長壽齋主打養生菜,食材都是天然健康,因此長壽齋大受客人的歡迎,慕名而來的客人也是絡繹不絕,這麽多年來,王師傅孑然一身,從未成家,更是無兒無女,至於王師傅來自何處也是無人知曉,村民們隻知道自打有長壽齋開始,王師傅就一直在裏麵掌勺了。
王師傅跟別的掌勺師傅不一樣,別的師傅要說做個什麽拿手菜,那不能隨便看,萬一被人把這個手藝學了去怎麽辦,而王師傅做菜,不管是做什麽菜,那都是廚房門大開,有願意觀看的盡管看個夠,他的廚藝精湛,客人們總是讚口不絕。
這一天,長壽齋的掌櫃叫來王師傅,笑著說:王師傅,剛才有一個小夥子主動上門來,說要來咱們長壽齋幫忙給你打打下手兒,那小夥子說了,不要工錢,隻要能跟著您學一星半點的手藝,那就行了。
王師傅嗬嗬一笑,樂道:這種事還是掌櫃你做主吧,老夫我怎麽著都行。
掌櫃的點點頭:咱們長壽齋的廚房裏就隻有你一個人,以前還能湊合,可是現在客人越來越多了,你年紀也大了,若是能有個人幫你打打下手什麽的,也能幫你分擔一些。
王師傅點頭道:嗯,老掌櫃之前也提過這事,不過那會兒來咱們這裏吃飯的人少,我還有點兒力氣,再加上那時咱們長壽齋掙的也不多,便一直沒雇人,如今也是時候雇人了。
掌櫃見王師傅沒有反對,就把小夥子叫了進來,小夥子自稱李二,認識他的都喜歡喊他二李,二李二十多歲的年紀,身體挺壯實,而且眼神靈動,有一股精明。
王師傅看了看李二,點頭說道:既然掌櫃都同意了,你就來幫我打打下手吧。
二李聽後是欣喜不已,連連道謝。
轉眼到了第二天,長壽齋的食客不多,稍有空閑,王師傅擦了擦汗,打算歇會兒,忽然二李子急匆匆的跑進後廚,喊道:師父,有貴客來了。
話音剛落,外頭就傳來馬蹄聲,王師傅打開窗戶往外一看,一輛華麗的馬車在長壽齋門前停了下來,馬車一打開,走下來一個胖乎乎的中年人。
二李子指著那個中年人對王師傅說:剛才我正想出去買菜時,又看見這輛馬車迎麵過來了,看樣子是衝著咱們長壽齋來的,我認得這馬車,這是臨鎮陳員外的,陳員外是咱們這一代的首富,他都來咱倆長壽齋了,可真是給咱們長壽齋長臉啊。
王師傅聞言笑了笑,也沒說什麽,二李子趕緊是出去招唿陳員外一行人,沒過多久,二李子又進了廚房,將菜單遞給了王師傅:師傅,這陳員外果然豪爽,點了咱們這裏最貴的長壽全席。
王師傅看了看菜單,就帶著二李子開始忙活,慌亂中,二李子把鍋勺遞給了王師傅,王師傅當時皺了一下眉,微微愣了一下,二李子立刻反應過來,一拍自己腦袋,趕忙陪笑道:師傅,對不住,我太高興了,我一下子忘了師傅的規矩,炒菜隻能用筷子,不能用勺。
原來王師傅有一雙筷子,比一般的筷子要沉,每逢做菜的時候,王師傅就用筷子代替鍋勺,要是在別人看來,用筷子炒菜那是諸多不便,但是在王師傅手裏,那筷子是上下翻飛,跟雜耍一樣,令人驚歎,不一會兒的功夫,一桌子長壽齋最具有特別的菜肴就給做好了。
陳員外身份尊貴,連長壽齋的掌櫃也得親自出來招唿,等吃完飯菜之後,陳員外摸著他那肚子那一臉滿足的說:這長壽齋果然名不虛傳哪。
掌櫃抱拳客氣的說道:陳員外過獎了,您賞臉光臨小店,客氣客氣。
陳員外又說道:我聞聽長壽齋有一位老師傅,人稱王師傅,今日這桌佳肴想必就是出自王師傅之手吧,我對王師傅早已久仰大名,能否請王師傅出來一敘,我也好當麵道謝。
掌櫃麵露難色:王師傅脾氣古怪,他不喜歡出來見客,還說要是有願意看的,就上後廚隨便看,但是出來跟人說客氣話,王師傅不喜歡這樣。
王師傅不願意出去,但是招架不住陳員外的再三懇求,掌櫃隻好讓二李子去跟王師傅說說,看看能否出來見一見陳員外,沒想到這一次王師傅倒是挺爽快的答應了,沒過多久,就跟著二李子來到了大堂,一陣寒暄過後,陳員外拉著王師傅的手,笑嗬嗬地說:這次我來長壽齋品嚐了王師傅的廚藝,真是不虛此行,王師傅,我們後會有期。
王師傅點點頭,但是總覺得陳員外笑得不自然,似乎另有深意。
這天晚上,送走最後一名顧客後,王師傅正打算迴去休息,二李子卻從懷裏掏出一個鼓鼓的荷包塞到了王師傅的手裏,緊接著,二李子壓低了聲音說:師傅,今天招唿陳員外時,他把這荷包給了我,讓我一定趁沒人注意的時候再給你,他還說打烊之後讓你去前邊那家客棧見他,他會在哪一直等著您。
王師傅臉上一臉淡然,似乎一點兒也不意外,他靜靜地盯著二李子,二李子也是被看的渾身不自在,許久才吞吞吐吐道:師傅,是不是我做錯了?
王師傅頭也不迴地往外走,一邊走一邊說道:你的那份也一起退給人家吧,既然人家執意要見我,那我就去見一見。
王師傅剛進客棧,陳員外一眼就看到了王師傅,趕忙起身招唿道:王師傅,真人麵前不說假話,既然您來了,我也就直言了,我準備開一家飯館,如果您能來我這裏幫忙,酬勞方麵肯定讓您滿意。
王師傅聽完沒說話,隻是默默的歎了一口氣。
陳員外笑道:王師傅有何要求,盡管提出來。
王師傅又長歎了一口氣,說道:你不是第一個來挖牆角的,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我也不跟你兜圈子,實話告訴你吧,長壽齋以長壽菜聞名,而我王老頭就是活招牌,附近的人都知道我年紀一大把了還能長勺,做菜的味道也不差,也許這就是我們長壽齋最吸引人的地方,長壽齋的飯菜本身就是對養生有益,再加上我這活招牌,久而久之,長壽齋的名聲也就遠近聞名了,這些年來,有不少飯館想請我去,想利用我複製長壽齋的奇跡,但是我都一把年紀了,早已視錢財為身外之物,之所以還留在這長壽齋,全是因為是長壽齋的老掌櫃對我有大恩,當年若不是老掌櫃將我從冰天雪地裏救迴來,還給我一口飯吃,我這條老命也活不到現在,所以你說的酬勞對我沒有任何吸引力,您還是另請高明吧。
王師傅說完之後,轉身就走了,隻留下陳員外一臉陰沉的站在原地。
之後的一段時間,長壽齋的日子過得平平靜靜,生意也跟以前一樣,但是自從那件事發生以後,陳員外再也沒有到長壽齋來過,二李子雖然收了陳員外的好處,王師傅心善,念他年輕不懂事,又讓他退迴去了,見二李子老老實實的把錢退給了陳員外,王師傅就也沒把這件事張揚出去,還是繼續把他留在身邊,二李子也變得更加好學,每迴王師傅做菜的時候,他總是在站一旁目不轉睛的看著,還時不時地請教王師傅做菜的竅門,時間一久,漸漸的,二李子自己做菜也變得有模有樣了。
這一天,二李子信心滿滿的炒了一盤菜,自己嚐了嚐之後,皺著眉頭,一臉不滿意的對一旁的王師傅說道:師傅,我都跟您學了這麽長時間,可我怎麽覺得我炒出來的菜跟您相比還是差了點,但是到底差在那裏,我也說不上來,這是為什麽呢?
王師傅聽了之後,沒有說話,二李子見王師傅沒說話,緊接著問道:師傅,我聽來長壽齋吃飯的客人說,您之所以堅持用筷子炒菜,是因為那雙筷子是件神物,用那雙筷子炒出來的菜,不僅色香味俱全,更重要的是能讓做出來的菜具備養生功效,食之可延年益壽,不知道這件事是真的還是假的?
王師傅看著二李子炙熱的眼神,默默的歎了口氣,二李子平時請教做菜的竅門,王師傅都會耐心解答,如今問到自己的那雙鐵筷子,他卻不願意說話了,二李子見王師傅不想說話,無奈之下,隻好把一肚子的疑問又咽了迴去。
幾天以後,到了長壽齋的施齋日,每年的這一天,長壽齋都會做一些飯菜,免費施舍給附近的貧困人家,正當眾人忙得團團轉的時候,二李子突然跑進廚房,一臉焦急地對王師傅說:師傅,不好了,柴火屋失火了。
王師傅趕忙招唿眾人往柴火屋救火,索性火勢不大,可是在救火的時候,二李子手忙腳亂,踉蹌的整個人撞到了王師傅的身上,結果兩個人一起倒在了一小堆燒著的柴火上,二李子趕忙脫下王師傅身上的衣服,拍滅火星,將其扶起來:師傅,實在對不住,剛才沒站穩,您這衣服不能穿了,我扶您到後麵換身衣服,再擦點藥膏。
王師傅看著火勢被撲滅了,便點了點頭,跟二李子進了屋。
第二天,王師傅在做菜的時候,突然發現他的鐵筷子不見了,他仔細想了想,昨日失火的時候一陣慌亂,可能鐵筷子就是在那個時候不知去向的,如今失火的地方已經收拾幹淨,上哪找這鐵筷子呢?
二李子一臉內疚的說:師傅,實在對不住,我沒幫您保管好鐵筷子。
王師傅搖搖頭,說道:當時情況慌亂,怨不得你,丟了就丟了,不過一雙筷子罷了。
話雖如此,可是王師傅的臉上還是閃過一絲遺憾的神情,二李子見狀,心頭一動,壓低了聲音說:師傅,外麵的人都說師傅你全靠那雙筷子才能做出長壽菜,如今沒了那雙筷子,咱們長壽齋怎麽辦呢?
王師傅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這把二李子看的是一頭霧水。
這件事在當地傳了一陣子,大家都說王師傅的鐵筷子丟了,都唏噓不已,而來長壽齋吃飯的人也確實有所減少,但是後來見飯菜還是那麽地道,還是原來的味道,大家還是繼續來吃飯,長壽齋還是像以前一樣門庭若市。
又過了一陣子,二李子突然要說辭工,二李子麵露難色的對掌櫃說:掌櫃的,實不相瞞,我家中的雙親得了重病,百善孝為先,我得迴去照顧,實在是不得已才辭工的。
掌櫃聽後,歎了口氣,安慰道:既然是雙親的緣故,我也不勉強留你了,你趕緊收拾收拾,一會兒我就把工錢給你結了,好讓你趕緊迴家。
就在二李子辭工後沒多久,附近新開了一家飯館名叫養年齋,新開的養年齋也是主打養生菜,顯然是衝著長壽齋來的,一開始,大家圖個新鮮,長壽齋的不少老顧客都被養年齋搶走了,養年齋聲稱他們有獨特的秘方,隻要常年吃養年齋的飯菜,便能得享高壽,頤養天年,但是到了後來,被搶過去的食客又逐漸迴來了,大夥兒都說養年齋的飯菜貴也就算了,關鍵是吃了一段時間,非但沒有長壽之效,還吃出了毛病來,這消息一傳開,養年齋頓時是門客羅雀,終於熬了一年,養年齋生意慘淡,最後隻能關門大吉。
就在養年齋歇業這幾天,王師傅卻不請自來,他站在養年齋門口,看到了陳員外,而陳員外身後則是二李子。
王師傅盯著二李子,笑嗬嗬的問道:你應該姓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