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士指著角落裏躺著的那隻被打得遍體鱗傷,不知死是死是活的幼狼,說道:這是個孩童。
那明明是一隻小狼,為什麽老道士說那是一個孩童呢?王大爺很是詫異,不知道人何出此言。
老道士從腰間取出一把扇子,那扇子麵兒上密密麻麻畫著許多符咒,中間寫著鬥大的敕令兩字,不似尋常的扇子。
老道士手持扇子,朝那小狼扇了一扇,頃刻間,那小狼竟化作一孩童,道人怒道:可惡,竟將孩童變作兇獸,做下此等傷天害理之事,真是罪不可赦。
王大爺抱著孩童,痛苦流涕,傷心不已,慌忙上前查看狀況,將手放到孩童鼻前試探,孩童身上滿是傷痕,一動不動,氣息微弱,已是瀕死。
這時老道士急聲說道:恩人莫哭,快隨我出寺,此孩童我有辦法相救。
王大爺見識過道人的能耐,對道人說的話很是信任,便抱起孩童,跟隨著道人向寺外走去,此時天色還尚早,示意途中並未遇到僧人,卻見到不少的豺狼虎豹等兇獸,道人用的扇子朝兇獸扇了一扇,那些兇獸皆變為孩童。
此時王大爺才知道原來寺中的兇獸皆為人所化,悉數救出來到寺外。
走到山腳下的時候,路過一棵山棗樹的時候,道人要王大爺采摘一顆棗,然後道人手持那棗,念念有詞,而後給孩童服下。
王大爺心中不解,一顆棗兒就能讓孩子起死迴生?
道人笑道,我這符咒術,可令白骨生肉,死人還魂,定能救活你的兒子。
王大爺聽後,方才放下心來,依道人的吩咐,將棗喂給孩子,片刻之後,孩子真的悠悠地醒來,身上的傷痕也消失不見。
王大爺見此大喜,連忙向道人磕頭道謝。
兒子醒來後,抱住薛懷良是哭個不停,哄了好久方才停下來,而後講述了自己的遭遇,由於年紀尚幼,加之受到驚嚇,語言不清,費了好大的功夫才聽明白,原來他是被寺中的和尚擄來的,不知是使了什麽妖術,將其變為小狼,養在寺中,命其逢人便額首福地,以彰顯四中佛法靈妙,稍有不從,便會以鞭子抽打懲戒。
那些被救出來的孩童,亦是七嘴八舌的紛紛訴苦,講述在寺中所遇到的遭遇。
一個孩童中充滿恐懼的說道:寺中的和尚狠毒,經常對孩童毒打,若敢逃走,便更是往死裏打,之後便丟棄到那間廢僧舍,而且那些和尚還吃人。
王大爺很是憤怒,這群妖僧竟如此毒惡,隻是他們為何要占據這寺廟,千方百計引誘香客來祭拜呢?
道人說道:無非是貪圖香火罷了,妖魔之類亦可通過吸食香火增加道行,為此做下這般傷天害理之事,罪不可恕,定不能饒我,今日便要替天行道,降妖除魔。
道人走到寺前,腳踏鋼步,口中送肉舞動玄扇,扇麵之上,隱隱約約有雷電閃現,而後一道雷光是直衝雲霄,頃刻間,天色暗淡下來,空中是風起雲湧,黑雲凝結,籠罩著整座雷山寺。
雲中雷聲轟隆,電閃雷鳴。
寺中的和尚聽得雷聲陣陣,出門一看,見空中異象個個被嚇得是閉滾尿流頓時寺中大亂尖叫聲熙攘聲不絕於耳。
道人見此,揮扇大喝一聲,急雲中道道雷電,徑直向寺中轟去,雷聲響徹雲霄,天威之下,萬物悚然。
寺中和尚見此肝膽劇烈,狼狽逃竄,有的被嚇破了膽,現出原形,乃是一隻碩大的老鼠,被雷威所射倒地,抽搐不已,有的則是被雷擊中,瞬間就灰飛煙滅。
雷電密密麻麻不斷在寺中轟擊,屋倒寺塌,片刻之間,整座寺廟化為一片廢墟,鼠妖皆喪命於雷霆之下,無一生還。
王大爺被道人這仙人手段震懾,目瞪口呆,許久方才反應過來,道長法術高強,猶如仙人下凡,竟能號令雷霆,頃刻間蕩平妖邪,真是令人開眼界呀。
道人嗬嗬笑道:既然妖邪已除,貧道也該走了,這些孩童,還望恩人將他們妥善安置尋到親人。
王大爺點了點頭,欣然答應,而後詢問道人名號,道人並未作答,隻是離去之時,送了一首詩,道法於身,不等賢恩思量戒,行徹心寒,千年鐵樹開花易,一入風都處世難。
等王大爺迴到家,路上正好遇到一對夫婦在追著一個青年打。
王大爺認識那家人,那個孩子叫張大滿,張大滿被他爹娘用掃帚打了一頓,他總算是不敢再鬧騰了,怎麽剛娶媳婦兒第二天就嚷嚷著要退婚呢?瘸了數天呢,這個還是苦著個臉嘟囔著,那屋裏邊兒,那媳婦兒招弟,這哪裏是個女人呢?分明就是豬八戒轉世啊。
原來他是嫌這個媳婦兒太醜,要說這招梯醜不醜呢?這個招娣呀**家在山北,邊兒是家裏的長女,下邊兒還有一連串兒的四個兄弟,招弟天生模樣兒不好看,自小就操持家務,照顧兄弟們,弄得是粗手大腳,感情還是個黑胖的身形,應該是如花似玉的年紀,看起來呀,比村兒裏的大嬸子們還要操實呢。
再說這個張大滿,他倒是不寒磣,長得是人高馬大,聽過幾台子的野戲,非要找個像戲裏似的那個樣兒的媳婦兒,什麽千嬌百媚,一迴手一扭腰啊,讓他累死也甘願。
張大滿的爹娘發愁,他的婚事兒啊,村兒裏邊兒,村兒外邊兒啊,都脫了媒婆兒,媒婆兒也給介紹了好些個,可是張大滿呢,都能挑出毛病來,這可不行,這個一個眼大,一個眼小。到了後來呀,這張大滿在相親的時候鼻孔朝天,嘿,不看了,跟個大少爺似的,惹得女方家裏是翻了臉。
這幾次下來呀,再也沒有媒婆願意往他們家牽線說媒了。
這八竿子打不著的倆人兒咋就成了夫妻了呢?
這得從那年雨後張大滿上山采山君說起。
**之交,地裏的菜還沒長成呢,那山裏的野菜山菌就成了好東西。
張大滿和村裏的幾個人就一起上山翻番揀揀的,忙活得正歡呢,就見那邊兒鑽出一隻黃狐狸來。
這黃狐狸身形不長,是尖臉突腹,走路啊,一扭一扭的,見了人隻快跑兩步,又慢了下來。
住在這個大山啊腳下的這農戶們呢,遵循著老一輩兒的規矩,人不鬧山中野獸,山中野獸也不近孫,禍害積壓,縱有那堪山狩獵的人,也有那三打五不打的規矩。
你比方這個,其中就有大肚子帶著崽兒的,是絕對不能碰的,一來是傷害了幼崽兒作孽,二來也是忌諱山驚野怪,結仇報複。
可是張大滿是偏偏不信這個邪,他撿起一塊兒石頭就砸了過去。
黃狐狸身形不變呢,這閃躲的稍微慢了一步,一下就被砸中了屁股,在地上翻滾了兩圈兒,爬起來是一扭一扭地跑開了。
張大滿是哈哈大笑,還想追過去,同行的幾個人都攔著他,說,這個大滿呐,行了行了,別追了啊,這狐狸鬧腰可不得了,你當心惹禍。張大滿才不在乎呢。
嗨,我說你們怎麽那麽膽兒小呢?這你們就不懂了吧,那什麽東西要是成了精,有了道行啊,都要長出撮兒白毛兒來啊,你們看沒,那那狐狸,它像是燒焦的餅子,他要是能成精,那我就是太上老君了。
這事兒過了沒幾天呐,張大滿的娘又去村兒裏求媒婆兒給兒子說親,剛巧那媒婆家裏養的雞不知被啥禍害死了,正在那兒肝兒疼肉疼呢。
見了張大滿他娘手裏拎著隻大胡花雞,先是咽了兩口吐嗎啊,吧嗒了兩下嘴啊,說,行,這套好術,咱們可先說。
好啊,我給你家簽這個線兒,成不成的,這機可不能退啊。
張大滿的娘聽了哎,好說好說,這媒婆兒啊,是提前打好預防針兒,新說話兒,就你家那兒子,張大滿,那眼睛都長長腦瓜頂上去了,像誰家的姑娘,她也看不上啊,反正橫豎是成不了。
索性啊,我就隨便給你牽個線兒,還能落下這隻大胡花雞,這隨便挑中的姑娘,就是山北的招弟。
招弟人醜可是醜,但是心善呢,幾番相親都被人嫌棄,這次竟然有媒婆兒主動上門,他爹娘高興的是直鎖手,可是招弟卻發了愁,為什麽呀?
因為前幾次相親呐,都把人家給嚇跑了,這迴呀,又要再被人笑話一迴呀,定好相看的日子,頭一天,招梯正在院子裏忙活,忽然來了個敲門討水喝的大嬸兒。
招弟把這位大嬸兒讓進院子裏坐著,舀了碗清涼的井水,看著那個大嬸兒喝,這說是叫大嬸兒啊,是因為這女人呢,挽著頭發呢,很顯然是個中年婦人,可是長得那個好看呢,白白嫩嫩,連端碗的這個姿勢也好看,細細的手指翹起,比畫裏的貴妃還美呢。
招弟看著那夫人出了神兒,不由得說道,大嬸兒,你可真好看。
那婦人上下打量了招梯一番,撲哧兒一笑,說道,你這姑娘說笑了,我一把年紀都當娘的人了,怎麽能和你這妙齡女子比呢?
我看你眼暈泛紅,又是好事將近,怕是要出嫁了吧。
招弟聽到這兒,低下了頭,看著自己扭在一起的兩隻手掌,跟熊掌似的,差點眼淚掉下來。
那婦人在他手上輕拍了兩下,安慰他道,我有個女兒,也是你這般年紀呢,嫁到你們大山裏,今年剛懷了孕,卻遇到一個缺德的人,傷了腿腳,我這才老遠的趕來看他,咱倆有緣,嬸子送你一瓶頭油,我女兒出嫁時用的也是這個,又香又美,保證女婿見了稀罕不夠呢。
那時候女人打扮自己都少不了往頭發上抹頭油,一來是香噴噴的,二來啊是顯得頭發烏黑發亮,好看呐。
招弟收了富人,一小瓶子頭油,沒敢告訴別人,怕村兒裏人說他醜人多作怪。
可是到了第二天相看的時候,他偷偷地倒出來,磨在了頭發上,自己對著鏡子照了照,哎哎哎,好,好像是順眼點兒了。
任誰也想不到,那天兩家兒相看,張大滿竟然破天荒的點頭了,他瞧著招弟低頭不語的模樣,真好像是綠柳青陽,湖波蕩漾,咋看咋喜歡,可是這迴輪到他娘,還是有點兒猶豫。
可是張大滿呐,殷勤地把麵前的一杯茶推給招弟和招弟輕輕地抿了一口,嗯了一聲。
張大滿激動的是滿臉通紅,這親事啊,就這麽定下來了,迴了家,張大滿爹娘試探著問他是不是真的願意?
這大滿說,就是看中了招梯的模樣兒啊,換了誰都不要,就要招弟,他爹娘一想,也行吧,就這樣吧,再跳下去就抱不上大孫子了,兒子說,行,那就行。
娶親之前呢,倆人兒還見過一麵,張大滿帶了禮物去招弟家提了點兒點心和一瓶酒,給未來的老丈人送來了幾尺花布啊。
哄得招弟是羞紅了臉,張大蠻是越看招弟是越喜歡,從頭發絲兒到腳趾頭,就是合了他的心意大滿,心裏邊兒高興,這大寶貝疙瘩讓我撿著了,真是莊稼人兒沒見識,不枉他挑了這麽久,撿了個大便宜。
說話是迎親送親,吹吹打打,熱鬧非凡,夜裏,張大滿這個新郎官兒人間小燈科,美得可比那活神仙,可是到了第二天,太陽照進屋裏,他睜眼一看,這是什麽?
那明明是一隻小狼,為什麽老道士說那是一個孩童呢?王大爺很是詫異,不知道人何出此言。
老道士從腰間取出一把扇子,那扇子麵兒上密密麻麻畫著許多符咒,中間寫著鬥大的敕令兩字,不似尋常的扇子。
老道士手持扇子,朝那小狼扇了一扇,頃刻間,那小狼竟化作一孩童,道人怒道:可惡,竟將孩童變作兇獸,做下此等傷天害理之事,真是罪不可赦。
王大爺抱著孩童,痛苦流涕,傷心不已,慌忙上前查看狀況,將手放到孩童鼻前試探,孩童身上滿是傷痕,一動不動,氣息微弱,已是瀕死。
這時老道士急聲說道:恩人莫哭,快隨我出寺,此孩童我有辦法相救。
王大爺見識過道人的能耐,對道人說的話很是信任,便抱起孩童,跟隨著道人向寺外走去,此時天色還尚早,示意途中並未遇到僧人,卻見到不少的豺狼虎豹等兇獸,道人用的扇子朝兇獸扇了一扇,那些兇獸皆變為孩童。
此時王大爺才知道原來寺中的兇獸皆為人所化,悉數救出來到寺外。
走到山腳下的時候,路過一棵山棗樹的時候,道人要王大爺采摘一顆棗,然後道人手持那棗,念念有詞,而後給孩童服下。
王大爺心中不解,一顆棗兒就能讓孩子起死迴生?
道人笑道,我這符咒術,可令白骨生肉,死人還魂,定能救活你的兒子。
王大爺聽後,方才放下心來,依道人的吩咐,將棗喂給孩子,片刻之後,孩子真的悠悠地醒來,身上的傷痕也消失不見。
王大爺見此大喜,連忙向道人磕頭道謝。
兒子醒來後,抱住薛懷良是哭個不停,哄了好久方才停下來,而後講述了自己的遭遇,由於年紀尚幼,加之受到驚嚇,語言不清,費了好大的功夫才聽明白,原來他是被寺中的和尚擄來的,不知是使了什麽妖術,將其變為小狼,養在寺中,命其逢人便額首福地,以彰顯四中佛法靈妙,稍有不從,便會以鞭子抽打懲戒。
那些被救出來的孩童,亦是七嘴八舌的紛紛訴苦,講述在寺中所遇到的遭遇。
一個孩童中充滿恐懼的說道:寺中的和尚狠毒,經常對孩童毒打,若敢逃走,便更是往死裏打,之後便丟棄到那間廢僧舍,而且那些和尚還吃人。
王大爺很是憤怒,這群妖僧竟如此毒惡,隻是他們為何要占據這寺廟,千方百計引誘香客來祭拜呢?
道人說道:無非是貪圖香火罷了,妖魔之類亦可通過吸食香火增加道行,為此做下這般傷天害理之事,罪不可恕,定不能饒我,今日便要替天行道,降妖除魔。
道人走到寺前,腳踏鋼步,口中送肉舞動玄扇,扇麵之上,隱隱約約有雷電閃現,而後一道雷光是直衝雲霄,頃刻間,天色暗淡下來,空中是風起雲湧,黑雲凝結,籠罩著整座雷山寺。
雲中雷聲轟隆,電閃雷鳴。
寺中的和尚聽得雷聲陣陣,出門一看,見空中異象個個被嚇得是閉滾尿流頓時寺中大亂尖叫聲熙攘聲不絕於耳。
道人見此,揮扇大喝一聲,急雲中道道雷電,徑直向寺中轟去,雷聲響徹雲霄,天威之下,萬物悚然。
寺中和尚見此肝膽劇烈,狼狽逃竄,有的被嚇破了膽,現出原形,乃是一隻碩大的老鼠,被雷威所射倒地,抽搐不已,有的則是被雷擊中,瞬間就灰飛煙滅。
雷電密密麻麻不斷在寺中轟擊,屋倒寺塌,片刻之間,整座寺廟化為一片廢墟,鼠妖皆喪命於雷霆之下,無一生還。
王大爺被道人這仙人手段震懾,目瞪口呆,許久方才反應過來,道長法術高強,猶如仙人下凡,竟能號令雷霆,頃刻間蕩平妖邪,真是令人開眼界呀。
道人嗬嗬笑道:既然妖邪已除,貧道也該走了,這些孩童,還望恩人將他們妥善安置尋到親人。
王大爺點了點頭,欣然答應,而後詢問道人名號,道人並未作答,隻是離去之時,送了一首詩,道法於身,不等賢恩思量戒,行徹心寒,千年鐵樹開花易,一入風都處世難。
等王大爺迴到家,路上正好遇到一對夫婦在追著一個青年打。
王大爺認識那家人,那個孩子叫張大滿,張大滿被他爹娘用掃帚打了一頓,他總算是不敢再鬧騰了,怎麽剛娶媳婦兒第二天就嚷嚷著要退婚呢?瘸了數天呢,這個還是苦著個臉嘟囔著,那屋裏邊兒,那媳婦兒招弟,這哪裏是個女人呢?分明就是豬八戒轉世啊。
原來他是嫌這個媳婦兒太醜,要說這招梯醜不醜呢?這個招娣呀**家在山北,邊兒是家裏的長女,下邊兒還有一連串兒的四個兄弟,招弟天生模樣兒不好看,自小就操持家務,照顧兄弟們,弄得是粗手大腳,感情還是個黑胖的身形,應該是如花似玉的年紀,看起來呀,比村兒裏的大嬸子們還要操實呢。
再說這個張大滿,他倒是不寒磣,長得是人高馬大,聽過幾台子的野戲,非要找個像戲裏似的那個樣兒的媳婦兒,什麽千嬌百媚,一迴手一扭腰啊,讓他累死也甘願。
張大滿的爹娘發愁,他的婚事兒啊,村兒裏邊兒,村兒外邊兒啊,都脫了媒婆兒,媒婆兒也給介紹了好些個,可是張大滿呢,都能挑出毛病來,這可不行,這個一個眼大,一個眼小。到了後來呀,這張大滿在相親的時候鼻孔朝天,嘿,不看了,跟個大少爺似的,惹得女方家裏是翻了臉。
這幾次下來呀,再也沒有媒婆願意往他們家牽線說媒了。
這八竿子打不著的倆人兒咋就成了夫妻了呢?
這得從那年雨後張大滿上山采山君說起。
**之交,地裏的菜還沒長成呢,那山裏的野菜山菌就成了好東西。
張大滿和村裏的幾個人就一起上山翻番揀揀的,忙活得正歡呢,就見那邊兒鑽出一隻黃狐狸來。
這黃狐狸身形不長,是尖臉突腹,走路啊,一扭一扭的,見了人隻快跑兩步,又慢了下來。
住在這個大山啊腳下的這農戶們呢,遵循著老一輩兒的規矩,人不鬧山中野獸,山中野獸也不近孫,禍害積壓,縱有那堪山狩獵的人,也有那三打五不打的規矩。
你比方這個,其中就有大肚子帶著崽兒的,是絕對不能碰的,一來是傷害了幼崽兒作孽,二來也是忌諱山驚野怪,結仇報複。
可是張大滿是偏偏不信這個邪,他撿起一塊兒石頭就砸了過去。
黃狐狸身形不變呢,這閃躲的稍微慢了一步,一下就被砸中了屁股,在地上翻滾了兩圈兒,爬起來是一扭一扭地跑開了。
張大滿是哈哈大笑,還想追過去,同行的幾個人都攔著他,說,這個大滿呐,行了行了,別追了啊,這狐狸鬧腰可不得了,你當心惹禍。張大滿才不在乎呢。
嗨,我說你們怎麽那麽膽兒小呢?這你們就不懂了吧,那什麽東西要是成了精,有了道行啊,都要長出撮兒白毛兒來啊,你們看沒,那那狐狸,它像是燒焦的餅子,他要是能成精,那我就是太上老君了。
這事兒過了沒幾天呐,張大滿的娘又去村兒裏求媒婆兒給兒子說親,剛巧那媒婆家裏養的雞不知被啥禍害死了,正在那兒肝兒疼肉疼呢。
見了張大滿他娘手裏拎著隻大胡花雞,先是咽了兩口吐嗎啊,吧嗒了兩下嘴啊,說,行,這套好術,咱們可先說。
好啊,我給你家簽這個線兒,成不成的,這機可不能退啊。
張大滿的娘聽了哎,好說好說,這媒婆兒啊,是提前打好預防針兒,新說話兒,就你家那兒子,張大滿,那眼睛都長長腦瓜頂上去了,像誰家的姑娘,她也看不上啊,反正橫豎是成不了。
索性啊,我就隨便給你牽個線兒,還能落下這隻大胡花雞,這隨便挑中的姑娘,就是山北的招弟。
招弟人醜可是醜,但是心善呢,幾番相親都被人嫌棄,這次竟然有媒婆兒主動上門,他爹娘高興的是直鎖手,可是招弟卻發了愁,為什麽呀?
因為前幾次相親呐,都把人家給嚇跑了,這迴呀,又要再被人笑話一迴呀,定好相看的日子,頭一天,招梯正在院子裏忙活,忽然來了個敲門討水喝的大嬸兒。
招弟把這位大嬸兒讓進院子裏坐著,舀了碗清涼的井水,看著那個大嬸兒喝,這說是叫大嬸兒啊,是因為這女人呢,挽著頭發呢,很顯然是個中年婦人,可是長得那個好看呢,白白嫩嫩,連端碗的這個姿勢也好看,細細的手指翹起,比畫裏的貴妃還美呢。
招弟看著那夫人出了神兒,不由得說道,大嬸兒,你可真好看。
那婦人上下打量了招梯一番,撲哧兒一笑,說道,你這姑娘說笑了,我一把年紀都當娘的人了,怎麽能和你這妙齡女子比呢?
我看你眼暈泛紅,又是好事將近,怕是要出嫁了吧。
招弟聽到這兒,低下了頭,看著自己扭在一起的兩隻手掌,跟熊掌似的,差點眼淚掉下來。
那婦人在他手上輕拍了兩下,安慰他道,我有個女兒,也是你這般年紀呢,嫁到你們大山裏,今年剛懷了孕,卻遇到一個缺德的人,傷了腿腳,我這才老遠的趕來看他,咱倆有緣,嬸子送你一瓶頭油,我女兒出嫁時用的也是這個,又香又美,保證女婿見了稀罕不夠呢。
那時候女人打扮自己都少不了往頭發上抹頭油,一來是香噴噴的,二來啊是顯得頭發烏黑發亮,好看呐。
招弟收了富人,一小瓶子頭油,沒敢告訴別人,怕村兒裏人說他醜人多作怪。
可是到了第二天相看的時候,他偷偷地倒出來,磨在了頭發上,自己對著鏡子照了照,哎哎哎,好,好像是順眼點兒了。
任誰也想不到,那天兩家兒相看,張大滿竟然破天荒的點頭了,他瞧著招弟低頭不語的模樣,真好像是綠柳青陽,湖波蕩漾,咋看咋喜歡,可是這迴輪到他娘,還是有點兒猶豫。
可是張大滿呐,殷勤地把麵前的一杯茶推給招弟和招弟輕輕地抿了一口,嗯了一聲。
張大滿激動的是滿臉通紅,這親事啊,就這麽定下來了,迴了家,張大滿爹娘試探著問他是不是真的願意?
這大滿說,就是看中了招梯的模樣兒啊,換了誰都不要,就要招弟,他爹娘一想,也行吧,就這樣吧,再跳下去就抱不上大孫子了,兒子說,行,那就行。
娶親之前呢,倆人兒還見過一麵,張大滿帶了禮物去招弟家提了點兒點心和一瓶酒,給未來的老丈人送來了幾尺花布啊。
哄得招弟是羞紅了臉,張大蠻是越看招弟是越喜歡,從頭發絲兒到腳趾頭,就是合了他的心意大滿,心裏邊兒高興,這大寶貝疙瘩讓我撿著了,真是莊稼人兒沒見識,不枉他挑了這麽久,撿了個大便宜。
說話是迎親送親,吹吹打打,熱鬧非凡,夜裏,張大滿這個新郎官兒人間小燈科,美得可比那活神仙,可是到了第二天,太陽照進屋裏,他睜眼一看,這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