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幻境(9)
盜墓:九門團寵是真郡主 作者:驚秋時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永順十九年秋末,郡主年滿十八。
莫青姝得君王之令,快馬加鞭趕迴皇城主持祭祀大典,此去半月有餘,沒有片語消息傳迴。
景陽王心有急迫,恐出差錯,遂攜十餘私兵擅離封地,無召北上入皇城。
同年秋末冬初,國之北境動亂,鮮卑族欲南下入侵薑國,薑硯得軍令攜駐守長沙郡萬餘兵馬北上迎敵。
秋風蕭瑟,世間昏黃,落葉鋪滿長街,枝頭餘留殘葉,風寒過遷,卷起蒼茫無限,好似人間一片淒涼,離別悲戚湧上心頭。
城門外,薑璃定定站在原地,藕色的裙擺被風卷起肆意飄搖,腰間環佩,鬢邊流蘇步搖叮當作響,她就站在麵前千軍萬馬前,孑然一身,顯得無比悲涼。
“阿兄……”她聲音哽咽,有些說不出話來,薑硯要出征了,明明這不是她第一次送阿兄出征,可不知道怎麽的,這一次,她心底像是堵著一塊兒石頭一樣,叫她無法喘息,悲傷之情像是從骨子裏透出來的一樣。
薑硯身上的盔甲滲著寒光,即使上麵幹淨的不染塵埃,卻依舊能感受到上麵曾經沾染過的血氣。
他臉上揚著笑,肆意且朝氣,原本少年的臉上在一次次出征中磨得多了幾分滄桑,隻是眼神更為堅毅,他抬手揉了揉小姑娘的發頂,動作柔和得就像是在麵對還是小奶團子時的小姑娘一樣,即使如今小姑娘已經十八了,可在他眼中,那依然是總跟在自己身後喊抱抱的小姑娘。
“都多大了薑長樂,還哭鼻子呐?”薑硯話音裏帶著打趣。
薑璃聳了聳鼻子,難得沒跟他頂嘴,泛紅的眼眶,強忍著眼淚不掉下來。
阿兄要出征,她不能哭,不吉利。
薑硯見他這副模樣,不知道是該欣慰,還是該悲傷,他定了定神色,麵上重新帶上了嚴肅,鄭重其事道:“阿兄此次北上不知何時才能還家。”
“阿兄你莫要胡說。”小姑娘立馬出口打斷了他的話,眼中的悲傷似乎是要溢出來了一樣,她知道阿兄下來要說的話,大抵又是要交代後事了,隻聽到她聲音哽咽道:“你定能平平安安迴來的。”
薑硯啞然失笑。
“那你就好好守著長沙郡,等著阿爹阿娘迴來,等著阿兄迴來!別哭鼻子知道嗎?”
薑璃點了點頭,阿兄說的一切,她都應允,她會好好守著長沙郡,會等他們還家的。
時辰到了,她聽到遠方傳來的號角聲,那是大部隊要出征的聲音,她心裏忍不住一顫,不知道自己這一次為何會有這麽大的反應。
隻見薑硯翻身上馬,立於馬上好不意氣風發,他微微垂眸,麵上帶著笑,聲音裏夾雜著少年人的清爽又格外有氣勢。
“薑長樂,守好長沙郡守好王府,等阿兄凱旋時,給你帶一匹塞上最好的小馬駒!”
他說罷,揚鞭策馬,直奔部隊前列,薑璃站在原地愣神片刻,隨即提起裙擺跑上了城牆,望著軍隊的影子在城外廣闊無垠的平原上逐漸消失不見,看那落日餘暉撒在世間餘有最後一絲溫柔。
秋風起,風吹著小郡主孤零零的身影顯得無比淒涼,城牆下,三人望著那道身影久久不能平複。
“這就是小長樂跟他阿兄的最後一麵吧……”胖子聲音有些沉默,臉上無比惆悵。
“嗯。”無邪點了點頭,再沒有其他迴應。
他們總在想,長樂的故事什麽時候能結束,他們什麽時候能迴到現實,但在看到小姑娘一步步從平安喜樂無憂無慮逐漸走向尾聲時,心裏莫名希望時間能過得慢一點。
至少叫小姑娘可以再看看她的家人,再跟他們好好道個別。
薑璃從未跟他們說過自己到底經曆了什麽才死掉的,隻知道她曾說過,因為做了天道不能容的事,命喪戰場。
所以無邪猜測,這裏很有可能在不久之後,變成一座戰場,長樂大概就是在這場戰爭中殞命的。
從薑硯出征之後,王府裏就顯得更冷清了,便總能看到小姑娘一個人坐在大門的台階上,一坐就是一下午,來來往往的行人同她打招唿問好,她倒是一一迴應,似乎每日也就如此才能消磨自己心中的荒涼。
她還是會在街上做“行俠仗義”之事,日子也算過得充實,隻是,天一日日冷了下來,光禿禿的樹枝上再沒有樹葉掛著,初雪那日,她一個人坐在府上,小廚房給她做了一大桌子的菜,她看著身邊空落落的,竟還自己偷偷抹起了眼淚。
三人看著她的樣子,突然不知道該如何去安慰,話到了嘴邊也不知道要如何說出口。
什麽都理解,什麽感同身受,全都是屁話。
初雪下來之後,城裏比起秋天更多了幾分淒涼,一個月以來,除了薑硯傳迴來的兩封捷報,就再也沒有別的消息傳迴來,阿爹阿娘更是沒有一點消息,她心裏緊迫,恨不得也駕上一匹快馬迴皇城,可她不能……
她如今是長沙郡百姓唯一的依仗,隻要她還在,王府就在。
她日日宿在書房,翻看著阿兄從前送迴來的捷報,自己每年生辰時阿爹寫給自己的信,還有阿娘為自己搜羅迴來的各國的奇談怪論,這些東西她不知道翻看了多少遍,卻唯獨沒有再進一次藏書閣。
日子就這般不鹹不淡得過著,原以為,她就會這般一直等著阿爹阿娘還有阿兄迴來的,可一切卻在一夜之間出了轉變。
城中守備士兵冒著風雪連夜敲響了王府的大門,咚咚咚的聲響像是敲響的戰鼓,振聾發聵。
薑璃身上披著狐裘就匆匆趕了出來,出來時就見一個士兵身上還帶著箭傷,血淋淋得格外刺目,她腳步微頓,心中不好的預感越發強烈。
“郡主!”那士兵見她後立馬單膝跪在了地上。
“出了何事?你且起來說。”她眉心隻跳,正要上前將人攙起來時,便聽到那士兵聲音顫抖道:
“郡主,駐紮在城外百裏之外的營地遇襲,目測敵軍近兩萬,營地近百人無人生還,屬下趁亂返迴報信,大約不過三個時辰,敵軍便會兵臨城下……”
聞言,薑璃腳下一個踉蹌,險些沒有站穩,她臉上帶著不敢相信,失聲問道:“你說,敵方有多少兵馬?”
士兵咬著唇不敢抬頭看,聲音裏是止不住的顫抖,“近,兩萬。”
兩萬兵馬,來攻打長沙郡……
“郡主,如今城中士兵不過幾百,我們守不住的,當下從城西門離開,尚有一線生機啊!”那士兵突然揚起頭,看著薑璃眼中帶著祈求。
他若是想逃,一開始就不會舍命跑迴來傳信了……他隻是想讓小郡主離開啊……
莫青姝得君王之令,快馬加鞭趕迴皇城主持祭祀大典,此去半月有餘,沒有片語消息傳迴。
景陽王心有急迫,恐出差錯,遂攜十餘私兵擅離封地,無召北上入皇城。
同年秋末冬初,國之北境動亂,鮮卑族欲南下入侵薑國,薑硯得軍令攜駐守長沙郡萬餘兵馬北上迎敵。
秋風蕭瑟,世間昏黃,落葉鋪滿長街,枝頭餘留殘葉,風寒過遷,卷起蒼茫無限,好似人間一片淒涼,離別悲戚湧上心頭。
城門外,薑璃定定站在原地,藕色的裙擺被風卷起肆意飄搖,腰間環佩,鬢邊流蘇步搖叮當作響,她就站在麵前千軍萬馬前,孑然一身,顯得無比悲涼。
“阿兄……”她聲音哽咽,有些說不出話來,薑硯要出征了,明明這不是她第一次送阿兄出征,可不知道怎麽的,這一次,她心底像是堵著一塊兒石頭一樣,叫她無法喘息,悲傷之情像是從骨子裏透出來的一樣。
薑硯身上的盔甲滲著寒光,即使上麵幹淨的不染塵埃,卻依舊能感受到上麵曾經沾染過的血氣。
他臉上揚著笑,肆意且朝氣,原本少年的臉上在一次次出征中磨得多了幾分滄桑,隻是眼神更為堅毅,他抬手揉了揉小姑娘的發頂,動作柔和得就像是在麵對還是小奶團子時的小姑娘一樣,即使如今小姑娘已經十八了,可在他眼中,那依然是總跟在自己身後喊抱抱的小姑娘。
“都多大了薑長樂,還哭鼻子呐?”薑硯話音裏帶著打趣。
薑璃聳了聳鼻子,難得沒跟他頂嘴,泛紅的眼眶,強忍著眼淚不掉下來。
阿兄要出征,她不能哭,不吉利。
薑硯見他這副模樣,不知道是該欣慰,還是該悲傷,他定了定神色,麵上重新帶上了嚴肅,鄭重其事道:“阿兄此次北上不知何時才能還家。”
“阿兄你莫要胡說。”小姑娘立馬出口打斷了他的話,眼中的悲傷似乎是要溢出來了一樣,她知道阿兄下來要說的話,大抵又是要交代後事了,隻聽到她聲音哽咽道:“你定能平平安安迴來的。”
薑硯啞然失笑。
“那你就好好守著長沙郡,等著阿爹阿娘迴來,等著阿兄迴來!別哭鼻子知道嗎?”
薑璃點了點頭,阿兄說的一切,她都應允,她會好好守著長沙郡,會等他們還家的。
時辰到了,她聽到遠方傳來的號角聲,那是大部隊要出征的聲音,她心裏忍不住一顫,不知道自己這一次為何會有這麽大的反應。
隻見薑硯翻身上馬,立於馬上好不意氣風發,他微微垂眸,麵上帶著笑,聲音裏夾雜著少年人的清爽又格外有氣勢。
“薑長樂,守好長沙郡守好王府,等阿兄凱旋時,給你帶一匹塞上最好的小馬駒!”
他說罷,揚鞭策馬,直奔部隊前列,薑璃站在原地愣神片刻,隨即提起裙擺跑上了城牆,望著軍隊的影子在城外廣闊無垠的平原上逐漸消失不見,看那落日餘暉撒在世間餘有最後一絲溫柔。
秋風起,風吹著小郡主孤零零的身影顯得無比淒涼,城牆下,三人望著那道身影久久不能平複。
“這就是小長樂跟他阿兄的最後一麵吧……”胖子聲音有些沉默,臉上無比惆悵。
“嗯。”無邪點了點頭,再沒有其他迴應。
他們總在想,長樂的故事什麽時候能結束,他們什麽時候能迴到現實,但在看到小姑娘一步步從平安喜樂無憂無慮逐漸走向尾聲時,心裏莫名希望時間能過得慢一點。
至少叫小姑娘可以再看看她的家人,再跟他們好好道個別。
薑璃從未跟他們說過自己到底經曆了什麽才死掉的,隻知道她曾說過,因為做了天道不能容的事,命喪戰場。
所以無邪猜測,這裏很有可能在不久之後,變成一座戰場,長樂大概就是在這場戰爭中殞命的。
從薑硯出征之後,王府裏就顯得更冷清了,便總能看到小姑娘一個人坐在大門的台階上,一坐就是一下午,來來往往的行人同她打招唿問好,她倒是一一迴應,似乎每日也就如此才能消磨自己心中的荒涼。
她還是會在街上做“行俠仗義”之事,日子也算過得充實,隻是,天一日日冷了下來,光禿禿的樹枝上再沒有樹葉掛著,初雪那日,她一個人坐在府上,小廚房給她做了一大桌子的菜,她看著身邊空落落的,竟還自己偷偷抹起了眼淚。
三人看著她的樣子,突然不知道該如何去安慰,話到了嘴邊也不知道要如何說出口。
什麽都理解,什麽感同身受,全都是屁話。
初雪下來之後,城裏比起秋天更多了幾分淒涼,一個月以來,除了薑硯傳迴來的兩封捷報,就再也沒有別的消息傳迴來,阿爹阿娘更是沒有一點消息,她心裏緊迫,恨不得也駕上一匹快馬迴皇城,可她不能……
她如今是長沙郡百姓唯一的依仗,隻要她還在,王府就在。
她日日宿在書房,翻看著阿兄從前送迴來的捷報,自己每年生辰時阿爹寫給自己的信,還有阿娘為自己搜羅迴來的各國的奇談怪論,這些東西她不知道翻看了多少遍,卻唯獨沒有再進一次藏書閣。
日子就這般不鹹不淡得過著,原以為,她就會這般一直等著阿爹阿娘還有阿兄迴來的,可一切卻在一夜之間出了轉變。
城中守備士兵冒著風雪連夜敲響了王府的大門,咚咚咚的聲響像是敲響的戰鼓,振聾發聵。
薑璃身上披著狐裘就匆匆趕了出來,出來時就見一個士兵身上還帶著箭傷,血淋淋得格外刺目,她腳步微頓,心中不好的預感越發強烈。
“郡主!”那士兵見她後立馬單膝跪在了地上。
“出了何事?你且起來說。”她眉心隻跳,正要上前將人攙起來時,便聽到那士兵聲音顫抖道:
“郡主,駐紮在城外百裏之外的營地遇襲,目測敵軍近兩萬,營地近百人無人生還,屬下趁亂返迴報信,大約不過三個時辰,敵軍便會兵臨城下……”
聞言,薑璃腳下一個踉蹌,險些沒有站穩,她臉上帶著不敢相信,失聲問道:“你說,敵方有多少兵馬?”
士兵咬著唇不敢抬頭看,聲音裏是止不住的顫抖,“近,兩萬。”
兩萬兵馬,來攻打長沙郡……
“郡主,如今城中士兵不過幾百,我們守不住的,當下從城西門離開,尚有一線生機啊!”那士兵突然揚起頭,看著薑璃眼中帶著祈求。
他若是想逃,一開始就不會舍命跑迴來傳信了……他隻是想讓小郡主離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