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求之不得
強嫁的夫君捂不熱,重生她不要了 作者:渝三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鄭牡丹最後一次見龍鳳胎,還是他們洗三禮那日。
三個月多的時間,兩個孩子簡直就是換了個模樣。看到他們長得這般喜人,站在那裏眼饞的很。
伸手握著團子的小肉手,又把他像藕節一樣白嫩的胳膊托在掌心,有些愛不釋手。
待看到乖巧的糯糯時,一雙眼睛就要長在外孫女的身上。
抬頭同女兒笑著說:“初姐兒,糯糯同你兒時長的一般無二!”
聽聞顧瑾初她們過來,鄭老夫人尋了來後,抱著糯糯便不放手。
“這小模樣果真同初姐兒小時候一樣,精致又討人喜歡!”說著低頭親了糯糯一下。
鄭牡丹見女兒伸手抱過團子,在她們身旁幹著急。
初姐兒的這兩個孩子,她是一個也抱不著。
顧瑾初迴過頭看著蔣五爺,笑得一臉明媚,“五爺同阿父去上值吧,家中有外祖母和我在呢。”
蔣五爺點點頭,目送著她們祖孫四代人朝著內院走去。
秦朗咂吧咂吧嘴,看過瑾初生的對龍鳳胎,心中十分期盼他和牡丹的兩個孩子。
待看不到瑾初的背影後,蔣五爺轉過身,“秦大人,請吧。”
“賢婿這是邀請阿父我,一同乘坐馬車嗎?”秦朗揚著眉,微抬下巴看向蔣五爺問道。
蔣五爺笑了下,做了個抬手示意的動作,緩聲道:“阿父請。”
這話對秦朗顯然很是受用,他長腿一邁踏上馬車,想到什麽又掀開車窗簾子,朝著下麵吩咐道:
“從現在開始閉門謝客。除了鄭家人,不能讓任何人進這個門!”
門房是個敦厚的中年人,態度恭敬的點頭應是。
饅頭眼睛轉了下,抬腿走到青帷馬車前低聲詢問,“老爺,若是謝家人過來呢?”
秦朗抓了把幹落花生,朝著下麵的饅頭扔下去,“說的就是謝家人!”
除了那個謝尚林,這盛京城也沒有幾個人敢到秦家不請自來。
饅頭把幾粒幹落花生全部接住,笑嘻嘻的說,“小的知道了!”
秦朗擺了擺手,“行了,有什麽事情第一時間通知我。”轉而又說:“夫人發動的話讓人來找我,你就在院子中寸步不離的守著夫人!”
饅頭嘴裏咀嚼著花生,忙不迭的點頭應是,“老爺,這話您每日出門都會叮囑一番,小的都能倒背如流了。”
蔣五爺見秦朗放下車簾後,對外麵的車夫開口吩咐了句。
在噠噠噠的馬蹄聲中,秦朗壓低聲音說:
“上次長公主讓我留意著慈寧宮……趁著汪全同人吃醉酒,在他口中套出太祖帝的一些事情。和你們蔣家有很大的關聯。”
和蔣家有關聯……
蔣五爺放下手中茶杯,淡聲道:“阿父不妨說來聽聽。”
馬車上除了他們翁婿兩個,再有就是蔣五爺身邊的何遊,他既然這樣不避諱,秦朗便繼續說:
“聽聞蔣南懷在年幼時曾被叛軍劫持,還是國公爺打了勝仗迴來才發現的。托著疲累的身軀又連夜把他救了迴來,還因此受了傷......可有這事?”
蔣五爺點點頭,“確有此事,不過眼下知曉當中細節之人並不多了。”
秦朗眉峰輕挑,身子靠向蔣南笙那側壓低了些,“那你知不知道這幕後是誰主使的?”
蔣五爺垂眸喝了口茶,“阿父剛剛說到慈寧宮的首領太監,可是同宮裏有關係?”
秦朗並未察覺到他眸底變得幽深,也沒有繼續賣關子,直言說道:
“那次的事情,實則是太祖帝在背後一手安排的。為的是利用國公爺嫡長子,以他為鉤,繼而解決國公爺這個功高蓋主的後患!”
蔣五爺聽聞後,麵上沒有太多的情緒。
一時間,車廂中有些過分安靜。
讓太祖帝沒想到的是,被劫持的並不是蔣南懷,而是國公爺手下的孩子。
國公爺也沒有如太祖帝謀劃的那般,雖是破了局,卻是給身體帶來了太多的傷病。
也正是因為那件事,國公爺越發覺得對不起長子。才會在日後對蔣南懷,對大房一味的縱容。
“所以,永樂那日遇到了燕王,他躲避汪全是因為聽到了這個秘密?”蔣五爺開口問秦朗。
秦朗吃了一碟的幹落花生,口有些幹,連著喝了幾口茶後才說話:
“聽汪全酒後所言,他們也不能確定,那日所談之事是不是真的被人聽了去。”
在談及這種事情的時候,居然能被旁人聽了去……
也不知是皇太後太過疏忽大意了些,還是她想有意透露出來。
而偷聽了此事,並且利用長公主得以順利逃脫的燕王,更是一個心思深沉之人。
蔣五爺卻是在想,皇太後手中握著這個,她是想做什麽。
太祖帝沒有做成的事情,到了建元帝在位的時候,國公爺上交虎符。
從此沒有一唿百應,功高蓋主的蔣家人。
而當年事情真相,他早就已經知道了。
蔣五爺道:“這件事情還沒有告訴永樂吧?”
秦朗搖搖頭,“這當中關係到定國公府......知曉你今日會送瑾初過來,自然是要先告知於你的。”
蔣五爺微微頷首,抬手給他身前茶杯斟滿茶:“瑾初擔心嶽母,怕是在嶽母生產前,我們一家四口都要在秦家打擾了。”
秦朗抬手拍拍他的肩膀,“求之不得。”
......
顧瑾初坐在炕沿邊,為母親整理生產時要用的東西。
鄭老夫人盤腿坐在大炕上,糯糯和團子一左一右被她摟在懷中。鄭牡丹手中拿著布偶逗弄他們,兩個小家夥被逗得咯咯咯地笑。
她們祖孫四代五個人,完美詮釋出生命的延續。
鄭牡丹覺得有些不舒服,手撐在炕上換了個姿勢。顧瑾初見狀把軟枕放在她腰後,扶著她仰靠在上麵,笑著說:
“我帶著孩子們要待上些時日,母親有的是機會陪他們。”
“就知道給你娘來信,也不說告訴我這個老太太。”鄭老夫人歪頭看著糯糯,親了親她精致柔嫩的臉頰:
“你們娘親還是曾外祖母一手帶大的呢,日後曾外祖母有時間,也要和你們多親近親近。”
糯糯正抓著鄭老夫人手指上的碧玉戒指玩,聽到她的話後,小嘴兒裏說著讓人聽不懂的話。
顧瑾初笑道:“五爺出來的早,想著安頓好再給您送消息過去呢。”
生產本就是兇險的事情,外祖母年歲大了,顧瑾初不想她跟著擔心。打算著待母親生下孩兒後,再給她老人家送消息過去。
卻是忘記了,外祖母眼下生活在固安,她也是擔心惦念女兒的。
三個月多的時間,兩個孩子簡直就是換了個模樣。看到他們長得這般喜人,站在那裏眼饞的很。
伸手握著團子的小肉手,又把他像藕節一樣白嫩的胳膊托在掌心,有些愛不釋手。
待看到乖巧的糯糯時,一雙眼睛就要長在外孫女的身上。
抬頭同女兒笑著說:“初姐兒,糯糯同你兒時長的一般無二!”
聽聞顧瑾初她們過來,鄭老夫人尋了來後,抱著糯糯便不放手。
“這小模樣果真同初姐兒小時候一樣,精致又討人喜歡!”說著低頭親了糯糯一下。
鄭牡丹見女兒伸手抱過團子,在她們身旁幹著急。
初姐兒的這兩個孩子,她是一個也抱不著。
顧瑾初迴過頭看著蔣五爺,笑得一臉明媚,“五爺同阿父去上值吧,家中有外祖母和我在呢。”
蔣五爺點點頭,目送著她們祖孫四代人朝著內院走去。
秦朗咂吧咂吧嘴,看過瑾初生的對龍鳳胎,心中十分期盼他和牡丹的兩個孩子。
待看不到瑾初的背影後,蔣五爺轉過身,“秦大人,請吧。”
“賢婿這是邀請阿父我,一同乘坐馬車嗎?”秦朗揚著眉,微抬下巴看向蔣五爺問道。
蔣五爺笑了下,做了個抬手示意的動作,緩聲道:“阿父請。”
這話對秦朗顯然很是受用,他長腿一邁踏上馬車,想到什麽又掀開車窗簾子,朝著下麵吩咐道:
“從現在開始閉門謝客。除了鄭家人,不能讓任何人進這個門!”
門房是個敦厚的中年人,態度恭敬的點頭應是。
饅頭眼睛轉了下,抬腿走到青帷馬車前低聲詢問,“老爺,若是謝家人過來呢?”
秦朗抓了把幹落花生,朝著下麵的饅頭扔下去,“說的就是謝家人!”
除了那個謝尚林,這盛京城也沒有幾個人敢到秦家不請自來。
饅頭把幾粒幹落花生全部接住,笑嘻嘻的說,“小的知道了!”
秦朗擺了擺手,“行了,有什麽事情第一時間通知我。”轉而又說:“夫人發動的話讓人來找我,你就在院子中寸步不離的守著夫人!”
饅頭嘴裏咀嚼著花生,忙不迭的點頭應是,“老爺,這話您每日出門都會叮囑一番,小的都能倒背如流了。”
蔣五爺見秦朗放下車簾後,對外麵的車夫開口吩咐了句。
在噠噠噠的馬蹄聲中,秦朗壓低聲音說:
“上次長公主讓我留意著慈寧宮……趁著汪全同人吃醉酒,在他口中套出太祖帝的一些事情。和你們蔣家有很大的關聯。”
和蔣家有關聯……
蔣五爺放下手中茶杯,淡聲道:“阿父不妨說來聽聽。”
馬車上除了他們翁婿兩個,再有就是蔣五爺身邊的何遊,他既然這樣不避諱,秦朗便繼續說:
“聽聞蔣南懷在年幼時曾被叛軍劫持,還是國公爺打了勝仗迴來才發現的。托著疲累的身軀又連夜把他救了迴來,還因此受了傷......可有這事?”
蔣五爺點點頭,“確有此事,不過眼下知曉當中細節之人並不多了。”
秦朗眉峰輕挑,身子靠向蔣南笙那側壓低了些,“那你知不知道這幕後是誰主使的?”
蔣五爺垂眸喝了口茶,“阿父剛剛說到慈寧宮的首領太監,可是同宮裏有關係?”
秦朗並未察覺到他眸底變得幽深,也沒有繼續賣關子,直言說道:
“那次的事情,實則是太祖帝在背後一手安排的。為的是利用國公爺嫡長子,以他為鉤,繼而解決國公爺這個功高蓋主的後患!”
蔣五爺聽聞後,麵上沒有太多的情緒。
一時間,車廂中有些過分安靜。
讓太祖帝沒想到的是,被劫持的並不是蔣南懷,而是國公爺手下的孩子。
國公爺也沒有如太祖帝謀劃的那般,雖是破了局,卻是給身體帶來了太多的傷病。
也正是因為那件事,國公爺越發覺得對不起長子。才會在日後對蔣南懷,對大房一味的縱容。
“所以,永樂那日遇到了燕王,他躲避汪全是因為聽到了這個秘密?”蔣五爺開口問秦朗。
秦朗吃了一碟的幹落花生,口有些幹,連著喝了幾口茶後才說話:
“聽汪全酒後所言,他們也不能確定,那日所談之事是不是真的被人聽了去。”
在談及這種事情的時候,居然能被旁人聽了去……
也不知是皇太後太過疏忽大意了些,還是她想有意透露出來。
而偷聽了此事,並且利用長公主得以順利逃脫的燕王,更是一個心思深沉之人。
蔣五爺卻是在想,皇太後手中握著這個,她是想做什麽。
太祖帝沒有做成的事情,到了建元帝在位的時候,國公爺上交虎符。
從此沒有一唿百應,功高蓋主的蔣家人。
而當年事情真相,他早就已經知道了。
蔣五爺道:“這件事情還沒有告訴永樂吧?”
秦朗搖搖頭,“這當中關係到定國公府......知曉你今日會送瑾初過來,自然是要先告知於你的。”
蔣五爺微微頷首,抬手給他身前茶杯斟滿茶:“瑾初擔心嶽母,怕是在嶽母生產前,我們一家四口都要在秦家打擾了。”
秦朗抬手拍拍他的肩膀,“求之不得。”
......
顧瑾初坐在炕沿邊,為母親整理生產時要用的東西。
鄭老夫人盤腿坐在大炕上,糯糯和團子一左一右被她摟在懷中。鄭牡丹手中拿著布偶逗弄他們,兩個小家夥被逗得咯咯咯地笑。
她們祖孫四代五個人,完美詮釋出生命的延續。
鄭牡丹覺得有些不舒服,手撐在炕上換了個姿勢。顧瑾初見狀把軟枕放在她腰後,扶著她仰靠在上麵,笑著說:
“我帶著孩子們要待上些時日,母親有的是機會陪他們。”
“就知道給你娘來信,也不說告訴我這個老太太。”鄭老夫人歪頭看著糯糯,親了親她精致柔嫩的臉頰:
“你們娘親還是曾外祖母一手帶大的呢,日後曾外祖母有時間,也要和你們多親近親近。”
糯糯正抓著鄭老夫人手指上的碧玉戒指玩,聽到她的話後,小嘴兒裏說著讓人聽不懂的話。
顧瑾初笑道:“五爺出來的早,想著安頓好再給您送消息過去呢。”
生產本就是兇險的事情,外祖母年歲大了,顧瑾初不想她跟著擔心。打算著待母親生下孩兒後,再給她老人家送消息過去。
卻是忘記了,外祖母眼下生活在固安,她也是擔心惦念女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