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敢遲疑,道寵抓個空隙叮囑大雲,讓大雲抽個時間一定把他交代的話轉達給稠師父,然後隨著其他人夠奔皇城後宮,太後傳旨接見的時候已經快到傍晚。
太後見鄭儼領了這麽多人見自己,雖然道寵也在,怕不隻昨天一件事。於是道:“各位愛卿,各位法師,天色這麽晚,你們到後宮見哀家所為何事?”
大家相互看看,鄭儼示意由道寵來說,道寵上前施禮:“我佛慈悲!貧僧受太後委托辦事,到太學院找到那位孫雲同學,恰好他在整理古籍時,發現了一卷天竺原版梵文貝葉經古本。此經文神奇異常,據大雲同學講,他是在昨夜雷雨之夜,發現此經自現光芒,所以他不敢擅自處理,又怕正常上報因保護不當,破壞此寶,便請我幫忙鑒別。與我同去的是白馬寺方丈代理師兄,他之前在白馬寺見過百年前曇無讖先師翻譯過的《大雲經》譯本,所以立刻認定這就是遺失的天竺《大雲經》原本,與白馬寺現存的《四十二章經》一樣,乃是佛門至寶。太後請看,這就是大雲發現的《大雲經》”道寵因為激動,顯得語句有點不清。
果然,太後疑問道:“寵法師且慢,哀家聽著糊塗,大雲發現了《大雲經》?”
道寵發覺語失,立刻糾正道:“哦是這樣,這本經書中文譯名為《大方等無相經》、《大方等無相大雲經》、《大般涅盤經》,略稱《無相經》、《大雲經》。大雲是太學院孫雲的法名和小字,此生是慧光大統和僧稠方丈聯合弟子,律禪雙修,根骨靈異,能看穿陰陽結界,常有神異發現,《大雲經》若非是他,恐難現世。當然,天象異變佛寶麵試,更是祥瑞之兆,是太後勤政愛民國富常泰的表征,所以我等特來向太後賀喜。”隨即說明一切。
太後聽罷點頭道:“白馬寺的佛經寶藏哀家見過,上次恰好趕上它綻放光芒,哀家對它許願也十分靈驗,按照法師剛才所說,《大雲經》也有此神異?還有,《大雲經》竟大雲發現,這本身就挺奇巧的。而且這位大雲我好像見過,也聽聞過,他和幾位同門還代表我們大魏太學院,向南梁國子學院挑戰擊劍之術,最終他們打敗了好多佛門和道門的親傳弟子,包括南朝知名慧約智者和山中宰相陶弘景門下,給大魏漲了不少誌氣。如今他再立奇功,看來果有玄機啊。”說完,看了看鄭儼笑笑,並示意把經書遞上來。
鄭儼見狀,不慌不忙接過貝葉經,沒馬上呈遞,而是施禮道:“太後,不僅如此。您知道《大雲經》的內容是什麽嗎?剛才,我們在昭玄寺鑒寶,聽佛陀扇多和菩提流支幾位老國師講解,這才了解經文含義。它大致是說,很久之前,佛門神隻淨光天女菩薩,在同性燈佛處偶爾聽聞《大般涅盤經》,深受啟發,於是還想聽聽佛陀本人講經。恰好佛祖這輪轉世正到人界創立佛教,她便以凡胎降生到了人間,再次聽聞佛法深義,頓時開悟證道。後為傳播佛法,再次轉世以女身成為國王,得到了轉輪王四分之一疆土,並教化國人寵信佛法,廣做善士。經文中還預言,若幹年後她還要轉世到中土,同樣化身王者之身教化世人尊佛護法,所以,微臣以為,不久前中原的一些佛門彌勒大乘教等,宣揚中原有新佛降世,甚至不惜以身試法,其實他們得到的讖言都沒錯,錯的是他們領會偏了,真正的天女或新佛另有其人!臣等懷疑,佛寶今日以祥瑞異象臨世,正是要向世人解開這個謎團,而這個時間也恰好----”鄭儼說話推理的高明,在場的人一下子都被他帶入因果中。
“果真如此”太後聽聞到此,容顏大悅,竟然起身邁步下了丹陛取過經文觀看,邊看邊道:“《大雲經》是這麽說的?可惜哀家不懂梵文,那就請愛卿代哀家再去趟白馬寺,請《大雲經》的譯本讓哀家看看,或者迴頭請覺定老法師給哀家---”正這時,小皇帝領著元子攸從前殿過來。太後正興奮,接著道:“給哀家和陛下一起講講。”
元詡給太後請安,群臣等見禮畢,他道:“母後,您想學哪部佛經,還要帶著兒臣?”
太後道:“陛下,你來的正好。昨晚雨夜,太學院一位學生因見雷電之中見祥瑞光芒,竟尋得一本遺失已久的天竺梵文原版佛經古籍至寶,叫什麽《大方等---》,哎呀,名字長沒記清,簡名《大雲經》,堪比現存白馬寺的佛門至寶《四十二章經》,有靈異神奇之能,誦讀此經可以求得淨光天女等諸天神佛保佑。所以,我請中書令安排請高僧來講講。”
元詡的表情看著像驚喜,不過要複雜的多,他賀喜道:“原來是佛門尋得遺失的寶貝,那當真是可喜可賀。我天朝信奉佛法,佛門為朝廷教化百姓居功至偉,至此佛門大喜之際,理當普天同慶,兒臣聽說南梁蕭王也在舉行佛門無遮大會,借著慶祝大通門命名,和所謂的金輪垂象,鼓吹梁王是法論王轉世,大肆尋找阿育王寺和佛舍利,以圖欺瞞視聽,愚昧百姓。如今我北地竟然天降佛寶,豈不天命是非,不言而喻了嗎!”
太後聽了突然笑哭:“哈哈哈!陛下說的沒錯,是非曲直天命所歸,就要大白天下了!”
元詡一愣,問身邊的鄭儼:“鄭大人,母後因何委屈?”
鄭儼道:“太後這是多年心痛終於釋然!陛下還記得太後出生傳聞吧,當時產房紅光四照,老相國問卜知太後當貴為國母。後陛下降生時依舊紅光降瑞,待太後輔佐陛下登基,主持朝政振興朝綱後,有人翻出舊賬,中傷太後是天咒之女,亡國之禍。最近更有謠言傳出,曆數近年種種天災皆是上蒼懲罰太後所致,尤其前不久大風發屋拔樹城門轟塌永寧寶瓶落地被說成遷怒佛門,天象預警黎民將飽受天罰,太後弄得內外交困。而如今,天降佛門至寶,卻實實在在講述淨光天女轉世成為華夏國母,輔佐大魏信奉佛法,保佑大魏延綿永昌之事。此寶一出,之前所有謠言不攻自破,所以太後才把壓抑已久的怨氣吐出,喜極而泣。”
元詡聽了,臉色又是一陣難看,顯得很難過:“母後為大魏、為兒臣鞠躬盡瘁良苦用心,兒臣和大魏子民感恩不盡,還望母後保重玉體,以國事為念。”
胡太後釋放過了,恢複貴態:“陛下心意,哀家心領了。哀家已想好,著永寧寺方丈道寵方丈先將此卷佛寶送至白馬寺鑒別數日,若不能呈現祥瑞,則轉迴永寧寺藏於佛塔之中。同時由永寧寺重新組織經譯,並借閱曇無讖譯本來校核。若現出神異,隻把抄本帶迴永寧寺。待到校譯完畢,向各寺推送,讓此佛寶弘揚,求佛祖保佑我大魏國泰民安。”
小皇帝聽了,自然聽命,道:“道寵方丈,煩請依太後懿旨行事吧。”一句話,道寵繞過昭玄寺的任命,正式成為永寧寺方丈。昭玄寺是北魏特殊的官署,直接由皇帝管理。全國寺院由昭玄寺統管,下設昭玄曹和各州府的昭玄寺,各個寺院方丈的任命,分級審批。因為沒有劃歸到朝廷行政機構,所以各種程序不像衙門那樣的繁瑣,皇帝可以直接命令。
道寵忙合十大禮:“貧僧謹遵太後懿旨、陛下聖旨。”
太後說句:“那就有勞了。”然後想打發他迴去,突然想起來昨晚與鄭儼安排他的事情。道寵遲遲沒匯報,必然是因為獻寶,把那事兒拖後了。可小皇帝在身邊,又不能細問,於是看看鄭儼,不知鄭儼作何打算,便試探著問道:“中書令,此次佛門獻寶有功,當怎麽獎?”
鄭儼稍微迴顧一下今日的情形,道:“太後、陛下,今日之事昭玄寺和太學院都有功勞,按功行賞理所應當。不過另幾個人也有莫大的貢獻。首先是尋寶之人,但這個孩子還是學生,他之所以能發現寶物,是因為他有一個異能,據說是陰陽眼,也有說冥眼。而他這個本領得源於他師父,那位道場寺的僧稠,所以功勞應歸稠方丈。說到稠方丈,大家可能有耳聞,他也有異能叫天眼,人稱天眼金剛。而他的本領來源各位可能不大清楚,那就是老跋陀尊者。尊者有項異能大家不知道,其實也在眼睛上麵,人稱慧眼菩薩。當年我們遷都之前,高祖請尊者看過洛陽風水。尊者用慧眼看清洛陽有古井金龍陣法護佑,才讓高祖下定決心遷都。
“來洛陽之後,尊者因為偷窺天機,眼睛日盲,故而尋到嵩山修養,並暗中保護陣法,即能保佑大魏國運,同時也讓他免遭大陣反噬徹底眼瞎。為此,老尊者還被幾位天竺高僧戲稱老瞎子,其實他是為我們大魏落下眼疾的。後來他把守護洛陽大陣的重任交給弟子僧稠,僧稠依靠天眼之能,繼續護法並防止自己反噬,故而僧稠一刻不敢離開嵩山。時間長了,高祖和世宗駕崩多年、甚至尊者本人都已圓寂,這事兒也就沒人記得。前些日子,我還極力勸太後煩請僧稠入皇都講經。哦對了!陛下也曾經二次下詔恭請方丈。而稠方丈借口和老尊者一樣快意山水一直沒出山。若不是僧稠弟子用冥眼之能發現佛寶,我也想不起來這事兒。所以稠方丈即不好意思提到當年的功績,也不好卷了太後和陛下的盛意,結果招他入京成了他的煩惱,依微臣之見,不入免去詔書,還稠方丈安寧,才是最大的獎賞。”
高!這番陳詞簡直太高妙了!如果孫雲在場,必定對這位自詡他的老丈人五體投地。這番安排,既化解僧稠的尷尬,大雲的苦惱,又阻止僧稠進京,消除危機和矛盾,實在是高。
太後微笑著看著心上人,心花怒放,道:“中書令之言甚善,光統,麻煩您轉達吧。”
慧光沒想到一直以來的扣會被鄭儼解開,忙稽手:“貧僧代綢師弟謝太後陛下!”
太後見鄭儼領了這麽多人見自己,雖然道寵也在,怕不隻昨天一件事。於是道:“各位愛卿,各位法師,天色這麽晚,你們到後宮見哀家所為何事?”
大家相互看看,鄭儼示意由道寵來說,道寵上前施禮:“我佛慈悲!貧僧受太後委托辦事,到太學院找到那位孫雲同學,恰好他在整理古籍時,發現了一卷天竺原版梵文貝葉經古本。此經文神奇異常,據大雲同學講,他是在昨夜雷雨之夜,發現此經自現光芒,所以他不敢擅自處理,又怕正常上報因保護不當,破壞此寶,便請我幫忙鑒別。與我同去的是白馬寺方丈代理師兄,他之前在白馬寺見過百年前曇無讖先師翻譯過的《大雲經》譯本,所以立刻認定這就是遺失的天竺《大雲經》原本,與白馬寺現存的《四十二章經》一樣,乃是佛門至寶。太後請看,這就是大雲發現的《大雲經》”道寵因為激動,顯得語句有點不清。
果然,太後疑問道:“寵法師且慢,哀家聽著糊塗,大雲發現了《大雲經》?”
道寵發覺語失,立刻糾正道:“哦是這樣,這本經書中文譯名為《大方等無相經》、《大方等無相大雲經》、《大般涅盤經》,略稱《無相經》、《大雲經》。大雲是太學院孫雲的法名和小字,此生是慧光大統和僧稠方丈聯合弟子,律禪雙修,根骨靈異,能看穿陰陽結界,常有神異發現,《大雲經》若非是他,恐難現世。當然,天象異變佛寶麵試,更是祥瑞之兆,是太後勤政愛民國富常泰的表征,所以我等特來向太後賀喜。”隨即說明一切。
太後聽罷點頭道:“白馬寺的佛經寶藏哀家見過,上次恰好趕上它綻放光芒,哀家對它許願也十分靈驗,按照法師剛才所說,《大雲經》也有此神異?還有,《大雲經》竟大雲發現,這本身就挺奇巧的。而且這位大雲我好像見過,也聽聞過,他和幾位同門還代表我們大魏太學院,向南梁國子學院挑戰擊劍之術,最終他們打敗了好多佛門和道門的親傳弟子,包括南朝知名慧約智者和山中宰相陶弘景門下,給大魏漲了不少誌氣。如今他再立奇功,看來果有玄機啊。”說完,看了看鄭儼笑笑,並示意把經書遞上來。
鄭儼見狀,不慌不忙接過貝葉經,沒馬上呈遞,而是施禮道:“太後,不僅如此。您知道《大雲經》的內容是什麽嗎?剛才,我們在昭玄寺鑒寶,聽佛陀扇多和菩提流支幾位老國師講解,這才了解經文含義。它大致是說,很久之前,佛門神隻淨光天女菩薩,在同性燈佛處偶爾聽聞《大般涅盤經》,深受啟發,於是還想聽聽佛陀本人講經。恰好佛祖這輪轉世正到人界創立佛教,她便以凡胎降生到了人間,再次聽聞佛法深義,頓時開悟證道。後為傳播佛法,再次轉世以女身成為國王,得到了轉輪王四分之一疆土,並教化國人寵信佛法,廣做善士。經文中還預言,若幹年後她還要轉世到中土,同樣化身王者之身教化世人尊佛護法,所以,微臣以為,不久前中原的一些佛門彌勒大乘教等,宣揚中原有新佛降世,甚至不惜以身試法,其實他們得到的讖言都沒錯,錯的是他們領會偏了,真正的天女或新佛另有其人!臣等懷疑,佛寶今日以祥瑞異象臨世,正是要向世人解開這個謎團,而這個時間也恰好----”鄭儼說話推理的高明,在場的人一下子都被他帶入因果中。
“果真如此”太後聽聞到此,容顏大悅,竟然起身邁步下了丹陛取過經文觀看,邊看邊道:“《大雲經》是這麽說的?可惜哀家不懂梵文,那就請愛卿代哀家再去趟白馬寺,請《大雲經》的譯本讓哀家看看,或者迴頭請覺定老法師給哀家---”正這時,小皇帝領著元子攸從前殿過來。太後正興奮,接著道:“給哀家和陛下一起講講。”
元詡給太後請安,群臣等見禮畢,他道:“母後,您想學哪部佛經,還要帶著兒臣?”
太後道:“陛下,你來的正好。昨晚雨夜,太學院一位學生因見雷電之中見祥瑞光芒,竟尋得一本遺失已久的天竺梵文原版佛經古籍至寶,叫什麽《大方等---》,哎呀,名字長沒記清,簡名《大雲經》,堪比現存白馬寺的佛門至寶《四十二章經》,有靈異神奇之能,誦讀此經可以求得淨光天女等諸天神佛保佑。所以,我請中書令安排請高僧來講講。”
元詡的表情看著像驚喜,不過要複雜的多,他賀喜道:“原來是佛門尋得遺失的寶貝,那當真是可喜可賀。我天朝信奉佛法,佛門為朝廷教化百姓居功至偉,至此佛門大喜之際,理當普天同慶,兒臣聽說南梁蕭王也在舉行佛門無遮大會,借著慶祝大通門命名,和所謂的金輪垂象,鼓吹梁王是法論王轉世,大肆尋找阿育王寺和佛舍利,以圖欺瞞視聽,愚昧百姓。如今我北地竟然天降佛寶,豈不天命是非,不言而喻了嗎!”
太後聽了突然笑哭:“哈哈哈!陛下說的沒錯,是非曲直天命所歸,就要大白天下了!”
元詡一愣,問身邊的鄭儼:“鄭大人,母後因何委屈?”
鄭儼道:“太後這是多年心痛終於釋然!陛下還記得太後出生傳聞吧,當時產房紅光四照,老相國問卜知太後當貴為國母。後陛下降生時依舊紅光降瑞,待太後輔佐陛下登基,主持朝政振興朝綱後,有人翻出舊賬,中傷太後是天咒之女,亡國之禍。最近更有謠言傳出,曆數近年種種天災皆是上蒼懲罰太後所致,尤其前不久大風發屋拔樹城門轟塌永寧寶瓶落地被說成遷怒佛門,天象預警黎民將飽受天罰,太後弄得內外交困。而如今,天降佛門至寶,卻實實在在講述淨光天女轉世成為華夏國母,輔佐大魏信奉佛法,保佑大魏延綿永昌之事。此寶一出,之前所有謠言不攻自破,所以太後才把壓抑已久的怨氣吐出,喜極而泣。”
元詡聽了,臉色又是一陣難看,顯得很難過:“母後為大魏、為兒臣鞠躬盡瘁良苦用心,兒臣和大魏子民感恩不盡,還望母後保重玉體,以國事為念。”
胡太後釋放過了,恢複貴態:“陛下心意,哀家心領了。哀家已想好,著永寧寺方丈道寵方丈先將此卷佛寶送至白馬寺鑒別數日,若不能呈現祥瑞,則轉迴永寧寺藏於佛塔之中。同時由永寧寺重新組織經譯,並借閱曇無讖譯本來校核。若現出神異,隻把抄本帶迴永寧寺。待到校譯完畢,向各寺推送,讓此佛寶弘揚,求佛祖保佑我大魏國泰民安。”
小皇帝聽了,自然聽命,道:“道寵方丈,煩請依太後懿旨行事吧。”一句話,道寵繞過昭玄寺的任命,正式成為永寧寺方丈。昭玄寺是北魏特殊的官署,直接由皇帝管理。全國寺院由昭玄寺統管,下設昭玄曹和各州府的昭玄寺,各個寺院方丈的任命,分級審批。因為沒有劃歸到朝廷行政機構,所以各種程序不像衙門那樣的繁瑣,皇帝可以直接命令。
道寵忙合十大禮:“貧僧謹遵太後懿旨、陛下聖旨。”
太後說句:“那就有勞了。”然後想打發他迴去,突然想起來昨晚與鄭儼安排他的事情。道寵遲遲沒匯報,必然是因為獻寶,把那事兒拖後了。可小皇帝在身邊,又不能細問,於是看看鄭儼,不知鄭儼作何打算,便試探著問道:“中書令,此次佛門獻寶有功,當怎麽獎?”
鄭儼稍微迴顧一下今日的情形,道:“太後、陛下,今日之事昭玄寺和太學院都有功勞,按功行賞理所應當。不過另幾個人也有莫大的貢獻。首先是尋寶之人,但這個孩子還是學生,他之所以能發現寶物,是因為他有一個異能,據說是陰陽眼,也有說冥眼。而他這個本領得源於他師父,那位道場寺的僧稠,所以功勞應歸稠方丈。說到稠方丈,大家可能有耳聞,他也有異能叫天眼,人稱天眼金剛。而他的本領來源各位可能不大清楚,那就是老跋陀尊者。尊者有項異能大家不知道,其實也在眼睛上麵,人稱慧眼菩薩。當年我們遷都之前,高祖請尊者看過洛陽風水。尊者用慧眼看清洛陽有古井金龍陣法護佑,才讓高祖下定決心遷都。
“來洛陽之後,尊者因為偷窺天機,眼睛日盲,故而尋到嵩山修養,並暗中保護陣法,即能保佑大魏國運,同時也讓他免遭大陣反噬徹底眼瞎。為此,老尊者還被幾位天竺高僧戲稱老瞎子,其實他是為我們大魏落下眼疾的。後來他把守護洛陽大陣的重任交給弟子僧稠,僧稠依靠天眼之能,繼續護法並防止自己反噬,故而僧稠一刻不敢離開嵩山。時間長了,高祖和世宗駕崩多年、甚至尊者本人都已圓寂,這事兒也就沒人記得。前些日子,我還極力勸太後煩請僧稠入皇都講經。哦對了!陛下也曾經二次下詔恭請方丈。而稠方丈借口和老尊者一樣快意山水一直沒出山。若不是僧稠弟子用冥眼之能發現佛寶,我也想不起來這事兒。所以稠方丈即不好意思提到當年的功績,也不好卷了太後和陛下的盛意,結果招他入京成了他的煩惱,依微臣之見,不入免去詔書,還稠方丈安寧,才是最大的獎賞。”
高!這番陳詞簡直太高妙了!如果孫雲在場,必定對這位自詡他的老丈人五體投地。這番安排,既化解僧稠的尷尬,大雲的苦惱,又阻止僧稠進京,消除危機和矛盾,實在是高。
太後微笑著看著心上人,心花怒放,道:“中書令之言甚善,光統,麻煩您轉達吧。”
慧光沒想到一直以來的扣會被鄭儼解開,忙稽手:“貧僧代綢師弟謝太後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