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詔邀請僧稠進京,這事兒之前就有,孫雲也聽說過,按說不算什麽,畢竟僧稠的禪法獨步武林界和宗教界,公認的蔥嶺以東之最。奇怪的是,僧稠正式場合已經婉拒過,口頭的次數更多,托詞幾乎和老掌門跋陀對小皇帝爺爺孝文帝的口徑一模一樣。


    不同的是,老跋陀遷都前一直在京都平城,遷都後偶爾也到京城轉轉,比如會會菩提流支,發現首徒慧光。菩提流支更不用說,直接被太後邀請到了京城的永寧寺,就在召玄寺曹的邊上。要說老跋陀高齡,不能常往返,人之常情。而且他的頂門弟子慧光代替他做宗教界領袖,現在是整個大魏的大統,管理著全部的僧道,幾乎是召之即來。


    相反,僧稠年富力強,居然從不應招,甚至幾乎沒在京城停留過。難道,他比老掌門的身份還高,皇家真能容忍他這麽不合時宜?還是他對京城有特殊的看法,不願意靠近?孫雲能想到的是,自己那套商業區房子原本是師父的,是不是他不願意被人發現,當然或許有更深層次原因,總之這事兒,僧稠本人沒通知自己,不敢貿然答應。


    再者,小皇帝找個與僧稠的聯絡人,無論是身邊,還是昭玄曹,應該大有人在,那為什麽會找到自己?難道僅僅因為傳說的自己與師父關係?尤其提出建議的又是僧稠自己,難道是師父故意安排?故意安排是肯定的,那一定有什麽特殊的寓意,究竟是什麽寓意呢?


    孫雲腦袋有點發懵,直覺是師父的又一次婉拒托詞,按說自己也不應該答應,可是這種場麵,開國公、領軍將軍、護軍將軍都在場,自己如何拒絕。雖說自從太後重新掌權後,把領軍大將軍和護軍大將軍的“大”字取消降級,相應削掉他倆的好多權利。同時讓丞相高陽王兼大司馬掌握軍政的兵役、物資、軍訓、軍法、軍職大權,任元悅為太尉即名義的三軍總司令掌管軍政戰略決策事務大權,命元略為大將軍為軍事最高指揮官,等於在元鷙和元順之上增加好幾個領導。事實上。倆人所掌管的軍隊也極其有限,且沒有調動權,隻能在京城外圍的軍營和京師內的皇家衛隊營活動,所以倆人領軍護軍的地位曆史上達到最低值,在朝廷與官員中地位也不重,且都受排擠。但對於孫雲而言,還是大的不得了。


    想到這兒,孫雲磕磕絆絆道:“啊,子攸哥?選我?我能行嗎?”


    元子攸笑笑,道:“這事兒還非你莫屬,先看看你師父稠方丈和光統的信函吧。”孫雲接過信箋看了看,上麵文字很簡短,大意是請孫雲幫忙看看元子攸這邊有什麽事兒,不影響學業情況下,能幫忙的暫由他來聯絡,待有合適人選或實在耽誤他學習會另行安排。


    孫雲腦筋急速轉了轉,總感覺不托底,道:“我倒是沒問題,可身在學院,怎麽傳遞?”


    元子攸道:“大雲,這你不用擔心,陛下經常請太學博士講經,派官員檢查太學工作,甚至可能去太學釋奠禮,屆時會帶上你或與你聯絡或直接找你都方便。”


    釋奠禮,即學校的祭祀典禮,屬於“三禮”中“君師”之禮。釋奠是孔廟祭禮中規格最高的一種。一般由皇家顯赫之人主祭孔子,屬官分祭十二哲、先賢、先儒、啟聖祠、崇聖祠、寢殿、家廟等,並常請大儒為皇帝講經。皇太子學通一經之後,即於辟雍行釋奠禮,輔以太牢祀孔子,顏淵配享。小皇帝雖然是皇帝,但未親政,還是太子的行動範圍。


    孫雲本就不善於拒絕,而眼前的幾位要麽欽佩、要麽敬仰、要麽畏懼,此刻找不到合適理由,加上不明白僧稠師父的用意,隻能磕磕巴巴含混答應。


    元子攸笑道:“這就對了,區區小事兒,賢弟沒什麽好為難的,等需要的時候我會通知你。對了,大老遠把你折騰過來,你還沒吃飯呢,正好,我們在仆射大人護軍府議事,剛才大人特意安排在府中設宴,而且聽說你要來,正要答謝你一直以來的幫忙呢。”


    啊?吃飯?孫雲最怕應酬這種場合,忙道:“多謝大人,我離學校挺遠的,天黑不好走,還是早點迴去,別給各位大人添麻煩了。”說著看看各位將軍威風凜凜的樣子心裏沒底。


    元順道:“哎,不必著急,我們多次有緣見麵,一直沒機會感謝,好不容易來到護軍府,怎麽能讓你餓著肚子迴去呢?放心,各位將軍都是直性子人,非常好客,你們多多結識。”


    結識這些將軍?孫雲看著他們都打怵,正有些為難,當然大夥還是以為他靦腆。這時元子攸又道:“大雲,之前我好像提過,我倆結拜還沒正式舉行個儀式呢,你留下一會兒商量個時間場合,我想著如果不出意外,應該就在旬日之內,一會兒一起細說。”


    還留個懸念,弄得孫雲很奇怪。這時好多人卻興高采烈群聲道:“子攸將軍!公爵!那就提前恭賀啦!到時候一定隆重大擺宴宴,我們可都來叨擾祝賀的!迴頭一定不醉不歸!”對對!有人湊著熱鬧。孫雲一聽更疑惑,大夥祝賀絕不會因為自己與子攸結拜,看來是另有好事。什麽呢?算了,別想太多,反正自己實在不好意思迴絕,那就留下等著吧。


    應該是事先卻有準備,不大一會兒宴席開始排開,一看還真豐盛,尤其對孫雲極為客氣,位置就安排在下座的首位,離著元子攸、元順、元鷙最近,也是下麵幾列最顯眼的地方,弄得孫雲局促不安。他心知,官場有規則,軍營更是軍階等級森嚴,自己是個學生,沒有尺寸之功,更沒一官半職,坐在前座極不合適。隻是因為答應做師父與小皇帝的聯絡人,便受如此禮遇,可見師父的地位有多高,要麽就是小皇帝有求於師父的事情非常重要,看樣子別人都知道,隻有自己蒙在穀裏,弄得他心裏更沒底。


    傳菜和寒暄的當口,孫雲也觀察著大夥,突然發現自己旁邊的幾處座位空著,看來還有人沒來呢,正疑惑,就聽廳外有兵士報門:“中散大夫楊元慎、尚藥典禦徐之才、驃騎大將軍廣陽王二世子元瑾等到。”元順是東道主,聽罷忙搭個請字。


    隨著話音,幾人上來。楊元慎孫雲見過,官居五品上。旁邊徐之才,看著也就二十二三歲,年少儒雅,氣度不凡,孫雲不認識。書中代言,此人的官職也是五品,他祖傳道學醫學,從小天才,原為梁朝人,5歲能誦《孝經》,8歲通《論語》,13歲破格進太學,精通《周易》。去年蕭綜,也就是現在的蕭讚,北降時,徐之才因為是他的主簿而一同過來,不過因為亂軍失散被捕,今年蕭讚官拜司空,終於尋到他,便舉薦給小皇帝元詡,敕令在城南居住,禮遇甚優。他不僅精通醫術,而且擅長天文圖讖之學,負責皇家的尚藥局。


    徐之才本不想在北朝做官,之所以能在京城落戶,其中有個非常特殊的原因。驃騎大將軍元淵除有兒子元湛、元瑾等,還有兩位極品漂亮的女兒。這也不奇怪,元淵本身就器宇軒昂,妻子是洛陽營造的總設計師之一王肅的美貌女兒。因為蕭讚與元子攸的姐姐元莒犁的關係緊密,進而通過元子攸,竟讓這位天才入贅廣陽王門庭。徐之才因與楊元慎都精通易術,所以互相仰慕走的很近,倆人最近正有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幕後一起施做。


    元瑾孫雲不認識,因為他歲數小些,估計沒見過。他哥哥元湛孫雲倒是有印象,與自己同歲,之前在皇宗學院讀書,就是元修之前的學院,之前武士比武曾經見過,這會兒驃騎大將軍為了曆練他,北伐出兵,把他帶在身邊,次子元瑾應該也在皇宗學院讀書。


    元子攸看見幾人進來,立刻起身相迎:“楊大夫、徐太醫、瑾叔,你們來的正巧,宴席正要開始,來快入座,孫雲同學你們見過吧,今天因為特殊原因也請過來一敘。”說著安排他們坐在孫雲旁邊。元淵別看年輕,但在皇家宗族的輩分很高,是孝文帝元宏、丞相元雍、元徽、元順、元延明、元彧、元融、元略等人的長輩,所以元瑾等於是宣武帝元恪、元子攸等人的長輩,雖然元子攸比元瑾大好幾歲,也得按輩分尊重他,當然主要是看著元淵身份。


    孫雲看見這幾人自然不敢也不想坐在首位,忙避席道:“楊大人、徐大人,您幾位從我的位置就坐吧,我坐下邊心裏能安穩一些。”


    子攸按住孫雲的肩頭,道:“大雲不必客氣,今天你不代表你,也不僅僅將是我的義弟,而是代表兩位少林寺僧統,所以不用不安心。大家都入座,仆射大人做東,我們邊吃邊聊。”


    眾人落座,開始敬酒歡宴。酒過三巡,元子攸轉頭對徐之才道:“徐太醫、瑾叔,最近驃騎大將軍處一切可還順利?大家現在都比較關注此事,你給我們透露透露。”


    徐之才看看元瑾,元瑾道:“各位大人,家父與家兄最近來過信兒,前線一切還好,而且他們正籌劃一件重要的軍事行動,如果成功,叛賊一舉可破。”


    指日可待了!眾人都很興奮,又是一陣杯光交錯。這時元順道:“元慎、之才的消息可謂振奮人心,不過我還擔心另一件事。記得數月前,驃騎大將軍出征前,曾經偶做一夢,夢見身著袞衣依立槐樹,當時元慎解夢,可得三公。事後我與禦史中尉酈大人、謙之兄弟複盤推解的時候,發現有不祥之意,才知元慎乃有意隱瞞,怕影響大將軍鬥誌,並暗中與謙之兄弟、之才等著手破解之法。二位乃破立讖預吉兇的當代高手,京洛之地無人能及,不知可有進展?”孫雲一聽,暗中吃了一驚,對呀,這事兒怎麽樣了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破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阡並收藏劍破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