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市場擂台。吳邵登台,也展示了強勁的實力,令孫雲同樣震驚,更有些落寞。要說嚴達、曇洵、大海等人,都是一等一天才,他們表現得妖孽,孫雲無話可說,畢竟自己的天賦和他們相比差著天地,這點無論是實際情況,還是接觸過的幾位大佬都有過定論。再說自己畢竟不是宗門,連世家都不算,沒有從小得到最頂級的教育,享受最寶貴的資源,所以目前的差距孫雲相反很認可,甚至有點小自豪。不管怎麽說,自己憑著有限的資源,以及自身的努力,加上一點點運氣,獲得了金劍資格,這幾乎是不可能事件,當然師兄駱子淵故意安排占了僥幸的成份,刨除這些,自己也可以並入銀劍的實力,這也難能可貴的。


    可是今天再看,吳通、魏寧、吳邵這些原本認定為二三流的選手,短短的一年之內進步神速,大大超出了孫雲的預期,到底是自己進步的太慢,還是人家確實比自己天賦好,孫雲有些迷茫。與他們相比,自己曾經是八名金劍選手之一,更重要的是,自己被認定為有陰陽眼,上古神器昆侖鏡轉世,可是眼看著自己不但不能顯示出應有的天賦,反而與那些宗門天才弟子、尤其是核心弟子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這不是有點諷刺麽!


    場中,沒等孫雲失落的太久,勝負已決,吳邵最終也是以比較平和的比分,步入之前的完敗後塵,這下孫雲心裏更是不知道是什麽滋味。以前的自己,一直受到一種灌輸,那就是武功的境界分成武士、俠客、劍客,也就是所謂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和煉神化虛。其中武士境界內,相互之間的差別不明顯,主要體現在招式、力量、速度和爆發力,以及臨場發揮上。而俠客以上境界的差別則逐漸絕對化,因為個人的招式、力量等通過真氣的加持,可以發揮量級上的變化,到了劍客甚至可以通過氣功施展一些法術,所以所有修煉的人,無不注重境界的培養。可是這個定論,在外國武士麵前,完全被顛覆。從唿吸、發力多方麵判斷,大秦人根本不練氣,完全就是對自己肉身的錘煉,達到了極致,便克服了境界的壓製。


    換句話說,中原所謂的大俠,在人家的武士麵前,絲毫沒有修煉的優勢,這個結論在之前的擂台比武中有所體現。孫雲沒到四重的境界,無法體會其中的差別,無法理解真實性。當然,也可能更高的宗師不屑於出場,但不排除之前的確有許多門派歲數不小地位不低的高手出戰過,現狀是大秦勇士露臉好多天,至今一場未敗,這也太打臉了吧!


    台下正亂著,又有人登場了。不知道為什麽,今天好像商量好,幾乎一點沒有間歇的冷場,除了正常的休息時間之外,賽程已經排滿了,可是這又體現出另一個問題,難道大秦武士是鐵打的,能連續出戰?還是人家就是高出一截,之前的比試根本就是熱熱身?但至少可以肯定一點,今天的比賽絕對一場假打都沒有,因為出場的人孫雲都認識。而且下一場也是,名單出來了,竟然是曇洵。


    這是怎麽了?曇洵也會來?他可是去年劍士比武的金劍第二,大名鼎鼎少林掌門僧稠的弟子,少年天才新貴,未來之星,他怎麽能冒險?又怎麽能參與俗世的擂台賽?


    來不及多想,曇洵已經展開進攻。隻見他雙手拉開門戶,手掌之上似乎有氣流湧動,很明顯這是聚氣凝力的特征,他果然已經突破四重了。有了真氣的凝聚,等於在原有力量的層麵上,加持了壓縮空氣的爆破,或者有雷電打擊的效果,也有的是金屬撞擊,有的是灼燒,有的是窒息、有的是凍傷等等,依據五行的屬性,略有不同,但總之威力已經呈量級的疊加,而且隨著境界的提高,這些效果就會越來越明顯。孫雲看罷,一絲氣餒蔓延心中,曇洵本來就強過自己,今天開來,差距越來越大,現在幾乎看不見人家的背影了。


    大秦武士貝比大概看出了對手的不同,顯得格外的興奮,但見他渾身肌肉緊繃,肌群疙瘩來迴遊走,一層油汪汪的亮光籠罩其上,稍微客氣後也展開對攻。這時大家發現,場上戰鬥級別不斷升級,劈劈啪啪的暴擊聲從他們的碰撞中傳出來,瞬間達到暴風驟雨級別。不過孫雲注意到,曇洵的力量在貝比麵前,並沒體現出優勢,相反秦勇的力量、耐力和速度還在提升,孫雲甚至覺得貝比猶如三頭六臂,四麵八方都是他的影子,幾乎一邊倒的暴打曇洵,而曇洵處於全麵防守當中,即便這樣,還是節節後退,無力抵抗,頻頻丟分。


    最終曇洵竟大比分敗北。比賽終止,他憤怒的雙拳互擊,鬱悶的狂叫一聲,轉身跳下台去。少林弟子也敗了?雖然台下的人多數不認識他,但這件事肯定會在武林界傳播,那麽秦勇的功力究竟到什麽程度?難道外國武士的實力,要比中原俠客的水準還要高?


    孫雲此刻的心已經跳成一個,曇洵的伸手他見過,而且倆人在金劍還交過手,差距顯而易見,從那時開始,孫雲徹底放棄了自己是天才的夢想,也徹底掐斷了在武林發展的念頭。可就是此人竟然在秦勇的跟前依然被暴打而無力還手,如果自己上去豈不是遭笑麽!可笑自己從小練武,曾經是家鄉的天才,甚至登上全國劍士比武的金劍榜,可今天才知道,這一切多麽的虛假,多麽的脆弱,多麽的不堪一擊,難道自己之前的道路是彎路?


    台下的人正議論紛紛,台上又有人登場了,名單公布,竟是嚴達!嚴達?那不是金劍第一麽?他也來湊熱鬧?不過他來也許能找迴中原武林的麵子,畢竟他是當今武林的第一天才少年,而且他的武功傳承至樓觀台太極心法,以柔克剛,後發先至,對大開大合速度見長的招式很有克製性,沒準他能成為秦勇的克星,他能成為被寄予的希望。


    果然,嚴達一亮相,雙掌遊弋,抱元守一,一絲絲氣息似乎縈繞在掌峰之間。台下的人群立刻提起精神,希望奇跡發生,希望他成為扭轉乾坤的英雄。


    不過事與願違,貝比似乎狀態越來越好,一上場便疾風驟雨發揮極致,嚴達靠身法以及敏銳的判斷,巧妙的避開秦勇的有效進攻,看著他的掌法的確對秦勇的拳法有製約。但是,僅僅是製約而已,因為嚴達無法組織反攻,貝比身體就像被淬煉過,既沒有疲憊下滑的趨勢,也沒有疼痛的知覺,對抗之下,嚴達就像接觸了一塊鐵板。時間一長,嚴達終於出現漏洞,或者說根本發揮不出來,秦勇像一個不知疲倦、沒有痛覺、卻嗅覺格外靈敏的猛獸,對嚴達的防守缺陷絲毫不放過,轉瞬之間形勢大變,嚴達也被碾壓暴打,根本無力還手。


    結果可想而知,嚴達輸得更慘。孫雲見狀,心髒已經不是跳成一個,而是幾乎停跳。嚴達是第一天才,怎麽在人家麵前幾乎被虐打?人家就一個人,麵對著整個中原武林,難道這就是華夏武功的現狀,難道西域武力真比中原強?大俠!高手!宗師!難道都是笑話麽?


    正這時,又有人出場,雖然化了妝,衣著有點像太學服飾,孫雲一眼認出來,竟是大海。大海傻了麽,明知道自己不是秦勇的對手,怎麽還要登台。即便之前有計劃,可是曇洵和嚴達已經敗了,就應該技術修改,哪能知難而上呢,孫雲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


    大海上台後沒像前邊那樣直接開打,而是抱拳道:“大秦武士好身手,請問你什麽境界?”


    貝比道:“境界?我沒有什麽境界,那是你們的功法。”看表情不知是諷刺還是陳述。


    大海道:“可我看你肌肉的硬度、出拳的速度、反應的靈敏,肯定是有高人傳授才學成。”


    秦勇搖頭:“鬧鬧鬧!我們不需要,我們的訓練有標準教科書,隻不過更依靠個人的錘煉,不妨告訴你,我的體魄是靠瀑布的激流,冰窟與熱泉,甚至是雷電,以及與野狼搏鬥,隻要你經過努力,也可以在速度、力量、爆發力、靈敏度方麵提高極限,對了,你們華夏有一句話,叫做知易行難、知難行易,我想就是我們之間的練武區別。”別說,秦勇的漢語雖然說的不流利,但是表達的很清楚,甚至還用到了經典語錄。


    大海道:“修煉之道,殊途同歸,很好,那我再來領教一二。”說著亮開門戶與秦勇戰到一處。大海的戰力孫雲有一陣子沒看見了,如今亮相,孫雲一看果然也是進步非常,也就是說與自己的差距拉的更大。但同樣,大海在秦勇麵前也是曇花一現,越打越發揮不出來,原因都是一樣,大海的招式碰到秦勇的格擋,因為力量速度等因素,不自覺的偏離原來的軌跡,造成每次進攻都不到位,每次都無功而返,反過來每次的防守也不到位,需要重新調整來彌補,局麵非常被動,看著讓人揪心。現在大家已經不是希望獲勝,而是盼著能平安打完就行。


    可是越擔心越出事兒,眼看著第二局完畢,大海一個沒留神,被一拳打在下頜處,身體仰麵摔倒,裁判很正規,第一時間攔住貝比,同時宣布比賽結束。孫雲如同自己被打到,不過反應挺快,第一反應跑到台上,這時慧沐、慧禮同時也上去。幾個人喊叫著想攙扶,但被裁判隔開,裁判用拳頭和指頭在大海頭頂晃了幾下,然後說道:“沒有問題,很正常。”


    正常!?慧沐和慧禮連激動和氣憤,聲嘶力竭道:“要是因你耽擱搶救弄出傷殘,我們到官府告你去!”說著同時俯下身搬起大海,淚眼婆娑。孫雲倒是很理智,他甚至認為裁判剛才的緩衝對大海有利,同時經過幾天的觀察,的確每個倒地的都沒問題,大海應該一樣。


    果然大海道:“喊什麽,我沒事兒,大雲,你來了,有什麽啟發麽?”大雲聽了一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破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阡並收藏劍破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