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雲和小月已經走出很遠,元子攸還在寺院門口遙望著倆人的背影。旁邊爾朱世隆問道:“子攸將軍,您在看什麽?一個太學生,充其量有點江湖背景,您為什麽如此關注?”
元子攸收迴視線,微微一笑道:“這個人挺有意思,不但與好多門派有瓜葛,連老聖人趙逸、老金剛菩提流支等都與他有緣,而且最近許多江湖異事都和他有關,實在令人費解。”
旁邊新認識的密多道人問道:“子攸將軍,不知您所指為何?”
元子攸道:“有許多啊,應該十住大師也有所耳聞,比如流落江湖的秘籍黃帝陰符經,聽說他就是唯一能找到和打開的人,而且最近又有新傳聞,這個學生過年期間去鹽池,結果順便破獲了異教暴亂、前任都將貪贓枉法以權謀私的案件。這個倒是次要的,關鍵是在此期間,他和許多今年劍士比武的參加者,一同在盬宗廟消失幾天幾夜,據傳聞他們都去了一處密境,類似大小洞天福地的所在,結果發現黃帝陰符經之所以普通人不得窺視,那是因為這本天書竹簡的真實麵目是陰陽太極圖,而且陰陽太極圖已經轉世投胎,就是說十年前的黃帝陰符經,現在已經不是一本竹簡,而是一個十歲的女孩。這一切都是孫雲被曇鸞大師做法從密境之中解救迴來之後,在睡夢中吐露的。你說這個少年是不是不尋常?”
密多道人聽罷驚訝的合不攏嘴,十住散人李歸伯道:“不僅如此,聽說那天去密境之中一共是十幾個人,這些人雖然是曇鸞大師等人做法施救,但真正解救他們的其實就是這個孫雲同學,此外其他人進入結界,受到結界的限製,沒有人能記得隻言片語,隻有他不時的流露出秘境內的信息,而他的每一句話都令江湖為之瘋狂。”
密多皺眉道:“那這麽說,黃帝陰符經轉世的女孩也隻有他能找到了?”
和李神雋一起來的諫議大夫穀士恢道:“是啊,看樣也隻能如此了。”
密多道人道:“可是剛才那個孫雲不是說,他此刻正找一個小女孩麽?不知有無聯係?”
李延寔笑道:“嗬嗬,你們多心了,他們要找的是中書令鄭儼的小女兒。鄭儼兩個女兒,大女兒叫鄭冰國色天香,人也冰雪聰明,正在太學念書,和剛才的孫雲和蕭月是同學。小女兒叫鄭萍,胎裏做病先天癡呆,要不然怎麽會走丟呢。”
李歸伯道:“不然,常言道大智若愚,上古神器或者先天至寶轉世投胎,不一定就是極度聰明之人,說不定就會隱藏在誰都想不到的人身上。”大夥聽了有的點頭有的搖頭。
穀士恢道:“關鍵還要看那個孫雲,他如此興師動眾的尋找,一定不隻是為了幫同學忙,這裏一定另有原因,別忘了,他是唯一知道陰符經是誰的人。”
元子攸想了想,說道:“有理。沒想到幾位本來是武功高強之人還心思縝密,世隆,你還真有眼光,我迴頭就向陛下推薦幾位,你們以後可留在陛下身邊做幕僚。密多大師還會講胡語,正可為爾朱首領和陛下聯絡傳書。而士恢可以充任禁軍校尉,隨時在陛下身邊保衛。”
爾朱世隆道:“密多師傅是十住大師的師弟,舉薦他並不是我的功勞。說到穀紹達麽,這也算有緣,他本是李神軌帳下的校尉,不過最看不上李神軌這種賣身求榮的小人,願意投靠在陛下和子攸將軍帳下效命,所以我們借機會提拔他不會引起太後那邊猜忌,他們甚至還以為是士恢插在陛下跟前的眼線呢。”說完,幾個人都相視而笑。
李延寔道:“江湖的事情,還是煩請十住法師、密多法師關注,你們從中可以五色更多更厲害,尤其是不滿太後,願意效力陛下,以後可以幫助陛下重整朝綱的人才。”
李歸伯和密多點頭,元子攸道:“陛下還政,還有許多細節,比如文官上書請命,武將控製禁要,我們到裏邊詳談。”眾人點頭。
李歸伯道:“子攸將軍,我乃江湖散客,對於朝堂政事一竅不通,舉薦師弟給您,剩下的我就不參與了。此刻正好需要有人暗中看看那個孫雲同學急三火四找人的詳情,我閑著無事不妨過去,你們繼續,我先告辭!”說完他和大夥別過順著孫雲小月的方向跟去。
孫雲和小月繼續向南便是青陽門禦道,往東拐不遠路北是嵩明寺和修梵寺,按照鄭冰的描述,前幾天萍萍也來了此處,孫雲想想應該順便到實地排查一下。到了近前,可以看見兩座寺院形製相似,都是屋簷高聳、裝飾豪奢,同時又連接緊密、禪房成群,怪不得皆為出名的大型寺院。修梵寺最出名的是四座金剛菩薩雕像,就是四位出場率極高的護法天神,孫雲看看,果然怒目威嚴、栩栩如生,活脫脫真實版的金剛力士。
找了一圈根本沒有萍萍的影子,打聽了幾個遊覽的遊客,也都沒有注意,於是倆人從佛像後身的小門迴到金剛殿,準備稍微涼快一下離開。此刻大殿正好沒人,孫雲看著雕像,問道:“小月,你說金剛是什麽意思?佛家為什麽起這個名字?”
小月道:“我哪知道,也許是梵文的音譯吧,你為什麽問它?”
孫雲道:“在我理解,佛門事務多取莊嚴的意思,可是這些金剛卻比威嚴還甚,不知為何?”
“金剛是金中之剛的意思。”伴隨高亢的聲音,殿外進來兩個和尚,孫雲一看都見過,都是老劍客達摩身邊的弟子,一位是神光,一位是曇林,說話的正是曇林。
孫雲已經聽說了,就在年初正月十五他從鹽池剛迴來的時候,恰好下了一場大雪,神光依然如往常在洞外伺奉達摩,結果這晚達摩不知怎麽忘了收功,竟然在洞中打坐一夜。神光也不敢打擾,愣是陪他在洞外呆了一夜。問題是這夜大雪紛飛,一晚下來,神光成了雪人。當然神光也有五重的功力,雪地之中對他也不算什麽,他也跟著打坐,體會著日常達摩交給他們師兄弟的隻言片語的功法和佛法。
達摩雖然沒正式收下神光,但並沒有吝嗇,時不時的點播一下神光、慧育、曇林、總持等人。而且達摩教人因人而異,交給每個人的功法也完全不同,比如傳授神光的是楞伽經、曇林的為二入四行法門,慧育的為壁觀,女僧道跡則為普通的金剛經。
到了第二天,達摩在禪境中醒來,看見神光在雪中打坐,也進入禪境,身上落著厚厚的一層雪,達摩心存感動,悄悄來到神光的身後,伸手按住神光的百會穴,運動楞伽神功,幫助神光又打通了一道奇經八脈,讓神光的境界一下子五重末期進入六重巔峰,隻差一個機緣就能突破到七重。神光從禪定中醒來,頓覺精神煥發,然後看見師傅傳功,即感激異常,又不好意思,師傅早醒自己還沒有知覺這是做弟子的不是,於是忙起身道歉。
達摩笑笑,當時說道:“算了,你誠心可嘉,也不容易,以後就如我門下,改名慧可吧!”這下把慧可樂壞了,道育、道亦和曇林聽說此事,也著實高興一番。達摩把幾個人的位次重新調整,慧可為大弟子、衣缽傳人,同時為和佛門少林門有所區別,把自己的門派定為佛門禪宗,從此佛門繼淨土宗開宗立派之後,第二個正式別派的宗門成立。
開宗立派是大事兒,所以即便在太學院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孫雲也聽說過了。同時聽到的事,這麽一來引起了京城內好多其他佛門的不滿。第一,達摩把自己的門派立為禪宗,這個禪字選的十分好,就像當初道教把道字冠名到自己的教派一樣,盡管當時儒家、佛家都用道字用在自己的學說上,可是因為道家的首先冠名,所以他們不得不改名,於是儒家改名儒教、佛家改名佛教,老實說另外兩個名字不如道字好,因此用了好長時間才令世人習慣。
而這個時期,許多佛教的門派雖然未正是立派,但禪字對多數學派來說都在用,別的不說,就連少林寺本身跋陀尊者和僧稠一係就是以禪法命名武學心法,勒那摩提的弟子僧實一係也是以禪法為武功的心法,而且此三者佛法的脈絡屬於近支。禪宗直接搶先獨占了禪字,別人要麽需要爭奪禪法的正宗地位,要麽就得改弦易轍,避讓這個字。可是改字說著容易,操作上肯定別扭,因此招來漫天非議。
不過這些事情,達摩可不管,他規定完禪宗的教義、教宗、弟子名分,武學和佛法的主要衣缽之後,剩下的兩手一攤,都是慧可、道育、曇林和道亦的事情。道育和曇林還好,不是頂門弟子,加上出身少林,與僧稠、僧實等人關係匪淺。同時少林寺包含了四分律、地論、禪法等等各種佛法,因此並不立宗而是以少林派對外,所以他們對達摩立禪宗也就默許。
總持僧尼壓力也不大,因為她是達摩的女弟子,又是南梁皇帝的女兒,號召力很大,禪宗立宗,她就是第一位女弟子,而大部分女子出家多是個人或家庭原因,並沒有對佛學內涵有太多的苛刻認識,所以禪宗明練寺在她的領導下,加上永泰公主的皇家地位倒是名聲遠播。
隻有慧可也就是神光最難,和曇鸞一樣,隻要一開口說別開天地另創一門,要麽受到佛門各個學派的責難和孤立,要麽就是道教和儒教的圍攻,因為禪法的定義與儒道兩家的寂靜、靜定、慧定、寧靜、虛靈相通,但佛教有專門詞匯“jana”,音譯成漢語叫“禪那”簡稱“禪”,之後便開始流行,現在被禪宗獨占,勢必令慧可處處碰壁,舉步維艱。
元子攸收迴視線,微微一笑道:“這個人挺有意思,不但與好多門派有瓜葛,連老聖人趙逸、老金剛菩提流支等都與他有緣,而且最近許多江湖異事都和他有關,實在令人費解。”
旁邊新認識的密多道人問道:“子攸將軍,不知您所指為何?”
元子攸道:“有許多啊,應該十住大師也有所耳聞,比如流落江湖的秘籍黃帝陰符經,聽說他就是唯一能找到和打開的人,而且最近又有新傳聞,這個學生過年期間去鹽池,結果順便破獲了異教暴亂、前任都將貪贓枉法以權謀私的案件。這個倒是次要的,關鍵是在此期間,他和許多今年劍士比武的參加者,一同在盬宗廟消失幾天幾夜,據傳聞他們都去了一處密境,類似大小洞天福地的所在,結果發現黃帝陰符經之所以普通人不得窺視,那是因為這本天書竹簡的真實麵目是陰陽太極圖,而且陰陽太極圖已經轉世投胎,就是說十年前的黃帝陰符經,現在已經不是一本竹簡,而是一個十歲的女孩。這一切都是孫雲被曇鸞大師做法從密境之中解救迴來之後,在睡夢中吐露的。你說這個少年是不是不尋常?”
密多道人聽罷驚訝的合不攏嘴,十住散人李歸伯道:“不僅如此,聽說那天去密境之中一共是十幾個人,這些人雖然是曇鸞大師等人做法施救,但真正解救他們的其實就是這個孫雲同學,此外其他人進入結界,受到結界的限製,沒有人能記得隻言片語,隻有他不時的流露出秘境內的信息,而他的每一句話都令江湖為之瘋狂。”
密多皺眉道:“那這麽說,黃帝陰符經轉世的女孩也隻有他能找到了?”
和李神雋一起來的諫議大夫穀士恢道:“是啊,看樣也隻能如此了。”
密多道人道:“可是剛才那個孫雲不是說,他此刻正找一個小女孩麽?不知有無聯係?”
李延寔笑道:“嗬嗬,你們多心了,他們要找的是中書令鄭儼的小女兒。鄭儼兩個女兒,大女兒叫鄭冰國色天香,人也冰雪聰明,正在太學念書,和剛才的孫雲和蕭月是同學。小女兒叫鄭萍,胎裏做病先天癡呆,要不然怎麽會走丟呢。”
李歸伯道:“不然,常言道大智若愚,上古神器或者先天至寶轉世投胎,不一定就是極度聰明之人,說不定就會隱藏在誰都想不到的人身上。”大夥聽了有的點頭有的搖頭。
穀士恢道:“關鍵還要看那個孫雲,他如此興師動眾的尋找,一定不隻是為了幫同學忙,這裏一定另有原因,別忘了,他是唯一知道陰符經是誰的人。”
元子攸想了想,說道:“有理。沒想到幾位本來是武功高強之人還心思縝密,世隆,你還真有眼光,我迴頭就向陛下推薦幾位,你們以後可留在陛下身邊做幕僚。密多大師還會講胡語,正可為爾朱首領和陛下聯絡傳書。而士恢可以充任禁軍校尉,隨時在陛下身邊保衛。”
爾朱世隆道:“密多師傅是十住大師的師弟,舉薦他並不是我的功勞。說到穀紹達麽,這也算有緣,他本是李神軌帳下的校尉,不過最看不上李神軌這種賣身求榮的小人,願意投靠在陛下和子攸將軍帳下效命,所以我們借機會提拔他不會引起太後那邊猜忌,他們甚至還以為是士恢插在陛下跟前的眼線呢。”說完,幾個人都相視而笑。
李延寔道:“江湖的事情,還是煩請十住法師、密多法師關注,你們從中可以五色更多更厲害,尤其是不滿太後,願意效力陛下,以後可以幫助陛下重整朝綱的人才。”
李歸伯和密多點頭,元子攸道:“陛下還政,還有許多細節,比如文官上書請命,武將控製禁要,我們到裏邊詳談。”眾人點頭。
李歸伯道:“子攸將軍,我乃江湖散客,對於朝堂政事一竅不通,舉薦師弟給您,剩下的我就不參與了。此刻正好需要有人暗中看看那個孫雲同學急三火四找人的詳情,我閑著無事不妨過去,你們繼續,我先告辭!”說完他和大夥別過順著孫雲小月的方向跟去。
孫雲和小月繼續向南便是青陽門禦道,往東拐不遠路北是嵩明寺和修梵寺,按照鄭冰的描述,前幾天萍萍也來了此處,孫雲想想應該順便到實地排查一下。到了近前,可以看見兩座寺院形製相似,都是屋簷高聳、裝飾豪奢,同時又連接緊密、禪房成群,怪不得皆為出名的大型寺院。修梵寺最出名的是四座金剛菩薩雕像,就是四位出場率極高的護法天神,孫雲看看,果然怒目威嚴、栩栩如生,活脫脫真實版的金剛力士。
找了一圈根本沒有萍萍的影子,打聽了幾個遊覽的遊客,也都沒有注意,於是倆人從佛像後身的小門迴到金剛殿,準備稍微涼快一下離開。此刻大殿正好沒人,孫雲看著雕像,問道:“小月,你說金剛是什麽意思?佛家為什麽起這個名字?”
小月道:“我哪知道,也許是梵文的音譯吧,你為什麽問它?”
孫雲道:“在我理解,佛門事務多取莊嚴的意思,可是這些金剛卻比威嚴還甚,不知為何?”
“金剛是金中之剛的意思。”伴隨高亢的聲音,殿外進來兩個和尚,孫雲一看都見過,都是老劍客達摩身邊的弟子,一位是神光,一位是曇林,說話的正是曇林。
孫雲已經聽說了,就在年初正月十五他從鹽池剛迴來的時候,恰好下了一場大雪,神光依然如往常在洞外伺奉達摩,結果這晚達摩不知怎麽忘了收功,竟然在洞中打坐一夜。神光也不敢打擾,愣是陪他在洞外呆了一夜。問題是這夜大雪紛飛,一晚下來,神光成了雪人。當然神光也有五重的功力,雪地之中對他也不算什麽,他也跟著打坐,體會著日常達摩交給他們師兄弟的隻言片語的功法和佛法。
達摩雖然沒正式收下神光,但並沒有吝嗇,時不時的點播一下神光、慧育、曇林、總持等人。而且達摩教人因人而異,交給每個人的功法也完全不同,比如傳授神光的是楞伽經、曇林的為二入四行法門,慧育的為壁觀,女僧道跡則為普通的金剛經。
到了第二天,達摩在禪境中醒來,看見神光在雪中打坐,也進入禪境,身上落著厚厚的一層雪,達摩心存感動,悄悄來到神光的身後,伸手按住神光的百會穴,運動楞伽神功,幫助神光又打通了一道奇經八脈,讓神光的境界一下子五重末期進入六重巔峰,隻差一個機緣就能突破到七重。神光從禪定中醒來,頓覺精神煥發,然後看見師傅傳功,即感激異常,又不好意思,師傅早醒自己還沒有知覺這是做弟子的不是,於是忙起身道歉。
達摩笑笑,當時說道:“算了,你誠心可嘉,也不容易,以後就如我門下,改名慧可吧!”這下把慧可樂壞了,道育、道亦和曇林聽說此事,也著實高興一番。達摩把幾個人的位次重新調整,慧可為大弟子、衣缽傳人,同時為和佛門少林門有所區別,把自己的門派定為佛門禪宗,從此佛門繼淨土宗開宗立派之後,第二個正式別派的宗門成立。
開宗立派是大事兒,所以即便在太學院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孫雲也聽說過了。同時聽到的事,這麽一來引起了京城內好多其他佛門的不滿。第一,達摩把自己的門派立為禪宗,這個禪字選的十分好,就像當初道教把道字冠名到自己的教派一樣,盡管當時儒家、佛家都用道字用在自己的學說上,可是因為道家的首先冠名,所以他們不得不改名,於是儒家改名儒教、佛家改名佛教,老實說另外兩個名字不如道字好,因此用了好長時間才令世人習慣。
而這個時期,許多佛教的門派雖然未正是立派,但禪字對多數學派來說都在用,別的不說,就連少林寺本身跋陀尊者和僧稠一係就是以禪法命名武學心法,勒那摩提的弟子僧實一係也是以禪法為武功的心法,而且此三者佛法的脈絡屬於近支。禪宗直接搶先獨占了禪字,別人要麽需要爭奪禪法的正宗地位,要麽就得改弦易轍,避讓這個字。可是改字說著容易,操作上肯定別扭,因此招來漫天非議。
不過這些事情,達摩可不管,他規定完禪宗的教義、教宗、弟子名分,武學和佛法的主要衣缽之後,剩下的兩手一攤,都是慧可、道育、曇林和道亦的事情。道育和曇林還好,不是頂門弟子,加上出身少林,與僧稠、僧實等人關係匪淺。同時少林寺包含了四分律、地論、禪法等等各種佛法,因此並不立宗而是以少林派對外,所以他們對達摩立禪宗也就默許。
總持僧尼壓力也不大,因為她是達摩的女弟子,又是南梁皇帝的女兒,號召力很大,禪宗立宗,她就是第一位女弟子,而大部分女子出家多是個人或家庭原因,並沒有對佛學內涵有太多的苛刻認識,所以禪宗明練寺在她的領導下,加上永泰公主的皇家地位倒是名聲遠播。
隻有慧可也就是神光最難,和曇鸞一樣,隻要一開口說別開天地另創一門,要麽受到佛門各個學派的責難和孤立,要麽就是道教和儒教的圍攻,因為禪法的定義與儒道兩家的寂靜、靜定、慧定、寧靜、虛靈相通,但佛教有專門詞匯“jana”,音譯成漢語叫“禪那”簡稱“禪”,之後便開始流行,現在被禪宗獨占,勢必令慧可處處碰壁,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