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的官員和師生們都為李辰把心揪成一團,多數人甚至認為比賽至此結束,因為最厲害的李辰麵對南朝選手的副擂主都不堪一擊,何況擂主還沒出麵呢,所以包括毛逵在內,基本上不再繼續叮囑李辰什麽,大夥心想隻要李辰盡力了就好,差距太大,無可奈何。


    李辰的表情看不出是無奈還是頑強,依然不溫不火慢條斯理的對抗,弄得陶征冷笑連連。陶征心想,對麵的李辰可真是夠哏的,明明已經無可挽迴的局麵,還在毫無意義的抵抗,也不知是哪根弦搭錯了。不過既然李辰沒認輸也沒放棄抵抗,不如來個快刀斬亂麻早點結束。


    想到這兒,陶征二話不說,舉起寶劍又是一頓疾風暴雨的進攻。李辰依然全神貫注,不緊不慢的尋找機會,終於他發現,因為陶征急於完畢,因此所有的招式托盤使出,並沒有留有餘地,也沒有把精力留一些防守。李辰在忙亂之中,一眼看見陶征的前胸閃出空當,這個機會難得,他看準後果斷出手,隻見他突然腕子一抖,手中發力,迅速蕩開陶征的寶劍,然後上前一跟步,一劍點中陶征的前胸。


    鑼聲一響,陶征有點不敢相信,沒想到自己最後的進攻不但沒有得手,反倒讓對手獲得一分,氣得他無奈的笑笑,不過並沒有當迴事兒,退後幾步,喘息片刻,等著鑼聲重新再響。台下的同學們,也都沒在意,都覺得隻是陶征操之過急,忽視對手而已。因此台下隻是隨意的議論一下,然後成群結隊的交頭接耳,一邊嘮嗑一邊等著比賽結束,好觀看最後一輪。


    不過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又一個迴合開始後,比分並沒有像大家想的那樣結束,相反李辰趁著陶征新一輪的急攻注意力不專注,防守當中加入進攻,對攻之中突然發力,又得了一分。這下陶征的臉色難堪起來,他沒想到自己居然兩次翻船,犯了同樣的錯誤。


    分開再戰,陶征沒有輕易的出手,而是認真的對待起來。李辰依然不緊不慢的尋找進攻機會,結果他趁著陶征觀望,手下加勁兒,大舉主動進攻,混亂中又挽迴一分。


    怎麽可能?陶征自己都不敢相信,李辰居然會主動得分。此刻他有點惱怒,不過畢竟他久在高手的環境中熏陶,無論意誌和實力都是一流,因此他反而冷靜下來,凝神片刻,收斂住散亂的思緒,重新調整狀態,開始進攻。


    這迴的進攻,又迴到剛開始的節奏,一下子又讓李辰陷入被動當中。李辰無論左突還是右擋,怎麽也衝不開陶征的封鎖,一時間他的身前一片劍光險象環生。但奇怪的是,陶征進攻了幾次,都沒有得到收獲。李辰盡管汗流浹背,動作遲緩,但愣是頂住幾輪進攻。


    台角,臧衿搖頭道:“遠知,陶征怕是出問題了,你做好準備吧。”


    王遠知苦笑一下說:“陶征順風順水慣了,稍有逆境便情緒波動,今天對他是個教訓吧。”


    果然,陶征剛進入調整期,李辰竟然利用不多的體力出其不意的出招,結果陶征沒有做出反應,一下子又丟了一分,比分變成3:4。這下陶征開始慌亂,動作準確率明顯的下降,進攻組織的也淩亂,根本沒有壓迫力,結果李辰尋機兩度得手,竟然反敗為勝。


    這迴場下又變得一片寂靜,所有人大睜著雙眼看著陶征,不明白為什麽他前後判若倆人,為什麽大好局勢會讓他拱手相讓。是心態?還是狀態?陶征也是腦袋發蒙,怎麽下的擂台都不清楚,滿腦子都是自己為什麽會失敗。


    南朝的官員們,這下也都緊張起來,因為總比分已經變成4:5,南朝從領先領先三局變成落後一局,形勢變化太快,他們都始料不及,因此格外擔心。


    王遠知拍拍陶征輕鬆的說道:“陶征,你今天不是派給對手,而是敗在你自己身上。”


    陶征這才醒悟,用寶劍抽了一下自己的掌心說:“哎!怪就怪在我的情緒失控了,看來我以後必須要克服自己的毛病。遠知,這個臉麵,你一定替我找迴來。”


    王遠知道:“放心,對手現在的體力根本無法和我抗衡。”說完他迴頭對裁判說:“博士,麻煩您延遲半柱香開始,我不想占對手的便宜。” 此言一出,身邊所有人都一愣。


    這種比分情況下,台上的裁判更不敢應答,他是禮部太常署的官員,立刻下台和今天帶隊舍人匯報,舍人過來詢問臧衿以及寶瓊的僧人,眾人點頭,舍人才同意。


    李辰此刻的確體力消耗太大,酈影給他擦了汗喝了水,他立刻盤膝調氣恢複體力。增加半柱香的時間雖然不長,不過對他已經十分難得,等到鑼聲想起,他已經精神不少。再次登台,他不像剛才下台的時候手腳發軟,他站在王遠知的麵前拱手行禮。


    王遠知說:“本來應該讓你多休息一些,免得我勝之不武。不過你已經連勝四場,體力根本迴複不過來,所以我也無法幫你太多。好在你力挽狂瀾挽迴,已經為北朝太學院掙得不少榮譽,所以你雖敗猶榮,在下便不客氣了。”


    說完,他大概覺得沒有必要再客氣,也可能覺得即便想讓,李辰也沒有取勝的可能,因此他絲毫沒有半點遲疑,舉劍欺身而上。可能李辰確實體能下降,所以雖然看著他提劍全力的防守,但是明顯的他的防禦根本不到位,也可以說是不堪一擊。王遠知的寶劍看不出多塊,也看不出多華麗,但是動作精準的像長了眼睛,瞬息之間便集中李辰的有效部位。


    “得分有效!1:0,重新開始。”隨著裁判的喊聲,倆人分開繼續。王遠知毫不手軟,手中寶劍淩空一劃,李辰根本沒有反應過來,有刺中他的肩頭,比分立刻改寫成2:0。大概是比分升的太快,台下的師生們連反應都沒有,即使有叫好的也是稀稀拉拉。


    分開再戰,李辰知道自己一味的防守肯定不行,因此聚合之後,立刻舉劍進攻。王遠知還是從容不迫,而且根本也沒防守,身形晃動手中寶劍後發先至,又刺中李辰的肋部,比分變成3:0。這時候,台下逐漸有一些歡唿聲,大概是才開始反應過來,不過也可能怕上場陶征閑贏後輸的情景再現,因此歡唿聲並不熱烈。


    瞬息之間比分達到3:0,簡直太快了。這難道是倆人的差距?或者是李辰體力下降後倆人之間真實的實力?所有人還是反應不過來,都呆呆的看著台上。


    而台上,比分還在繼續拉大,再次碰頭,李辰雖然不溫不火,有條不紊的攻防兼備,但他運劍的速度在王遠知看來,簡直就像慢動作,而王遠知的寶劍如同一條銀蛇,準確無誤的繞過李辰的防禦,並且在李辰迴收之前刺中他的小腹,場上定格在4:0。


    這次更快,這迴大夥開始有點相信,雙方的差距的確如同比分,根本不在同一層麵上。但是因為剛才李辰反敗為勝的逆轉,台下所有的人依然沒敢放聲歡唿,生怕眼前的比分會重蹈上場的覆轍,幾百雙眼睛都盯著王遠知。北朝這邊也一樣,都盼著李辰能創造奇跡。


    但是,差距終究是差距,王遠知畢竟是百年一遇的天才,李辰即便在最好的狀態情況下,也完全不是王遠知的對手,何況此刻他已經有心無力。因此,雙方在此照麵,隻見王遠知力劈華山接野馬分鬃,李辰的寶劍剛橫在麵前,沒容迴撤截擊,王遠知的寶劍最後一次點在李辰的左右胸,連續的被擊中兩次,可見這迴李辰已經徹底跟不上王遠知的速度。


    嘩!全場終於沸騰,這才叫差距!這才叫高手,沒想到太學院中藏龍臥虎,平日裏絲毫不動聲色的一個同學竟然是武學天才,竟然隱藏著如此深厚的實力。怪不得這次比賽最後讓他當擂主,聽說是這幾個人磨合了多少次形成的,原來這個王遠知竟然強悍如斯。


    剛才一直忍耐著的歡唿終於呐喊出來,王遠知一下台立刻被簇擁起來,原來默默無聞的好學生,立刻成為萬人矚目的高手。也難怪,他給人的印象太深刻,別人之間的比武盡管有差距,但是相互之間都是此消彼長,至少慢慢騰騰,而輪到王遠知,簡直像河水決堤、風卷殘雲、勢如破竹、不可逆轉。


    毛逵等人把李辰接迴來,一邊安慰李辰,一邊開始擔心下一場勝負。實際上已經沒有勝負的懸念,很明顯王遠知的戰力至少和一兩個月前曇洵和嚴達的水平相當,孫雲和李辰隻是對普通的學生而言具有絕對優勢,而對付這些名門正宗的天才少年,差距不是一點兩點,李辰不行,孫雲更不行。北朝這次的初衷本來挺好,而且安排也順其自然,本打算隻用副擂主出馬便能完勝,誰想到竟發生嚴重偏離,更沒想到南朝一個天才少年隱藏在太學中。


    孫雲不是傻子,曾與嚴達、曇洵、大海等頂尖天才在秘境中結伴,知道他們的實力是什麽樣子,一看王遠知的動作和氣勢,就知道自己與他們的差距天地之別。隻是比賽也不可能終止,他看看李辰、看看毛逵無奈的搖搖頭。不管怎麽說,李辰即便輸了也是功臣,至少他力挽狂瀾連追好幾分,而自己這個擂主,隻是掛個名,一會兒必然失敗,而且會拜的很慘。


    毛逵對孫雲道:“大雲,別泄氣,既然遇到高手,隻能任命吧,一會兒你能得幾分是幾分,至少掙些顏麵,這樣迴去也好交差。”孫雲默默無語,隨著鑼聲來到擂台之上,麵對王遠知平靜的笑容,隻好拱手施禮:“請賜教!”王遠知笑笑迴道:“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破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阡並收藏劍破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