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各部弟子都來到白雲殿前,進行每日的早課。晨練依常例,由各座的首座弟子領操,一般站在大殿的台階上對著廣場弟子。首座弟子的後邊,要有一個本座的錄事老師陪舞。其他的掌門、執事、各部錄事若在,就排在他們的身後,站成一排。其他各座弟子按座次在下麵排好。晨練冬夏時間長短變化,到辰時前結束進早飯。


    在武林之中,有許多門派。但這些門派隻是隱跡於江湖內,平民或官府常常不太清楚。現實之中這些門派也要生存,因此有不同的存活方式。第一等,國家資助。比如少林寺、樓觀台、早前的中嶽寺、南朝的茅山宗等。第二等,教學收費。因為名氣大,達官貴人遣子交費學習。第三等,自收自支。和普通百姓一樣,種養紡織,集市交換生活用品,一些大寺廟就這樣。第四等,收費活動。如紅白法事,消災驅鬼,保鏢護院等。第五等,賞金暗殺,接受雇傭懸賞,認錢不認人。第六等,嘯聚山林,收過路費等。


    儒教因為是聖人之教,入仕機會比較多。所以門下弟子很多,完全可以靠學費運轉。因此分教的名教也跟著借光,凡是兼修武學的弟子都分派過來。教內的弟子,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來自民間,一部分來自內部子弟,收費也不同。名教成立的目的,一是在武林占有一席之地,一是能為官府輸送文武兼備的武職郎官。因此,名教十分注重教學授徒,課程編排和授課時間安排的十分緊湊。早課是晨練時間,內容為門派功法,包括吐納、劍法、拳法。上午是讀書時間,包括經書、兵法等。下午是練武時間,武功內容包括技擊格鬥、伍拾陣法、盾牌兵械等。晚課是複習時間,練習白天的讀書內容。


    今天演練的是東俠的春秋心法和春秋劍法,這套祖傳絕技,相傳以前舊稱仲家劍法,是早年春秋末期,仲家先祖留下的,後來由聖人改名春秋,流傳到今已經30代。


    今天晨練,台上領舞的輪到南座的首座弟子孔珍。他旁邊的錄事是個女博士,是仲圖的姐姐,叫仲園。她大仲圖二歲,自小跟隨父親哥哥學文習武,父親組建名教,她在家裏閑不住,也入教和哥哥、弟弟、弟子們一起生活學習。


    大家正練著的時候,隻見院門一開,西北兩位執事陪著少教主孔長孫走了進來。西執事端木城負責對外,接待聯絡的事情由他出麵。北執事閔融負責後勤,和飲食起居沾邊,所以這幾天也圍著少教主轉悠。他們身後還有幾個人,除了儒教和名教的弟子,另有幾個人特別顯眼。跟在西執事後麵有二個,第一個白淨臉堂,個子瘦高,快有仲圖差不多,但歲數大些有30幾。他是西執事推薦的候選人,河洛交匯的溫縣孔門十哲子夏30代後人卜雋。端木城和卜雋是親戚,卜雋有個姐姐嫁給了端木城。第二個仙風道骨模樣,年紀輕輕飄逸若仙,叫李順興。跟在北執事後麵的一個是他的堂弟閔秧,也不到30歲,是北執事推薦的候選人。


    這幾個人魚貫而入,來到晨課隊伍的後邊,他們身後的弟子剛要讓學生讓開,少教主趕忙製止,示意要看一會,並對身後的兩個候選人輕聲說道:“卜雋、閔秧,你們也是我孔門後人,正好你們來看看,新名教弟子的晨練怎麽樣。既然你們以後都是名教的人了,選不上教長,還可以選執事,最起碼也能做個博士,哦不對,這兒執事下叫錄事。我知道你們武功高強,抬高名教聲望和弟子進境,還得依靠你們年輕人。來,都不是外人,指點一二,不用客氣。”少教主年紀也四十幾歲,長不了那兩個人幾歲,隻是他為人師表慣了,看誰都年輕。


    兩個人看了一會兒,閔秧先說:“不愧是東俠的弟子,都有些根基,尤其台上的女錄事,功力已經不錯。假以時日,在配合些其他上乘功法,必能躋身武林前列。”


    卜雋一直和他的同伴李順興低聲交流,見閔秧說完,也接著說:“閔兄言之有理,我教已經在武學內容,訓練方法上,做的很好了,相信再博采眾長,一定更能提高。”


    “好,那就看二位如何展示了。我雖然不善武學,但也看出二位年輕有為,代表名教參加明年嵩山論劍,定然能拿個俠客的名號迴來。仲叔叔閉關,你們二位盡可發揮。”


    這時,早操已經完畢,大家正要散去吃飯。站在台階上麵的南執事等人,已經看見少教主蒞臨,趕忙示意弟子先別動,領著台上的人走過來與少教主打招唿,並請一行人到食堂先吃早飯。之後其他弟子自動解散盥洗早餐。


    南執的後麵,他的妹妹仲園也在其中,她和少教主都很熟悉,見麵招唿也很隨意。等他們一行人往裏麵食堂走的時候,正好卜雋從她跟前走過,她眼睛一亮,喊了一聲:“卜君,是君哥麽?”隻見卜雋先是愣了一下,繼而又笑一下,指指裏麵,點點頭,然後隨著眾人進去。


    仲園對仲固說:“哥哥,你剛才看見沒,是卜君、卜君迴來了。”“好像是,不過10年了,有點認不出來。你別著急,一會我們開會,我抓個機會,詳細問問。”說罷他也跟進去。


    仲園站在原地,似不敢相信、似意想不到。往事迴首,一時百感交集。原來她十多歲名教剛成立就進到教裏學習,認識了也來名教上學的溫縣卜家的卜君。兩個人經常在一起學武習文,相互傳授仲家春秋劍法和卜家的太一劍法。閑暇的時候倆人在嶧山徜徉,經常到梁祝學習和居住的地方遊玩,每每以梁祝自比,互生愛慕。這樣兩人每天形影不離,一晃幾年光景,轉眼到快二十歲。這時卜君的家裏突然來信,說母親病危,他便辭了學業,匆匆告別仲園迴老家了。因為兩人並未談婚論嫁,兩家大人也不知道兩人相愛,故此這卜君一去不返,沒有音信,可苦了仲園。她原來本想著卜君迴家探病之後,再迴來繼續念書,或者即便停學也能迴來向她家求婚,但未曾想到卜君再也沒迴,而且隻言片語也沒帶過來,似乎對她一點留戀的意思也沒有,她也沒法向家人訴苦,隻能埋在心裏,幻想哪天卜君突然而迴,而時光就在迷茫與期待中竟然過了幾年。這幾年,家人給她找了不少人家,她也嚐試忘記過去,但無論是教內的弟子,或者門當戶對的少年,很少有比她優秀的,一來二去耽擱到現在。再後來她從弟子升為錄事,每天嚴厲教導弟子武術,更沒人敢接近。


    仲園在原地足足站了好半天,像丟了魂兒。周圍弟子路過,也不敢打擾她,都紛紛低頭而過。這時一個高大的男子從院外走進來,看見仲園在院裏一動不動,便走到她跟前,輕輕一拍她的肩膀,說道;“園園,你怎麽了?誰敢欺負我們的大錄事了?”


    仲園一見來人,立刻撲到他懷裏大哭起來:“哥哥!”來的這個人叫孔熙孫,正是少教主弟弟。他自幼喜愛武術,便和東俠學武,後來和仲圖一起師學法定禪師。仲家兄弟五人,隻有一個女孩排到老五仲圖的前麵。長熙和仲固同年稍長幾月,比仲園要大10多歲。因為仲固古板,同門中從小都是長熙領著這些小弟弟小妹妹玩和學習,所以仲園和這個大哥關係最好,有什麽心裏話即便不和自己的親哥哥弟弟說,也都和熙哥哥說。在稱唿上叫他哥哥,叫仲固大哥。當年卜君離去,隻有熙哥哥知道她的痛苦,想幫他去找卜君,但被她攔住了。


    “好了,別哭了。有什麽和哥哥說。”“卜君迴來了,看樣是做教長候選人來的。”


    “什麽?!這道有意思了!我去問問他想幹什麽。”“哥哥,你要冷靜,別鬧誤會。”


    長熙看看仲園,笑了笑說:“放心吧,園園,哥哥有分寸。”說罷,也進了食堂。


    食堂很大,中間是案板,放好的米粥鹹菜雞蛋和本地饅頭,弟子們依次拿著自己的盤碗盛飯,然後找四周大桌後的位置成群結夥的聚餐。在裏側是老師也就是錄事們的餐桌,其中一個大桌周圍,少教主等人也正在一起吃飯。突然看見孔熙孫進來,大家都熱情的打著招唿。仲固往旁邊挪了挪,讓他坐在身邊。長孫說:“二弟,這些天你到哪裏去了?怎麽沒見你。”“我的師弟樊雨前段日子讓我幫助破個案子。”大家認識樊雨,長熙、樊雨、仲圖原來都是東俠的弟子,後來都轉拜在靈岩寺,但都沒出家,樊雨做了武官,長熙、仲圖還迴到名教做事。


    “正好,我給你介紹一下,這兩位是閩家的閔秧、卜家的卜雋,都是同門近枝,此次迴來參與名教的發展。二位賢弟,這是你們兄長,我二弟熙孫、字長熙,現任名教的東執事。”這兩個人都衝長熙客氣一翻,長熙點點頭,仔細的看看兩個人,又看看卜雋身邊的同伴,卜雋忙把他師弟李順興介紹一遍。長熙聽完介紹,沉吟了一會,對著卜雋說:“你很像10年前來我們名教學習的一個人。”卜雋說:“二哥說的是卜君吧,那是我哥哥,我們是雙胞胎。”


    長熙很差異:“哦,怪不得呢,真像,10年了,樣子變化不大。卜君現在怎麽樣了?”卜雋說:“我哥哥現在接任卜家村族長,並任溫泉鄉鄉秩。”


    “年輕有為啊,他成家幾年了?”“已經好幾年了吧,孩子都有了。”


    “你母親怎麽樣啊?聽說身體有恙。”“幾年前有重疾,後來兄長迴家成親衝喜就好了。”


    “你在哪學武啊?學的什麽?”“我家傳太一劍法,後在終南山學藝,學太極劍法。”


    “哦,挺好,迴來的正是時候。”東執孔熙孫看看卜雋和閔秧笑笑說,他的氣場龐大,兩個人不由得有些壓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破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阡並收藏劍破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