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月他們進了院,隻見正房的門一開,裏邊走出一位四十左右、體格魁梧、濃眉虎目的中年人,正是曆城尉樊雨樊少伏,他的身後跟出來樊星的媽媽。樊雨大踏步來到院中,看見蕭月十分親熱:“小月,真的是你?你怎麽來曆城了?你和前將軍一起來的麽?”
蕭月說:“師傅好、師母好!沒有,我自己來的,我爸爸還在西道台呢。”師母說:“進屋說吧,外邊天黑。哎呦,你這還有個同伴一起來的?快都進屋。”
幾個人進了屋子,蕭月說:“我先介紹一下,我的同學,孫雲,我們同是京城今年的太學生。”孫雲給兩位長輩見過禮。“真考上太學啦?”樊雨一家聽了都很高興,誇讚了蕭月一番。之後蕭月把前前後後的事情說一遍,最後說:“師傅,我們是麻煩您來了,求您給我們的老師毛博士、同學田儷、還有兗州張柏的兒子張斌他們看看病。”
樊雨說:“沒有什麽,別說毛逵我在十年前見過他一麵,相互處的不錯。就單單是我的寶貝徒弟的事情,也是也不會不管啊,沒說的,咱們這就走。樊星媽,把我的藥箱拿出來。”夫人把藥箱取出,樊雨開始檢查藥物、器具。
蕭月說:“師傅、師母,我來的匆忙,事先也沒有這個計劃,所以連點禮物都沒給帶,真不好意思。”師母說:“哎呦,小月長大了,知道禮數了。跟你說,這就是你家,永遠也不準帶著禮物進門,隻要你路過了能想著看看我們和你弟弟就行了。”
蕭月說:“好的,不過別看沒給你們帶什麽,我卻給樊星帶來了好東西。”說著從自己從禦史台配的百寶囊中取出幾個物件。樊星問:“小師姐,你給我帶這是什麽呀?”
“這叫十字飛星標,禦史台兵器庫雪藏的暗器,別說師傅的縣尉庫,就是整個曆城、整個濟南郡都是看不見的。就是禦史台也僅有這三個,我去挑選兵刃的時候看見的,一下子就想到你喜歡飛鏢。正好順便送給你吧,好好練,不準隨便給人看,知道麽?”“謝謝師姐!”
樊雨由蕭月和孫雲陪著來到店房,挨個給每個人都看了一遍,外傷的重新敷藥固定包紮,內傷的除了在傷口處塗抹獨門的藥膏外,又給熬製了特殊的湯藥,最後告訴大家,他們的傷勢,已經沒什麽大礙,明天最好休一天,明晚他再過來換一遍藥,後天下地都沒問題了。
到底是獨門神醫,專門能治刀槍武功傷勢,經他這麽一說,大家心情都放鬆下來。樊雨熱心,一邊上著藥,一邊了解了一下案子的事情,主動問毛逵需不需要他們曆城尉幫忙。毛逵高興的不得了,有本地的縣尉的支持,安全多了。倆人商量一下行動的方案,樊雨告辭,說明日稟告縣令一聲,好安排人手,晚上再過來交流。
第二天沒事兒,大家除了正常的早晚練功,白天呆不住,又想起濼泉的事兒,大夥和毛博士、雙俠他們說了說,便結伴出去遊玩。
因瀝源距離店房並不遠,大家都步行而走。不大一會便遠遠的看見娥英祠。娥英祠祭祀舜妃娥皇女英,祠前就是濼水之源。隻見三股泉水噴湧而出、有半人高,出水和落水聲音悅耳、傳出好遠。大家循著水聲走近,隻見一大片湖泊中央,環繞著噴湧的泉眼,非常壯觀。這裏大概因地下泉水清澈涼爽的原因,周圍都顯得涼快至極。大家看後都覺得心曠神怡,感慨老天之鬼斧神工。看了一會兒,便分頭四下轉轉。濼泉和娥英祠的周圍是大片的樹林,順著濼泉的水流,樹林之中還有幾個小泉眼,也湧出清涼之水,最後匯成濼水,流向大明湖。
娥英祠的周圍還有好多人正在乘涼和觀賞。其中有曆城百姓,也有象他們一樣慕名而來的。人流中,有峨冠博帶手搖折扇的書生,也有黃白青黑纏巾配穗的劍士。人群熙熙攘攘,議論紛紛,有指指點點的,有吟詩作賦的。朝廷禁帶兵器,唯劍可配,隻因當時文人墨客士族大夫佩劍形成一種時尚,並演變為技擊的習俗。但官府規定隻有劍士和武生有佩鐵劍和班劍在街上行走的資格,而且要帶有官府發的武生巾和武士劍穗,否則視為違法持械。
孫雲和蕭月轉了一圈又迴到泉水池邊繼續觀賞。蕭月和女孩們依然女扮男裝,顯得清秀英姿,她又迴到5年前的呆過的地方,心頭故地重遊的情感,趁著泉湧泛濫出來,目光也透著濕潤明亮。孫雲怕他傷感,就問;“小月,我記得酈爺爺書上說,咱們這兒看南邊的山是曆山,山上有舜祠,你也去過麽?”小月迴過神來,眨眨眼說;“嗯,我去過,山上景色可美了,除了可以看見濼泉、大明湖、還能看見北麵的黃河呢。”
孫雲說:“酈爺爺可真能考察,這一代估計他都走過了。”蕭月說:“應該是,聽說酈爺爺年輕的時候,隨同高祖遷都後,黃河中下遊都遊曆過,我估計連酈影都不了解。”
孫雲說:“可不嘛,那時候離現在有三十年了。”蕭月說:“我還記得,曆山山腳下還有個舜井呢,傳說大舜在曆山躬耕留下的。有人說舜井和咱們眼前的泉水相通?”
“能嗎?這麽老遠,那得地下有個暗河相同才行啊。”“我也不知道,傳說是這樣的?酈爺爺沒有記載。或許是大家猜的吧。”
“我覺得是真的”這時身邊的一個人說道,他倆扭頭一看,是一個20多歲、書生打扮的青年,個子高高的,相貌威風、又瀟灑飄逸,肋下佩戴一把長劍,綴著金穗。長劍劍身比普通的劍匣寬很多,好像持劍的人力量比較大。但稍微仔細一看,發現原來劍是木頭的,通體、而且沒有劍匣,完全就是技擊比武時的木劍差不多,隻是寬許多,像閘刀。書生笑笑,繼續對他倆說:“我聽老輩人講,有人試過,在舜井投過麥麩,一天一夜這邊的泉眼便冒出來。”
“這麽神奇啊。”孫雲看這個大哥哥和藹親切、知識淵博,覺得很投緣、一點沒有拘束,就問:“那真有直通的暗河啦?”木劍青年說:“暗河一定有,但不一定是直通的,應該是一個大網,要不然曆城怎麽會有那麽多的泉眼呢。”
孫雲看木劍青年的寶劍綴著金穗,一看就是金劍武士的標誌,便又問:“兄台,您也是金劍武士吧?怎麽配班劍呢?”青年笑笑:“哈哈,差不多吧。我原來也使鐵劍,而且是一把名劍。但後來與人比武,還是被損壞了。因此我醒悟,再鋒利的寶劍隻有和自己心靈相通才會有作用,否則隻是一件器物。如果能應用得當、配合自如,哪怕是木劍也一樣的。”
“一樣的?”孫雲看著木劍青年有些糊塗,一時沒有迴過神兒來,便停了對話。這時同學們逐漸的迴來,也都圍了過來,李辰聽了極為欽佩,接話道:“仁兄見解果然非凡,我等佩服之至,我們也好學劍但還是武生級別,沒參加過劍士比武呢。以後有機會一定請多指點,請問您貴姓大名?”木劍青年道:“嗬嗬,不敢當,以後常切磋可以的。在下姓仲名圖字子紹,外地人,來此遊玩,外帶見個的師兄。看你們好像是太學生,也不是本地的吧?”
“我們是京城的太學學生,”王先把眾人也都介紹一遍,然後說;“因為有點特殊的事情,到這邊辦事。真是太巧了,在曆城與您見麵,您府上是哪裏啊?”
仲圖說:“我家在曲阜,很好找的,如果你們有時間可以去玩玩,我一定盡地主之誼。好了你們繼續遊玩吧,我去找我的師兄了。”李辰說:“多謝兄台相邀,他日您到京城一定找我們,我們好向您求教。”
“嗬嗬,一定。”仲圖很開朗,也不拘小節,他剛要轉身離開。這時孫雲還在思考他剛才說的話,沒轉過彎,見他要走,不得不張口又問;“木劍先生,您剛才說的,我還沒明白。因為我沒見過,也沒有配過名劍,所以沒有體會過。但是聽人說極品的武器是有靈性的,他會和真正的主人心心相印,能激發主人的潛能。可是您剛才說的意思是,不要執迷於或者依賴於利刃。這好像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認識,我想問您,這兩種觀點,有對錯之分呢?還是因人而異呢?還是各有道理、因時而異呢?”
“小兄弟,我還不能說清楚,或者說即便我說的我認為清楚了,但你依然還糊塗。怎麽說呢,要靠悟性,隻能意會、不可言傳。”仲圖看孫雲如此執著十分喜愛,但見他不能自拔,便又說:“不過有一個辦法可以使你解開迷惑,就是刻苦磨練,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隻要修煉的境界跟上去,到時候其中細微的差別你就能有體會。這種意境隻有修真者才能感到樂趣。”
“謝謝,木劍先生,我懂了,您是說船到橋頭自然直,隻要我的修為夠了,這些都不是問題。”木劍說:“小兄弟,以後叫我大哥就行。我說的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那大哥,我還有個問題,我現在感覺武功開始停滯,也不知道是基礎不牢固、還是動作不規範、還是天賦的問題。我老師說過,武學從武士級別進到俠士之前才是門檻,我卻剛進三重武士初期,怎麽感覺就停止了呢。”
“所有人進了煉精化氣的階段,尤其進到三重,便開始增長緩慢,因為隻有這時才會開始有迷惑,才會思考和總結。每個武者都會經曆這個階段,不算什麽!隻要不是長時間的停滯,都不怕。你還年輕,有的是機會!不要擔心,也不要放棄!”
蕭月說:“師傅好、師母好!沒有,我自己來的,我爸爸還在西道台呢。”師母說:“進屋說吧,外邊天黑。哎呦,你這還有個同伴一起來的?快都進屋。”
幾個人進了屋子,蕭月說:“我先介紹一下,我的同學,孫雲,我們同是京城今年的太學生。”孫雲給兩位長輩見過禮。“真考上太學啦?”樊雨一家聽了都很高興,誇讚了蕭月一番。之後蕭月把前前後後的事情說一遍,最後說:“師傅,我們是麻煩您來了,求您給我們的老師毛博士、同學田儷、還有兗州張柏的兒子張斌他們看看病。”
樊雨說:“沒有什麽,別說毛逵我在十年前見過他一麵,相互處的不錯。就單單是我的寶貝徒弟的事情,也是也不會不管啊,沒說的,咱們這就走。樊星媽,把我的藥箱拿出來。”夫人把藥箱取出,樊雨開始檢查藥物、器具。
蕭月說:“師傅、師母,我來的匆忙,事先也沒有這個計劃,所以連點禮物都沒給帶,真不好意思。”師母說:“哎呦,小月長大了,知道禮數了。跟你說,這就是你家,永遠也不準帶著禮物進門,隻要你路過了能想著看看我們和你弟弟就行了。”
蕭月說:“好的,不過別看沒給你們帶什麽,我卻給樊星帶來了好東西。”說著從自己從禦史台配的百寶囊中取出幾個物件。樊星問:“小師姐,你給我帶這是什麽呀?”
“這叫十字飛星標,禦史台兵器庫雪藏的暗器,別說師傅的縣尉庫,就是整個曆城、整個濟南郡都是看不見的。就是禦史台也僅有這三個,我去挑選兵刃的時候看見的,一下子就想到你喜歡飛鏢。正好順便送給你吧,好好練,不準隨便給人看,知道麽?”“謝謝師姐!”
樊雨由蕭月和孫雲陪著來到店房,挨個給每個人都看了一遍,外傷的重新敷藥固定包紮,內傷的除了在傷口處塗抹獨門的藥膏外,又給熬製了特殊的湯藥,最後告訴大家,他們的傷勢,已經沒什麽大礙,明天最好休一天,明晚他再過來換一遍藥,後天下地都沒問題了。
到底是獨門神醫,專門能治刀槍武功傷勢,經他這麽一說,大家心情都放鬆下來。樊雨熱心,一邊上著藥,一邊了解了一下案子的事情,主動問毛逵需不需要他們曆城尉幫忙。毛逵高興的不得了,有本地的縣尉的支持,安全多了。倆人商量一下行動的方案,樊雨告辭,說明日稟告縣令一聲,好安排人手,晚上再過來交流。
第二天沒事兒,大家除了正常的早晚練功,白天呆不住,又想起濼泉的事兒,大夥和毛博士、雙俠他們說了說,便結伴出去遊玩。
因瀝源距離店房並不遠,大家都步行而走。不大一會便遠遠的看見娥英祠。娥英祠祭祀舜妃娥皇女英,祠前就是濼水之源。隻見三股泉水噴湧而出、有半人高,出水和落水聲音悅耳、傳出好遠。大家循著水聲走近,隻見一大片湖泊中央,環繞著噴湧的泉眼,非常壯觀。這裏大概因地下泉水清澈涼爽的原因,周圍都顯得涼快至極。大家看後都覺得心曠神怡,感慨老天之鬼斧神工。看了一會兒,便分頭四下轉轉。濼泉和娥英祠的周圍是大片的樹林,順著濼泉的水流,樹林之中還有幾個小泉眼,也湧出清涼之水,最後匯成濼水,流向大明湖。
娥英祠的周圍還有好多人正在乘涼和觀賞。其中有曆城百姓,也有象他們一樣慕名而來的。人流中,有峨冠博帶手搖折扇的書生,也有黃白青黑纏巾配穗的劍士。人群熙熙攘攘,議論紛紛,有指指點點的,有吟詩作賦的。朝廷禁帶兵器,唯劍可配,隻因當時文人墨客士族大夫佩劍形成一種時尚,並演變為技擊的習俗。但官府規定隻有劍士和武生有佩鐵劍和班劍在街上行走的資格,而且要帶有官府發的武生巾和武士劍穗,否則視為違法持械。
孫雲和蕭月轉了一圈又迴到泉水池邊繼續觀賞。蕭月和女孩們依然女扮男裝,顯得清秀英姿,她又迴到5年前的呆過的地方,心頭故地重遊的情感,趁著泉湧泛濫出來,目光也透著濕潤明亮。孫雲怕他傷感,就問;“小月,我記得酈爺爺書上說,咱們這兒看南邊的山是曆山,山上有舜祠,你也去過麽?”小月迴過神來,眨眨眼說;“嗯,我去過,山上景色可美了,除了可以看見濼泉、大明湖、還能看見北麵的黃河呢。”
孫雲說:“酈爺爺可真能考察,這一代估計他都走過了。”蕭月說:“應該是,聽說酈爺爺年輕的時候,隨同高祖遷都後,黃河中下遊都遊曆過,我估計連酈影都不了解。”
孫雲說:“可不嘛,那時候離現在有三十年了。”蕭月說:“我還記得,曆山山腳下還有個舜井呢,傳說大舜在曆山躬耕留下的。有人說舜井和咱們眼前的泉水相通?”
“能嗎?這麽老遠,那得地下有個暗河相同才行啊。”“我也不知道,傳說是這樣的?酈爺爺沒有記載。或許是大家猜的吧。”
“我覺得是真的”這時身邊的一個人說道,他倆扭頭一看,是一個20多歲、書生打扮的青年,個子高高的,相貌威風、又瀟灑飄逸,肋下佩戴一把長劍,綴著金穗。長劍劍身比普通的劍匣寬很多,好像持劍的人力量比較大。但稍微仔細一看,發現原來劍是木頭的,通體、而且沒有劍匣,完全就是技擊比武時的木劍差不多,隻是寬許多,像閘刀。書生笑笑,繼續對他倆說:“我聽老輩人講,有人試過,在舜井投過麥麩,一天一夜這邊的泉眼便冒出來。”
“這麽神奇啊。”孫雲看這個大哥哥和藹親切、知識淵博,覺得很投緣、一點沒有拘束,就問:“那真有直通的暗河啦?”木劍青年說:“暗河一定有,但不一定是直通的,應該是一個大網,要不然曆城怎麽會有那麽多的泉眼呢。”
孫雲看木劍青年的寶劍綴著金穗,一看就是金劍武士的標誌,便又問:“兄台,您也是金劍武士吧?怎麽配班劍呢?”青年笑笑:“哈哈,差不多吧。我原來也使鐵劍,而且是一把名劍。但後來與人比武,還是被損壞了。因此我醒悟,再鋒利的寶劍隻有和自己心靈相通才會有作用,否則隻是一件器物。如果能應用得當、配合自如,哪怕是木劍也一樣的。”
“一樣的?”孫雲看著木劍青年有些糊塗,一時沒有迴過神兒來,便停了對話。這時同學們逐漸的迴來,也都圍了過來,李辰聽了極為欽佩,接話道:“仁兄見解果然非凡,我等佩服之至,我們也好學劍但還是武生級別,沒參加過劍士比武呢。以後有機會一定請多指點,請問您貴姓大名?”木劍青年道:“嗬嗬,不敢當,以後常切磋可以的。在下姓仲名圖字子紹,外地人,來此遊玩,外帶見個的師兄。看你們好像是太學生,也不是本地的吧?”
“我們是京城的太學學生,”王先把眾人也都介紹一遍,然後說;“因為有點特殊的事情,到這邊辦事。真是太巧了,在曆城與您見麵,您府上是哪裏啊?”
仲圖說:“我家在曲阜,很好找的,如果你們有時間可以去玩玩,我一定盡地主之誼。好了你們繼續遊玩吧,我去找我的師兄了。”李辰說:“多謝兄台相邀,他日您到京城一定找我們,我們好向您求教。”
“嗬嗬,一定。”仲圖很開朗,也不拘小節,他剛要轉身離開。這時孫雲還在思考他剛才說的話,沒轉過彎,見他要走,不得不張口又問;“木劍先生,您剛才說的,我還沒明白。因為我沒見過,也沒有配過名劍,所以沒有體會過。但是聽人說極品的武器是有靈性的,他會和真正的主人心心相印,能激發主人的潛能。可是您剛才說的意思是,不要執迷於或者依賴於利刃。這好像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認識,我想問您,這兩種觀點,有對錯之分呢?還是因人而異呢?還是各有道理、因時而異呢?”
“小兄弟,我還不能說清楚,或者說即便我說的我認為清楚了,但你依然還糊塗。怎麽說呢,要靠悟性,隻能意會、不可言傳。”仲圖看孫雲如此執著十分喜愛,但見他不能自拔,便又說:“不過有一個辦法可以使你解開迷惑,就是刻苦磨練,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隻要修煉的境界跟上去,到時候其中細微的差別你就能有體會。這種意境隻有修真者才能感到樂趣。”
“謝謝,木劍先生,我懂了,您是說船到橋頭自然直,隻要我的修為夠了,這些都不是問題。”木劍說:“小兄弟,以後叫我大哥就行。我說的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那大哥,我還有個問題,我現在感覺武功開始停滯,也不知道是基礎不牢固、還是動作不規範、還是天賦的問題。我老師說過,武學從武士級別進到俠士之前才是門檻,我卻剛進三重武士初期,怎麽感覺就停止了呢。”
“所有人進了煉精化氣的階段,尤其進到三重,便開始增長緩慢,因為隻有這時才會開始有迷惑,才會思考和總結。每個武者都會經曆這個階段,不算什麽!隻要不是長時間的停滯,都不怕。你還年輕,有的是機會!不要擔心,也不要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