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完畢,下午同學們迴到教室,都沒有心思看書,等發榜還要好些天呢,難道這幾天就在學校幹呆著?課間的時候,新中鄉的同學們聚到一堆,商量著這幾天幹點什麽好。有的說好不容易來到都城哪能不好好逛逛呢?再說大部分同學,可能發榜之後就得打道迴府,以後再也沒有機會迴來,不趁著等待發榜的間歇好好逛逛,那就錯過大好時機了。對,大家一致同意。去哪好呢?洛陽最著名的無非是三個地方,一是內城的永寧寺連同周邊的寺廟和西城的大市,再是被稱為道場的嵩山少林寺以及周邊的嵩嶽寺、中嶽廟等,三是龍門石窟一帶的佛像和寺院。大家想去哪的都有,最後分成幾組自願組合,自由活動。
同學們分組,和孫雲師兄弟們幾乎無關,因為他們人多,又是師兄弟,生活節奏和時間安排與他人不同,從來都是自己一夥,別人摻乎進來不方便。田儷看別的同學都去玩,她的心也癢癢,非張羅出去玩一玩。孫雲說:“出去玩可以,學習怎麽辦,尤其練武不能耽誤。”
李辰說:“不會耽誤,我們都是早晚練武,白天學文,文科放幾天不怕,再說這幾天也看不進去,純粹是擺樣子,耽誤工夫。到了晚上我們無論多晚迴來,一定把吐納和套路都演練一遍,早上寧可少睡點也正常晨練,保證每天都積累不間斷。”大家都保證了,孫雲便同意。
幾個人再想想去哪好呢?田儷說:“我們幾個都去過永寧寺了,辰師哥你們幾個雖然還沒去過,但那是城裏,隨時都能方便去,所以這幾天應該先去外邊。”
孫雲說:“那就先去少林寺吧,爺爺說過,少林寺的名氣很大,武功天下聞名,而且少林的方丈叫僧稠,十年前的終南論劍被推舉為中昆侖,是天下第一俠客,因此咱們說什麽也要瞻仰瞻仰少林,沾一沾武林聖地的邊兒。好歹我們也算學過武,來了一趟洛陽,如果連少林寺都不知道,那也太說不過去了!”
大家一想,大雲說的對,那就定下來先去嵩山,其他的迴來以後再說。不過今天剛考完試,李辰、楊炯和王先還要到各自的親戚家去一趟,一來說說考試的情況,而來也算是道別,萬一考不上,就直接返鄉。李辰和楊炯估計今晚可能迴不來,王先不在表叔家過夜。大家商量,去嵩山得用車,雇拉腳的不方便,讓王先迴來的時候,負責到亭長那把大車借來。
明天在哪集合呢?楊炯家的親戚在城西的大市,李辰的姥爺家在內城西陽門不遠。吳堅說:“那就在永寧寺集合。我們對洛陽不熟悉,隻認識永寧寺,那還離你們倆不遠,正好順道。”田儷說:“對,你們三位師哥還能借機會看一眼那個摩天高塔。”大夥點頭同意。
傍晚下了課,李辰、楊炯、王先把書包交給孫雲幾個人,直接出校打車去親戚家了。田儷說:“京城有親戚真好,晚飯還能換個環境吃,多愜意。”吳堅說:“有什麽好的,你以為到別人家吃飯能舒服啊,一點都放不開。再說李辰和王先都是士人家庭出身,養成交往的習慣。而我們仨個其實是鄉下人,最多是和武林習慣沾邊,基本上屬於粗獷豪放性格的,在士人堆裏肯定不得勁兒,尤其田儷你,一個女生,男生的性格,一定會被士人挑剔的。”
孫雲聽吳堅的話,覺得很在理兒。這個吳堅別看體格魁梧,力氣最大,但跟他們一起學習,看問題、說問題經常是一語中的,很有見解。於是也點都說:“吳堅說的對,聽同學們說,現在我們北朝,不像頭些年重武輕文。自從遷都洛陽以後,繼承了魏晉的風氣,尤其跟南朝學的,弄得士人追求脂粉美、男子出門還要化妝,太程式化。所以我們以後要是留在太學,還真得注意形象,不說立刻跟都城的人融入進去,起碼也不能太另類,讓他們笑話我們。”
田儷說:“有什麽了不得的,我還不稀罕呢!再說,洛陽城是佛國聖地,四海之外都有人仰慕而來,因此這裏的居民見過的人形形色色,變得包容性很強了,沒有你們說的那麽排外。”孫雲聽了,很感意外,說:“田儷,你沒來幾天,發現你挺有思維了,進步真大呀。”
田儷得意的說:“那是,小妹我從來都是學什麽像什麽,看什麽會什麽。”吳堅說:“大雲一誇你,你就飄揚,現在還沒發榜呢,等到發榜再美吧。”
孫雲說:“是啊,一切都太早呢。想別的都沒有用,關鍵別落下武功。今晚抓緊時間多練一會兒,爭取把明後天耽誤的時間,提前補迴來。”好吧,田儷一聽學習練武就打蔫兒了。
晚上吃完飯,大家不用晚自習看書,直接到太學的藏書閣前後兩側小花園邊上去練武。太學院很大,裏麵布置的很漂亮。因為校區位置在城區東南,因此學院的大門衝北開,北部是各個學館,然後是一個小花園廣場,中間最高的是藏書閣,藏書閣的後麵是湖心花園,再往後是運動場,場地後是幾排小樹林,最後南側是生活區。東西兩側隨著建築是一些樹林。他們練武就去樹蔭比較濃密的靠近湖心花園的東側小樹林,免得同學來往有幹擾。
現在是六月末,太色很長。一般到戌時才天黑,不過即便天黑這個地方距離藏書閣比較近,樓頂上的大燈籠能夠找到這裏,雖然昏暗,但足夠他們練武。他們三人趁著黃昏前先練習一趟七星劍。七星劍是他們墨門的獨門絕技,是祖師墨子留下來的,如今世上差不多遺失的幹淨了,會這種劍法的沒幾個。
爺爺和他們講過,墨門源於墨家,由墨子春秋末戰國初創立。墨子本人才華驚天,他在思想,教育,軍事等方麵集有大成,一生中著書立說和教授門徒。其作品除了傳世的《尚賢》、《兼愛》、《非攻》,以及由他和各代門徒逐漸增補而成的《墨子》外,還有未傳於世的三籍,即《墨經》、《墨子五行記》和《素書》。其中墨門道法主要載於《墨子五行記》,內有變化的法術。《墨經》主要編錄了七星劍法、拳法、和吐納練氣法。
一趟劍法練完,沒想到王先很快就迴來了,他的身後還帶著盧靜、田儷、李彰、昌浩,還有楊蓉、楊瓊姐弟幾個人。原來王先到了司徒長史府,結果他的叔叔沒在家,他和嬸嬸等人,簡單的說幾句,晚飯都沒吃就迴來了,路上隨便買點小吃,胡亂對付一口。
快到學校,趕緊找到汲縣他們官員們住的館譯,把借車的事情和亭長一說,亭長都是鄉秩王德的手下,哪能不幫忙,約好了明天交接的時間,把一切辦妥。剛到學校,正看見盧靜他們剛吃完飯沒事,準備找孫雲幾個交流劍術,可是怎麽也找不到了,可巧看見王先,都給他圍了起來,問他們幾個都跑哪了,晚上平時都在哪。王先和大夥說了說情況,然後大家隨王先迴寢室換了衣服,取了班劍。楊家姐弟和李彰幾個都是武生,得過武生頭巾和班劍,不過隻有楊家姐弟和盧靜帶到學校的宿舍,其他人都迴家住因此沒有帶來。
都是少年,大夥見了麵,稍微客氣幾句,然後就開始演練。大家都知道孫雲他們的事跡,因此由他們四個人排好隊形,一起練了一趟七星劍。他們演示完了,大夥都鼓掌叫好。
然後是楊家姐弟演示,她倆學的是家傳的劍術。他們的元祖是楊喜,字幼羅,高祖劉邦還是漢王的時候,曾官居郎中騎都尉,並執掌宮中更值宿衛,後因擊殺項羽有功而封赤泉侯。曆代先祖都做過丞相、太尉、將軍、太守等。等他們演練完,大夥看了也覺得不錯。然後是李彰、盧昌浩表演,甚至盧靜也會點。他們雖說也是家傳的,但和大眾的武術差不太多。這個年代,因為隻靠冷兵器生存,因此武風盛行,幾乎家家多少都會點把式。
不過孫雲看出來,他們的武術與自己練得還是有所不同的。這個不同不是體現在套路上,而是唿吸方法上,也叫運氣方法上。普通人包括士人、武士、將軍,他們練習武藝采用的是胸式唿吸法,而武林人士也叫武者修煉武藝采用的是腹式唿吸發。武林之中練武講究的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而武士練武則省略了,把這些合而為一,簡單的就是煉精化力。而這個力的含義有幾種,包括氣力、技力和激力,也叫力量、技巧和速度,也就是平常所說的一力降十會、一巧破千斤、和以快打慢。因為煉精化氣是個漫長的過程,一個武者從五六歲開始修煉,一直到二十歲之前,都處在這個階段,而與同齡的武士相比,武者的綜合戰力通常要弱很多,很明顯,相同的時間,他們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練氣上,如果不能達到煉氣化神的境界,那他們之前的基礎就白瞎。不過也有少部分的天才,會在15歲左右突破到下階段,這些人與同齡的武士相比,相對比較接近。今天這個情形,也驗證了這個道理,幾個不懂武功的人,僅僅會些劍術,表麵看著與孫雲他們大夥好像實力差不多。若不是孫雲他們從小刻苦,從未間斷,真不知道他們一旦對決起來,誰勝誰負。
最後是酈影演練,孫雲他們能看出來酈影還是經過特殊訓練的,她的唿吸已經改稱腹式唿吸發,每招每式,都是刻意的運氣發力,雖然和孫雲他們一樣,現在還看不出有什麽效果,但不管怎麽說,起碼是武林高手交給她的。因為師門的事情都比較隱晦,大家不便相問。
演示完了,李彰和盧昌浩,非要與孫雲他們較量一下,田儷既然答應做他們老師,當然毫不客氣的出場,還真別說,三下五除二,他們二個大小夥子,在田儷的麵前,都沒過幾個迴合,這下他倆傻眼了,直說:女俠,服了!
同學們分組,和孫雲師兄弟們幾乎無關,因為他們人多,又是師兄弟,生活節奏和時間安排與他人不同,從來都是自己一夥,別人摻乎進來不方便。田儷看別的同學都去玩,她的心也癢癢,非張羅出去玩一玩。孫雲說:“出去玩可以,學習怎麽辦,尤其練武不能耽誤。”
李辰說:“不會耽誤,我們都是早晚練武,白天學文,文科放幾天不怕,再說這幾天也看不進去,純粹是擺樣子,耽誤工夫。到了晚上我們無論多晚迴來,一定把吐納和套路都演練一遍,早上寧可少睡點也正常晨練,保證每天都積累不間斷。”大家都保證了,孫雲便同意。
幾個人再想想去哪好呢?田儷說:“我們幾個都去過永寧寺了,辰師哥你們幾個雖然還沒去過,但那是城裏,隨時都能方便去,所以這幾天應該先去外邊。”
孫雲說:“那就先去少林寺吧,爺爺說過,少林寺的名氣很大,武功天下聞名,而且少林的方丈叫僧稠,十年前的終南論劍被推舉為中昆侖,是天下第一俠客,因此咱們說什麽也要瞻仰瞻仰少林,沾一沾武林聖地的邊兒。好歹我們也算學過武,來了一趟洛陽,如果連少林寺都不知道,那也太說不過去了!”
大家一想,大雲說的對,那就定下來先去嵩山,其他的迴來以後再說。不過今天剛考完試,李辰、楊炯和王先還要到各自的親戚家去一趟,一來說說考試的情況,而來也算是道別,萬一考不上,就直接返鄉。李辰和楊炯估計今晚可能迴不來,王先不在表叔家過夜。大家商量,去嵩山得用車,雇拉腳的不方便,讓王先迴來的時候,負責到亭長那把大車借來。
明天在哪集合呢?楊炯家的親戚在城西的大市,李辰的姥爺家在內城西陽門不遠。吳堅說:“那就在永寧寺集合。我們對洛陽不熟悉,隻認識永寧寺,那還離你們倆不遠,正好順道。”田儷說:“對,你們三位師哥還能借機會看一眼那個摩天高塔。”大夥點頭同意。
傍晚下了課,李辰、楊炯、王先把書包交給孫雲幾個人,直接出校打車去親戚家了。田儷說:“京城有親戚真好,晚飯還能換個環境吃,多愜意。”吳堅說:“有什麽好的,你以為到別人家吃飯能舒服啊,一點都放不開。再說李辰和王先都是士人家庭出身,養成交往的習慣。而我們仨個其實是鄉下人,最多是和武林習慣沾邊,基本上屬於粗獷豪放性格的,在士人堆裏肯定不得勁兒,尤其田儷你,一個女生,男生的性格,一定會被士人挑剔的。”
孫雲聽吳堅的話,覺得很在理兒。這個吳堅別看體格魁梧,力氣最大,但跟他們一起學習,看問題、說問題經常是一語中的,很有見解。於是也點都說:“吳堅說的對,聽同學們說,現在我們北朝,不像頭些年重武輕文。自從遷都洛陽以後,繼承了魏晉的風氣,尤其跟南朝學的,弄得士人追求脂粉美、男子出門還要化妝,太程式化。所以我們以後要是留在太學,還真得注意形象,不說立刻跟都城的人融入進去,起碼也不能太另類,讓他們笑話我們。”
田儷說:“有什麽了不得的,我還不稀罕呢!再說,洛陽城是佛國聖地,四海之外都有人仰慕而來,因此這裏的居民見過的人形形色色,變得包容性很強了,沒有你們說的那麽排外。”孫雲聽了,很感意外,說:“田儷,你沒來幾天,發現你挺有思維了,進步真大呀。”
田儷得意的說:“那是,小妹我從來都是學什麽像什麽,看什麽會什麽。”吳堅說:“大雲一誇你,你就飄揚,現在還沒發榜呢,等到發榜再美吧。”
孫雲說:“是啊,一切都太早呢。想別的都沒有用,關鍵別落下武功。今晚抓緊時間多練一會兒,爭取把明後天耽誤的時間,提前補迴來。”好吧,田儷一聽學習練武就打蔫兒了。
晚上吃完飯,大家不用晚自習看書,直接到太學的藏書閣前後兩側小花園邊上去練武。太學院很大,裏麵布置的很漂亮。因為校區位置在城區東南,因此學院的大門衝北開,北部是各個學館,然後是一個小花園廣場,中間最高的是藏書閣,藏書閣的後麵是湖心花園,再往後是運動場,場地後是幾排小樹林,最後南側是生活區。東西兩側隨著建築是一些樹林。他們練武就去樹蔭比較濃密的靠近湖心花園的東側小樹林,免得同學來往有幹擾。
現在是六月末,太色很長。一般到戌時才天黑,不過即便天黑這個地方距離藏書閣比較近,樓頂上的大燈籠能夠找到這裏,雖然昏暗,但足夠他們練武。他們三人趁著黃昏前先練習一趟七星劍。七星劍是他們墨門的獨門絕技,是祖師墨子留下來的,如今世上差不多遺失的幹淨了,會這種劍法的沒幾個。
爺爺和他們講過,墨門源於墨家,由墨子春秋末戰國初創立。墨子本人才華驚天,他在思想,教育,軍事等方麵集有大成,一生中著書立說和教授門徒。其作品除了傳世的《尚賢》、《兼愛》、《非攻》,以及由他和各代門徒逐漸增補而成的《墨子》外,還有未傳於世的三籍,即《墨經》、《墨子五行記》和《素書》。其中墨門道法主要載於《墨子五行記》,內有變化的法術。《墨經》主要編錄了七星劍法、拳法、和吐納練氣法。
一趟劍法練完,沒想到王先很快就迴來了,他的身後還帶著盧靜、田儷、李彰、昌浩,還有楊蓉、楊瓊姐弟幾個人。原來王先到了司徒長史府,結果他的叔叔沒在家,他和嬸嬸等人,簡單的說幾句,晚飯都沒吃就迴來了,路上隨便買點小吃,胡亂對付一口。
快到學校,趕緊找到汲縣他們官員們住的館譯,把借車的事情和亭長一說,亭長都是鄉秩王德的手下,哪能不幫忙,約好了明天交接的時間,把一切辦妥。剛到學校,正看見盧靜他們剛吃完飯沒事,準備找孫雲幾個交流劍術,可是怎麽也找不到了,可巧看見王先,都給他圍了起來,問他們幾個都跑哪了,晚上平時都在哪。王先和大夥說了說情況,然後大家隨王先迴寢室換了衣服,取了班劍。楊家姐弟和李彰幾個都是武生,得過武生頭巾和班劍,不過隻有楊家姐弟和盧靜帶到學校的宿舍,其他人都迴家住因此沒有帶來。
都是少年,大夥見了麵,稍微客氣幾句,然後就開始演練。大家都知道孫雲他們的事跡,因此由他們四個人排好隊形,一起練了一趟七星劍。他們演示完了,大夥都鼓掌叫好。
然後是楊家姐弟演示,她倆學的是家傳的劍術。他們的元祖是楊喜,字幼羅,高祖劉邦還是漢王的時候,曾官居郎中騎都尉,並執掌宮中更值宿衛,後因擊殺項羽有功而封赤泉侯。曆代先祖都做過丞相、太尉、將軍、太守等。等他們演練完,大夥看了也覺得不錯。然後是李彰、盧昌浩表演,甚至盧靜也會點。他們雖說也是家傳的,但和大眾的武術差不太多。這個年代,因為隻靠冷兵器生存,因此武風盛行,幾乎家家多少都會點把式。
不過孫雲看出來,他們的武術與自己練得還是有所不同的。這個不同不是體現在套路上,而是唿吸方法上,也叫運氣方法上。普通人包括士人、武士、將軍,他們練習武藝采用的是胸式唿吸法,而武林人士也叫武者修煉武藝采用的是腹式唿吸發。武林之中練武講究的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而武士練武則省略了,把這些合而為一,簡單的就是煉精化力。而這個力的含義有幾種,包括氣力、技力和激力,也叫力量、技巧和速度,也就是平常所說的一力降十會、一巧破千斤、和以快打慢。因為煉精化氣是個漫長的過程,一個武者從五六歲開始修煉,一直到二十歲之前,都處在這個階段,而與同齡的武士相比,武者的綜合戰力通常要弱很多,很明顯,相同的時間,他們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練氣上,如果不能達到煉氣化神的境界,那他們之前的基礎就白瞎。不過也有少部分的天才,會在15歲左右突破到下階段,這些人與同齡的武士相比,相對比較接近。今天這個情形,也驗證了這個道理,幾個不懂武功的人,僅僅會些劍術,表麵看著與孫雲他們大夥好像實力差不多。若不是孫雲他們從小刻苦,從未間斷,真不知道他們一旦對決起來,誰勝誰負。
最後是酈影演練,孫雲他們能看出來酈影還是經過特殊訓練的,她的唿吸已經改稱腹式唿吸發,每招每式,都是刻意的運氣發力,雖然和孫雲他們一樣,現在還看不出有什麽效果,但不管怎麽說,起碼是武林高手交給她的。因為師門的事情都比較隱晦,大家不便相問。
演示完了,李彰和盧昌浩,非要與孫雲他們較量一下,田儷既然答應做他們老師,當然毫不客氣的出場,還真別說,三下五除二,他們二個大小夥子,在田儷的麵前,都沒過幾個迴合,這下他倆傻眼了,直說:女俠,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