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孩子們照例迴來練武,老田把這個事情便和大夥說了,大家這才留意,他們若去京城,恐怕就得和田爺爺分開,想到這兒都不覺都有些眼睛濕潤。時光匆匆,從見到田爺爺到現在已經八九年,這一段兒童時光因為有了田爺爺的出現,改變了大家人生經曆,使大家接觸了武功,使他們原本平淡的人生,從此將會和江湖武林扯上了關係。
楊炯說:“爺爺,明天我們也去村裏的飯莊聚餐吧。我們弟子也應該請您吃一頓,好好表達一下我們對您的心情。”“是啊是啊。”幾個孩子異口同聲的說著。
老田心裏也挺傷感,不過他想了想說:“我們聚一聚倒行,不過我不太習慣在外麵吃飯,另外我還想有好多話要和你們交代,我看明天我們傍晚休息一天不練武了,就在我家好好吃頓飯。爺爺和奶奶給你做點好吃的,再來點素酒,犒勞犒勞大家。”
吳堅說:“家裏做飯太麻煩了,我們人多,爺爺和奶奶,哪能忙得開呀?”田儷說:“關鍵是爺爺奶奶做的不好吃,我們怎麽能開懷暢飲呢?”
田恆說:“你這個丫頭啊,就是嘴饞,家常便飯有什麽不好。”楊炯說:“這樣得了,我們在飯莊裏定好飯菜,然後用食盒取迴來,反正也不遠,天又熱,到家也很新鮮。”
“同意同意。”田儷帶頭和師兄們讚同。
第二天下午,六個小弟兄們放學了,都直接到飯莊去,等了一會兒,一人拿了一個食盒迴來,到了院外一喊,田恆和老伴兒開門接出來。
孫雲說道:“爺爺,你們等半天了吧,我們中午就訂好了,放學到了那,都準備利索了,看見我們立刻鼓風旺火、開始炒菜。真快,不一會我們就迴來了,看,正熱呢”。
田恆說:“正好,快都進來吧”。田奶奶也道:“我也剛從後院摘些鮮菜、嫩蔥,一會兒蘸醬吃。”看到孫女儷兒,接過她的食盒說:“小儷,你走路輕點沒,沒把菜弄灑了?”
“奶奶,你總不放心我,我都多大了。”“放心放心。”院子很大,大家偶爾在裏邊晨練,牆邊有些簡單的刀茅器具。大家進屋在大八仙桌上擺好食物,師徒爺孫開始敘談暢飲。
田恆舉杯說:“這次本來爺爺張羅想請大家,為大家祝賀,還是讓炯兒麻煩了。”
楊炯忙說:“沒什麽麻煩的,反正都是飯莊定的,正好大廚還沒走呢,順手就做了。再說奶奶在家做,食材辛料也不好齊備。”大家附和說,怎麽能讓爺爺奶奶受累呢。就要分別,還沒報答爺爺幾年教武恩德,正是弟子孝敬才對,爺爺我們敬您。大家舉杯慶賀一番。
酒杯落地,田恆繼續說:“這次鄉裏舉薦,你們大夥努力,憑借全縣前列的好成績,獲得參加太學考試的資格,可喜可賀。不過能不能過大考還要看你們的造化,但我想憑大家鄉試的成績,應該很有希望。”頓了頓又說道:“可惜,我老了不能到京都繼續教導你們,而且我的家底絕大部分都已經傾囊所贈,以後的日子要靠你們繼續磨練和領悟,還要不斷拜師和求藝才能有成。此外你們走仕途將來以儒學為主,武學隻是你們的私學防身之用。儷兒丫頭這次也獲得機會,願意和你們一起考太學,我也不攔著,但無論成或不成,都是修身養性為主,以後還是早些迴來成親守家。現時各地又風起雲湧,起義不斷,尤其以北邊六鎮為最,越來越沒個太平。我也希望你們都早安家,有個安穩。”田儷聽了直撅嘴。
聊了一會兒,田儷問道:“五師哥,你叔叔在縣裏做中正,你知道點太學的事吧,中京和各州今年太學要收多少學子啊,分幾科?”中京就是京城,過去都習慣這樣叫。
王先說:“往年中京開三學,皇宗學、國子學、還有太學。國子學專為皇族開的,國子學專為鮮卑貴族開的,太學分二班,上班是皇親國戚班,下班士族望門班,各州隻開太學一班。我們郡因屬於京城州所,要去都城太學。聽說中京太學招學名額是一般州的3倍,還聽說各州太學入學容易,但今後入仕策試難度大,舉薦秀才孝廉人數少。分科麽?皇宗學、國子學、太學上班除經學外,還開設君子學,下班開設術學,還有選修的技擊課,也就是劍術。”
吳堅問:“劍術我們得選學啊,還有什麽是君子學和術學啊,為什麽這麽分?”
李辰說:“我知道一點,前文祖把鮮人八姓和漢人四姓定為貴望,為了讓鮮人貴族提高修養,特意開設了國子學,仿照太學設君子學,主要就是琴棋書畫,有時候還有玄學,請各地私學先生還有南朝名士教授,以後這些人入仕途主要是清官。下班學習數術等學主要是做作職事繁重,俸祿少難升遷的濁官,學習技擊是有的要進入虎賁、羽林的武職。”
田儷問:“辰師哥,你家朝裏有皇族親戚,你能不能進到上班啊?”李辰說:“聽我父親說已經走動了,這兩年北部六鎮鬧事,貴族子弟進太學人少了,可能有眉目。”田儷說:“太好了,如果你能進去,就好好學些琴技,課餘交我。”“嗬嗬一定”
孫雲說:“爺爺,一直您說我們師門的事情要在合適的時候告訴我們,今天正好說說吧。”
“嗯,這些年我斷斷續續的講過我武學家傳的事情,但沒有說清楚門派,今後你們要出門求學,難免立足江湖,必須要給你們補補這些。”田恆一邊沉思一邊緩慢的說:“在幾百年前,大秦統一天下之前,百家爭鳴,其中有一家是墨家。墨家後來發展成門派,掌門是巨子,曆代巨子都是選拔和遺命雙重確定。我的先祖是前幾代的田襄子,我們的武功叫七星功法。
“墨家在秦末與楚國合作抗秦,後又隨漢抗擊匈奴。到東漢末年,墨家開始分支,一部分從太平道,後分裂並至道教,或成為遊俠,或並至陰陽教,並稱北宗,但以陰陽教為主,其首領仍為巨子。另一部分則與東晉王朝下江南成為南宗叫正義盟,首領也叫巨子。現在我們北朝尚書省暗中扶持陰陽教對抗南朝的北府軍內的南宗,南北兩派都以正宗自居,互相侵吞暗殺。我屬於散支遊俠,隱沒在鄉村,在武林以墨門或墨俠稱謂,一般多隨道教的墨家弟子聯絡行動。散宗現在大部分都散落在各個門派或鄉間,我現在與中嶽天師道有聯係。
“現在南北兩派都在尋找拉攏我們,互相指責對方助紂為虐,違背祖宗。說來中原為華夏民族之地,大秦、以及今天的北朝鮮卑族都屬於蠻族,但觀天下大勢,北朝統一南國是遲早之事,何況他們也算是炎黃子孫,如今南北兩國也互認正統,隻是時交時戰罷了。我們墨俠各地弟子都不願意參與紛爭,隻在每十年一次的武林大會,偶爾才露麵。”
楊炯問:“武林大會?爺爺你也參加過吧?不過您一直沒仔細說過。”“是啊。上次的大會我參加了。武林大會是比武、學習、排定座次的盛會,由劍客和武林盟主聯合主持。參加比武的,最後依據表現確定俠客身份和諡號,同時公布隱居劍客的排名。”
“爺爺您的名號是什麽啊?”田儷問。“嗬嗬,說來慚愧,大家授我清風俠。”
“多俊朗的名號啊,感覺超凡脫俗,是吧,爺爺?”大夥都跟著一齊稱讚。
“你們不知道我這個俠客是最低等的俠客。”“為什麽?”“俠客的排名,分名號俠客和雜號俠客之別,類似朝廷的將軍,如大將軍、前後左右將軍是名號,其他的屬於雜號。俠客分五等,最高的有五個,分別是中俠也叫中昆侖,還有東西南北四大昆侖。第二等以嶽為名,有五個分別是東西南北中五嶽俠。這些是首俠或明號俠。第三等以山為名,有10個如王屋大俠、黃山大俠等。第四等的是以個人特點或地名稱謂的有10個,我就在其中。最後一等20個,沒有封號,是候補的。”“哇哦!”大夥頭一次聽老田詳細講,覺得很新奇、很向往。
“此外,說到劍客那更是遙不可及了,因為他們基本上屬於隱居狀態,隻是有劍客身份的人才相互交流,並且他們的排名是大家推舉的,不在大會比試或展現,一般都是在俠客大會上由劍客主持人公布。劍客的數量一共就20個左右,都是老的逝去,再由退隱的俠客遞進。第一等,是東南西北四個大劍,也稱四滄海。第二等是五湖劍客,第三等是五江劍客,第四等是六河劍客。這些隱士,平時不露麵,神龍見首不見尾。”
吳堅問:“那是不是他們的武功也比俠客高很多呢?”“一般是這樣。通常我們習武大體上分幾個階段,與身份也相互對應。像劍客對應煉神還虛階段,俠客對應煉氣化神階段,俠客以下是武士一般是煉精化氣階段,武士以下是你們武生,煉力化精階段。但你們的力是指經曆、曆練、能力,精是指精髓、精通,和前三個階段含義不同,就是築基的階段”。
“哦!”“你們如果能進太學,可以有機會參加劍技比賽,就能確定進入武士的身份和級別。現在的武士也叫劍士,有金、銀、銅三個級別,分別佩戴不同顏色的劍穗兒。這和你們武生類似,不過你們是用武生巾的顏色區別。雲兒、辰兒、堅兒你們現在是黃巾,先兒、炯兒你們是白巾,儷兒還是青巾,哦,對了,儷兒為這事兒還跟我鬧了好長時間的別扭,其實武生的名次沒什麽意義,等到你們參加了劍士比武,如果取得了名次,獲得金劍、銀劍、銅劍的資格,那才真正算進入煉精化氣階段,真正是劍俠修行的開始。”大家都想起田儷苦鬧的事情歡笑好一會兒,老師又講講江湖軼事和險惡,天色已晚,大家辭別老師各自迴家。
楊炯說:“爺爺,明天我們也去村裏的飯莊聚餐吧。我們弟子也應該請您吃一頓,好好表達一下我們對您的心情。”“是啊是啊。”幾個孩子異口同聲的說著。
老田心裏也挺傷感,不過他想了想說:“我們聚一聚倒行,不過我不太習慣在外麵吃飯,另外我還想有好多話要和你們交代,我看明天我們傍晚休息一天不練武了,就在我家好好吃頓飯。爺爺和奶奶給你做點好吃的,再來點素酒,犒勞犒勞大家。”
吳堅說:“家裏做飯太麻煩了,我們人多,爺爺和奶奶,哪能忙得開呀?”田儷說:“關鍵是爺爺奶奶做的不好吃,我們怎麽能開懷暢飲呢?”
田恆說:“你這個丫頭啊,就是嘴饞,家常便飯有什麽不好。”楊炯說:“這樣得了,我們在飯莊裏定好飯菜,然後用食盒取迴來,反正也不遠,天又熱,到家也很新鮮。”
“同意同意。”田儷帶頭和師兄們讚同。
第二天下午,六個小弟兄們放學了,都直接到飯莊去,等了一會兒,一人拿了一個食盒迴來,到了院外一喊,田恆和老伴兒開門接出來。
孫雲說道:“爺爺,你們等半天了吧,我們中午就訂好了,放學到了那,都準備利索了,看見我們立刻鼓風旺火、開始炒菜。真快,不一會我們就迴來了,看,正熱呢”。
田恆說:“正好,快都進來吧”。田奶奶也道:“我也剛從後院摘些鮮菜、嫩蔥,一會兒蘸醬吃。”看到孫女儷兒,接過她的食盒說:“小儷,你走路輕點沒,沒把菜弄灑了?”
“奶奶,你總不放心我,我都多大了。”“放心放心。”院子很大,大家偶爾在裏邊晨練,牆邊有些簡單的刀茅器具。大家進屋在大八仙桌上擺好食物,師徒爺孫開始敘談暢飲。
田恆舉杯說:“這次本來爺爺張羅想請大家,為大家祝賀,還是讓炯兒麻煩了。”
楊炯忙說:“沒什麽麻煩的,反正都是飯莊定的,正好大廚還沒走呢,順手就做了。再說奶奶在家做,食材辛料也不好齊備。”大家附和說,怎麽能讓爺爺奶奶受累呢。就要分別,還沒報答爺爺幾年教武恩德,正是弟子孝敬才對,爺爺我們敬您。大家舉杯慶賀一番。
酒杯落地,田恆繼續說:“這次鄉裏舉薦,你們大夥努力,憑借全縣前列的好成績,獲得參加太學考試的資格,可喜可賀。不過能不能過大考還要看你們的造化,但我想憑大家鄉試的成績,應該很有希望。”頓了頓又說道:“可惜,我老了不能到京都繼續教導你們,而且我的家底絕大部分都已經傾囊所贈,以後的日子要靠你們繼續磨練和領悟,還要不斷拜師和求藝才能有成。此外你們走仕途將來以儒學為主,武學隻是你們的私學防身之用。儷兒丫頭這次也獲得機會,願意和你們一起考太學,我也不攔著,但無論成或不成,都是修身養性為主,以後還是早些迴來成親守家。現時各地又風起雲湧,起義不斷,尤其以北邊六鎮為最,越來越沒個太平。我也希望你們都早安家,有個安穩。”田儷聽了直撅嘴。
聊了一會兒,田儷問道:“五師哥,你叔叔在縣裏做中正,你知道點太學的事吧,中京和各州今年太學要收多少學子啊,分幾科?”中京就是京城,過去都習慣這樣叫。
王先說:“往年中京開三學,皇宗學、國子學、還有太學。國子學專為皇族開的,國子學專為鮮卑貴族開的,太學分二班,上班是皇親國戚班,下班士族望門班,各州隻開太學一班。我們郡因屬於京城州所,要去都城太學。聽說中京太學招學名額是一般州的3倍,還聽說各州太學入學容易,但今後入仕策試難度大,舉薦秀才孝廉人數少。分科麽?皇宗學、國子學、太學上班除經學外,還開設君子學,下班開設術學,還有選修的技擊課,也就是劍術。”
吳堅問:“劍術我們得選學啊,還有什麽是君子學和術學啊,為什麽這麽分?”
李辰說:“我知道一點,前文祖把鮮人八姓和漢人四姓定為貴望,為了讓鮮人貴族提高修養,特意開設了國子學,仿照太學設君子學,主要就是琴棋書畫,有時候還有玄學,請各地私學先生還有南朝名士教授,以後這些人入仕途主要是清官。下班學習數術等學主要是做作職事繁重,俸祿少難升遷的濁官,學習技擊是有的要進入虎賁、羽林的武職。”
田儷問:“辰師哥,你家朝裏有皇族親戚,你能不能進到上班啊?”李辰說:“聽我父親說已經走動了,這兩年北部六鎮鬧事,貴族子弟進太學人少了,可能有眉目。”田儷說:“太好了,如果你能進去,就好好學些琴技,課餘交我。”“嗬嗬一定”
孫雲說:“爺爺,一直您說我們師門的事情要在合適的時候告訴我們,今天正好說說吧。”
“嗯,這些年我斷斷續續的講過我武學家傳的事情,但沒有說清楚門派,今後你們要出門求學,難免立足江湖,必須要給你們補補這些。”田恆一邊沉思一邊緩慢的說:“在幾百年前,大秦統一天下之前,百家爭鳴,其中有一家是墨家。墨家後來發展成門派,掌門是巨子,曆代巨子都是選拔和遺命雙重確定。我的先祖是前幾代的田襄子,我們的武功叫七星功法。
“墨家在秦末與楚國合作抗秦,後又隨漢抗擊匈奴。到東漢末年,墨家開始分支,一部分從太平道,後分裂並至道教,或成為遊俠,或並至陰陽教,並稱北宗,但以陰陽教為主,其首領仍為巨子。另一部分則與東晉王朝下江南成為南宗叫正義盟,首領也叫巨子。現在我們北朝尚書省暗中扶持陰陽教對抗南朝的北府軍內的南宗,南北兩派都以正宗自居,互相侵吞暗殺。我屬於散支遊俠,隱沒在鄉村,在武林以墨門或墨俠稱謂,一般多隨道教的墨家弟子聯絡行動。散宗現在大部分都散落在各個門派或鄉間,我現在與中嶽天師道有聯係。
“現在南北兩派都在尋找拉攏我們,互相指責對方助紂為虐,違背祖宗。說來中原為華夏民族之地,大秦、以及今天的北朝鮮卑族都屬於蠻族,但觀天下大勢,北朝統一南國是遲早之事,何況他們也算是炎黃子孫,如今南北兩國也互認正統,隻是時交時戰罷了。我們墨俠各地弟子都不願意參與紛爭,隻在每十年一次的武林大會,偶爾才露麵。”
楊炯問:“武林大會?爺爺你也參加過吧?不過您一直沒仔細說過。”“是啊。上次的大會我參加了。武林大會是比武、學習、排定座次的盛會,由劍客和武林盟主聯合主持。參加比武的,最後依據表現確定俠客身份和諡號,同時公布隱居劍客的排名。”
“爺爺您的名號是什麽啊?”田儷問。“嗬嗬,說來慚愧,大家授我清風俠。”
“多俊朗的名號啊,感覺超凡脫俗,是吧,爺爺?”大夥都跟著一齊稱讚。
“你們不知道我這個俠客是最低等的俠客。”“為什麽?”“俠客的排名,分名號俠客和雜號俠客之別,類似朝廷的將軍,如大將軍、前後左右將軍是名號,其他的屬於雜號。俠客分五等,最高的有五個,分別是中俠也叫中昆侖,還有東西南北四大昆侖。第二等以嶽為名,有五個分別是東西南北中五嶽俠。這些是首俠或明號俠。第三等以山為名,有10個如王屋大俠、黃山大俠等。第四等的是以個人特點或地名稱謂的有10個,我就在其中。最後一等20個,沒有封號,是候補的。”“哇哦!”大夥頭一次聽老田詳細講,覺得很新奇、很向往。
“此外,說到劍客那更是遙不可及了,因為他們基本上屬於隱居狀態,隻是有劍客身份的人才相互交流,並且他們的排名是大家推舉的,不在大會比試或展現,一般都是在俠客大會上由劍客主持人公布。劍客的數量一共就20個左右,都是老的逝去,再由退隱的俠客遞進。第一等,是東南西北四個大劍,也稱四滄海。第二等是五湖劍客,第三等是五江劍客,第四等是六河劍客。這些隱士,平時不露麵,神龍見首不見尾。”
吳堅問:“那是不是他們的武功也比俠客高很多呢?”“一般是這樣。通常我們習武大體上分幾個階段,與身份也相互對應。像劍客對應煉神還虛階段,俠客對應煉氣化神階段,俠客以下是武士一般是煉精化氣階段,武士以下是你們武生,煉力化精階段。但你們的力是指經曆、曆練、能力,精是指精髓、精通,和前三個階段含義不同,就是築基的階段”。
“哦!”“你們如果能進太學,可以有機會參加劍技比賽,就能確定進入武士的身份和級別。現在的武士也叫劍士,有金、銀、銅三個級別,分別佩戴不同顏色的劍穗兒。這和你們武生類似,不過你們是用武生巾的顏色區別。雲兒、辰兒、堅兒你們現在是黃巾,先兒、炯兒你們是白巾,儷兒還是青巾,哦,對了,儷兒為這事兒還跟我鬧了好長時間的別扭,其實武生的名次沒什麽意義,等到你們參加了劍士比武,如果取得了名次,獲得金劍、銀劍、銅劍的資格,那才真正算進入煉精化氣階段,真正是劍俠修行的開始。”大家都想起田儷苦鬧的事情歡笑好一會兒,老師又講講江湖軼事和險惡,天色已晚,大家辭別老師各自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