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慕農迴來,他把自家的一擔水倒進水缸裏麵。他們現在三天領一次水,陳慕農一家三口可以領一擔水,何秀芳家這樣的,可以領兩擔水,王桂花家可以領三擔水,領水最多不會超過三擔水。
陳慕農家三天吃喝用一桶水,省出來一桶水給雞喝,澆韭菜番薯,澆院子的那些果樹等。
每領三次水之後,能有一次領雙倍水的機會,這個時候可以用水洗漱一下,要不然全部人都是臭臭的,大家都受不了。
等陳慕農把水倒進水缸,喝過水之後,李小薇把李小蘭和趙來福來家裏,她給李小蘭一些米和番薯花生一隻雞還有雞蛋,這些事情跟陳慕農說了。
陳慕農不會反對,不會有意見,他們家不缺吃的糧食,能幫到親人他也很高興。等旱災結束,他們又可以種出來糧食,糧食沒有了還可以種得出來。
等李小薇說完,陳慕農跟李小薇說他看見長坡泉那個位置,有神奇的光芒,就是隻看見一會,轉眼再看的時候就看不見了。
兩個人都覺得這個地方有些神奇也不奇怪,這個地方有一口這樣的山泉水,這個地方應該是不簡單的,可能是得到神靈的保佑。
這對他們整個東寓縣都是好事。陳慕農和李小薇也覺得心定了一些,如果這個地方的水能源源不斷的流出來,他們還有糧食吃的時候,不管旱災持續多久,他們就不會被渴死,不會被餓死。
不過,一直幹旱下去肯定是不行的,他們的糧食總有吃完的一天。
而且,其他人家也沒有他們家存那麽多糧食,到時候別人家糧食吃完了,怎麽辦,那麽多人都沒有糧食吃,就算他們家的糧食全拿出來,都撐不了幾天。
所以還是要靠天下雨才行。
其實在李家村,王桂花家存的糧食應該比其他人家多。但她家人口多,十二個人吃飯。應該也剩不了多少糧食。
眼下大家都有糧食,長坡泉有水,暫時一切還安穩平靜。
吃完從大戶人家借的糧食,還不下雨,還種不出來新的糧食,怎麽辦?也顧不了那麽多了,能活一天就一天。
何縣令現在天天都在長坡村。他已經讓人幫他在長坡泉附近的平地蓋了一座木頭棚子,頂上蓋茅草,他和他的一個隨從住在這裏,煮飯是隨從煮的,洗衣服他們都是各人自己洗自己的。何縣令的另一個隨從駐守縣衙,有事情他就會來告訴何縣令。
何縣令現在在想一個問題,要不要讓長坡村還有另一個村子的村民挑水迴去澆地?
還有,能不能讓一些人來長坡泉附近開墾荒地種糧食,利用長坡泉的水澆地?
何縣令請了兩個東寓縣的出名的風水大師來看長坡泉。
兩個風水大師給出的結論相同,長坡泉的水不會源源不斷的,拚命用很快就會枯竭的,長坡泉的水並不是取之不盡。他們東寓縣人要珍惜這些泉水,每一滴都不能浪費。
何縣令聽到這個結論的時候,心裏挺失望,但也無可奈何。他也是相信這兩個大師說的話的。
何縣令請這兩個風水大師,在他的茅草棚和他一起吃了一頓他的隨從煮的飯菜,然後就讓人把兩個風水大師送迴家,沒有付酬勞。這兩個風水大師沒有問他,何縣令就沒有主動說要付酬勞。
何縣令現在知道了在長坡村種水稻,種番薯的希望破滅。
如今他也是隻能見一步走一步了,他也想不到什麽辦法了,各人自尋活路吧。
何縣令覺得自己有些累了 ,他從長坡村返迴縣城。
各鎮各村的人,他們自己就會自動安排做運水這些活,也不用何縣令操心了。
隻要長坡泉還有水流出來,隻要他們家裏還有糧食吃,日子就還能過下去。
日子就這樣日複一日的過著,日子都過得像那枯葉一樣沒有了顏色。
又到年底了,很多人家借來的糧食快吃完了。
李家村李村長開始愁眉苦臉,他們又要開始發愁吃的糧食,不知道從哪裏能搞得得糧食。
寬叔說去找鎮上的大戶人家買。李村長讓寬叔帶人帶銀子去試一試,畢竟也沒有別的辦法。
寬叔和李大娃還有陳慕農,去到連山鎮,先去到謝家大宅,發現有不少人在那裏了,都是拿著銀子想從大戶人家這裏買糧食的。
大家都沒有進去屋,都被擋在門外,看來這些人都沒有買到糧食。
寬叔他們也沒有什麽門路能夠敲開謝家大宅的大門。在連山鎮,他們有些交情的就是謝管事,還有劉大夫也打過交道。
三個人決定去謝管事家看看。
說起來,陳慕農也有很久沒有去過謝管事家了。
謝管事家他留的米還是比較多的,現在就是怕有人會來偷他家的米。情況惡化,不止偷,一夥人強行進屋搶都是有可能。
周管事已經知道他家的處境有些危險,一家人都不是能打架的人,他自己也是一個有些文弱的大叔,爹娘妻兒都是指望他一個。
現在還沒有到偷糧食搶糧食這樣的時候 ,不過,周管事覺得離那一天已經不遠了。
周管事看見陳慕農他們來了,就覺得如果這幾個人和他是鄰居就好了,他們可以幫助他保護他家不被搶,他可以分一些糧食給他們。
周管事動了去李家村的心思,可是李家村的人都知道他是周管事,他去了李家村,也會被李家村缺糧食的人家盯上。
到時候村民來借糧食,他借不借,一個李家村有十幾戶人家,向他借糧食,和在這裏被搶糧食估計也沒有什麽差別。
差別應該還是有的,被搶,估計一粒糧都不給他留,在李家村借出去糧食,他應該還能給自家人留一點吃的。
周管事權衡再三,決定一家人搬去李家村。
周管事知道寬叔他們三個人是幫村裏人出來買糧食,沒有買到。他在連山鎮也沒有和那些種糧大戶有過硬的交情 他也無能為力 。暫時,他還不想拿出自家存的糧食來賣給他們。
周管事就跟他們說他也沒有辦法能買得到糧食。然後周管事就說了鎮上不太平,他想搬去李家村的想法。李家村畢竟有他的外甥王小哥一家在。
周管事和寬叔他們一起迴李家村。周管事去王小哥家,問王小哥和李大丫,他一家人能不能住到王小哥家,他怕鎮上不太平。
王小哥和李大丫商量了一下,他們一家四口,王小哥和李大丫有兩個兒子,他們一家四口可以去李大丫爹娘家住,擠一擠也住得下,把自己家讓給周管事一家住。就這樣說定了。
周管事有特意去了李小薇家一趟,他告訴李小薇和陳慕農,他想悄悄搬家,不能讓太多人知道他家有多少糧食。
這就是隱藏自家的糧食和錢財,以免被別人盯上。
最好是能搖身一變,變成投靠王小哥家的窮親戚。
可是不行,李家村人都知道他。
李小薇讓周管事把不想讓人知道的糧食交給她和陳慕農,隻需要讓人放在路邊一個隱蔽的地方,她和陳慕農會負責偷偷幫周管事把糧食運迴李家村,放在王小哥家裏麵,不會讓別的人知道。
而周管事他們可以在白天的時候進村子,讓大家看著他們搬了什麽來李家村。
周管事和李小薇他們商量好就迴家。王小哥也把家裏收拾收拾,搬走大部分東西,把屋子騰出來。
周管事來李家村還是有些舍不得的,院子裏種有青菜,還有那些花他也盡量養著。另外最怕的是他們不在家,有人破門而入,把他家搞得亂七八糟。不過眼下也顧不了那麽多了。
周管事走出村口的時候,陳慕農追上他,說陳慕農跟他迴連山鎮,租好馬車,他在周管事家住一夜,第二天一早他直接拉糧食走,搬糧食的人就他和周管事兩個人,趕馬車的人都不用,不用經別的人的手。
周管事挺感激的陳慕農能想得這樣周到。
陳慕農家三天吃喝用一桶水,省出來一桶水給雞喝,澆韭菜番薯,澆院子的那些果樹等。
每領三次水之後,能有一次領雙倍水的機會,這個時候可以用水洗漱一下,要不然全部人都是臭臭的,大家都受不了。
等陳慕農把水倒進水缸,喝過水之後,李小薇把李小蘭和趙來福來家裏,她給李小蘭一些米和番薯花生一隻雞還有雞蛋,這些事情跟陳慕農說了。
陳慕農不會反對,不會有意見,他們家不缺吃的糧食,能幫到親人他也很高興。等旱災結束,他們又可以種出來糧食,糧食沒有了還可以種得出來。
等李小薇說完,陳慕農跟李小薇說他看見長坡泉那個位置,有神奇的光芒,就是隻看見一會,轉眼再看的時候就看不見了。
兩個人都覺得這個地方有些神奇也不奇怪,這個地方有一口這樣的山泉水,這個地方應該是不簡單的,可能是得到神靈的保佑。
這對他們整個東寓縣都是好事。陳慕農和李小薇也覺得心定了一些,如果這個地方的水能源源不斷的流出來,他們還有糧食吃的時候,不管旱災持續多久,他們就不會被渴死,不會被餓死。
不過,一直幹旱下去肯定是不行的,他們的糧食總有吃完的一天。
而且,其他人家也沒有他們家存那麽多糧食,到時候別人家糧食吃完了,怎麽辦,那麽多人都沒有糧食吃,就算他們家的糧食全拿出來,都撐不了幾天。
所以還是要靠天下雨才行。
其實在李家村,王桂花家存的糧食應該比其他人家多。但她家人口多,十二個人吃飯。應該也剩不了多少糧食。
眼下大家都有糧食,長坡泉有水,暫時一切還安穩平靜。
吃完從大戶人家借的糧食,還不下雨,還種不出來新的糧食,怎麽辦?也顧不了那麽多了,能活一天就一天。
何縣令現在天天都在長坡村。他已經讓人幫他在長坡泉附近的平地蓋了一座木頭棚子,頂上蓋茅草,他和他的一個隨從住在這裏,煮飯是隨從煮的,洗衣服他們都是各人自己洗自己的。何縣令的另一個隨從駐守縣衙,有事情他就會來告訴何縣令。
何縣令現在在想一個問題,要不要讓長坡村還有另一個村子的村民挑水迴去澆地?
還有,能不能讓一些人來長坡泉附近開墾荒地種糧食,利用長坡泉的水澆地?
何縣令請了兩個東寓縣的出名的風水大師來看長坡泉。
兩個風水大師給出的結論相同,長坡泉的水不會源源不斷的,拚命用很快就會枯竭的,長坡泉的水並不是取之不盡。他們東寓縣人要珍惜這些泉水,每一滴都不能浪費。
何縣令聽到這個結論的時候,心裏挺失望,但也無可奈何。他也是相信這兩個大師說的話的。
何縣令請這兩個風水大師,在他的茅草棚和他一起吃了一頓他的隨從煮的飯菜,然後就讓人把兩個風水大師送迴家,沒有付酬勞。這兩個風水大師沒有問他,何縣令就沒有主動說要付酬勞。
何縣令現在知道了在長坡村種水稻,種番薯的希望破滅。
如今他也是隻能見一步走一步了,他也想不到什麽辦法了,各人自尋活路吧。
何縣令覺得自己有些累了 ,他從長坡村返迴縣城。
各鎮各村的人,他們自己就會自動安排做運水這些活,也不用何縣令操心了。
隻要長坡泉還有水流出來,隻要他們家裏還有糧食吃,日子就還能過下去。
日子就這樣日複一日的過著,日子都過得像那枯葉一樣沒有了顏色。
又到年底了,很多人家借來的糧食快吃完了。
李家村李村長開始愁眉苦臉,他們又要開始發愁吃的糧食,不知道從哪裏能搞得得糧食。
寬叔說去找鎮上的大戶人家買。李村長讓寬叔帶人帶銀子去試一試,畢竟也沒有別的辦法。
寬叔和李大娃還有陳慕農,去到連山鎮,先去到謝家大宅,發現有不少人在那裏了,都是拿著銀子想從大戶人家這裏買糧食的。
大家都沒有進去屋,都被擋在門外,看來這些人都沒有買到糧食。
寬叔他們也沒有什麽門路能夠敲開謝家大宅的大門。在連山鎮,他們有些交情的就是謝管事,還有劉大夫也打過交道。
三個人決定去謝管事家看看。
說起來,陳慕農也有很久沒有去過謝管事家了。
謝管事家他留的米還是比較多的,現在就是怕有人會來偷他家的米。情況惡化,不止偷,一夥人強行進屋搶都是有可能。
周管事已經知道他家的處境有些危險,一家人都不是能打架的人,他自己也是一個有些文弱的大叔,爹娘妻兒都是指望他一個。
現在還沒有到偷糧食搶糧食這樣的時候 ,不過,周管事覺得離那一天已經不遠了。
周管事看見陳慕農他們來了,就覺得如果這幾個人和他是鄰居就好了,他們可以幫助他保護他家不被搶,他可以分一些糧食給他們。
周管事動了去李家村的心思,可是李家村的人都知道他是周管事,他去了李家村,也會被李家村缺糧食的人家盯上。
到時候村民來借糧食,他借不借,一個李家村有十幾戶人家,向他借糧食,和在這裏被搶糧食估計也沒有什麽差別。
差別應該還是有的,被搶,估計一粒糧都不給他留,在李家村借出去糧食,他應該還能給自家人留一點吃的。
周管事權衡再三,決定一家人搬去李家村。
周管事知道寬叔他們三個人是幫村裏人出來買糧食,沒有買到。他在連山鎮也沒有和那些種糧大戶有過硬的交情 他也無能為力 。暫時,他還不想拿出自家存的糧食來賣給他們。
周管事就跟他們說他也沒有辦法能買得到糧食。然後周管事就說了鎮上不太平,他想搬去李家村的想法。李家村畢竟有他的外甥王小哥一家在。
周管事和寬叔他們一起迴李家村。周管事去王小哥家,問王小哥和李大丫,他一家人能不能住到王小哥家,他怕鎮上不太平。
王小哥和李大丫商量了一下,他們一家四口,王小哥和李大丫有兩個兒子,他們一家四口可以去李大丫爹娘家住,擠一擠也住得下,把自己家讓給周管事一家住。就這樣說定了。
周管事有特意去了李小薇家一趟,他告訴李小薇和陳慕農,他想悄悄搬家,不能讓太多人知道他家有多少糧食。
這就是隱藏自家的糧食和錢財,以免被別人盯上。
最好是能搖身一變,變成投靠王小哥家的窮親戚。
可是不行,李家村人都知道他。
李小薇讓周管事把不想讓人知道的糧食交給她和陳慕農,隻需要讓人放在路邊一個隱蔽的地方,她和陳慕農會負責偷偷幫周管事把糧食運迴李家村,放在王小哥家裏麵,不會讓別的人知道。
而周管事他們可以在白天的時候進村子,讓大家看著他們搬了什麽來李家村。
周管事和李小薇他們商量好就迴家。王小哥也把家裏收拾收拾,搬走大部分東西,把屋子騰出來。
周管事來李家村還是有些舍不得的,院子裏種有青菜,還有那些花他也盡量養著。另外最怕的是他們不在家,有人破門而入,把他家搞得亂七八糟。不過眼下也顧不了那麽多了。
周管事走出村口的時候,陳慕農追上他,說陳慕農跟他迴連山鎮,租好馬車,他在周管事家住一夜,第二天一早他直接拉糧食走,搬糧食的人就他和周管事兩個人,趕馬車的人都不用,不用經別的人的手。
周管事挺感激的陳慕農能想得這樣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