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薇他們迴到家的時候已經過了中午了,何秀芳看見他們屋門關著,到喂雞的時候,看見寬叔和李大娃都去喂雞了,就幫他們把雞喂了。
陳慕農就不用放下擔子就去煮雞食了。
李小薇他們三個人迴來,何秀芳和周婆子已經吃過粥,過來看到他們帶迴來的東西,有刺梨果,紫藤菜,白菌菇,一大串蕉果 。何秀芳和周婆子就知道他們上山摘野果去了,連蕉果都是在山上摘的野果,挺驚奇的。
李小薇讓她娘她們想吃什麽拿什麽,每樣何秀芳和周婆子都拿了一些,拿的不多,就嚐一嚐味道,何秀芳和周婆子對這些吃的並不是很在意,她們有粥飯吃,有番薯吃,有青菜吃,偶爾吃一頓肉,就覺得很滿足,天天吃一樣的飯菜都不會覺得厭煩。那些果子什麽的,大多數果子吃不吃都是沒有什麽關係的。何秀芳和周婆子很少去張羅去做什麽稀奇的好吃的食物。
李小薇煮好粥,把紫藤菜洗幹淨炒一碗出來,辣椒煮鹹菜還有,不用煮鹹菜。三個人就吃粥,用紫藤菜和辣椒鹹菜配粥吃。
煮熟的紫藤菜有一點甘甘苦苦的味道,它的苦比苦菜輕一些,苦的程度剛剛好, 還帶一點甘香。陳雨澤吃一筷子就不想吃了,苦葉子不好吃。李小薇和陳慕農一口一口吃個不停。陳雨澤隻能吃鹹菜下粥。小臉都透著一股不高興。
李小薇答應他,晚上給他煎整個的雞蛋,他才開心的吃起鹹菜配粥,說他要吃兩個雞雞蛋。
下午李小薇他們也不去地裏幹活了,在家待著。
李小薇把紫藤菜的種子種在院子右邊院牆根下麵。種在地裏又把種子扒出來,等曬幹之後再種地裏。
這一次摘到的白菌菇和紫藤菜,加上他們還可以摘一些番薯葉迴來吃,十天八天都不用想著要去專門找野菜了,如果去幹活看見有野菜就可以摘一些迴來。
下午,李小薇就煮了一些刺梨果,刺梨果煮熟後澀澀的味道是沒有了,酸味也輕了一些,吃起來酸酸甜甜的,挺好吃的,有人經過,停下來和他們說話,她就分兩三個刺梨果給人家吃,匆忙走路趕去幹活的,李小薇就不喊他們吃果子了。
有人問他們在哪摘到的刺梨果,陳慕農說先上到蓮峰山頂,再在中間那個山頭走過五個山坳,到達一座山頭下麵的山穀。就在那個山穀找到的刺梨果。
陳還想跟她說更清楚一些。
那個嬸子聽了,說她不用知道去哪摘的了,她不想去。
李小薇沒有煮很多,隻煮了一大碗。其他的果子放起來,等什麽時候想吃再煮。李小薇也想看看刺梨果摘迴來放一放,會不會變得好吃起來。
那些蕉果,陳慕農砍開一掛一掛的,用繩子掛起來,說是這樣子能讓蕉果輪流熟,不會擠在一起熟,輪流熟他們就可以慢慢吃 ,今天吃一個, 明天吃一個。
晚上李小薇給每個人都煎兩個雞蛋,再用白菌菇加些瘦肉煮成菌菇湯,再炒一道番薯葉的菜。晚上的菜就隻有這些。白菌菇湯真的很鮮甜。陳雨澤也很喜歡吃白菌菇。可他們一年隻會摘到一兩次白菌菇。以前他們搬過一根長著白菌菇的木頭迴家,搬迴家之後,天天給木頭澆水,並沒有長出來新的白菌菇,原來那些長在木頭上麵的白菌菇都不在再長大,很快就幹枯了。
可能白菌菇就是因為種不出來隻能靠好運氣在山裏麵遇到才會味道那麽鮮美。
第二天李小薇和陳慕農去把他們那些山穀田兩邊的坡地的草鋤一下,長出來的小樹砍一下。每年都要鋤兩次草,砍兩次樹木,燒兩次草木灰撒到那些田裏。早稻種下去之後鋤一次,收完晚稻之後又鋤一次。
今天陳雨澤跟他阿婆在村裏串門, 沒有跟陳慕農他們下地。
以前李小薇菜地有菜吃,不需要吃野菜,可能看見野菜也沒有什麽感覺,並不會一看見野菜就摘。
今天她就在他們往常鋤草的坡地旁邊看見了兩棵野蕎花 ,一棵野蕎花都挺大的,一棵就夠他們分兩頓吃,兩棵夠他們吃四次。
野蕎花的根和葉子都可以吃,花也可以吃,不過這個時候花都謝了,那些籽並不好吃,吃了舌頭會發麻,要把籽扔掉,隻吃根莖和葉子。
李小薇把兩棵野蕎花挖了,摔掉泥土,摘掉老葉和老梗,還有把野蕎花的種子都摘掉不要,剩餘的就可以拿迴家洗幹淨炒臘肉吃。
除了李小薇看見了兩棵野蕎花,陳慕農也看見了一叢雞毛菜。他之前有一次心血來潮來這裏鋤草 ,鋤了才一刻鍾左右,家裏有事把他喊迴家了。他扛上鋤頭就迴家。
當時他就是鋤掉了一叢長老的雞毛菜,他把雞毛菜長在地上的梗鋤掉了,長在地下的根莖並沒有連根鋤掉。
經過了一些日子,雞毛菜重新長出來了,現在正是長得嫩綠的時候,正適合摘來吃。陳慕農喊李小薇一起來摘雞毛菜。
“我們家裏現在已經有那麽多野菜等著我們吃了,要不要過幾天,家裏的菜吃完再來摘?”李小薇問。
陳慕農覺得還是不要等了,不知道哪天可能會有別人無意間看見這些雞毛菜就摘走了。反正他們家有個地方放的菜不會變壞,摘迴家也是一樣的。摘完雞毛菜,陳慕農還用樹葉子接水來給它們澆水。
他們在家附近就找到兩種挺好吃的野菜,兩個人都覺得挺高興的,正打算好好鋤一下草。周婆子帶著陳雨澤來找李小薇,陳雨澤讓她給他一些刺梨果,他要帶出去分一些給別的小孩子吃。
李小薇也不鋤草了,扛上鋤頭,拿起她們摘到的野菜,跟陳雨澤和周婆子迴家。
李小薇迴家後,就煮了一些刺梨果給他裝布袋裏麵,再給他的布袋裝一些花生。陳雨澤又和周婆子出去串門了。周婆子說吃午飯之前會帶他迴來。
陳慕農就不用放下擔子就去煮雞食了。
李小薇他們三個人迴來,何秀芳和周婆子已經吃過粥,過來看到他們帶迴來的東西,有刺梨果,紫藤菜,白菌菇,一大串蕉果 。何秀芳和周婆子就知道他們上山摘野果去了,連蕉果都是在山上摘的野果,挺驚奇的。
李小薇讓她娘她們想吃什麽拿什麽,每樣何秀芳和周婆子都拿了一些,拿的不多,就嚐一嚐味道,何秀芳和周婆子對這些吃的並不是很在意,她們有粥飯吃,有番薯吃,有青菜吃,偶爾吃一頓肉,就覺得很滿足,天天吃一樣的飯菜都不會覺得厭煩。那些果子什麽的,大多數果子吃不吃都是沒有什麽關係的。何秀芳和周婆子很少去張羅去做什麽稀奇的好吃的食物。
李小薇煮好粥,把紫藤菜洗幹淨炒一碗出來,辣椒煮鹹菜還有,不用煮鹹菜。三個人就吃粥,用紫藤菜和辣椒鹹菜配粥吃。
煮熟的紫藤菜有一點甘甘苦苦的味道,它的苦比苦菜輕一些,苦的程度剛剛好, 還帶一點甘香。陳雨澤吃一筷子就不想吃了,苦葉子不好吃。李小薇和陳慕農一口一口吃個不停。陳雨澤隻能吃鹹菜下粥。小臉都透著一股不高興。
李小薇答應他,晚上給他煎整個的雞蛋,他才開心的吃起鹹菜配粥,說他要吃兩個雞雞蛋。
下午李小薇他們也不去地裏幹活了,在家待著。
李小薇把紫藤菜的種子種在院子右邊院牆根下麵。種在地裏又把種子扒出來,等曬幹之後再種地裏。
這一次摘到的白菌菇和紫藤菜,加上他們還可以摘一些番薯葉迴來吃,十天八天都不用想著要去專門找野菜了,如果去幹活看見有野菜就可以摘一些迴來。
下午,李小薇就煮了一些刺梨果,刺梨果煮熟後澀澀的味道是沒有了,酸味也輕了一些,吃起來酸酸甜甜的,挺好吃的,有人經過,停下來和他們說話,她就分兩三個刺梨果給人家吃,匆忙走路趕去幹活的,李小薇就不喊他們吃果子了。
有人問他們在哪摘到的刺梨果,陳慕農說先上到蓮峰山頂,再在中間那個山頭走過五個山坳,到達一座山頭下麵的山穀。就在那個山穀找到的刺梨果。
陳還想跟她說更清楚一些。
那個嬸子聽了,說她不用知道去哪摘的了,她不想去。
李小薇沒有煮很多,隻煮了一大碗。其他的果子放起來,等什麽時候想吃再煮。李小薇也想看看刺梨果摘迴來放一放,會不會變得好吃起來。
那些蕉果,陳慕農砍開一掛一掛的,用繩子掛起來,說是這樣子能讓蕉果輪流熟,不會擠在一起熟,輪流熟他們就可以慢慢吃 ,今天吃一個, 明天吃一個。
晚上李小薇給每個人都煎兩個雞蛋,再用白菌菇加些瘦肉煮成菌菇湯,再炒一道番薯葉的菜。晚上的菜就隻有這些。白菌菇湯真的很鮮甜。陳雨澤也很喜歡吃白菌菇。可他們一年隻會摘到一兩次白菌菇。以前他們搬過一根長著白菌菇的木頭迴家,搬迴家之後,天天給木頭澆水,並沒有長出來新的白菌菇,原來那些長在木頭上麵的白菌菇都不在再長大,很快就幹枯了。
可能白菌菇就是因為種不出來隻能靠好運氣在山裏麵遇到才會味道那麽鮮美。
第二天李小薇和陳慕農去把他們那些山穀田兩邊的坡地的草鋤一下,長出來的小樹砍一下。每年都要鋤兩次草,砍兩次樹木,燒兩次草木灰撒到那些田裏。早稻種下去之後鋤一次,收完晚稻之後又鋤一次。
今天陳雨澤跟他阿婆在村裏串門, 沒有跟陳慕農他們下地。
以前李小薇菜地有菜吃,不需要吃野菜,可能看見野菜也沒有什麽感覺,並不會一看見野菜就摘。
今天她就在他們往常鋤草的坡地旁邊看見了兩棵野蕎花 ,一棵野蕎花都挺大的,一棵就夠他們分兩頓吃,兩棵夠他們吃四次。
野蕎花的根和葉子都可以吃,花也可以吃,不過這個時候花都謝了,那些籽並不好吃,吃了舌頭會發麻,要把籽扔掉,隻吃根莖和葉子。
李小薇把兩棵野蕎花挖了,摔掉泥土,摘掉老葉和老梗,還有把野蕎花的種子都摘掉不要,剩餘的就可以拿迴家洗幹淨炒臘肉吃。
除了李小薇看見了兩棵野蕎花,陳慕農也看見了一叢雞毛菜。他之前有一次心血來潮來這裏鋤草 ,鋤了才一刻鍾左右,家裏有事把他喊迴家了。他扛上鋤頭就迴家。
當時他就是鋤掉了一叢長老的雞毛菜,他把雞毛菜長在地上的梗鋤掉了,長在地下的根莖並沒有連根鋤掉。
經過了一些日子,雞毛菜重新長出來了,現在正是長得嫩綠的時候,正適合摘來吃。陳慕農喊李小薇一起來摘雞毛菜。
“我們家裏現在已經有那麽多野菜等著我們吃了,要不要過幾天,家裏的菜吃完再來摘?”李小薇問。
陳慕農覺得還是不要等了,不知道哪天可能會有別人無意間看見這些雞毛菜就摘走了。反正他們家有個地方放的菜不會變壞,摘迴家也是一樣的。摘完雞毛菜,陳慕農還用樹葉子接水來給它們澆水。
他們在家附近就找到兩種挺好吃的野菜,兩個人都覺得挺高興的,正打算好好鋤一下草。周婆子帶著陳雨澤來找李小薇,陳雨澤讓她給他一些刺梨果,他要帶出去分一些給別的小孩子吃。
李小薇也不鋤草了,扛上鋤頭,拿起她們摘到的野菜,跟陳雨澤和周婆子迴家。
李小薇迴家後,就煮了一些刺梨果給他裝布袋裏麵,再給他的布袋裝一些花生。陳雨澤又和周婆子出去串門了。周婆子說吃午飯之前會帶他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