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縣城裏麵有越來越多的人得了瘟疫,對草藥需要越來越多,很多藥材都買不到,他們就更需要金銀花這種草藥了。
其實縣令派他們兩個人來,就是要想辦法保證後麵還能夠繼續買到金銀花 ,不要讓這些金銀花被別的地方的人買走。
去李家村的路上,劉大夫就跟這兩個從縣城來的人說,李家村人摘到的金銀花都會賣給他,然後他會把金銀花送到縣城。並不會發生李家村人把金銀花賣給別人這樣的情況。劉大夫還說,其實他們來不來都是一樣的。
兩人還是要親自去看一看,得到人家的承諾才放心。
李村長實話實說,能有人來買他們村的金銀花,是他們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如果讓他們去賣給別的人,他們是不知道要賣給誰的。
縣城來的兩個人就說有別的人來買都不要賣,隻認準劉大夫,劉大夫買了就會送去我們東寓縣縣城,治的是我們東寓縣百姓的病。
李村長連忙表示他知道了。
李村長還答應了他們的請求,讓各家去地裏割一些不開花的金銀花藤來給這兩個從縣城來的人帶迴去。金銀花藤可能也可以應應急,他們裝滿了兩輛馬車。
他們說要付錢,李村長沒有要。李村長猜東寓縣縣令沒有多少錢,買金銀花都出不了高價錢。所以金銀花藤他就說不要錢了 其他各家割的金銀花藤他也幫他們做主不要錢了。他們已經有賣金銀花的收入,是不會再計較金銀花藤沒有賣到錢的。
金銀花藤沒有賣得到錢,如果真的有人有意見,李村長都想好了,他就說人家買了我們的金銀花,我們要送一些不值錢的金銀花藤給人家。
不過,事實證明真的沒有人鬧意見,李村長瞎擔心。大家心裏麵清楚著呢,遠的地方不說 ,早日治好東寓縣得瘟疫的人,他們才能早日過迴正常的日子,不用擔驚受怕。付出一些金銀花藤他們是心甘情願的。
這兩個縣城來的人迴到連山鎮後一天都沒有停留,立刻就拉著金銀花藤迴縣城。 迴去之前叮囑劉大夫看緊李家村的金銀花。
李家村人摘了第一茬金銀花,接下來就去金銀花地鋤草,有肥料的給金銀花下些肥。能掙錢的作物肯定要照料好一些。地裏寶的草都不怎麽積極去鋤了,優先鋤金銀花地的草。
曹老爺家其實也有些煎熬的,他家的地全部種地裏寶,就第一次挖的時候賺到一些錢,第二種下去遇到旱災,沒有賺到什麽錢。
這第三次種,還不知道會是什麽結果。現在他也知道李家村各家各戶都種了不少金銀花 ,這兩年都賣到不少錢,曹老爺也是羨慕的。不過,他不能後悔,隻能咬牙堅持住,把地裏的地裏寶照料好,過兩年掙大錢。
大家沉浸在鋤草當中的時候,一輛風塵仆仆的馬車來到李家村口,剛進村子就被人發現,被人圍住。
有人瞬間意識到這輛馬車不知來路,他馬上讓村裏人後退,讓來的馬車連人帶車先退出村口。
馬車裏麵的兩個人退出村口,在地上蹦跳幾下,又挽起袖子褲腳,給大家看他們沒有得瘟疫。
李村長說,看起來這兩人身體挺好,不像得病的樣子。李村長就讓他們進來了。
這兩個人是藥材販子,他們不知道從哪打聽到的消息,說李家村種了很多金銀花,他們是來買金銀花的。
這兩人問李村長,村裏人的金銀花賣多少錢一斤,他們願意出更高的價錢。
李村長自己是不會動搖的,他家的要賣給劉大夫。村裏其他人家的,他不敢替大家做主。
這兩個人一出現,村裏各家幾乎都有人來看熱鬧了,隻有何秀芳家和陳慕農家沒有人在村口的柚子樹下看熱鬧。
李村長派一個孩子去他們兩家喊人來 。在場的人家,李村長讓他們自己決定,他家已經表示一定會賣給鎮上的劉大夫。
有了李村長的帶頭,其他有很多戶人家也很爽快的說跟李村長一樣,李村長家的賣給誰,他們家的就賣給誰。
有幾家人有些心動,送上門讓多掙些錢都不掙?但看見大多數人都選擇賣給劉大夫,想了想,還是覺得和村裏大多數人一樣比較好,怕以後有好事的時候,村裏人把他們排除在外。比如,買豬肉不算他家一份。
陳慕農家和何秀芳家也沒有什麽好糾結的,還是賣給劉大夫。
那兩個人看見李家村人聽到更高的價錢都不為所動,就知道他們不可能從這裏買到金銀花,就馬上動身走了,他們還要去別的村子找。
陳慕農家摘完金銀花之後,他繼續去鋤草。天天鋤草是鋤得天昏地暗。都忘記了瘟疫的事情。
一天晚上李村長一臉凝重的來到他家,說是他們連山鎮鎮上也有人得了瘟疫,這人是從縣城迴來的,迴來的時候看不出來,迴來三天之後才被發現。
現在這個人已經被送去縣城,還有他們一家人已經被禁止到處走。
現在鎮上也考慮要找一座單獨的山頭,建一些屋子,讓染病的人住在那裏治病。因為還有可能會出現其他染病的人,難道一個一個的往縣城送?
但建屋子並不容易的,還有其他的一些問題不好解決,就吃飯都不好解決。
李村長說不知道怎麽辦了,就隻能說讓大家自己小心一些,不要去鎮上,不要讓別的地方來的人進入村子。
李村長說了一通,陳慕農和李小薇都覺得心情沉重了一些。本來陳慕農因為忙著鋤草都不記得這迴事了的。李小薇也因為沉浸在帶孩子當中,忽視了外麵的危險。
李村長走後,陳慕農煮了三碗金銀花水 一碗他喝了,一碗給李小薇 , 一碗 ,留著第二天給那些大雞小雞喝。
第二天一早,陳慕農他們還沒有起床,就聽到外麵有異常的說話聲。就像是發生什麽事一樣的說話聲。
其實縣令派他們兩個人來,就是要想辦法保證後麵還能夠繼續買到金銀花 ,不要讓這些金銀花被別的地方的人買走。
去李家村的路上,劉大夫就跟這兩個從縣城來的人說,李家村人摘到的金銀花都會賣給他,然後他會把金銀花送到縣城。並不會發生李家村人把金銀花賣給別人這樣的情況。劉大夫還說,其實他們來不來都是一樣的。
兩人還是要親自去看一看,得到人家的承諾才放心。
李村長實話實說,能有人來買他們村的金銀花,是他們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如果讓他們去賣給別的人,他們是不知道要賣給誰的。
縣城來的兩個人就說有別的人來買都不要賣,隻認準劉大夫,劉大夫買了就會送去我們東寓縣縣城,治的是我們東寓縣百姓的病。
李村長連忙表示他知道了。
李村長還答應了他們的請求,讓各家去地裏割一些不開花的金銀花藤來給這兩個從縣城來的人帶迴去。金銀花藤可能也可以應應急,他們裝滿了兩輛馬車。
他們說要付錢,李村長沒有要。李村長猜東寓縣縣令沒有多少錢,買金銀花都出不了高價錢。所以金銀花藤他就說不要錢了 其他各家割的金銀花藤他也幫他們做主不要錢了。他們已經有賣金銀花的收入,是不會再計較金銀花藤沒有賣到錢的。
金銀花藤沒有賣得到錢,如果真的有人有意見,李村長都想好了,他就說人家買了我們的金銀花,我們要送一些不值錢的金銀花藤給人家。
不過,事實證明真的沒有人鬧意見,李村長瞎擔心。大家心裏麵清楚著呢,遠的地方不說 ,早日治好東寓縣得瘟疫的人,他們才能早日過迴正常的日子,不用擔驚受怕。付出一些金銀花藤他們是心甘情願的。
這兩個縣城來的人迴到連山鎮後一天都沒有停留,立刻就拉著金銀花藤迴縣城。 迴去之前叮囑劉大夫看緊李家村的金銀花。
李家村人摘了第一茬金銀花,接下來就去金銀花地鋤草,有肥料的給金銀花下些肥。能掙錢的作物肯定要照料好一些。地裏寶的草都不怎麽積極去鋤了,優先鋤金銀花地的草。
曹老爺家其實也有些煎熬的,他家的地全部種地裏寶,就第一次挖的時候賺到一些錢,第二種下去遇到旱災,沒有賺到什麽錢。
這第三次種,還不知道會是什麽結果。現在他也知道李家村各家各戶都種了不少金銀花 ,這兩年都賣到不少錢,曹老爺也是羨慕的。不過,他不能後悔,隻能咬牙堅持住,把地裏的地裏寶照料好,過兩年掙大錢。
大家沉浸在鋤草當中的時候,一輛風塵仆仆的馬車來到李家村口,剛進村子就被人發現,被人圍住。
有人瞬間意識到這輛馬車不知來路,他馬上讓村裏人後退,讓來的馬車連人帶車先退出村口。
馬車裏麵的兩個人退出村口,在地上蹦跳幾下,又挽起袖子褲腳,給大家看他們沒有得瘟疫。
李村長說,看起來這兩人身體挺好,不像得病的樣子。李村長就讓他們進來了。
這兩個人是藥材販子,他們不知道從哪打聽到的消息,說李家村種了很多金銀花,他們是來買金銀花的。
這兩人問李村長,村裏人的金銀花賣多少錢一斤,他們願意出更高的價錢。
李村長自己是不會動搖的,他家的要賣給劉大夫。村裏其他人家的,他不敢替大家做主。
這兩個人一出現,村裏各家幾乎都有人來看熱鬧了,隻有何秀芳家和陳慕農家沒有人在村口的柚子樹下看熱鬧。
李村長派一個孩子去他們兩家喊人來 。在場的人家,李村長讓他們自己決定,他家已經表示一定會賣給鎮上的劉大夫。
有了李村長的帶頭,其他有很多戶人家也很爽快的說跟李村長一樣,李村長家的賣給誰,他們家的就賣給誰。
有幾家人有些心動,送上門讓多掙些錢都不掙?但看見大多數人都選擇賣給劉大夫,想了想,還是覺得和村裏大多數人一樣比較好,怕以後有好事的時候,村裏人把他們排除在外。比如,買豬肉不算他家一份。
陳慕農家和何秀芳家也沒有什麽好糾結的,還是賣給劉大夫。
那兩個人看見李家村人聽到更高的價錢都不為所動,就知道他們不可能從這裏買到金銀花,就馬上動身走了,他們還要去別的村子找。
陳慕農家摘完金銀花之後,他繼續去鋤草。天天鋤草是鋤得天昏地暗。都忘記了瘟疫的事情。
一天晚上李村長一臉凝重的來到他家,說是他們連山鎮鎮上也有人得了瘟疫,這人是從縣城迴來的,迴來的時候看不出來,迴來三天之後才被發現。
現在這個人已經被送去縣城,還有他們一家人已經被禁止到處走。
現在鎮上也考慮要找一座單獨的山頭,建一些屋子,讓染病的人住在那裏治病。因為還有可能會出現其他染病的人,難道一個一個的往縣城送?
但建屋子並不容易的,還有其他的一些問題不好解決,就吃飯都不好解決。
李村長說不知道怎麽辦了,就隻能說讓大家自己小心一些,不要去鎮上,不要讓別的地方來的人進入村子。
李村長說了一通,陳慕農和李小薇都覺得心情沉重了一些。本來陳慕農因為忙著鋤草都不記得這迴事了的。李小薇也因為沉浸在帶孩子當中,忽視了外麵的危險。
李村長走後,陳慕農煮了三碗金銀花水 一碗他喝了,一碗給李小薇 , 一碗 ,留著第二天給那些大雞小雞喝。
第二天一早,陳慕農他們還沒有起床,就聽到外麵有異常的說話聲。就像是發生什麽事一樣的說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