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慕農拿迴來的蘿卜,分兩隻給何秀芳她們吃,他們家吃四隻。
蘿卜昨天拿迴來的,晚上就煮一隻吃。另外還有三隻蘿卜,李小薇把三隻蘿卜切來醃酸辣蘿卜吃 ,又酸又辣又脆,挺好吃的 ,不過要等好幾天才能吃 。
中午煮飯的時候,陳慕農說要吃那兩條曬鹹魚。鹹魚的味道還挺香 ,可惜就是太少了,吃一次就沒有了。
他們今年都也沒有買豬肉來曬臘肉,沒有想起來,本來買十斤二十斤豬肉來曬也可以 ,他們掙的錢可以拿出來花的,不用把錢抓的那麽緊。就是他們自己不是很習慣去花錢。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日子,能吃飽,時不時有肉吃就覺日子不錯了,沒有什麽要求。
陳慕農覺得隔十天半月吃一次臘肉應該是很不錯的,他們天天吃的都差不多,有臘肉吃可以換換口味。但現在去買豬肉來曬應該是不行的了,要等明年。
他們把曬臘肉的事情放在一邊。晚上要殺雞吃。還是老樣子,一隻雞兩家人吃。李小薇拿了一邊雞過去,就不管她娘她們怎麽吃,分幾頓吃了 ,讓她們兩個人自己定。
陳慕農他們就一頓都吃了,用一些骨頭放地裏寶熬湯。李小薇讓陳慕農給他自己切一隻大雞腿,給她一隻小雞腿,就是雞翅膀那個,他們兩個人都有雞腿吃。養那麽多雞,他們是配吃雞腿的。
陳慕農聽李小薇的,其實不管是切雞腿還是直接砍成一塊一塊的,還不是一樣都是他們兩個人吃嗎?
半隻雞兩個人吃,他們是能吃得完的,除了吃雞,他們另外隻煮了一個青菜。
殺一隻雞吃完,兩個人又後悔一番多賣出去十二隻雞。說不定他們到時候要花錢買雞吃。
陳慕農再迴想當時的自己,他怕自己不賣夠七十隻雞給那個大叔,可能他會其它的都不要。
所以他當時也沒有跟人家提出來隻有六十隻。直接答應賣給人家七十隻雞。
陳慕農聽出來李小薇並不是責怪他。她還安慰他:“自己養的雞賣出去,再用賣雞的錢買雞來吃應該不吃虧的吧?好像是一樣的。不止一樣,還省了喂雞的雞食和人工。”
殺一隻雞吃了,陳慕農就去做別的事情了。
這幾年,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陳慕農他們都記住去摘野猴桃果和刺毛果的,今年自然也是記得的。不過,今年要陳慕農自己一個人去,李小薇不適合走那麽遠的山路。
一樣是摘野猴桃果,陳慕農覺得自己去摘好像少了些什麽一樣。不過,能摘到不少野猴桃果和刺毛果他也是很高興的。
摘完野猴桃果和刺毛果迴家,還去砍迴家兩串蕉果,一串留給他們家,一串給何秀芳家送去。
蕉果還沒有熟的,隻有一兩隻變黃,還要放一放才熟。
吃蕉果也有煩惱的。它不是今天熟兩隻,明天熟兩隻,讓人可以慢慢吃。
蕉果一開始熟,就會很快所有的果子都變熟,人少的人家都吃不過來。就算吃得過來也不舍得那樣吃,李小薇希望蕉果最好是能夠一隻接著一隻變熟。
今年過年和往年沒有什麽差別,何秀芳和周婆子在年二十六的時候等迴來了唐明一家三口,她們家就變得熱鬧了一些。雖然唐明隻有一個孩子不夠熱鬧,但能怎麽辦,何秀芳和周婆子也沒有辦法,人家夫妻兩個就隻生了一個孩子。
周婆子小心問過唐明,他和錢錦月也想再生兩個,但一個都懷不上,他們也沒有辦法。現在他們兩個人又那麽忙,更顧不上要孩子的事了。
唐明和錢錦月兩個人把當初李小薇買的另一間空置的屋子租出去了,沒有拿來開鋪子。
他們這幾年也掙了錢,另外找一個不是臨街的地方買一個院子住。這樣一來,他們的雲吞鋪子就大了挺多,能多放幾張桌子,多掙些錢。他們也不用住在雲吞鋪子後麵。
錢錦月本來的性子,是有些坐不住的,現在她做出來的一些小吃食,在鋪子裏麵搭配著雲吞賣,還挺好賣。有錢掙,能掙到錢,她就變得能坐得住了。
至於唐明,他本來就是一個很能吃苦耐勞的人,每天在鋪子裏麵包雲吞,賣雲吞,家裏存的錢一天天變多,他並不會覺得有什麽苦。他們的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著。
唐明和錢錦月迴來後,家裏收拾打掃的活都差不多做完了。柴砍了 ,瓦漏撿了,房前屋後的雜草鋤過了,排水溝清理了,院子收拾利落了。屋裏的灰掃了,各個房間的被褥,該洗的洗,蓋該曬的曬了。
唐明他們迴來的時候,隻剩桌椅板凳沒有洗,碗盤沒有清洗。
年二十七這天,冷是有些冷,但沒有下雨,出太陽,天氣算挺好的了。唐明他們一家人就幫忙洗刷這些還沒有清洗的。
何秀芳她們就把座椅板凳等搬出來院子,挑水迴來洗涮幹淨,讓它們在太陽底下曬幹。
大大小小的碗盤也裝在籮筐裏麵,拿去小溪邊,拿上灶灰洗刷幹淨 。
周婆子削出來一把竹筷子 。還給李小薇他們削出來一把。
李小薇家多數的活都是陳慕農做,他也沒有什麽怨言,還整天笑嘻嘻的。做這些洗刷打掃的活又不難,比去鋤地輕鬆一些,他們也不用趕工,就慢慢一樣一樣來。
陳慕農覺得自己其實挺能幹的,這半年來,地裏的活他做多了挺多的,可是他也並沒有覺得特別累,他還是能夠應付得了的。
李小薇跟他說,接下來兩年,估計她要看孩子,估計做不了多少地裏的活。
陳慕農就說他一個人應付得了,讓李小薇不用操心那麽多。像今年一樣,需要的時候請兩個人幫一兩天就行。
不知不覺就到了年三十。早上撈魚,下午殺雞,晚上吃大餐。這些就是年三十這天陳慕農家要做的事情。其他家家戶戶也是差不多,不過沒有魚塘的就少了撈魚這一項。
說起來撈魚,李家村沒有魚塘的人也想吃魚,有人想到一個地方很適合養魚,養了魚大家分來吃。
蓮峰山下三個村子,朱家村,曹家村 李家村,之前旱災的時候,他們一起在曹家村附近挖了一個山塘,用來裝水,那裏麵的水在幹旱的時候可以讓大家挑來澆地。
現在不幹旱的時候,那山塘可以放魚下去養魚。
三個村子的人已經同意大家一起養魚,小魚已經放下去五十條,這五十條小魚是去鎮上買迴來的。那買小魚的錢,三個村長湊的,沒有讓大家湊 。
五十條小魚,小魚會長大,長大的小魚會生出來小魚。過一年半載之後,魚塘裏麵就不止五十條魚 ,不知道會有多少條魚,估計數不清。
想是這樣想的。
如果不是這樣,到時候再想辦法。可以放一百條魚進去,或者兩百條魚進去 。
蘿卜昨天拿迴來的,晚上就煮一隻吃。另外還有三隻蘿卜,李小薇把三隻蘿卜切來醃酸辣蘿卜吃 ,又酸又辣又脆,挺好吃的 ,不過要等好幾天才能吃 。
中午煮飯的時候,陳慕農說要吃那兩條曬鹹魚。鹹魚的味道還挺香 ,可惜就是太少了,吃一次就沒有了。
他們今年都也沒有買豬肉來曬臘肉,沒有想起來,本來買十斤二十斤豬肉來曬也可以 ,他們掙的錢可以拿出來花的,不用把錢抓的那麽緊。就是他們自己不是很習慣去花錢。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日子,能吃飽,時不時有肉吃就覺日子不錯了,沒有什麽要求。
陳慕農覺得隔十天半月吃一次臘肉應該是很不錯的,他們天天吃的都差不多,有臘肉吃可以換換口味。但現在去買豬肉來曬應該是不行的了,要等明年。
他們把曬臘肉的事情放在一邊。晚上要殺雞吃。還是老樣子,一隻雞兩家人吃。李小薇拿了一邊雞過去,就不管她娘她們怎麽吃,分幾頓吃了 ,讓她們兩個人自己定。
陳慕農他們就一頓都吃了,用一些骨頭放地裏寶熬湯。李小薇讓陳慕農給他自己切一隻大雞腿,給她一隻小雞腿,就是雞翅膀那個,他們兩個人都有雞腿吃。養那麽多雞,他們是配吃雞腿的。
陳慕農聽李小薇的,其實不管是切雞腿還是直接砍成一塊一塊的,還不是一樣都是他們兩個人吃嗎?
半隻雞兩個人吃,他們是能吃得完的,除了吃雞,他們另外隻煮了一個青菜。
殺一隻雞吃完,兩個人又後悔一番多賣出去十二隻雞。說不定他們到時候要花錢買雞吃。
陳慕農再迴想當時的自己,他怕自己不賣夠七十隻雞給那個大叔,可能他會其它的都不要。
所以他當時也沒有跟人家提出來隻有六十隻。直接答應賣給人家七十隻雞。
陳慕農聽出來李小薇並不是責怪他。她還安慰他:“自己養的雞賣出去,再用賣雞的錢買雞來吃應該不吃虧的吧?好像是一樣的。不止一樣,還省了喂雞的雞食和人工。”
殺一隻雞吃了,陳慕農就去做別的事情了。
這幾年,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陳慕農他們都記住去摘野猴桃果和刺毛果的,今年自然也是記得的。不過,今年要陳慕農自己一個人去,李小薇不適合走那麽遠的山路。
一樣是摘野猴桃果,陳慕農覺得自己去摘好像少了些什麽一樣。不過,能摘到不少野猴桃果和刺毛果他也是很高興的。
摘完野猴桃果和刺毛果迴家,還去砍迴家兩串蕉果,一串留給他們家,一串給何秀芳家送去。
蕉果還沒有熟的,隻有一兩隻變黃,還要放一放才熟。
吃蕉果也有煩惱的。它不是今天熟兩隻,明天熟兩隻,讓人可以慢慢吃。
蕉果一開始熟,就會很快所有的果子都變熟,人少的人家都吃不過來。就算吃得過來也不舍得那樣吃,李小薇希望蕉果最好是能夠一隻接著一隻變熟。
今年過年和往年沒有什麽差別,何秀芳和周婆子在年二十六的時候等迴來了唐明一家三口,她們家就變得熱鬧了一些。雖然唐明隻有一個孩子不夠熱鬧,但能怎麽辦,何秀芳和周婆子也沒有辦法,人家夫妻兩個就隻生了一個孩子。
周婆子小心問過唐明,他和錢錦月也想再生兩個,但一個都懷不上,他們也沒有辦法。現在他們兩個人又那麽忙,更顧不上要孩子的事了。
唐明和錢錦月兩個人把當初李小薇買的另一間空置的屋子租出去了,沒有拿來開鋪子。
他們這幾年也掙了錢,另外找一個不是臨街的地方買一個院子住。這樣一來,他們的雲吞鋪子就大了挺多,能多放幾張桌子,多掙些錢。他們也不用住在雲吞鋪子後麵。
錢錦月本來的性子,是有些坐不住的,現在她做出來的一些小吃食,在鋪子裏麵搭配著雲吞賣,還挺好賣。有錢掙,能掙到錢,她就變得能坐得住了。
至於唐明,他本來就是一個很能吃苦耐勞的人,每天在鋪子裏麵包雲吞,賣雲吞,家裏存的錢一天天變多,他並不會覺得有什麽苦。他們的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著。
唐明和錢錦月迴來後,家裏收拾打掃的活都差不多做完了。柴砍了 ,瓦漏撿了,房前屋後的雜草鋤過了,排水溝清理了,院子收拾利落了。屋裏的灰掃了,各個房間的被褥,該洗的洗,蓋該曬的曬了。
唐明他們迴來的時候,隻剩桌椅板凳沒有洗,碗盤沒有清洗。
年二十七這天,冷是有些冷,但沒有下雨,出太陽,天氣算挺好的了。唐明他們一家人就幫忙洗刷這些還沒有清洗的。
何秀芳她們就把座椅板凳等搬出來院子,挑水迴來洗涮幹淨,讓它們在太陽底下曬幹。
大大小小的碗盤也裝在籮筐裏麵,拿去小溪邊,拿上灶灰洗刷幹淨 。
周婆子削出來一把竹筷子 。還給李小薇他們削出來一把。
李小薇家多數的活都是陳慕農做,他也沒有什麽怨言,還整天笑嘻嘻的。做這些洗刷打掃的活又不難,比去鋤地輕鬆一些,他們也不用趕工,就慢慢一樣一樣來。
陳慕農覺得自己其實挺能幹的,這半年來,地裏的活他做多了挺多的,可是他也並沒有覺得特別累,他還是能夠應付得了的。
李小薇跟他說,接下來兩年,估計她要看孩子,估計做不了多少地裏的活。
陳慕農就說他一個人應付得了,讓李小薇不用操心那麽多。像今年一樣,需要的時候請兩個人幫一兩天就行。
不知不覺就到了年三十。早上撈魚,下午殺雞,晚上吃大餐。這些就是年三十這天陳慕農家要做的事情。其他家家戶戶也是差不多,不過沒有魚塘的就少了撈魚這一項。
說起來撈魚,李家村沒有魚塘的人也想吃魚,有人想到一個地方很適合養魚,養了魚大家分來吃。
蓮峰山下三個村子,朱家村,曹家村 李家村,之前旱災的時候,他們一起在曹家村附近挖了一個山塘,用來裝水,那裏麵的水在幹旱的時候可以讓大家挑來澆地。
現在不幹旱的時候,那山塘可以放魚下去養魚。
三個村子的人已經同意大家一起養魚,小魚已經放下去五十條,這五十條小魚是去鎮上買迴來的。那買小魚的錢,三個村長湊的,沒有讓大家湊 。
五十條小魚,小魚會長大,長大的小魚會生出來小魚。過一年半載之後,魚塘裏麵就不止五十條魚 ,不知道會有多少條魚,估計數不清。
想是這樣想的。
如果不是這樣,到時候再想辦法。可以放一百條魚進去,或者兩百條魚進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