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薇和陳慕農找到一大堆竹筍迴來,引得何秀芳她們很驚訝,唐明一家三口都被勾起去找竹筍的想法。
去找竹筍,去挖野菜,去摘野果子 。天氣也不錯,有一點點的冷,還不下雨,還出太陽。這樣的好天氣去山上挖野菜是挺不錯的 。
這正過年的時候,野菜長出來沒有,能找得到嗎?
野菜也會有一些野菜能找到了,像白花菜應該就有,雷公菜也會有。野果子如果用心去找,應該也有,野柿子,野猴桃果,刺毛果,小沙梨應該都有,應該都是熟透了的。不過大家不想費大力氣去找,不值得 。
陳慕農就跟他們說了,離村子最近的那片竹林他們已經找過一次,讓唐明他們去別的地方找。
何秀芳讓唐明他們爬上蓮峰山,翻過一座山頭,那裏以前是有一大片竹林的,現在就算沒有以前那麽一大片,應該還是有一些竹子的。
李小薇就說讓何秀芳跟他們一家三口一起去,何秀芳比較熟悉那地方,容易找。
“幹脆阿婆也一起去,你們全部人都去找竹筍,說不定找得比我們還多。”李小薇說。
何秀芳和周婆子還有唐明他們就拿竹筍迴家了,一邊走一邊說定了第二天五個人都去山上找竹筍。
何秀芳她們迴家了,李小薇和陳慕農剝了一些竹筍,夠吃兩頓的,然後就拿進去鍋裏麵煮熟,煮熟之後切成筍絲,用水泡著。
煮好粥之後, 就撈起一半的竹筍,加一些韭菜和辣椒去炒筍絲。不放韭菜和辣椒炒也可以。單炒竹筍吃起來也是很鮮嫩的。
吃完粥,睡一覺起來,兩個人開始剝筍殼。
“這麽多竹筍怎麽吃得完?”陳慕農問。
“要不拿去賣?”李小薇說。
“那我們走一趟鎮上,賣得出去就賣,賣不出去我們又扛迴家慢慢吃。”陳慕農答。
找竹筍是挺高興的事情,但要吃這麽多竹筍就不是很想吃了,會吃膩的。
既然是拿去賣,就不剝筍殼了。李小薇把竹筍放進空間,第二天早上再去鎮上賣。
過年鎮上應該也有人家會出來買菜吃的吧?他們兩個人猜的,因為沒有試過年初幾就去賣菜的 ,不確定明天會不會有人。
因為想到明天有事做了,來迴一趟鎮上挺累的。他們兩個人就下午就好好在家坐坐站站,吃吃東西。一下午很快就過去了。
到了晚上寬叔和李大娃又來了,他們也是無聊,不知道要做什麽,所以又來了陳慕農家。
陳慕農問他們兩人要不要喝半碗米酒。寬叔和李大娃都點點頭。
他們三個人就各倒半碗米酒,喝起來。邊喝邊吃花生。
寬叔和李大娃來也沒有什麽重要的事情和陳慕農說。三個人就說養雞的事情。
寬叔和李大娃打算種完水稻就去抓四十隻雞迴來養。
陳慕農還是養七十隻雞。
這是他們各人養熟了的,養這個數的雞不會有什麽問題。
三個人時不時說一句話,吃一顆花生,喝完半碗米酒都花了挺長時間。米酒喝完了,寬叔和李大娃就迴去了。
想到第二天他們就要去鎮上賣竹筍。李小薇問陳慕農會不會覺得不好意思?陳慕農確實是有這樣的感覺。
竹筍一大堆,但賣不了多少錢,別人會不會說他們兩個人,想錢想瘋了,都不怕丟臉,年初四就出去賣竹筍掙錢。家裏是不是很窮?等等。
陳慕農雖然心裏麵覺得去賣竹筍不好意思,但他想到了理由,他們根本不用不好意思。
“鎮上又沒有幾個人認識我們,村裏麵的人,沒有事情不會有人去鎮上玩的,我們悄悄去賣了迴來,沒有人知道我們去賣竹筍了。”陳慕農說。
第二天李小薇和陳慕農一早去賣竹筍,趁大家都沒有起床他們兩個人就出了村口。到了鎮上的時候,雖然沒有往日的熱鬧,但也有別的人擺攤賣菜的,甚至豬肉攤都有豬肉賣。
他們兩個人就放下心來。李小薇原來還以為過年的時候鎮上是沒有人賣東西的呢,因為大家都要在家過年,沒有人買,沒有人賣。
可以擺攤的地方很多,他們隨便挑一個地方就把他們的竹筍擺出來。
她也很久沒有試過擺攤賣菜了。怎麽定價錢?陳慕農讓李小薇定,他也不知道。
“五文錢五斤。”李小薇說。
陳慕農覺得也挺好,這樣就不用一斤一斤的賣,賣得快一些。
到了年初四了,鎮上住的人家,有些人家家裏沒有菜園,是每天都要出來買菜的,他們是希望每天都有菜賣的,這樣每天都能吃到新鮮的菜。
有些人家隔一天來一次,這個時候的天氣不熱,青菜放一兩天也是可以的。
青菜容易種,豬難養,雞也不容易養,種不到青菜,找野菜也不難找。所以連山鎮人每天的飯桌上都有青菜。
竹筍不是青菜,屬於偶爾吃一頓的菜。連山鎮人吃竹筍有兩茬,現在這個時候吃的一茬,還有就是割水稻的時候大熱天吃的一茬。
李小薇和陳慕農麵前的攤子,堆了小山一樣高的一堆竹筍。
有嬸子來買菜很容易就被吸引過來了,想不看到這麽大堆的竹筍都難。
嬸子先是驚唿了幾句,好多竹筍!好多竹筍。
李小薇抓緊機會,賣出去五斤竹筍,又送兩根。
這個時候買賣雙方都是挺爽快的。好像大家都不想在一年的開始的時候就斤斤計較。
她這個五斤五斤的賣,其實並不是隨便定的五斤。
五斤竹筍,剝了殼之後,做出來筍大概夠一家三四口人吃兩頓,不會吃到怕。
出來買菜的嬸子都不會看不見他們兩個人。李小薇他們是有些惹眼的,因為賣菜的其它幾檔菜攤,都是一個人的,李小薇他們是兩個人的。陳慕農還是大男人,塊頭有一點點大。
有兩戶人家人口多,買五斤不夠的,還買了十斤。
雖然買菜的人不是很多,每個人買的不少,李小薇他們的竹筍小山矮下去了,隻剩不高的一層。
就算這些竹筍賣不出去,他們也滿足了,剩的這些跟他們原來有的竹筍相比,實在是少了很多了。
現在這些竹筍,要他們兩個人拿迴家吃,他們也是不怕的了。大不了分一些給李大娃和寬叔他們。
不過他們還是想再坐一坐,賣一賣,最好賣到一根不剩。
其它賣菜的嬸子,菜都賣完了,收攤走了。其實中午還沒有到的,陳慕農和李小薇就繼續等人來買竹筍。
沒有青菜賣了,來買菜的人就沒有其它選的了,就會買他們的竹筍了。
陳慕農和李小薇確認了一下,出來買菜的人肯定能看得到他們兩個人,就安心等著。眼巴巴的等著。
等到兩個人來各買走五斤,最後還有六七斤這樣 ,賣豬肉的人來找他們說,他用一塊豬肉和李小薇他們換。
“我這個竹筍看起來一大捆,但值不了你這塊肉那麽多錢的,你還要換嗎?”李小薇問。
那個賣肉的大叔就說他就是要換。李小薇和陳慕農就拿了這一塊一斤多的豬肉,把一捆竹筍給了大叔。大叔的肉攤上已經沒有豬肉賣了,用來換竹筍的是最後一塊豬肉。另外隻有那些沒有人看上的肉還堆在一邊。
意料之中,陳慕農看上了肉攤上堆在一邊的雜七雜八的肉。他讓賣豬肉的大叔給他算錢。大叔高興的說了一個很便宜的價格就讓陳慕農拿走了那堆東西。
他終於可以收攤迴家了!
去找竹筍,去挖野菜,去摘野果子 。天氣也不錯,有一點點的冷,還不下雨,還出太陽。這樣的好天氣去山上挖野菜是挺不錯的 。
這正過年的時候,野菜長出來沒有,能找得到嗎?
野菜也會有一些野菜能找到了,像白花菜應該就有,雷公菜也會有。野果子如果用心去找,應該也有,野柿子,野猴桃果,刺毛果,小沙梨應該都有,應該都是熟透了的。不過大家不想費大力氣去找,不值得 。
陳慕農就跟他們說了,離村子最近的那片竹林他們已經找過一次,讓唐明他們去別的地方找。
何秀芳讓唐明他們爬上蓮峰山,翻過一座山頭,那裏以前是有一大片竹林的,現在就算沒有以前那麽一大片,應該還是有一些竹子的。
李小薇就說讓何秀芳跟他們一家三口一起去,何秀芳比較熟悉那地方,容易找。
“幹脆阿婆也一起去,你們全部人都去找竹筍,說不定找得比我們還多。”李小薇說。
何秀芳和周婆子還有唐明他們就拿竹筍迴家了,一邊走一邊說定了第二天五個人都去山上找竹筍。
何秀芳她們迴家了,李小薇和陳慕農剝了一些竹筍,夠吃兩頓的,然後就拿進去鍋裏麵煮熟,煮熟之後切成筍絲,用水泡著。
煮好粥之後, 就撈起一半的竹筍,加一些韭菜和辣椒去炒筍絲。不放韭菜和辣椒炒也可以。單炒竹筍吃起來也是很鮮嫩的。
吃完粥,睡一覺起來,兩個人開始剝筍殼。
“這麽多竹筍怎麽吃得完?”陳慕農問。
“要不拿去賣?”李小薇說。
“那我們走一趟鎮上,賣得出去就賣,賣不出去我們又扛迴家慢慢吃。”陳慕農答。
找竹筍是挺高興的事情,但要吃這麽多竹筍就不是很想吃了,會吃膩的。
既然是拿去賣,就不剝筍殼了。李小薇把竹筍放進空間,第二天早上再去鎮上賣。
過年鎮上應該也有人家會出來買菜吃的吧?他們兩個人猜的,因為沒有試過年初幾就去賣菜的 ,不確定明天會不會有人。
因為想到明天有事做了,來迴一趟鎮上挺累的。他們兩個人就下午就好好在家坐坐站站,吃吃東西。一下午很快就過去了。
到了晚上寬叔和李大娃又來了,他們也是無聊,不知道要做什麽,所以又來了陳慕農家。
陳慕農問他們兩人要不要喝半碗米酒。寬叔和李大娃都點點頭。
他們三個人就各倒半碗米酒,喝起來。邊喝邊吃花生。
寬叔和李大娃來也沒有什麽重要的事情和陳慕農說。三個人就說養雞的事情。
寬叔和李大娃打算種完水稻就去抓四十隻雞迴來養。
陳慕農還是養七十隻雞。
這是他們各人養熟了的,養這個數的雞不會有什麽問題。
三個人時不時說一句話,吃一顆花生,喝完半碗米酒都花了挺長時間。米酒喝完了,寬叔和李大娃就迴去了。
想到第二天他們就要去鎮上賣竹筍。李小薇問陳慕農會不會覺得不好意思?陳慕農確實是有這樣的感覺。
竹筍一大堆,但賣不了多少錢,別人會不會說他們兩個人,想錢想瘋了,都不怕丟臉,年初四就出去賣竹筍掙錢。家裏是不是很窮?等等。
陳慕農雖然心裏麵覺得去賣竹筍不好意思,但他想到了理由,他們根本不用不好意思。
“鎮上又沒有幾個人認識我們,村裏麵的人,沒有事情不會有人去鎮上玩的,我們悄悄去賣了迴來,沒有人知道我們去賣竹筍了。”陳慕農說。
第二天李小薇和陳慕農一早去賣竹筍,趁大家都沒有起床他們兩個人就出了村口。到了鎮上的時候,雖然沒有往日的熱鬧,但也有別的人擺攤賣菜的,甚至豬肉攤都有豬肉賣。
他們兩個人就放下心來。李小薇原來還以為過年的時候鎮上是沒有人賣東西的呢,因為大家都要在家過年,沒有人買,沒有人賣。
可以擺攤的地方很多,他們隨便挑一個地方就把他們的竹筍擺出來。
她也很久沒有試過擺攤賣菜了。怎麽定價錢?陳慕農讓李小薇定,他也不知道。
“五文錢五斤。”李小薇說。
陳慕農覺得也挺好,這樣就不用一斤一斤的賣,賣得快一些。
到了年初四了,鎮上住的人家,有些人家家裏沒有菜園,是每天都要出來買菜的,他們是希望每天都有菜賣的,這樣每天都能吃到新鮮的菜。
有些人家隔一天來一次,這個時候的天氣不熱,青菜放一兩天也是可以的。
青菜容易種,豬難養,雞也不容易養,種不到青菜,找野菜也不難找。所以連山鎮人每天的飯桌上都有青菜。
竹筍不是青菜,屬於偶爾吃一頓的菜。連山鎮人吃竹筍有兩茬,現在這個時候吃的一茬,還有就是割水稻的時候大熱天吃的一茬。
李小薇和陳慕農麵前的攤子,堆了小山一樣高的一堆竹筍。
有嬸子來買菜很容易就被吸引過來了,想不看到這麽大堆的竹筍都難。
嬸子先是驚唿了幾句,好多竹筍!好多竹筍。
李小薇抓緊機會,賣出去五斤竹筍,又送兩根。
這個時候買賣雙方都是挺爽快的。好像大家都不想在一年的開始的時候就斤斤計較。
她這個五斤五斤的賣,其實並不是隨便定的五斤。
五斤竹筍,剝了殼之後,做出來筍大概夠一家三四口人吃兩頓,不會吃到怕。
出來買菜的嬸子都不會看不見他們兩個人。李小薇他們是有些惹眼的,因為賣菜的其它幾檔菜攤,都是一個人的,李小薇他們是兩個人的。陳慕農還是大男人,塊頭有一點點大。
有兩戶人家人口多,買五斤不夠的,還買了十斤。
雖然買菜的人不是很多,每個人買的不少,李小薇他們的竹筍小山矮下去了,隻剩不高的一層。
就算這些竹筍賣不出去,他們也滿足了,剩的這些跟他們原來有的竹筍相比,實在是少了很多了。
現在這些竹筍,要他們兩個人拿迴家吃,他們也是不怕的了。大不了分一些給李大娃和寬叔他們。
不過他們還是想再坐一坐,賣一賣,最好賣到一根不剩。
其它賣菜的嬸子,菜都賣完了,收攤走了。其實中午還沒有到的,陳慕農和李小薇就繼續等人來買竹筍。
沒有青菜賣了,來買菜的人就沒有其它選的了,就會買他們的竹筍了。
陳慕農和李小薇確認了一下,出來買菜的人肯定能看得到他們兩個人,就安心等著。眼巴巴的等著。
等到兩個人來各買走五斤,最後還有六七斤這樣 ,賣豬肉的人來找他們說,他用一塊豬肉和李小薇他們換。
“我這個竹筍看起來一大捆,但值不了你這塊肉那麽多錢的,你還要換嗎?”李小薇問。
那個賣肉的大叔就說他就是要換。李小薇和陳慕農就拿了這一塊一斤多的豬肉,把一捆竹筍給了大叔。大叔的肉攤上已經沒有豬肉賣了,用來換竹筍的是最後一塊豬肉。另外隻有那些沒有人看上的肉還堆在一邊。
意料之中,陳慕農看上了肉攤上堆在一邊的雜七雜八的肉。他讓賣豬肉的大叔給他算錢。大叔高興的說了一個很便宜的價格就讓陳慕農拿走了那堆東西。
他終於可以收攤迴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