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芳和周婆子到了縣城,唐明並沒有安排她們兩人單獨住到那間空置的屋子,他讓她們兩個人和他們一家三口住在一起。


    至於多了一間屋子,要不要也用來開鋪子做買賣,唐明覺得現在這個時候並不適合再開多一間鋪子 ,所以他不打算開,以後再說。


    周婆子和何秀芳來了縣城之後,很快就弄清楚了去哪裏取水,去哪裏買菜,去哪裏撿木柴,她們兩個人有伴,找到事情做以後,每天都有些忙碌,比唐明他們還忙。


    唐明叮囑她們兩個不要到人少的地方去,特別是去撿柴,要上山的 ,兩個人去有些危險,讓她們等他一起再去。


    何秀芳和周婆子是能聽得進去話的,撿柴也不是十萬火急的事,她們就等唐明有空了,三個人一起去撿木柴,一次能挑迴來挺多的。


    何秀芳和周婆子就這樣在縣城唐明家住了一天,一天,又一天。


    何秀芳和周婆子感覺街上的人越來越多。唐明也感覺到了,來鋪子吃雲吞的人都比以前多了。


    這些並不像是從別的地方來的災民。是和何秀芳她們一樣的,從東寓縣管轄的鎮上來縣城過日子的,就是因為看中縣城還有水用。縣城的八大取水點還有水源源不斷流出來,讓大家都覺得神奇。在縣城的人取水是可以自由取水的。


    好像整個東寓縣的水都從地下流到了縣城。其他各鎮吃水都困難起來。


    連山鎮人用水就比以前困難了一些。


    連山鎮的水井出水越來越少,一個人能分到的水在變少。


    有人都擔心再旱下去,水井都不出水了。沒有水,就算他們手裏有糧食 ,也會會被渴死,也會因為沒有水煮飯吃而餓死。


    有親友能投靠的人 ,紛紛離開。可是並沒有什麽地方可以去,隻可以去縣城,離開東寓縣是做不到的。


    現在東寓縣的鄰居烏濘縣守住了烏濘關,不準許東寓縣的人進入烏濘縣,所有人隻能待在東寓縣。


    從寓河坐船可以過對麵,對麵是是靈山縣,往常沒有旱災的時候,是可以自由來往的,現在靈山縣也那邊已經不允許從東寓縣這邊開過去的小船靠岸。


    東寓縣百姓進入風刃國其他地方的兩條路都被堵死了。


    幹旱來的時候,東寓縣這兩個鄰近縣怕東寓縣人去他們那裏搶糧食,即使去購買糧食,他們都是不想看見的,因為買走了他們的糧食,會導致他們自己的縣糧食減少。


    他們認為東寓縣比他們更缺糧食,所以就拒絕東寓縣的人進入。


    這一次的旱災也是從靠北的地方開始, 一路往南發展的旱災,東寓縣,烏濘縣,靈山縣 ,還有靈山縣旁邊的一個縣,這四個風刃國最南端的縣是最後才開始出現幹旱天氣的。


    他們都是屬於受災最輕的縣。東寓縣人現在吃的糧食都是他們縣自己存起來的糧食。


    現在整個縣都是處於隻消耗糧食不產出糧食的狀態,再不下雨,再不及時種上地,整個縣的人都會沒有糧食吃。


    烏濘縣和靈山縣還有另外一個縣,也是一樣不下雨,但人家原來儲備的糧食多,人家本來就是產糧大縣,比東寓縣這個。


    東寓縣縣令親自去這三個縣高價買糧食,人家都拒絕賣大批的糧食給東寓縣,隻意思一下,沒有做得很絕,賣了十擔糧食給東寓縣縣令。


    其實東寓縣縣令早有準備 ,對這個結果並不意外,坦然接受。他去買糧食,也隻是一個試探而已。他這個舉動也傳遞出去一個信號,就是東寓縣缺糧食,南下逃荒人別來他們東寓縣。從別的地方來的災民,到了烏濘縣到了靈山縣,一般不會進入東寓縣。


    在過去的兩三年,他們縣衙已經盡最大的努力,增加縣裏麵的糧食儲備 。所以他們東寓縣並沒有別的人想象中那麽缺糧食。就算東寓縣各鎮各村的人家裏的糧食吃完了,他們縣衙還是可以提供給大家一些糧食,給大家提供最後的保障。


    現在還沒有到最後關頭,還不需要他們出手。


    現在讓東寓縣縣令覺得難辦的不是吃的糧食問題,是缺水吃的問題。各鎮吃水已經開始緊張起來,隻有縣城的吃水是沒有問題的。


    從縣城用馬車運送水到各個鎮,各村村民到鎮上領水?用多少馬車運水才夠一個鎮的人吃一天?


    另外一種辦法,各個鎮的人搬來縣城附近居住,可以自行進入縣城取水。


    到底哪種方法更好?


    縣令還沒有想好,各鎮各村的人已經幫他做了決定。


    能投奔到縣城的人投奔到了縣城,不能到縣城的,投奔到了離縣城近一些的鎮。


    剩下一些沒有地方投奔的,隻有不到一半的人家。


    這樣就好辦了一些,縣令下令在離縣城走路半個時辰以內的地方設置了臨時安置點。搭建了一排一排的木頭棚子。


    在縣城或者縣城附近沒有親戚投奔的人,可以去安置點的木頭棚子住。


    大家可以選擇來安置點生活的人,當然不來安置點,留在原地也是可以的,不會強製大家必須要怎麽樣做。


    李家村人有一部分人家是決定要去安置點的,覺得鎮上的水井早晚會一滴水都沒有,到時候還得來安置點,還不如早點來,占個好地方。


    安置點取水容易,水又足,可以種菜吃,甚至可以種一些番薯。怎麽想都是去安置點好。


    王桂花一家自己去投靠親人了,她家已經早就去了縣城了,已經不在連山鎮。另外還有三家人也找到親戚投靠。


    李小薇和陳慕農也打算到縣城,唐明那裏應該有地方給他們兩個人住。


    但陳慕農和李小薇都不舍得那些辛苦澆水澆了那麽久的果樹和草藥。他們一走,那些果樹和草藥肯定活不了。


    所以他們兩個人還是決定留下來,到時候連山鎮沒有水了,他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做了他們能做的事。到時他們就帶著最後的一桶水出發去縣城,他們應該能活著去縣城。決定好了 ,就不糾結了。


    李村長因為放心不下大黃牛,他們一家人就決定留在了李家村。


    幾天之後,離開連山鎮的人一起去出發去縣城的安置點,留下來的人家繼續每天去取水,苦苦等著老天下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村小農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茶小茶12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茶小茶123並收藏山村小農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