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慕農挖了三天五爪藤,曬幹給李小薇賣了,賣得兩百多文錢。
有了這些錢,陳慕農和李小薇決定辛苦走一趟去鎮上,去買肉吃。本來準備殺雞吃的,雞就先放一放,再養養,讓它多下幾個蛋,等以後再吃。
陳慕農和李小薇去買了七八斤肉迴來兩家分來吃,何秀芳和周婆子她們都知道這是陳慕農去挖五爪藤掙到錢買的,心裏都挺高興的。這個女婿還是挺不錯的,做事很實在,也挺能幹的。想吃肉就能掙到錢買肉,這樣不用花家裏原來掙到的錢,這樣就能存下來錢。
不像有些人,掙到了錢,覺得家裏挺有錢,想吃肉就去買買買,不想著再去掙錢買,一年下來把掙到的錢買肉吃完了,什麽都沒有剩下來。年年如此。
不過何秀芳覺得她們也沒有臉說別人不好,她們家還有一個人欠了債,一輩子都還不完呢!反正讓她去還一百兩銀子她是一輩子都還不完的。
那掙到錢就拿來買肉吃的人,也沒有什麽不好,人家自己掙的,愛怎麽花就怎麽花,買肉吃還吃到自己肚子裏,人家覺得值就行。
何秀芳想到陳慕農攤上那麽一個大舅哥,他自己是不花錢,可是他家的錢他不花,那錢也會被花掉!錢一樣存不下來。
雖然陳慕農挺吃虧的,何秀芳還是覺得陳慕農這樣的比較好一些。
不會所有人都像陳慕農這樣需要幫別人還債。
她們家唐明的債不會一直讓陳慕農幫忙還,到時候陳慕農不用幫忙唐明還債,他掙到的錢就能存下來了。
何秀芳和周婆子說話,說起來唐明還債已經還了三年了,現在是進入第四年了。
“我以前是不是說讓小薇她們家幫忙還兩年,就不要再幫忙了?現在都過去三年了。”何秀芳問周婆子。
周婆子也不太記得這些,都是李小薇怎麽說她們就怎麽做。
“要不要找小薇來問問?”周婆子問。
何秀芳就把李小薇和陳慕農找過來。何秀芳和李小薇他們說的是,現在唐明應該能夠自己掙夠每年需要還給債主的錢,唐明應該以後他自己能夠掙更多的錢還債,再有何秀芳她們家裏幫忙唐明就可以了。
不再需要陳慕農和李小薇也幫忙唐明還債。
何秀芳讓李小薇把兩家的收入分開,不要再混在一起。
當初說給李小薇的地,也從現在起那地就歸李小薇 ,那地的產出就歸李小薇家。
何秀芳不想拖拖拉拉的,想一下子處理幹淨利落。
李小薇和陳慕農都明白何秀芳的苦心。
陳慕農就先表態說他覺得還是先一起幫忙再還兩年好一些。讓何秀芳不用急。他家不需要花錢。
不過他雖然提了自己的意見,他最後都都聽李小薇的,讓李小薇決定。
李小薇就說她也同意陳慕農的看法。再過兩年她和陳慕農就不幫忙還債了。
李小薇心裏清楚的,那些地裏的收入,兩家的收入現在都在她手裏,她手裏的錢其實並不少。
“娘,看唐明哥這兩年能掙到多少錢,我們一大家人一起努力,很可能這兩年就能把錢還得差不多。到時候我們家就徹底沒有了債務。大家都沒有了欠債的煩惱,我們所有人就能輕鬆一些過日子。”李小薇說。
“總之你和阿婆,還有小蘭,不用想太多,還債的事情我來安排就行。”
陳慕農也勸何秀芳,現在那大債主隻認李小薇了,李小薇去還債比較好說話,其他人去還債估計那大債主都會發怒,會讓他們立刻還完所有的錢,不讓他們慢慢還。
何秀芳也覺得讓李小薇徹底不管唐明的欠債的事情,讓她自己去張羅去周旋什麽的,她做不了。
算了,既然女兒和女婿都這樣說,何秀芳就放棄了她原來的計劃,讓李小薇按照她的想法來。
何秀芳就讓陳慕農和李小薇迴家去了。說這些話她也覺得有些累了。
何秀芳想等唐明的債還完了,家裏七畝地分給兩個女兒各兩畝,她和她娘種三畝地,三畝田,應該不會很累,應該夠她們兩個人吃,夠她們兩個人花 。兩個人再種些菜,養十來隻雞。
那山坑底的那些便宜買的地開出來的田 何秀芳都不想耕種了,都給李小薇 。
何秀芳想了挺多,想到李小蘭還沒有說親事,小蘭的親事怎麽辦,她想今年就把小蘭嫁出去,把地趕快分給小蘭。
曹家村和朱家村都沒有合適的人家,如果有合適的人家,嫁得近就直接把地給她,嫁的近還方便來往走動。
何秀芳都不明白 ,她家女兒大了,可以出嫁了,為什麽還沒有媒人來說親事?好好的一個姑娘,漂漂亮亮的,溫溫柔柔的,幹活不是非常能幹,比不上何秀芳自己,但何秀芳幹活方麵是和男人差不多的。
李小蘭幹活比不上何秀芳挺正常的。
何秀芳和周婆子商量了一下,決定去找王媒婆牽線,她們小蘭天天在家,估計是沒有人知道她可以出嫁了。兩個人停下手裏的農活,先不鋤草了,讓李小蘭待在家,何秀芳和周婆子去鎮上找王媒婆。
王媒婆天天都忙的不可開交 ,才剛剛說成了兩門親事。現在她手裏還有一家有兒子的人家托了她說媒的。這戶人家托了她說媒說了兩年了,還沒有說成。王媒婆都有些不想幫這家說媒了。
王媒婆看見何秀芳她們來了。就決定再努力一次,把手上那難纏的人家說給何秀芳家,試一試。
這戶人家也是連山鎮的種地人家,離鎮上挺近的,走路不用半個時辰,這戶人家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兩個女兒都已經出嫁,就一個兒子還沒有成親。
這戶人家各方麵條件都挺好。房子是才蓋了一年的,小夥的爹娘都是很勤快的人,不是好吃懶做的人,不止勤快,人還很和善。
小夥也長得很精神,他也是一個很勤快的人。
何秀芳和周婆子聽著覺得這家庭這小夥挺好的,這麽好的小夥怎麽會拖著沒有成親?應該很多有姑娘的人家都會想把姑娘嫁到這樣的人家。
“這裏麵是不是有什麽不讓人知道的不好的事?”
何秀芳讓王媒婆跟她們說實話。
“哎呀,不少人會這樣猜,真沒有什麽不好的,是那小夥一直說沒有合意的,一直不點頭。我都不知道怎麽樣的才合他意?”王媒婆說。
何秀芳難得當機立斷了一次。跟王媒婆簡單說了幾句她家的情況,讓王媒婆跟人家說一下,如果對方有意就帶人去她家相看相看。
如果這一家無意,讓王媒婆幫忙物色其他人家。跟她說的這家差不多的,都可以直接帶去她家相看,相差太遠的就不用了。
何秀芳也不在這裏等了,她和周婆子直接迴了李家村。迴家等王媒婆帶人來。
有了這些錢,陳慕農和李小薇決定辛苦走一趟去鎮上,去買肉吃。本來準備殺雞吃的,雞就先放一放,再養養,讓它多下幾個蛋,等以後再吃。
陳慕農和李小薇去買了七八斤肉迴來兩家分來吃,何秀芳和周婆子她們都知道這是陳慕農去挖五爪藤掙到錢買的,心裏都挺高興的。這個女婿還是挺不錯的,做事很實在,也挺能幹的。想吃肉就能掙到錢買肉,這樣不用花家裏原來掙到的錢,這樣就能存下來錢。
不像有些人,掙到了錢,覺得家裏挺有錢,想吃肉就去買買買,不想著再去掙錢買,一年下來把掙到的錢買肉吃完了,什麽都沒有剩下來。年年如此。
不過何秀芳覺得她們也沒有臉說別人不好,她們家還有一個人欠了債,一輩子都還不完呢!反正讓她去還一百兩銀子她是一輩子都還不完的。
那掙到錢就拿來買肉吃的人,也沒有什麽不好,人家自己掙的,愛怎麽花就怎麽花,買肉吃還吃到自己肚子裏,人家覺得值就行。
何秀芳想到陳慕農攤上那麽一個大舅哥,他自己是不花錢,可是他家的錢他不花,那錢也會被花掉!錢一樣存不下來。
雖然陳慕農挺吃虧的,何秀芳還是覺得陳慕農這樣的比較好一些。
不會所有人都像陳慕農這樣需要幫別人還債。
她們家唐明的債不會一直讓陳慕農幫忙還,到時候陳慕農不用幫忙唐明還債,他掙到的錢就能存下來了。
何秀芳和周婆子說話,說起來唐明還債已經還了三年了,現在是進入第四年了。
“我以前是不是說讓小薇她們家幫忙還兩年,就不要再幫忙了?現在都過去三年了。”何秀芳問周婆子。
周婆子也不太記得這些,都是李小薇怎麽說她們就怎麽做。
“要不要找小薇來問問?”周婆子問。
何秀芳就把李小薇和陳慕農找過來。何秀芳和李小薇他們說的是,現在唐明應該能夠自己掙夠每年需要還給債主的錢,唐明應該以後他自己能夠掙更多的錢還債,再有何秀芳她們家裏幫忙唐明就可以了。
不再需要陳慕農和李小薇也幫忙唐明還債。
何秀芳讓李小薇把兩家的收入分開,不要再混在一起。
當初說給李小薇的地,也從現在起那地就歸李小薇 ,那地的產出就歸李小薇家。
何秀芳不想拖拖拉拉的,想一下子處理幹淨利落。
李小薇和陳慕農都明白何秀芳的苦心。
陳慕農就先表態說他覺得還是先一起幫忙再還兩年好一些。讓何秀芳不用急。他家不需要花錢。
不過他雖然提了自己的意見,他最後都都聽李小薇的,讓李小薇決定。
李小薇就說她也同意陳慕農的看法。再過兩年她和陳慕農就不幫忙還債了。
李小薇心裏清楚的,那些地裏的收入,兩家的收入現在都在她手裏,她手裏的錢其實並不少。
“娘,看唐明哥這兩年能掙到多少錢,我們一大家人一起努力,很可能這兩年就能把錢還得差不多。到時候我們家就徹底沒有了債務。大家都沒有了欠債的煩惱,我們所有人就能輕鬆一些過日子。”李小薇說。
“總之你和阿婆,還有小蘭,不用想太多,還債的事情我來安排就行。”
陳慕農也勸何秀芳,現在那大債主隻認李小薇了,李小薇去還債比較好說話,其他人去還債估計那大債主都會發怒,會讓他們立刻還完所有的錢,不讓他們慢慢還。
何秀芳也覺得讓李小薇徹底不管唐明的欠債的事情,讓她自己去張羅去周旋什麽的,她做不了。
算了,既然女兒和女婿都這樣說,何秀芳就放棄了她原來的計劃,讓李小薇按照她的想法來。
何秀芳就讓陳慕農和李小薇迴家去了。說這些話她也覺得有些累了。
何秀芳想等唐明的債還完了,家裏七畝地分給兩個女兒各兩畝,她和她娘種三畝地,三畝田,應該不會很累,應該夠她們兩個人吃,夠她們兩個人花 。兩個人再種些菜,養十來隻雞。
那山坑底的那些便宜買的地開出來的田 何秀芳都不想耕種了,都給李小薇 。
何秀芳想了挺多,想到李小蘭還沒有說親事,小蘭的親事怎麽辦,她想今年就把小蘭嫁出去,把地趕快分給小蘭。
曹家村和朱家村都沒有合適的人家,如果有合適的人家,嫁得近就直接把地給她,嫁的近還方便來往走動。
何秀芳都不明白 ,她家女兒大了,可以出嫁了,為什麽還沒有媒人來說親事?好好的一個姑娘,漂漂亮亮的,溫溫柔柔的,幹活不是非常能幹,比不上何秀芳自己,但何秀芳幹活方麵是和男人差不多的。
李小蘭幹活比不上何秀芳挺正常的。
何秀芳和周婆子商量了一下,決定去找王媒婆牽線,她們小蘭天天在家,估計是沒有人知道她可以出嫁了。兩個人停下手裏的農活,先不鋤草了,讓李小蘭待在家,何秀芳和周婆子去鎮上找王媒婆。
王媒婆天天都忙的不可開交 ,才剛剛說成了兩門親事。現在她手裏還有一家有兒子的人家托了她說媒的。這戶人家托了她說媒說了兩年了,還沒有說成。王媒婆都有些不想幫這家說媒了。
王媒婆看見何秀芳她們來了。就決定再努力一次,把手上那難纏的人家說給何秀芳家,試一試。
這戶人家也是連山鎮的種地人家,離鎮上挺近的,走路不用半個時辰,這戶人家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兩個女兒都已經出嫁,就一個兒子還沒有成親。
這戶人家各方麵條件都挺好。房子是才蓋了一年的,小夥的爹娘都是很勤快的人,不是好吃懶做的人,不止勤快,人還很和善。
小夥也長得很精神,他也是一個很勤快的人。
何秀芳和周婆子聽著覺得這家庭這小夥挺好的,這麽好的小夥怎麽會拖著沒有成親?應該很多有姑娘的人家都會想把姑娘嫁到這樣的人家。
“這裏麵是不是有什麽不讓人知道的不好的事?”
何秀芳讓王媒婆跟她們說實話。
“哎呀,不少人會這樣猜,真沒有什麽不好的,是那小夥一直說沒有合意的,一直不點頭。我都不知道怎麽樣的才合他意?”王媒婆說。
何秀芳難得當機立斷了一次。跟王媒婆簡單說了幾句她家的情況,讓王媒婆跟人家說一下,如果對方有意就帶人去她家相看相看。
如果這一家無意,讓王媒婆幫忙物色其他人家。跟她說的這家差不多的,都可以直接帶去她家相看,相差太遠的就不用了。
何秀芳也不在這裏等了,她和周婆子直接迴了李家村。迴家等王媒婆帶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