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家的路上,李小薇就問陳慕農是不是知道他們一定能賣完二十隻雞,所以他堅持要把所有的雞都挑來了?
“我就是擔心如果有一個大主顧,他要買二十隻雞,而我們隻有十隻,那怎麽辦?我們迴家挑來賣給他,他可能會等得不耐煩。所以我就覺得一定要把我們所有的雞都挑出來賣。”陳慕農說。
不管怎麽賣,所有的雞賣完了,他們就輕鬆了,他們才算真正掙到錢。
寬叔知道陳慕農和李小薇一天就賣出去二十隻雞,就覺得他們之前的猜測是對的,李小薇和陳慕農就算在他們之後賣雞,他們都會有辦法賣出去,根本不用擔心他們的雞會賣不出去。
李小薇兩個人賣完了雞迴家高興地算錢。除了抓小雞的花了錢,買穀糠花了錢,其它都沒有花錢。他們沒有買番薯那些雜糧喂雞,因為他們自己種出來挺多的番薯和玉米。
一通算下來,掙的錢超過四千文錢,也算挺多的,今年他們好像還沒有挖過五爪藤掙錢。這養雞掙的錢就占了重要的位置。
村裏多數人因為今年有賣地裏寶的收入,看見李小薇她們養雞掙錢也不是很羨慕。並沒有更多的人想要養雞掙錢。還是隻有李大娃和寬叔要繼續養。他們養五十隻雞,一年也有三千多文錢。這個錢比去挖五爪藤多很多,還比挖五爪藤安全。挖五爪藤還可能會遇到有狼有野豬野獸,挺危險的。
而且,寬叔覺得養雞並不耽誤種地 ,不耽誤種金銀花種地裏寶,不過確實比不養雞要忙不少,要辛苦一些。令人高興的是,辛苦付出是有迴報的。
李村長也很高興,當初他一聽到寬叔和李大娃想要買地養雞,他是很支持的,立刻就幫他們去辦好買地的事情。如今看來他並沒有辦錯這件事。
不過他也不會自己發動村裏人也去養雞,因為今年他們掙到了錢,不代表明年也能掙到錢。所以這些都是各人自己考慮,各人自己拿主意,有什麽後果都各人負擔。
雖然過了十二月,地裏還是有挺多人幹活。有些幹活快的,下決定快的人,那挖完地裏寶的地,有一部分已經種上了金銀花小苗。那地裏寶就不怎麽適合年底種,要到第二年過完年後下過春雨就可以種了。地裏寶還不種, 但地可以整理好。
還有些人猶豫不決的,還想不定全部種地裏寶還是隻留一部分種地裏寶的,那地還空著,就等想清楚了來年再種了。
陳慕農發現那些最早種下去的金銀花,還是能開很多花,並不會結的花一年比一年少,所以他們現在也不需要挖了那些最早種下去的金銀花。
所以他們騰不出來更多的地種地裏寶,隻能把種番薯芋頭吃的地用來種地裏寶 。因為他們的田產出的稻穀已經夠他們吃,所以吃很少雜糧。
而喂雞的雜糧,就在金銀花之間種一些,在那些地邊種滿,在那些邊邊角角種滿,都挺多的了。
陳慕農家的就這樣安排了,騰出來半畝地種地裏寶,總共才種六分地的地裏寶。陳慕農過兩年把他種的五爪藤一挖。可以種夠一畝地的地裏寶。
何秀芳家就總共種一畝地的地裏寶,比之前種多一半。
李家村人都覺得種地裏寶比種五爪藤掙錢,雖然李小薇說了她也買五爪藤,並沒有人想要種。
其實李家村人隻是覺得種地裏寶更掙錢,並沒有人真的去比較過種什麽更掙錢。這十幾年來,村裏大多數人家,一次性掙到最多錢的,就是種地裏寶掙到的,所以現在地裏寶還是深入他們的心。村裏人種地裏寶更多的還是占了多數。
過了年二十三,大家才放下鋤頭,不下地幹活了,要砍柴,要掃屋裏的蜘蛛網,要上屋頂疊好瓦片, 不讓屋頂漏水等等。
砍柴備柴過年,是李家村家家戶戶比較重視的事情,每家都要砍迴來一堆木柴,在院子堆放晾曬,然後搬進柴棚子。反正大家都挺喜歡做這件事。相比起來,就不怎麽喜歡做那些洗刷打掃的活。
砍柴過年,其實進入十二月就有人就開始準備了,因為怕下雨砍迴來的柴曬不幹。所以平時就陸續會砍柴迴來。
如果天氣好,過了年二十三,集中去砍兩天柴也是能來得及的。反正各家自己看情況去辦。
李小薇和陳慕農趁天氣好去砍兩天柴。他們去砍柴,是挑那些幹木柴砍的 ,一般很少人會砍倒活得好好的樹木,扛迴家做柴燒。
最近上山砍柴的人多一些,李小薇和陳慕農就去得比大家常來的地方遠了一點點。
他們在一片林子裏麵找到一棵幹枯倒地的樹木,這樹已經幹透了,正好那些樹枝可以讓他們砍迴家做柴燒 。那樹幹太大,他們是沒有辦法扛迴家的。
陳慕農把樹枝從樹幹上砍出來,分開它們。李小薇就把樹枝削好,堆放在一邊。兩個人砍柴砍累了,就坐在樹幹上休息一下,喝口水。
陳慕農好像發現了什麽,讓李小薇看向不遠處的一片藤蔓。
李小薇看向陳慕農指的方向,那些長滿葉子的青色的藤蔓下麵有不少青色果子掛在藤蔓上麵。
那果子比大拇指大,不是圓的,是長圓形的。
“好像是野猴桃果。”李小薇說。有些遠,她看不清。
“可以吃嗎?”陳慕農問。
“可以吃,很好吃的。”李小薇說。
陳慕農就去摘,李小薇也跟在他後麵去摘。
李小薇走近一看,果然是野猴桃果。李小薇挑一個大個的果子,捏了捏,果身有些軟了,就摘下來,小心剝掉皮遞給陳慕農,讓他吃。
陳慕農一口吃了,真的是挺好吃的,酸甜酸甜的,很鮮美,酸得剛好,甜的剛好。
李小薇給陳慕農一個,她自己也摘了一個吃了。
陳慕農自己又摘一個,還是覺得挺好吃的。
兩個人吃了幾個,就停下來,開始摘那些大個的,圓身的。那些小的,可能還沒有長大,摘迴家放估計都不會變熟,李小薇就讓陳慕農別摘。
那些野猴桃的藤有些爬到樹上,大多數是鋪子草從上麵長的,他們並不難摘,站地上就能摘得到。爬樹上那些就比較麻煩。陳慕農爬上樹,也有一些摘不到的。打地上也不行的,因為掉草地上,根本找不到。
他們隻能放棄不摘那些果子了,挺可惜的,越是摘不到的那些,長得越大顆。
他們也不著急砍柴了,兩個人仔細的把能摘到的野猴桃果都摘了,摘完果子,他們繼續砍柴,兩個人都砍了一擔柴,才迴家去。
這棵樹木的幹樹枝挺多的,他們還可以來砍兩天。他們過年的木柴,把這棵樹的樹枝砍了挑迴家就夠了。
“我就是擔心如果有一個大主顧,他要買二十隻雞,而我們隻有十隻,那怎麽辦?我們迴家挑來賣給他,他可能會等得不耐煩。所以我就覺得一定要把我們所有的雞都挑出來賣。”陳慕農說。
不管怎麽賣,所有的雞賣完了,他們就輕鬆了,他們才算真正掙到錢。
寬叔知道陳慕農和李小薇一天就賣出去二十隻雞,就覺得他們之前的猜測是對的,李小薇和陳慕農就算在他們之後賣雞,他們都會有辦法賣出去,根本不用擔心他們的雞會賣不出去。
李小薇兩個人賣完了雞迴家高興地算錢。除了抓小雞的花了錢,買穀糠花了錢,其它都沒有花錢。他們沒有買番薯那些雜糧喂雞,因為他們自己種出來挺多的番薯和玉米。
一通算下來,掙的錢超過四千文錢,也算挺多的,今年他們好像還沒有挖過五爪藤掙錢。這養雞掙的錢就占了重要的位置。
村裏多數人因為今年有賣地裏寶的收入,看見李小薇她們養雞掙錢也不是很羨慕。並沒有更多的人想要養雞掙錢。還是隻有李大娃和寬叔要繼續養。他們養五十隻雞,一年也有三千多文錢。這個錢比去挖五爪藤多很多,還比挖五爪藤安全。挖五爪藤還可能會遇到有狼有野豬野獸,挺危險的。
而且,寬叔覺得養雞並不耽誤種地 ,不耽誤種金銀花種地裏寶,不過確實比不養雞要忙不少,要辛苦一些。令人高興的是,辛苦付出是有迴報的。
李村長也很高興,當初他一聽到寬叔和李大娃想要買地養雞,他是很支持的,立刻就幫他們去辦好買地的事情。如今看來他並沒有辦錯這件事。
不過他也不會自己發動村裏人也去養雞,因為今年他們掙到了錢,不代表明年也能掙到錢。所以這些都是各人自己考慮,各人自己拿主意,有什麽後果都各人負擔。
雖然過了十二月,地裏還是有挺多人幹活。有些幹活快的,下決定快的人,那挖完地裏寶的地,有一部分已經種上了金銀花小苗。那地裏寶就不怎麽適合年底種,要到第二年過完年後下過春雨就可以種了。地裏寶還不種, 但地可以整理好。
還有些人猶豫不決的,還想不定全部種地裏寶還是隻留一部分種地裏寶的,那地還空著,就等想清楚了來年再種了。
陳慕農發現那些最早種下去的金銀花,還是能開很多花,並不會結的花一年比一年少,所以他們現在也不需要挖了那些最早種下去的金銀花。
所以他們騰不出來更多的地種地裏寶,隻能把種番薯芋頭吃的地用來種地裏寶 。因為他們的田產出的稻穀已經夠他們吃,所以吃很少雜糧。
而喂雞的雜糧,就在金銀花之間種一些,在那些地邊種滿,在那些邊邊角角種滿,都挺多的了。
陳慕農家的就這樣安排了,騰出來半畝地種地裏寶,總共才種六分地的地裏寶。陳慕農過兩年把他種的五爪藤一挖。可以種夠一畝地的地裏寶。
何秀芳家就總共種一畝地的地裏寶,比之前種多一半。
李家村人都覺得種地裏寶比種五爪藤掙錢,雖然李小薇說了她也買五爪藤,並沒有人想要種。
其實李家村人隻是覺得種地裏寶更掙錢,並沒有人真的去比較過種什麽更掙錢。這十幾年來,村裏大多數人家,一次性掙到最多錢的,就是種地裏寶掙到的,所以現在地裏寶還是深入他們的心。村裏人種地裏寶更多的還是占了多數。
過了年二十三,大家才放下鋤頭,不下地幹活了,要砍柴,要掃屋裏的蜘蛛網,要上屋頂疊好瓦片, 不讓屋頂漏水等等。
砍柴備柴過年,是李家村家家戶戶比較重視的事情,每家都要砍迴來一堆木柴,在院子堆放晾曬,然後搬進柴棚子。反正大家都挺喜歡做這件事。相比起來,就不怎麽喜歡做那些洗刷打掃的活。
砍柴過年,其實進入十二月就有人就開始準備了,因為怕下雨砍迴來的柴曬不幹。所以平時就陸續會砍柴迴來。
如果天氣好,過了年二十三,集中去砍兩天柴也是能來得及的。反正各家自己看情況去辦。
李小薇和陳慕農趁天氣好去砍兩天柴。他們去砍柴,是挑那些幹木柴砍的 ,一般很少人會砍倒活得好好的樹木,扛迴家做柴燒。
最近上山砍柴的人多一些,李小薇和陳慕農就去得比大家常來的地方遠了一點點。
他們在一片林子裏麵找到一棵幹枯倒地的樹木,這樹已經幹透了,正好那些樹枝可以讓他們砍迴家做柴燒 。那樹幹太大,他們是沒有辦法扛迴家的。
陳慕農把樹枝從樹幹上砍出來,分開它們。李小薇就把樹枝削好,堆放在一邊。兩個人砍柴砍累了,就坐在樹幹上休息一下,喝口水。
陳慕農好像發現了什麽,讓李小薇看向不遠處的一片藤蔓。
李小薇看向陳慕農指的方向,那些長滿葉子的青色的藤蔓下麵有不少青色果子掛在藤蔓上麵。
那果子比大拇指大,不是圓的,是長圓形的。
“好像是野猴桃果。”李小薇說。有些遠,她看不清。
“可以吃嗎?”陳慕農問。
“可以吃,很好吃的。”李小薇說。
陳慕農就去摘,李小薇也跟在他後麵去摘。
李小薇走近一看,果然是野猴桃果。李小薇挑一個大個的果子,捏了捏,果身有些軟了,就摘下來,小心剝掉皮遞給陳慕農,讓他吃。
陳慕農一口吃了,真的是挺好吃的,酸甜酸甜的,很鮮美,酸得剛好,甜的剛好。
李小薇給陳慕農一個,她自己也摘了一個吃了。
陳慕農自己又摘一個,還是覺得挺好吃的。
兩個人吃了幾個,就停下來,開始摘那些大個的,圓身的。那些小的,可能還沒有長大,摘迴家放估計都不會變熟,李小薇就讓陳慕農別摘。
那些野猴桃的藤有些爬到樹上,大多數是鋪子草從上麵長的,他們並不難摘,站地上就能摘得到。爬樹上那些就比較麻煩。陳慕農爬上樹,也有一些摘不到的。打地上也不行的,因為掉草地上,根本找不到。
他們隻能放棄不摘那些果子了,挺可惜的,越是摘不到的那些,長得越大顆。
他們也不著急砍柴了,兩個人仔細的把能摘到的野猴桃果都摘了,摘完果子,他們繼續砍柴,兩個人都砍了一擔柴,才迴家去。
這棵樹木的幹樹枝挺多的,他們還可以來砍兩天。他們過年的木柴,把這棵樹的樹枝砍了挑迴家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