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薇和陳慕農兩人都想了一路,來到了連山鎮。陳慕農就有些後悔,他光顧著想那些地那些金銀花和地裏寶了,都沒有想到李小薇在她身邊,這一路手都沒有拉上。
陳慕農之前迴到連山鎮,在李阿福家吃住了一晚,當時說要來報答他,陳慕農還沒有做到 ,不知道怎麽報答。
陳慕農和李小薇就先到李阿福的鋪子,能在他這裏買的先買了,他家沒有的再去別家買。
在阿福這裏買一些糖果花生瓜子糕點還有米酒,香菇木耳也買了,醬油醋也買了一些 ,還買了拜神的草紙燒的香等等。碗盤這些家裏還有得用就都沒有買。掃地的掃把刷鍋的洗碗的碗掃鍋掃都是家裏自己做的,也不用買。
兩個人把從阿福家鋪子買的東西裝籮筐裏,陳慕農挑著走。
然後去肉攤買肉,陳慕農買兩斤肉,李小薇買六斤肉,六根排骨,兩根筒骨。陳慕農沒買其他,肉放不了幾天 ,放兩天就不好吃,他們過年還要殺雞。他勸了李小薇,李小薇說她有辦法。還說讓陳慕農多買一些,她有辦法幫他保管,不會變壞。陳慕農當她這話是說笑的。
陳慕農也挺久沒有吃豬大腸了,今天這家肉攤有兩隻豬的豬大腸,也有豬小腸,陳慕農就說很想買。他們沒有拿別的籃筐,怎麽裝迴去?陳慕農先買下來,讓李小薇在這裏等他,他去阿福那裏要了一隻籃筐來。
陳慕農想到拿著一籃子的豬大腸走去哪都好像不是很好,就先放在豬肉攤這裏,等迴李家村的時候再來拿。
買完了這些,就沒有什麽好買的了,李小薇兩人就把一擔東西送迴李家村的牛車上,村裏派了人看住牛車的,李小薇她們把自己家的籮筐放在牛車上就不管了。
她們的籮筐上有記號,到家了她娘會出來搬迴家 。來之前就和她們說好的,李小薇她們人可能不是和牛車一起迴來的,如果他們迴來的晚,讓何秀芳她們出來把一擔東西挑迴去。
兩人把手裏的東西放好,就兩手空空的走著,陳慕農買了四塊蘿卜糕去山塘邊上找地方坐著吃,又去買一碗熱茶。坐著吃完蘿卜糕,歇夠了,準備迴李家村。
陳慕農還想去買一些芋頭糕蘿卜糕給李小蘭她們帶迴去。李小薇就說她們還要拿豬大腸,這一路那些糕都被豬大腸的味熏著的,這一次就不買了。陳慕農想到一個辦法,買好蘿卜糕那些,好好的包好了,放到牛車上他們家的籮筐裏麵。
天氣有些冷,那些肉放籮筐裏麵也不會壞,李小薇也不擔心。李家村牛車還沒有迴家,李小薇就說他們先迴去了,不等大家了。
迴到家,陳慕農也在李小薇家喝了碗粥,兩個人就去洗豬大腸和小腸。
洗完這麽多豬腸出來,李小薇就感覺有些不想做不想吃了。還好 ,她現在有一個不會嫌棄做這些活的幫手。陳慕農好像比她還有耐心,不嫌棄麻煩也不嫌髒。
李小薇她們洗好豬腸迴來,李家村的牛車就迴來了,何秀芳出去挑擔子迴來。
李小薇把大腸和粉腸分開兩鍋過一遍水。然後切一些粉腸和瘦肉煮粥 ,還加了芥菜還有蔥薑。
何秀芳挑了擔子迴來,陳慕農把他的那筐東西拿迴家,肉拿出來晾開,其它的先不收拾了。他要先過來李小薇家吃粉腸粥。
何秀芳她們拿到陳慕農買的那些蘿卜糕,就各人分了,挺高興的吃起來。蘿卜糕那些是不值什麽錢,但陳慕農能想到給她們帶,這份心意就難得。
李小薇她剛到家的吃過一碗粥的,現在她又能吃兩碗,陳慕農吃了四碗才停下,何秀芳都吃了三碗,李小蘭和周婆子也是和李小薇一樣,吃了兩碗。還好李小薇她們現在用來煮粥的鍋比較大,是那隻以前買給唐明拿去修河堤的那隻鍋。
說起唐明 ,唐明托人捎信到了連山鎮,也不知道阿福鋪子的名字,就還是讓帶到如意酒樓,托周管事轉交李小薇。如意酒樓不開門,帶信人就把信從門縫塞進去了。周管事來開門到處看看,打掃打掃,才看見信就拿到了阿福雜貨鋪這裏。後來就交到了李小薇她們手上。
信上就是說忙,不迴來,還說錢周轉不開,沒有錢給家裏。
何秀芳對於唐明不迴來,是有些失望的,就是她們家,唐明能在外麵成家立業,還做著說給她們聽她們都不懂的生意。應該是掙了不少錢的,如果說到有沒有出息上麵,那肯定是唐明有出息。
何秀芳沒有兒子,有一個半路撿的兒子,這個兒子這麽有出息,她和她娘都覺得挺高興,心裏麵有些寄托。
雖然何秀芳知道唐明他們在外麵生活過得很好,她們家裏也吃喝不用愁 ,但是何秀芳還是覺得不能真正開心快樂起來。
但又無可奈何,她什麽都做不了,隻能是他們說怎樣就怎麽。
難道是因為唐明不是她親兒子,他小的時候她沒有親自養過他,所以唐明現在就是什麽事都是他自己定?沒有和家裏,沒有和她這個做娘的商量,好像也不需要她這個做娘的一樣。她感受不到那種辛苦養兒 ,兒子有出息了,會對她孝順感恩這種情感。
何秀芳不會總想這些問題,一年想一兩迴吧。
想到最後的結果,就是不管他情感和態度上對她怎麽樣,對這個家怎麽樣,他已經拿了那麽多錢給家裏,整個李家村沒有人能做到這樣,她應該知足去,她自己什麽忙都幫不上他。有事和不和她商量 ,過年在不在家,和她感要他自己 ,他們一家三口過得好就行。
這都是前幾天的事情了,現在何秀芳心情已經調整過來。她還有她娘還有兩個女兒在她身邊,現在她娘還能照顧自己 ,能幫忙幹活,兩個女兒也是不用她照顧操心的,家裏每個人都是勞動力,每個人都能幹活掙錢。家裏又沒有需要花很多錢去辦事。她什麽都不缺 。
陳慕農之前迴到連山鎮,在李阿福家吃住了一晚,當時說要來報答他,陳慕農還沒有做到 ,不知道怎麽報答。
陳慕農和李小薇就先到李阿福的鋪子,能在他這裏買的先買了,他家沒有的再去別家買。
在阿福這裏買一些糖果花生瓜子糕點還有米酒,香菇木耳也買了,醬油醋也買了一些 ,還買了拜神的草紙燒的香等等。碗盤這些家裏還有得用就都沒有買。掃地的掃把刷鍋的洗碗的碗掃鍋掃都是家裏自己做的,也不用買。
兩個人把從阿福家鋪子買的東西裝籮筐裏,陳慕農挑著走。
然後去肉攤買肉,陳慕農買兩斤肉,李小薇買六斤肉,六根排骨,兩根筒骨。陳慕農沒買其他,肉放不了幾天 ,放兩天就不好吃,他們過年還要殺雞。他勸了李小薇,李小薇說她有辦法。還說讓陳慕農多買一些,她有辦法幫他保管,不會變壞。陳慕農當她這話是說笑的。
陳慕農也挺久沒有吃豬大腸了,今天這家肉攤有兩隻豬的豬大腸,也有豬小腸,陳慕農就說很想買。他們沒有拿別的籃筐,怎麽裝迴去?陳慕農先買下來,讓李小薇在這裏等他,他去阿福那裏要了一隻籃筐來。
陳慕農想到拿著一籃子的豬大腸走去哪都好像不是很好,就先放在豬肉攤這裏,等迴李家村的時候再來拿。
買完了這些,就沒有什麽好買的了,李小薇兩人就把一擔東西送迴李家村的牛車上,村裏派了人看住牛車的,李小薇她們把自己家的籮筐放在牛車上就不管了。
她們的籮筐上有記號,到家了她娘會出來搬迴家 。來之前就和她們說好的,李小薇她們人可能不是和牛車一起迴來的,如果他們迴來的晚,讓何秀芳她們出來把一擔東西挑迴去。
兩人把手裏的東西放好,就兩手空空的走著,陳慕農買了四塊蘿卜糕去山塘邊上找地方坐著吃,又去買一碗熱茶。坐著吃完蘿卜糕,歇夠了,準備迴李家村。
陳慕農還想去買一些芋頭糕蘿卜糕給李小蘭她們帶迴去。李小薇就說她們還要拿豬大腸,這一路那些糕都被豬大腸的味熏著的,這一次就不買了。陳慕農想到一個辦法,買好蘿卜糕那些,好好的包好了,放到牛車上他們家的籮筐裏麵。
天氣有些冷,那些肉放籮筐裏麵也不會壞,李小薇也不擔心。李家村牛車還沒有迴家,李小薇就說他們先迴去了,不等大家了。
迴到家,陳慕農也在李小薇家喝了碗粥,兩個人就去洗豬大腸和小腸。
洗完這麽多豬腸出來,李小薇就感覺有些不想做不想吃了。還好 ,她現在有一個不會嫌棄做這些活的幫手。陳慕農好像比她還有耐心,不嫌棄麻煩也不嫌髒。
李小薇她們洗好豬腸迴來,李家村的牛車就迴來了,何秀芳出去挑擔子迴來。
李小薇把大腸和粉腸分開兩鍋過一遍水。然後切一些粉腸和瘦肉煮粥 ,還加了芥菜還有蔥薑。
何秀芳挑了擔子迴來,陳慕農把他的那筐東西拿迴家,肉拿出來晾開,其它的先不收拾了。他要先過來李小薇家吃粉腸粥。
何秀芳她們拿到陳慕農買的那些蘿卜糕,就各人分了,挺高興的吃起來。蘿卜糕那些是不值什麽錢,但陳慕農能想到給她們帶,這份心意就難得。
李小薇她剛到家的吃過一碗粥的,現在她又能吃兩碗,陳慕農吃了四碗才停下,何秀芳都吃了三碗,李小蘭和周婆子也是和李小薇一樣,吃了兩碗。還好李小薇她們現在用來煮粥的鍋比較大,是那隻以前買給唐明拿去修河堤的那隻鍋。
說起唐明 ,唐明托人捎信到了連山鎮,也不知道阿福鋪子的名字,就還是讓帶到如意酒樓,托周管事轉交李小薇。如意酒樓不開門,帶信人就把信從門縫塞進去了。周管事來開門到處看看,打掃打掃,才看見信就拿到了阿福雜貨鋪這裏。後來就交到了李小薇她們手上。
信上就是說忙,不迴來,還說錢周轉不開,沒有錢給家裏。
何秀芳對於唐明不迴來,是有些失望的,就是她們家,唐明能在外麵成家立業,還做著說給她們聽她們都不懂的生意。應該是掙了不少錢的,如果說到有沒有出息上麵,那肯定是唐明有出息。
何秀芳沒有兒子,有一個半路撿的兒子,這個兒子這麽有出息,她和她娘都覺得挺高興,心裏麵有些寄托。
雖然何秀芳知道唐明他們在外麵生活過得很好,她們家裏也吃喝不用愁 ,但是何秀芳還是覺得不能真正開心快樂起來。
但又無可奈何,她什麽都做不了,隻能是他們說怎樣就怎麽。
難道是因為唐明不是她親兒子,他小的時候她沒有親自養過他,所以唐明現在就是什麽事都是他自己定?沒有和家裏,沒有和她這個做娘的商量,好像也不需要她這個做娘的一樣。她感受不到那種辛苦養兒 ,兒子有出息了,會對她孝順感恩這種情感。
何秀芳不會總想這些問題,一年想一兩迴吧。
想到最後的結果,就是不管他情感和態度上對她怎麽樣,對這個家怎麽樣,他已經拿了那麽多錢給家裏,整個李家村沒有人能做到這樣,她應該知足去,她自己什麽忙都幫不上他。有事和不和她商量 ,過年在不在家,和她感要他自己 ,他們一家三口過得好就行。
這都是前幾天的事情了,現在何秀芳心情已經調整過來。她還有她娘還有兩個女兒在她身邊,現在她娘還能照顧自己 ,能幫忙幹活,兩個女兒也是不用她照顧操心的,家裏每個人都是勞動力,每個人都能幹活掙錢。家裏又沒有需要花很多錢去辦事。她什麽都不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