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軒那邊的五畝山地,已經全部種滿金銀花。曹老爺對於他兒子的這番堅持還是挺欣慰的。
曹夫人記得兒子說過種好五畝地就考慮成親。
曹振軒經過這幾年的辛勤勞作,人健壯了不少,臉部線條硬朗了,多了幾分成熟穩重。
曹夫人果真請來王媒婆。曹老爺說了自己要求,家裏人都要種地幹活的,娶來的姑娘也是要能下地幹農活,當然他們家不會故意苛刻對兒媳婦,就是普通平常的種地過日子。他要求王媒婆說清楚,不要誤導人家姑娘,說什麽嫁過來做少奶奶就等著人伺候享福這樣的話 。
曹夫人她自己是從縣城嫁到這個小山村,她是很喜歡在這裏的生活的。
至於找兒媳婦,她和曹老爺有不同的看法。
幹不幹農活的不是很重要,他和曹老爺自從成婚以來,家裏一直沒有做過買賣,隻是本分耕田種地,如今兒子開始種草藥,曹夫人希望找一個能在做買賣上麵可以幫兒子分擔的兒媳婦。
曹夫人覺得李小薇這個姑娘就有些符合。
近在眼前就有一個兒媳婦人選,他們還請王媒婆到處去打聽。這可能就是兩人沒有緣分吧。
“李姑娘這邊太熟悉了都是老熟人了,要有可能早在一起了,而且娘家離得太近也不好,吵架都聽得見。”曹夫人說。
“那不如讓舅兄他們在縣城幫忙物色。”
“能找得到合適的也挺好。”曹夫人說。
曹振軒關於成親的事全憑他爹娘做主。他的親事還沒有眉目,有人來求娶曹金英。
朱家村朱大炮隻有一個獨子朱傑文,求娶曹金英的就是朱傑文。
兩人是私底下相互喜歡上了,朱傑文喜歡曹金英的嬌憨可愛,曹金英喜歡朱傑文有些公子哥樣子的浪蕩不羈。
兩方的爹娘對於這門親事都滿意得不得了,定好來年中秋過後就成親。隻有曹振軒感覺有些奇怪,自己的好友成了妹夫。
親事定下來後,曹金英來找李小薇說話。
“是說要和我一起不嫁人,以後老了兩個老姐妹相互照應的?”李小薇打趣曹金英。
“那時候我心裏麵還沒有喜歡的人,才會那樣說,等你有了喜歡的人,你就會改變想法的。”曹金英有些害羞的說 。
曹金英整個人都處於一種很幸福甜蜜的狀態之中,臉上時不時不由自主露出笑容,笑起來眉眼彎彎。
李小薇都有些羨慕她,被她感染了。誰不期待刻骨銘心的感情?誰不想和一個人兩情相悅永不分離?
曹金英定好親事後不久就快過年了。何秀芳進入臘月就期待著唐明兩口子能迴來,今年也沒有收到信,應該會迴來的。
年二十七唐明和錢錦月迴來了,兩人趕馬車迴來的,車子進了村口就被好些人圍住,不少人一路跟著來到何秀芳家 。
馬車上放了好些東西,幾個人搬了好一會才搬完。錢錦月翻出糖果點心熱情招待。
很快村裏人已經熱鬧談論開。
“一看唐明就是掙了大錢,那馬車那馬都是他們自己買的。聽說還在平洲買了房子,還和人合夥開了家什麽商行。”
“何秀芳她們可以不用種地,搬去平洲生活,唐明應該能養的起她們。”
“何秀芳她們四個人一起去,應該負擔會很重吧,真能養得起,聽說唐明那口子也是不幹活光花錢的。”
錢錦月把帶迴來的禮物分給各人。何秀芳她們看著唐明錢錦月兩個人,差不多兩年沒有見了,都有些陌生感了。何秀芳看他們兩人穿的衣服,一看就覺得挺花錢的 。李小蘭感覺她唐明哥讓人害怕,她不敢和他說話。
唐明也不知道怎麽說,由著錢錦月把這兩三年的事簡單說了一下。
唐明在推銷竹器坊的竹製品的時候,認識了一個人,這人叫石家慶,平洲人,家裏是開商行的。兩人一見如故,很合得來。石家慶勸唐明辭了竹器坊的活,自己出來和他一起合夥開商行。
這樣做風險是挺大的,值得慶幸的是,兩個人合夥很順利,第二年就掙了不少錢。唐明就買了一家小院子來居住,還買了馬車。現在他們兩人身上是沒有什麽錢的,都花光了。
“要不要從家裏拿點錢置辦些桌椅櫃子這些?”何秀芳問。買房子這樣的大事她們都沒有出上力。
“不用,娘,這些我打算等唐明賺到錢了,再請好手藝的木匠來家裏打全套的,選些好的木料,這個急不來的。”錢錦月說 。
何秀芳就不說什麽了,她記起以前女兒小薇就說過,她們家這點錢,在她唐明哥那裏不頂什麽事。
總之買了房子就是挺值得高興的事,何秀芳周婆子她們都挺滿足,他們今年一家人都在家,這個年肯定過的比往年要熱鬧。
唐明迴來的當天晚上,等唐明他們迴去自己的房間之後,何秀芳還是來到李小薇房間和她說話。
“小薇,你有沒有發覺你嫂子花錢好像沒有什麽計劃,就怎麽高興怎麽花,我感覺他們兩人就是有多少花多少,攢不住錢。”
“你唐明哥以前不是這樣的,他以前不舍得花錢的,他現在好像變了,和以前不一樣了。”
李小薇覺得她娘何秀芳說出來了她的想法,她也有同感。
“娘,難道我們要和嫂子說讓她省著花錢,還是和唐明哥說讓他不要給那麽多錢給嫂子?”
“你就去和你哥說,要攢下一些錢,免得有急用的時候要用時沒有錢。”
李小薇也有些怕和唐明談話,唐明身上現在有一種說不明白的氣勢,她和他談話容易談不下去。想起當年唐明去修河堤,她還說了那麽多那麽幼稚的話,不知道那時是怎麽做得到的。
過年那幾天,唐明都比較忙,有時是有人來找他說話,有時是他去村裏別人家坐坐。何秀芳她們都沒有好好和他說話,倒是錢錦月和她們相處得挺熱絡的。
李小薇找到一個機會,說帶唐明去看看他以前種下的果樹。
“柿子樹都結果子了,結得還不少。這柿子熟透的時候捏軟來吃,還是挺香甜的,不過有一點澀味。熟透了軟趴趴的我們也不太喜歡吃。我們都喜歡柿子變黃的時候就摘來曬柿子幹,還要一邊曬一邊捏它才好吃,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
唐明聽著就笑了起來。
一路,李小薇就說了家裏麵這幾年種金銀花買地這些事。這些其實唐明已經聽村裏人說過了。他隻參與了第一畝山地的開墾,其他的都是他娘她們幾個開墾出來。
唐明有些失神,他為這個家做的還是太少了?
“唐明哥,阿娘擔心你們花錢沒有計劃,以後遇到急需用錢的時候沒有錢,所以阿娘希望你們能想著攢些錢。”李小薇說。
唐明應了句,“我想著的,不用擔心,我那合夥的友人是個做事很穩妥的人,你哥我是走了大好運才遇得到他,隻要我們合夥做著事,我這賺錢的事就應該不是問題。”
“你們心裏有數就行,家裏都挺好的,不用擔心。”李小薇說。
兩兄妹也不知道再說什麽,就迴了家。
唐明他們年初六要離開李家村迴平洲,一路還是挺奔波的。
曹夫人記得兒子說過種好五畝地就考慮成親。
曹振軒經過這幾年的辛勤勞作,人健壯了不少,臉部線條硬朗了,多了幾分成熟穩重。
曹夫人果真請來王媒婆。曹老爺說了自己要求,家裏人都要種地幹活的,娶來的姑娘也是要能下地幹農活,當然他們家不會故意苛刻對兒媳婦,就是普通平常的種地過日子。他要求王媒婆說清楚,不要誤導人家姑娘,說什麽嫁過來做少奶奶就等著人伺候享福這樣的話 。
曹夫人她自己是從縣城嫁到這個小山村,她是很喜歡在這裏的生活的。
至於找兒媳婦,她和曹老爺有不同的看法。
幹不幹農活的不是很重要,他和曹老爺自從成婚以來,家裏一直沒有做過買賣,隻是本分耕田種地,如今兒子開始種草藥,曹夫人希望找一個能在做買賣上麵可以幫兒子分擔的兒媳婦。
曹夫人覺得李小薇這個姑娘就有些符合。
近在眼前就有一個兒媳婦人選,他們還請王媒婆到處去打聽。這可能就是兩人沒有緣分吧。
“李姑娘這邊太熟悉了都是老熟人了,要有可能早在一起了,而且娘家離得太近也不好,吵架都聽得見。”曹夫人說。
“那不如讓舅兄他們在縣城幫忙物色。”
“能找得到合適的也挺好。”曹夫人說。
曹振軒關於成親的事全憑他爹娘做主。他的親事還沒有眉目,有人來求娶曹金英。
朱家村朱大炮隻有一個獨子朱傑文,求娶曹金英的就是朱傑文。
兩人是私底下相互喜歡上了,朱傑文喜歡曹金英的嬌憨可愛,曹金英喜歡朱傑文有些公子哥樣子的浪蕩不羈。
兩方的爹娘對於這門親事都滿意得不得了,定好來年中秋過後就成親。隻有曹振軒感覺有些奇怪,自己的好友成了妹夫。
親事定下來後,曹金英來找李小薇說話。
“是說要和我一起不嫁人,以後老了兩個老姐妹相互照應的?”李小薇打趣曹金英。
“那時候我心裏麵還沒有喜歡的人,才會那樣說,等你有了喜歡的人,你就會改變想法的。”曹金英有些害羞的說 。
曹金英整個人都處於一種很幸福甜蜜的狀態之中,臉上時不時不由自主露出笑容,笑起來眉眼彎彎。
李小薇都有些羨慕她,被她感染了。誰不期待刻骨銘心的感情?誰不想和一個人兩情相悅永不分離?
曹金英定好親事後不久就快過年了。何秀芳進入臘月就期待著唐明兩口子能迴來,今年也沒有收到信,應該會迴來的。
年二十七唐明和錢錦月迴來了,兩人趕馬車迴來的,車子進了村口就被好些人圍住,不少人一路跟著來到何秀芳家 。
馬車上放了好些東西,幾個人搬了好一會才搬完。錢錦月翻出糖果點心熱情招待。
很快村裏人已經熱鬧談論開。
“一看唐明就是掙了大錢,那馬車那馬都是他們自己買的。聽說還在平洲買了房子,還和人合夥開了家什麽商行。”
“何秀芳她們可以不用種地,搬去平洲生活,唐明應該能養的起她們。”
“何秀芳她們四個人一起去,應該負擔會很重吧,真能養得起,聽說唐明那口子也是不幹活光花錢的。”
錢錦月把帶迴來的禮物分給各人。何秀芳她們看著唐明錢錦月兩個人,差不多兩年沒有見了,都有些陌生感了。何秀芳看他們兩人穿的衣服,一看就覺得挺花錢的 。李小蘭感覺她唐明哥讓人害怕,她不敢和他說話。
唐明也不知道怎麽說,由著錢錦月把這兩三年的事簡單說了一下。
唐明在推銷竹器坊的竹製品的時候,認識了一個人,這人叫石家慶,平洲人,家裏是開商行的。兩人一見如故,很合得來。石家慶勸唐明辭了竹器坊的活,自己出來和他一起合夥開商行。
這樣做風險是挺大的,值得慶幸的是,兩個人合夥很順利,第二年就掙了不少錢。唐明就買了一家小院子來居住,還買了馬車。現在他們兩人身上是沒有什麽錢的,都花光了。
“要不要從家裏拿點錢置辦些桌椅櫃子這些?”何秀芳問。買房子這樣的大事她們都沒有出上力。
“不用,娘,這些我打算等唐明賺到錢了,再請好手藝的木匠來家裏打全套的,選些好的木料,這個急不來的。”錢錦月說 。
何秀芳就不說什麽了,她記起以前女兒小薇就說過,她們家這點錢,在她唐明哥那裏不頂什麽事。
總之買了房子就是挺值得高興的事,何秀芳周婆子她們都挺滿足,他們今年一家人都在家,這個年肯定過的比往年要熱鬧。
唐明迴來的當天晚上,等唐明他們迴去自己的房間之後,何秀芳還是來到李小薇房間和她說話。
“小薇,你有沒有發覺你嫂子花錢好像沒有什麽計劃,就怎麽高興怎麽花,我感覺他們兩人就是有多少花多少,攢不住錢。”
“你唐明哥以前不是這樣的,他以前不舍得花錢的,他現在好像變了,和以前不一樣了。”
李小薇覺得她娘何秀芳說出來了她的想法,她也有同感。
“娘,難道我們要和嫂子說讓她省著花錢,還是和唐明哥說讓他不要給那麽多錢給嫂子?”
“你就去和你哥說,要攢下一些錢,免得有急用的時候要用時沒有錢。”
李小薇也有些怕和唐明談話,唐明身上現在有一種說不明白的氣勢,她和他談話容易談不下去。想起當年唐明去修河堤,她還說了那麽多那麽幼稚的話,不知道那時是怎麽做得到的。
過年那幾天,唐明都比較忙,有時是有人來找他說話,有時是他去村裏別人家坐坐。何秀芳她們都沒有好好和他說話,倒是錢錦月和她們相處得挺熱絡的。
李小薇找到一個機會,說帶唐明去看看他以前種下的果樹。
“柿子樹都結果子了,結得還不少。這柿子熟透的時候捏軟來吃,還是挺香甜的,不過有一點澀味。熟透了軟趴趴的我們也不太喜歡吃。我們都喜歡柿子變黃的時候就摘來曬柿子幹,還要一邊曬一邊捏它才好吃,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
唐明聽著就笑了起來。
一路,李小薇就說了家裏麵這幾年種金銀花買地這些事。這些其實唐明已經聽村裏人說過了。他隻參與了第一畝山地的開墾,其他的都是他娘她們幾個開墾出來。
唐明有些失神,他為這個家做的還是太少了?
“唐明哥,阿娘擔心你們花錢沒有計劃,以後遇到急需用錢的時候沒有錢,所以阿娘希望你們能想著攢些錢。”李小薇說。
唐明應了句,“我想著的,不用擔心,我那合夥的友人是個做事很穩妥的人,你哥我是走了大好運才遇得到他,隻要我們合夥做著事,我這賺錢的事就應該不是問題。”
“你們心裏有數就行,家裏都挺好的,不用擔心。”李小薇說。
兩兄妹也不知道再說什麽,就迴了家。
唐明他們年初六要離開李家村迴平洲,一路還是挺奔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