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淑英一家四口在收割完水稻的時候迴了李家村。


    她爹說的,讓她兩個兒子迴來幹幹農活。姚淑英也沒有幹過農活,就和李大河說了要迴來。


    李大河一點都不想迴來。他迴來要真正下田,要鋤田 ,汗流浹背。姚淑英和兩個兒子,應該就是隨便做一做玩鬧一樣。


    不過他想不想的沒有用。


    姚淑英還帶兩個兒子去看李小薇她們幹活,主要是想讓兩個兒子看看比他們小的堂妹妹是怎樣幹農活的。


    姚淑英看見李小蘭就有一種喜愛湧上心頭,抑製不住。


    “小蘭,你要不要去嬸家住幾天,玩一玩?”


    過一會發覺什麽,又說,“小薇也沒有去過嬸家,你們兩姐妹一起來。”


    “等忙完地裏的活就去,到時候和我們一起走。”


    姚淑英很熱切。


    李小蘭看向她娘,又看向她姐。


    何秀芳不會輕易拒絕別人的好意。


    “那小蘭你想去就去。”何秀芳說。


    說定了插完田李小蘭就隨她們走,住一個月再迴來。


    至於李小薇,家裏有些離不開她。而且她三嬸真正想邀請的人是李小蘭。


    “三嬸,我就不去了,不過我八月初可能要去你家住幾天。 ”


    “住多少天都行,那地址你記住了沒有。”姚淑英說。


    姚淑英迴去跟王桂花說了李小蘭會和他們一起迴縣城的事情。


    王桂花自己不想看見這母女三個,也不想聽她們的事。


    她能說李大河,但她不能給姚淑英臉色看。就那樣吧。


    每次姚淑英迴來都會給她一些錢,還有準備了一些布匹點心,錢不多,東西也不算貴重,但和在村裏其他和她差不多年紀的婦人一比,姚淑英對她算是很好的了,她可以拿出來說好些天。有時姚淑英還會挽她胳膊,就挺親熱的樣子。


    夏收夏種, 辛苦勞作之後 ,大家似乎掉一層皮,還曬黑了不少。


    這邊李小蘭計劃去縣城的事情,那邊村裏人騰出手來決定砍李子樹。


    村裏人種酸梅的多少賣到了一點錢,那些李子,當時種的時候覺得挺好,搶著種,誰知道那樹上根本沒有長幾個果子。


    稀疏的幾隻果子又一副長不大的樣子,看著就氣人。


    到日子了摘下來一吃,不好吃。


    還不如種酸果子!七八戶人家三兩下就把李子樹砍了,樹頭都挖起來,曬幹做柴燒。


    李小薇大概明白是怎麽迴事。其他也有一兩個人想到這一點。


    李子需要嫁接。


    不過他們都沒有操作過。


    李小薇小時候,村裏是有人種果樹的,她家也有種,但她是個女孩,對這些事並不上心。


    現在隱約能想起來,一根枝條插到另一棵樹苗的樹幹上,這個接駁的位置用膠紙包緊 。嫁接成功,這根枝條會發芽長葉子,得到一棵和這根枝條相同種類的果樹。


    其他人的李子樹砍了,李小薇和曹振軒都想試一試這嫁接術。特別是曹振軒。


    等忙完地裏的活就去山上折李子枝條迴來做嫁接。


    姚淑英一家四口已經收拾好準備出發。


    李小蘭收拾了一個包袱跟著姚淑英他們走。


    何秀芳挑揀了一些幹菜幹筍給姚淑英,又讓姚淑英抓兩隻雞帶走。


    幹菜幹筍姚淑英拿了,至於雞……,商量了一下,雞也有地方放,就要了,迴去她爹娘看見了應該會喜歡。


    李大河他們自己趕馬車迴來的,不用走路去鎮上。


    李小蘭去了姚淑英家,王桂花就沒有跟去。


    李小蘭乖乖巧巧跟在姚淑英旁邊。


    第二天一早姚淑英領她出去買菜。又去她爹的鋪子坐了坐,兩個老人家看見這乖巧的小姑娘也很高興,黑是黑了些,但模樣俊俏,安安靜靜的。又張羅給拿各樣的糖果點心。


    姚父做主,一大家人去福旺居吃午飯。從李家村抓迴來的雞就改天再吃 。


    福旺居很熱鬧。


    見李小蘭有些緊張,姚淑英拉住她的手,讓她坐在自己旁邊。


    李小蘭不敢夾菜吃,姚淑英幫她夾菜讓她不用緊張。


    飯吃到一半。


    “大河,這福旺居的張掌櫃還是你們連山鎮人,你知道吧?”姚父說。


    李大河想起上迴帶李家寶來找活幹的事情。報了他嶽父的名字也沒有找到活幹。


    就想可能他嶽父僅僅是知道這個人,兩人並沒有交情。


    不過,張掌櫃每年中秋節都會派人送兩包點心,兩盒月餅到姚家雜貨鋪。


    李大河想不明白。


    現在他嶽父問他,他就老實說。


    “知道是知道,但張掌櫃並不認識我。”


    “等會我看看能不能看見張掌櫃,看見了就介紹給你認識。”姚父說。


    他們一大桌子的菜差不多吃完的時候,張掌櫃看見了姚父,並走了過來。


    “姚叔,來了福旺居怎麽不叫個夥計來喊我,我給你們點菜。”張掌櫃說。


    “我們一家人吃飯,不用勞煩你。”姚父說。


    又逐一給張掌櫃介紹家裏人。


    “今天遇到你們,我想起一個人,可能你們會認識,他叫唐明。”


    “他之前在盛祥竹器坊幹活,我還從他手裏要了不少的竹製品,聽說他在竹器坊幹活掙了不少錢。”


    “前幾天竹器坊過來送貨的人說,唐明已經從竹器坊辭工,那人還覺得很可惜,說能掙那麽多抽成的活說不做就不做了。”


    “唐明是我嫂子家的,也算是我侄子了。”李大河說。


    “我嫂子她們可能還不知道他辭工的事情。”


    “這麽好的活不幹了,就挺可惜!”最後張掌櫃說。


    張掌櫃去忙別的事,姚父他們吃完飯也走了。


    去福旺居吃過飯的第二天姚淑英帶李小蘭去買衣服。


    李小蘭說不要,讓三嬸不要費錢。但說不過她三嬸,李小蘭挑了兩套便宜些的 。


    就這樣,李小蘭在姚淑英家住了快一個月,每天跟在姚淑英身邊,有時候在灶房幫忙姚淑英煮飯洗菜,打掃院子。姚淑英也並不是真要使喚她。姚淑英天天就挺高興的。


    一個小姑娘怎麽坐馬車迴去,反正她們家有馬車,鋪子裏的活也是自家的,姚淑英要送李小蘭迴李家村。


    李大河聽姚淑英安排,能迴一趟李家村,他也是挺樂意的。不過,他娘可能會不高興,每迴她娘來,都是自己坐馬車迴去的。唉!


    “剛好,小薇不是說要來縣城一趟嗎,送小蘭迴去,把她姐接出來。”姚淑英說。


    說完又問。


    “小蘭,你要不要在這等你姐,你姐來了,等她辦好事情,你們兩姐妹一起迴去?”


    李小蘭說很想迴家 ,姚淑英就沒有強留她 。


    離八月初七越來越近,李小薇在猶豫要不要去縣城一趟,看看那個草藥大會 ?


    直到姚淑英他們送李小蘭迴來,李小薇才下定決心,有三叔三嬸的免費馬車坐,應該去一趟。


    到了縣城,住了兩天就是八月初七,這天一早,李小薇就出發去大濟寺。她昨天已經去探過一次路了,不會找不到路。


    姚淑英看出來小薇這個侄女說不用人陪她,不是客氣話,可能是一個人更方便,就隨她自己了。大白天的,並不會出什麽事。


    李小薇來到了大濟寺,在一個開闊的空地這裏,人頭攢動,好不熱鬧。


    李小薇觀察好一會。


    空地上搭好有十幾二十排台麵。李小薇看見一些比她遲來的人,把帶來的東西往台麵一放,然後擺弄整齊,就在那看著。


    這是可以讓人免費使用的台麵。


    李小薇找一個中間的位置,把一小籃子金銀花擺出來。


    過好一會,才有人注意到她的金銀花。


    “姑娘,你這金銀花有點少,還有沒有多一些?”


    “有,不知你出什麽價錢?”李小薇說。


    “如果和你這些一樣的,我出九十文一斤。”


    李小薇有些失望,這價錢有些低,不過比劉掌櫃出的價錢高不少了。


    她剛想答應下來說迴去拿金銀花,又記起應該試試能不能賣高一些價錢。


    總不能每次都是別人說什麽就是什麽。


    “我這金銀花,你也看出來了,都挺好的,你給的這個價錢我不太想賣,我先等等看。 ”


    既然這姑娘這樣說,那人就走開了。反正他還可以找別的人過來買。


    又有兩個人來出價,其中一個也是出九十文,有一個比九十文還低兩文。


    李小薇幹脆蓋上籃子到處走走看,看見麵善的就問問。


    後來她發現不是隻有賣家擺攤,買家也有擺攤的,攤子在後麵,還比較大。其中有一家攤子前麵,不少人拿著自己的東西等待看貨出價。一般都是以買家出的價錢成交。


    看了一會,她也不想看來看去了,如果這家要她的貨,就賣在這家。她看見有些草藥人家是不要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村小農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茶小茶12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茶小茶123並收藏山村小農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