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完水稻,整田插秧。
李小薇家的田是放幹水的,鋤過田後再放水進來踩田。
主要是唐明和何秀芳兩人鋤田,李小薇和李小蘭在後麵踩,把成塊的泥踩散開,水稻茬踩到泥裏麵,讓它們爛在田裏,還能肥田。
在田裏幹活別想保持衣服幹淨。
每個人身上都濺了不少泥水,褲腿挽不住還會往下掉,褲腿都濕了一大半,天氣熱,還流了不少汗,一身都幾乎沒有幹爽的地方,一身汗一身水。
還好隻要是下田幹活,大家都差不多是這個樣,誰也別笑話誰, 除非不用下田幹活的。
幹活快的人家插完秧苗後,不超三天所有人家都插完秧苗到田裏,洗腳上田。
到了交糧食稅的日子。
這一次也有人來收,不用挑到鎮上,村民卻高興不起來,這很可能意味著和往常一樣他們要多交。
他們的預感很準,每畝上等田交一百二十斤穀,下等田交八十斤穀。還好沒有了人頭稅這一項。
村民們發泄完不滿,還是老老實實交了穀。
“什麽時候糧食稅才能降下來?”
“一災窮三年,我猜明年我們還得交這麽多,估計後年就不用這麽多了。”
“你說的似乎挺有道理的,但是我希望你說的不準。”
交多交少也不是他們能決定的,說幾句就各自散開迴家。
有說那些話的功夫,還不如去鋤草讓地裏多長點糧食實際。
交完糧食稅,王桂花照舊要帶李春曉和李家寶去縣城小兒子家住,這一次她計劃住到中秋節前。
待在縣城時間長一些,遇到合意的婚嫁對象機會大,李家寶是這樣勸說王桂花的。
李春曉不想去,她還記得三叔給她說那個喜歡賭錢的青年,她怕她三叔又給她說這個人。
“阿奶,我們才從三叔家迴來沒有多久,現在又去,三叔不會說我們什麽,三嬸說不定有意見。”
“我聽說城裏人不太喜歡親戚老上門,三嬸看見我們又來了,心裏麵肯定不高興,那還會給我們介紹好人家?”
李春曉難得說得挺有道理,王桂花聽進去了。
“那我們過年前再去一趟,這應該不算勤吧!”
李春曉不想去還因為她聽到風言風語,說她不夠矜持,好好一個大姑娘家,上趕著把自己大老遠送去縣城,說她小小年紀恨嫁……,也不知道有沒有做少奶奶的命,等等,總之不是很好的話。
說來李春曉也有十七八了,想說人家也是可以的。
李家寶看見阿奶三兩下被妹妹說得改了主意,狠狠瞪了李春曉一眼。
王桂花按下去縣城的計劃。
夏收夏種忙完,大家似乎把荷包抓得緊了一些 沒有多少人買豆腐,何秀芳家就停了做豆腐賣。
有人去覺得買何秀芳家的豆腐,讓她家掙錢,心裏覺得虧 ,就不願意買她家的。
加上大家都沒有那麽忙了,幾乎家家戶戶有黃豆,想吃就自己磨,還吃得盡興。
張嬸子家也沒有做上在村裏賣豆腐的生意,她知道何秀芳家最後兩天做的豆腐隻賣出去一半。
何秀芳一直惦記著深山裏的竹筍,自從上次李小薇她們去摘李子挖過一次竹筍,之後還沒有去挖過。
便在一天早上帶著三個兒女去挖竹筍。
何秀芳和唐明各自挑著竹筐,李小薇扛一把鋤頭,李小蘭拿一把柴刀,各人拿自己裝水的竹筒。
走了一個多時辰才到長著幾棵竹子樹的山穀。
竹筍似乎有人來挖過,有人來挖才好,挖過之後新長出來的竹筍會又多又壯。
何秀芳她們就是看見在竹子之間的泥裏冒出來不少竹筍。
“我們來得真是時候,能挖到這麽多竹筍!”何秀芳高興地說。
唐明拿鋤頭開始挖竹筍。
何秀芳叮囑唐明挖竹筍的時候挖到泥底下一點位置就行,不要挖太深。
挖出來的竹筍,何秀芳把筍殼剝了,筍肉放到竹筐裏麵。
李小薇和李小蘭在附近到處看,找找看有沒有草藥和野果。找了好一會,兩個人什麽都沒有找到,迴來幫忙剝筍殼。
挖完竹筍,休息了一會,各人挑上竹筍迴家。
何秀芳和唐明各挑兩籮筐,李小薇挑兩根大的竹筍,李小蘭也不空手,扛一根竹筍在肩膀上。
幾人翻山越嶺,歇了兩三次才迴到家。
迴家吃過粥後,一家人忙著把筍切成片,大火煮熟後放竹編上麵拿到太陽底下曬。
不想去賣鮮筍,到時候賣筍幹也可以。
何秀芳又給幾戶要好的人家各送去一碗竹筍。
忙活好這些,太陽西斜,開始準備晚飯。
這種大竹筍的特點是鮮脆甜。和春天的毛竹筍不一樣,毛竹筍比較鮮嫩。
大竹筍切絲用大火煲熟,用韭菜炒就挺好。
不炒也很好吃,直接用油鹽拌一下,少加點醬油,能吃出來原汁原味,又鮮又脆又有點甜味,能吃辣的加鮮辣椒,更好吃。
不過,沒有花生油,用豬油是有些不太好。隻能炒來吃了。
晚上炒一盤鮮筍,再蒸一盤雞蛋,炒一碗青菜,吃完飯洗漱完畢睡覺,一天就這樣過去。
第二天清晨起來,周婆子喂雞鴨,何秀芳做早飯,唐明曬竹筍,李小薇兩姐妹去洗衣服。
忙活了一通後坐下來吃早飯。
地裏的活是做不完的,吃完早飯一家人去地裏忙活。
何秀芳發現唐明有些悶悶不樂,這是少見的,但家裏最近也沒有什麽煩心事,這是為什麽呢?
何秀芳小聲問李小薇:“你唐明哥是不是有喜歡的人?因為我們家沒有房子,沒有銀子不好向人提親?”
李小薇擦擦汗,“唐明哥天天在地裏幹活,到哪裏認識姑娘?”
何秀芳一想也是,這不可能。
況且,她們家要先把蓋房子的地買下來,蓋上新房子,再攢上一些錢,才有條件去給唐明成親。
何秀芳生出一些無力感。
“娘,我還是想出去找活幹掙錢,我想早一點掙夠買房子的錢。”唐明說。
他們家欠著李村長家的房子錢不給,反而買了一畝山地,他總覺得在村子裏抬不起頭來。他一個有力氣的年輕人,每天和娘和兩個妹妹在地裏鋤草,他有些不甘心。
唐明和李大娃商量過去縣城找活幹的事情,李大娃也很想去,他想掙錢迴來給家裏還債再添置一畝山地。
村子裏李老七的兒子比李大娃小一歲,他和唐明李大娃兩人走得近,天熱起來的時候,這三人常常吃過飯後趁天黑一起跑去河邊的水塘子洗澡。
李老七有兩個已出嫁的女兒,隻有李阿福一個兒子。
李阿福、李大娃還有唐明三人已經商量過多次要去縣城找活幹掙錢的事情,這兩天又提起了。
之前唐明去修河堤掙了錢迴來,李阿福和李大娃都很羨慕。
何秀芳不懂,在家裏好好幹活,有飯吃,有衣服穿,慢慢攢錢把買房子的錢付了,這樣的日子挺好的,為什麽唐明總想往外跑?
有時候何秀芳會擔心唐明出去了會不迴來,畢竟她不是他親娘,這個家也很窮。
即便有這樣的顧慮,對於唐明說要出去掙錢何秀芳並沒有反對。
“你是去過縣城幹活的人,那麽遠,娘都沒有去過。你覺得沒有問題,那你就去吧,家裏的活我和你兩個妹妹慢慢幹就行。”
何秀芳的身體已經恢複到以前,整個人壯了一圈,常年的體力勞動讓她的體格看起來和男人差不多。事實上,她幹起農活來,一點都不輸給男人,她的飯量也大。不過她在做針線活還有收拾家頭細務這些上麵不是很在行,做飯也做菜也不怎麽講究味道,熟了就行 。
有周婆子在,家裏是收拾得幹淨整潔,家裏人衣服的縫補也有周婆子動手,何秀芳可以一心幹她喜歡的農活。
唐明考慮過,他娘何秀芳是一個壯勞力,小薇和小蘭加起來也差不多頂一個勞力,她們三個人都是勤勞不怕苦的,所以家裏這些活,她們三個可以應付,加上有阿婆照顧家裏,所以唐明覺得自己可以出去掙錢,掙錢迴來買地建房子。
李小薇自己是不喜歡去外麵過奔波不定的生活的,不過她不會阻止唐明出去。
“唐明哥,有沒有其他人和你一起去?”
“大娃和阿福也去。”
“他們家裏都同意了嗎?”
“還不知道,我們昨晚才說了一下。”
“娘,有人和唐明哥一起去的話,他想去就去吧,出去看看,如果真找不到活就迴來,也沒有多大損失。”
唐明得到阿娘和大妹妹的的同意,很高興,還不忘對一旁的李小蘭說,“小蘭 ,等哥掙錢迴來給你買糖吃買新衣服穿。”
李小蘭聽了覺得她家這個哥哥特別好,特別能幹。
何秀芳就有些情緒低落。
李大娃家裏,他們家還欠著一錢銀子的外債,是借李阿婆她娘家侄子的。
靠大娃在家偶爾出去打幾天短工,還有二妹去鎮上賣菜掙十文八文,這錢不知道什麽時候能還上。
李阿婆想過,自己和二妹兩個人辛苦一些,能把家裏的一畝旱地一畝田照管好。
所以她希望李大娃出去幹活掙迴多一些錢。
還完債務,她們才能輕鬆一些。
晚上吃完飯,周婆子也知道了唐明要去縣城找活幹的事情。
第二天李小薇全家人都不出門幹活,留一天時間準備唐明出門事宜。收拾出來一擔子的東西,衣服被子,鍋碗瓢盆等等。
李小薇家的田是放幹水的,鋤過田後再放水進來踩田。
主要是唐明和何秀芳兩人鋤田,李小薇和李小蘭在後麵踩,把成塊的泥踩散開,水稻茬踩到泥裏麵,讓它們爛在田裏,還能肥田。
在田裏幹活別想保持衣服幹淨。
每個人身上都濺了不少泥水,褲腿挽不住還會往下掉,褲腿都濕了一大半,天氣熱,還流了不少汗,一身都幾乎沒有幹爽的地方,一身汗一身水。
還好隻要是下田幹活,大家都差不多是這個樣,誰也別笑話誰, 除非不用下田幹活的。
幹活快的人家插完秧苗後,不超三天所有人家都插完秧苗到田裏,洗腳上田。
到了交糧食稅的日子。
這一次也有人來收,不用挑到鎮上,村民卻高興不起來,這很可能意味著和往常一樣他們要多交。
他們的預感很準,每畝上等田交一百二十斤穀,下等田交八十斤穀。還好沒有了人頭稅這一項。
村民們發泄完不滿,還是老老實實交了穀。
“什麽時候糧食稅才能降下來?”
“一災窮三年,我猜明年我們還得交這麽多,估計後年就不用這麽多了。”
“你說的似乎挺有道理的,但是我希望你說的不準。”
交多交少也不是他們能決定的,說幾句就各自散開迴家。
有說那些話的功夫,還不如去鋤草讓地裏多長點糧食實際。
交完糧食稅,王桂花照舊要帶李春曉和李家寶去縣城小兒子家住,這一次她計劃住到中秋節前。
待在縣城時間長一些,遇到合意的婚嫁對象機會大,李家寶是這樣勸說王桂花的。
李春曉不想去,她還記得三叔給她說那個喜歡賭錢的青年,她怕她三叔又給她說這個人。
“阿奶,我們才從三叔家迴來沒有多久,現在又去,三叔不會說我們什麽,三嬸說不定有意見。”
“我聽說城裏人不太喜歡親戚老上門,三嬸看見我們又來了,心裏麵肯定不高興,那還會給我們介紹好人家?”
李春曉難得說得挺有道理,王桂花聽進去了。
“那我們過年前再去一趟,這應該不算勤吧!”
李春曉不想去還因為她聽到風言風語,說她不夠矜持,好好一個大姑娘家,上趕著把自己大老遠送去縣城,說她小小年紀恨嫁……,也不知道有沒有做少奶奶的命,等等,總之不是很好的話。
說來李春曉也有十七八了,想說人家也是可以的。
李家寶看見阿奶三兩下被妹妹說得改了主意,狠狠瞪了李春曉一眼。
王桂花按下去縣城的計劃。
夏收夏種忙完,大家似乎把荷包抓得緊了一些 沒有多少人買豆腐,何秀芳家就停了做豆腐賣。
有人去覺得買何秀芳家的豆腐,讓她家掙錢,心裏覺得虧 ,就不願意買她家的。
加上大家都沒有那麽忙了,幾乎家家戶戶有黃豆,想吃就自己磨,還吃得盡興。
張嬸子家也沒有做上在村裏賣豆腐的生意,她知道何秀芳家最後兩天做的豆腐隻賣出去一半。
何秀芳一直惦記著深山裏的竹筍,自從上次李小薇她們去摘李子挖過一次竹筍,之後還沒有去挖過。
便在一天早上帶著三個兒女去挖竹筍。
何秀芳和唐明各自挑著竹筐,李小薇扛一把鋤頭,李小蘭拿一把柴刀,各人拿自己裝水的竹筒。
走了一個多時辰才到長著幾棵竹子樹的山穀。
竹筍似乎有人來挖過,有人來挖才好,挖過之後新長出來的竹筍會又多又壯。
何秀芳她們就是看見在竹子之間的泥裏冒出來不少竹筍。
“我們來得真是時候,能挖到這麽多竹筍!”何秀芳高興地說。
唐明拿鋤頭開始挖竹筍。
何秀芳叮囑唐明挖竹筍的時候挖到泥底下一點位置就行,不要挖太深。
挖出來的竹筍,何秀芳把筍殼剝了,筍肉放到竹筐裏麵。
李小薇和李小蘭在附近到處看,找找看有沒有草藥和野果。找了好一會,兩個人什麽都沒有找到,迴來幫忙剝筍殼。
挖完竹筍,休息了一會,各人挑上竹筍迴家。
何秀芳和唐明各挑兩籮筐,李小薇挑兩根大的竹筍,李小蘭也不空手,扛一根竹筍在肩膀上。
幾人翻山越嶺,歇了兩三次才迴到家。
迴家吃過粥後,一家人忙著把筍切成片,大火煮熟後放竹編上麵拿到太陽底下曬。
不想去賣鮮筍,到時候賣筍幹也可以。
何秀芳又給幾戶要好的人家各送去一碗竹筍。
忙活好這些,太陽西斜,開始準備晚飯。
這種大竹筍的特點是鮮脆甜。和春天的毛竹筍不一樣,毛竹筍比較鮮嫩。
大竹筍切絲用大火煲熟,用韭菜炒就挺好。
不炒也很好吃,直接用油鹽拌一下,少加點醬油,能吃出來原汁原味,又鮮又脆又有點甜味,能吃辣的加鮮辣椒,更好吃。
不過,沒有花生油,用豬油是有些不太好。隻能炒來吃了。
晚上炒一盤鮮筍,再蒸一盤雞蛋,炒一碗青菜,吃完飯洗漱完畢睡覺,一天就這樣過去。
第二天清晨起來,周婆子喂雞鴨,何秀芳做早飯,唐明曬竹筍,李小薇兩姐妹去洗衣服。
忙活了一通後坐下來吃早飯。
地裏的活是做不完的,吃完早飯一家人去地裏忙活。
何秀芳發現唐明有些悶悶不樂,這是少見的,但家裏最近也沒有什麽煩心事,這是為什麽呢?
何秀芳小聲問李小薇:“你唐明哥是不是有喜歡的人?因為我們家沒有房子,沒有銀子不好向人提親?”
李小薇擦擦汗,“唐明哥天天在地裏幹活,到哪裏認識姑娘?”
何秀芳一想也是,這不可能。
況且,她們家要先把蓋房子的地買下來,蓋上新房子,再攢上一些錢,才有條件去給唐明成親。
何秀芳生出一些無力感。
“娘,我還是想出去找活幹掙錢,我想早一點掙夠買房子的錢。”唐明說。
他們家欠著李村長家的房子錢不給,反而買了一畝山地,他總覺得在村子裏抬不起頭來。他一個有力氣的年輕人,每天和娘和兩個妹妹在地裏鋤草,他有些不甘心。
唐明和李大娃商量過去縣城找活幹的事情,李大娃也很想去,他想掙錢迴來給家裏還債再添置一畝山地。
村子裏李老七的兒子比李大娃小一歲,他和唐明李大娃兩人走得近,天熱起來的時候,這三人常常吃過飯後趁天黑一起跑去河邊的水塘子洗澡。
李老七有兩個已出嫁的女兒,隻有李阿福一個兒子。
李阿福、李大娃還有唐明三人已經商量過多次要去縣城找活幹掙錢的事情,這兩天又提起了。
之前唐明去修河堤掙了錢迴來,李阿福和李大娃都很羨慕。
何秀芳不懂,在家裏好好幹活,有飯吃,有衣服穿,慢慢攢錢把買房子的錢付了,這樣的日子挺好的,為什麽唐明總想往外跑?
有時候何秀芳會擔心唐明出去了會不迴來,畢竟她不是他親娘,這個家也很窮。
即便有這樣的顧慮,對於唐明說要出去掙錢何秀芳並沒有反對。
“你是去過縣城幹活的人,那麽遠,娘都沒有去過。你覺得沒有問題,那你就去吧,家裏的活我和你兩個妹妹慢慢幹就行。”
何秀芳的身體已經恢複到以前,整個人壯了一圈,常年的體力勞動讓她的體格看起來和男人差不多。事實上,她幹起農活來,一點都不輸給男人,她的飯量也大。不過她在做針線活還有收拾家頭細務這些上麵不是很在行,做飯也做菜也不怎麽講究味道,熟了就行 。
有周婆子在,家裏是收拾得幹淨整潔,家裏人衣服的縫補也有周婆子動手,何秀芳可以一心幹她喜歡的農活。
唐明考慮過,他娘何秀芳是一個壯勞力,小薇和小蘭加起來也差不多頂一個勞力,她們三個人都是勤勞不怕苦的,所以家裏這些活,她們三個可以應付,加上有阿婆照顧家裏,所以唐明覺得自己可以出去掙錢,掙錢迴來買地建房子。
李小薇自己是不喜歡去外麵過奔波不定的生活的,不過她不會阻止唐明出去。
“唐明哥,有沒有其他人和你一起去?”
“大娃和阿福也去。”
“他們家裏都同意了嗎?”
“還不知道,我們昨晚才說了一下。”
“娘,有人和唐明哥一起去的話,他想去就去吧,出去看看,如果真找不到活就迴來,也沒有多大損失。”
唐明得到阿娘和大妹妹的的同意,很高興,還不忘對一旁的李小蘭說,“小蘭 ,等哥掙錢迴來給你買糖吃買新衣服穿。”
李小蘭聽了覺得她家這個哥哥特別好,特別能幹。
何秀芳就有些情緒低落。
李大娃家裏,他們家還欠著一錢銀子的外債,是借李阿婆她娘家侄子的。
靠大娃在家偶爾出去打幾天短工,還有二妹去鎮上賣菜掙十文八文,這錢不知道什麽時候能還上。
李阿婆想過,自己和二妹兩個人辛苦一些,能把家裏的一畝旱地一畝田照管好。
所以她希望李大娃出去幹活掙迴多一些錢。
還完債務,她們才能輕鬆一些。
晚上吃完飯,周婆子也知道了唐明要去縣城找活幹的事情。
第二天李小薇全家人都不出門幹活,留一天時間準備唐明出門事宜。收拾出來一擔子的東西,衣服被子,鍋碗瓢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