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完田,何秀芳準備去抓小雞迴來養。家裏留三隻母雞下蛋,再留一隻公雞,其他還有兩隻鴨子,四隻母雞都要拿去鎮上賣了換成錢。


    唐明挑著一擔雞鴨,何秀芳和周婆子兩人跟在後麵。


    走了一會,何秀芳接過擔子,讓唐明歇一歇,一路上兩人輪流挑擔子,終於到了鎮上。


    周婆子把雞鴨養得不錯,毛色鮮亮又光滑,很快就賣出去了,三人拿到了錢,又去買小雞小鴨的地方挑,這一次周婆子想多養一些。


    “都抓二十隻吧。”周婆子說。


    最後雞鴨各買了二十五隻。


    這是周婆子第一次來連山鎮趕集。


    “娘,你有沒有什麽想買的?”何秀芳問。


    周婆子擺擺手。


    “我什麽都不缺,有吃有穿,什麽都不用買, 我看看這鎮上的熱鬧就行。”


    “那要不去吃碗雲吞麵?”何秀芳又問。


    何秀芳沒有吃過鎮上的雲吞麵,唐明也沒有吃過。何秀芳舍不得花錢,但想到她娘難得來一趟鎮上,何秀芳心裏就動搖了。


    三人坐到雲吞攤的時候,還有些局促。唐明叫了三碗雲吞麵,給各人倒了熱水喝著,等雲吞麵做好。


    吃完雲吞麵,喝完碗裏的湯,好吃是好吃,但三人都覺得吃不飽,特別是唐明,他覺得他還能吃兩碗。


    從雲吞攤子出來,周婆子想買一些針線。到了布莊,除了針線,還買了一包碎布頭,用來縫縫補補。


    三人就迴家了。何秀芳想給家裏兩個女兒買些吃的,但不知買什麽,她們兩個也不是兩三歲了,不吵著要糖吃。家裏有番薯幹,還有一些糖果花生瓜子。最後什麽都沒有買。


    到家後,何秀芳把剩下的錢交給李小薇放好,然後和周婆子去安頓那些小雞小鴨。


    晚上吃飯的時候唐明說田地裏的活沒有那麽忙,他想和村裏人出去做短工掙錢。


    “我想鎮上應該沒有什麽活,除非到縣裏去。”李小薇說 。


    “縣裏人生地不熟的。”何秀芳擔憂地說。


    “娘,我之前在縣城修過河堤,我對縣城有些了解,我有信心能找到活做。”


    “唐明哥,你自己一個人去嗎?”李小薇問。”


    “我問問村裏有沒有人想和我一起去,有就有個伴,沒有的話,我自己一個人去。”唐明說。


    “如果遇到黑心老板,幹完活不給錢,去要錢,你一個人又勢單力薄,可能錢沒要到,還會被打一頓。”李小薇又說。


    說得何秀芳周婆子等人都一臉害怕的表情。


    “唐明,我們不去縣城了,就在家找點山貨去鎮上賣,也能換點錢。”何秀芳說。


    “如果有可靠的人帶著你們去縣城幹活,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個人去,縣城裏又沒有認識的人,就有些不夠穩妥。”李小薇又說。


    一家人商量了一晚,也沒有結果。


    第二天,李小薇就聽說她阿奶王桂花帶著李家寶和李春曉去縣裏她小兒子家了。


    他們去鎮上坐馬車去的,坐馬車一個人要五十文錢。這價錢恢複了到了正常水平。


    唐明雖然很想去,但他也知道去縣裏找活不容易,不認識的人,老板不會放心用,他便歇了心思,等以後有機會再去。


    這幾天他們都去山上找野菜野果去賣。


    摘了兩趟酸梅去賣,兩百斤的酸梅子,一半賣給了如意酒樓周管事,另外的果子李小薇送掉一些,還有一些零賣出去了


    蕨菜也挺鮮嫩,何秀芳她們還摘了一次蕨菜賣,得了好幾十文錢。蕨菜她們自己很少吃,聽說要炒臘肉吃,沒有臘肉配蕨菜,就算了。


    李子樹她們也去看了,果子還小。


    李小薇把家裏的錢數了一遍,一千文錢多一點,這是旱災過後她們重新存起來的錢 。


    這邊唐明還沒有找到伴去縣裏找活幹,寬叔那邊通知唐明,謝家莊招人給莊稼鋤草。


    在寬叔的帶領下,李家村去了九個人 ,九人在謝家莊幹了四天活, 就拿到錢迴家了。


    每個人帶迴家四十八文錢。 李小薇家去了三個,得了一百四十四文錢。


    何秀芳一直想自己也能去掙錢,可是每一次她都是被留在家照看家裏的那一個,這一次得償所願,最高興的是她。


    其次最李大丫也很高興,李大丫和她爹一起去的,拿迴家九十六文錢。


    李大丫去打短工賺到的錢,加上她賣山貨賣雞蛋得的錢,慢慢的她們家的債務竟然還掉了一大半。


    一家人都鬆了一口氣。


    在縣城。


    王桂花讓李大河幫忙物色適合李春曉的有錢人。李大河跟王桂花說他認識一個雜貨鋪的少東家,二十多歲,家裏就他一個兒子,寶貝得很,不舍得讓他幹活,有時候會去賭場玩幾把。


    聽到雜貨鋪少東家這幾個字,王桂花心裏一喜,聽到那人喜歡去賭場玩幾把,王桂花就覺得這個人不合適,王桂花不喜歡賭博的人,不靠譜,守不住家財,她是一個比較穩妥的人。


    “要找那種踏實做事的,家裏條件好的。”王桂花說。


    李家寶和王桂花他們去了縣城住了快一個月,要迴李家村了,到端午節快到,王桂花要迴家過節,想讓李春曉留下來,這樣李春曉有機會接觸到有錢人。


    李春曉不願意,非要跟著王桂花他們迴李家村 。


    迴家之前,李家寶拉著王桂花,說想像三叔一樣找一個縣城的對象,以後在縣城生活,不用迴村裏種地。


    說起來李家寶也到了說親的年齡。


    王桂花也是打的這樣的主意,大孫子娶城裏姑娘,大孫女嫁到城裏做富戶人家的少奶奶。


    走之前,王桂花一再叮囑李大河,幫李家寶和李春曉物色合適的對象。


    李大河先應下來,想起之前和他娘說的雜貨鋪少東家,那個少東家偷偷來看過侄女春曉,看見春曉的樣貌,看出來有些動心。


    在李大河看來,那少東家雖然不怎麽樣,但他家境好,他家裏在縣城有一家自己做生意的鋪子,有一座自家住的大院子,還有一家出租的鋪子。老兩口隻有一個獨生子。


    條件還是挺不錯的。其實他侄女還不大,那少東家也才是十八九的樣子,大家都不著急,李大河想後麵再找機會說說。


    姚淑英給他們各人都買了布匹,讓他們帶迴家做衣服,另外還有幾身舊衣服讓王桂花帶迴去,看親戚家誰要就給誰。以往舊衣服王桂花都是給了何秀芳母女幾個的。王桂花有些不想帶,最後沒有說出口。


    王桂花三人從縣城迴到李家村。收拾東西時王桂花看見姚淑英給的舊衣服,衣服挺幹淨,還有五成新,她不缺衣服,不想穿別人的舊衣服。最後給了大兒媳婦梁玉蓮讓她看著辦,自己穿或者給別人。


    梁玉蓮一臉不情願的拿了。她是那種要穿別人舊衣服的人嗎,她又不是何秀芳。


    梁玉蓮讓李春曉把衣服拿給何秀芳,何秀芳沒要,這是何秀芳第一次拒絕拿人家的舊衣服。


    最後梁玉蓮把衣服給了李大丫的娘,大丫娘倒是不介意。


    村裏人上了年紀的婦人,看見王桂花,說話聊天的時候都有些羨慕她,能去縣城兒子家生活一陣子,見見世麵。


    王桂花也覺得挺有麵子,和她們說城裏的大街人很多,商鋪很多東西賣 ,人還會迷路找不到迴家的路。


    還說坐馬車來迴顛簸太難受,簡直是花錢買罪受。


    村裏人很多都沒有坐過馬車,連牛車都沒有坐過,都說想試一試這坐馬車的罪,但沒有這個福分,又是一通羨慕的,說王桂花好福氣。


    王桂花一高興,拿出從縣城帶迴來的糕點,招唿來人吃。


    對於那些吃的糕點,李春曉並不在意,她拿出來她三嬸給的布,準備給自己做一身新衣服,然後穿著去鎮上趕集,多點出去露臉,讓鎮上的人知道她的美貌。


    雖然她阿奶想讓她嫁到縣城,她自己其實更想嫁在連山鎮,她想在連山鎮的青年中好好選一選。如果能嫁到連山鎮三大家族其中一家就好了。李春曉做夢都夢到自己做了鎮上大家族的少奶奶。


    這些王桂花還不知道,還一門心思想要她嫁到縣城。


    李春曉想等有眉目再和她阿奶說。


    以往 ,王桂花家地裏的活李三柱他們三人忙不過來的時候,王桂花和李家寶也要去幫忙的。


    有時候王桂花會請幫工,她家是李家村唯一在農忙的時候花錢請幫工的人家。以前李大山在的時候是不用請幫工的。


    何秀芳她們母女三個分家出去後才需要請幫工。說起來,兩家人離得遠,分家兩年多來,兩家人沒有交往,相安無事。


    王桂花她們祖孫們三人從縣城迴來後,一天李大海幹活迴來抱怨說地裏的活忙不過來,他們三個太累了,意思讓王桂花也去下地幫忙。


    王桂花有些不願意。想到何秀芳家的周婆子都不用下地,幫隻需要打理家裏的活,憑什麽她王桂花要下地。


    李大海不知道他娘的心思。如果他知道他就會說,何秀芳和唐明都是能幹活的,李小薇兩姐妹也都能做些力所能及的活,並且,何秀芳家的地都沒有他們家一半多。


    “我身體不好,要在家歇著,春曉不能去曬黑,你們明天把家寶也叫上吧!”


    李家寶想要反抗,他一點都不想去,但他奶說出來的話,家裏沒有人能改變得了,隻能唉聲歎氣認命。


    李大海知道自己兒子幹活是怎麽樣子的,他去了其實幫不上多少忙。心裏又開始想“如果二弟妹一家在就好了,我就不用幹那麽多活不用那麽辛苦了”,但他隻敢在心裏麵默默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村小農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茶小茶12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茶小茶123並收藏山村小農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