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孔胤植可謂是自作聰明,反受其害,猶如那愚者般搬起巨石,最終卻狠狠地砸在了自己的腳麵上,痛楚難當,悔之晚矣。他臉色蒼白,嘴角掛著一絲苦澀,眼中閃爍著不甘與無奈,終是低下了頭,那曾經高傲的姿態此刻化為虛無,服軟之態盡顯無遺。


    隨著孔胤植這一舉動,那依附於魏藻德身邊的烏合之眾,猶如秋風掃落葉般,瞬間四散而去,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們麵露驚恐,腳步匆匆,生怕稍慢一步,便會與那即將倒塌的大樹一同埋葬。這些人中,不乏昔日裏趾高氣揚、狐假虎威之輩,此刻卻如同喪家之犬,隻求能遠離這即將掀起的風暴中心。


    他們心中皆有一個念頭在盤旋——懼怕被李宇清算。那個名字,如今在他們耳中猶如雷鳴,震得人心神俱顫。他們深知,一旦與李宇為敵,不僅那虛無縹緲的從龍之功將化為泡影,就連能否在這亂世之中保住性命,亦是未知數。


    四周的環境似乎也因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而顯得格外壓抑。天空烏雲密布,偶爾有幾聲悶雷滾動,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街道上,行人稀少,偶爾傳來的幾聲吆喝也顯得格外淒涼,與往日繁華的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緊張而又壓抑的氣息,讓人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想要逃離這片是非之地。


    孔胤植孤零零地站在原地,望著那些離他而去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落寞。他深知,自己這一步棋走錯了,不僅失去了原有的盟友,更讓自己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但事已至此,後悔已無濟於事,他隻能暗暗咬牙,期待著能在這亂世之中找到一線生機。


    李宇,這位素來行事果決、智謀深遠的青年俊彥,自然是懂得如何把握時機,乘勝追擊。他目光如炬,洞若觀火,望著那因孔胤植服軟而四散奔逃的魏藻德同黨,心中已有了計較。


    “此刻不除,更待何時?”他心中暗道,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眼中閃爍著不容置疑的決絕。他深知,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個能夠徹底清除朝中隱患,穩固自身地位的天賜良機,他又豈會輕易放過?


    於是,他迅速調動麾下力量,如同一張無形的網,悄然間便將這些魏藻德的同黨一一包圍。他的部署周密而高效,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策劃,確保萬無一失。


    在那些同黨們還沉浸在逃離的喜悅中時,李宇的密探已經悄然無聲地接近了他們。密探們身手敏捷,行動迅速,如同一道道黑色的閃電,瞬間便將那些同黨們一網打盡。


    他們或驚恐、或憤怒、或不甘,但無論他們如何掙紮、如何求饒,都無法逃脫李宇早已布下的天羅地網。李宇站在高處,冷冷地注視著這一切,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同情與憐憫,隻有堅定與果決。


    “這是你們的宿命。”他輕聲說道,聲音雖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他深知,在這場權力的遊戲中,仁慈與同情隻會成為致命的弱點。而他,李宇,絕不會讓自己陷入這樣的境地。


    隨著魏藻德的同黨們一一被清除,整個朝廷的氛圍都變得異常緊張。人們都在猜測著李宇的下一步行動,都在心中默默盤算著自己的立場與出路。而李宇,卻如同一位高高在上的君王,靜靜地俯瞰著這一切,等待著下一個目標的出現。


    因著孫傳庭那雷霆萬鈞般的迅速出擊,高麗那企圖侵犯的野心被徹底粉碎,仿佛春日裏的一場急雨,來得迅猛,去得也幹淨,隻留下一片狼藉與震撼。他麾下的鐵騎如同狂風掃落葉,所過之處,敵寇望風而逃,那曾經囂張的氣焰,在孫傳庭的鐵腕之下,瞬間化為烏有。


    此役之後,那些周邊蠢蠢欲動的小國,如同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所有的囂張與貪婪都偃旗息鼓,收斂得無影無蹤。他們開始重新審視大明這個龐然大物,即便是內亂頻仍,其底蘊與實力,也絕非他們這些蕞爾小國所能撼動。


    孫傳庭的這一戰,不僅穩住了邊疆,更是在無形中向這些小國傳達了一個清晰而強烈的信號——大明雖亂,威嚴猶存,任何敢於挑釁其威嚴的行為,都將付出沉重的代價。


    在這樣的威懾之下,那些小國紛紛選擇了沉默與觀望,他們開始小心翼翼地處理與大明的關係,生怕一不小心便觸動了這位東方巨龍的逆鱗。而大明,也因此得以在權力的過度中,避免了不必要的外部幹擾與不穩定因素。


    孫傳庭站在邊疆的高地上,望著那遼闊的疆域,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知道,這一戰不僅僅是為了保衛邊疆,更是為了向世人展示大明的力量與決心。他深知,隻有讓那些小國真正明白,即便是在大明最為艱難的時刻,也絕非他們能夠輕易挑釁的,才能真正確保大明的安全與穩定。


    “大明,永遠不會倒下。”孫傳庭在心中默念,他的聲音雖輕,卻如同山嶽般沉穩,仿佛是對這片土地,對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最深沉的誓言與承諾。


    如今,隨著邊疆局勢的穩定,李宇終於得以抽身,將精力投入到整治內部事務之中。他深知,一個國家的強盛,不僅在於其武力的強大,更在於其民眾的素質與文化的繁榮。於是,他首先將目光投向了基礎教育,決心要將知識的種子播撒到這片土地的每一個角落。


    李宇下令,要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基礎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讓知識的光芒照亮他們的未來。這一舉措,如同春風化雨,滋潤著這片幹涸的土地,也點燃了無數人心中的希望之火。


    然而,這一決策卻引起了孔胤植等人的極大恐慌。他們這些世代以學問傳承為傲的學子,深知教育的力量,也深知一旦基礎教育普及,他們曾經的學術優勢與地位將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他們的心中充滿了不甘與憂慮,仿佛看到了自己家族的輝煌即將成為過去。


    但經過上一次李宇的打壓,孔胤植等人已經深刻體會到了李宇的決心與手段。他們明白,這位年輕的掌權者並不忌憚他們的勢力與地位,更不會因為他們的反對而改變自己的決策。因此,無論他們心中有多少不滿與恐懼,也隻能選擇忍耐與接受。


    孔胤植坐在書房中,手中緊握著書卷,眼神卻空洞而迷茫。他望著窗外那熙熙攘攘的街道,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時代的車輪正在滾滾向前,而他與他的家族,或許隻能成為這曆史長河中的一朵小小浪花,最終被淹沒在無盡的歲月之中。


    “罷了,罷了。”孔胤植輕聲歎息,仿佛是在與自己和解,又仿佛是在向這個時代妥協。他明白,無論他如何掙紮,都無法改變這既定的命運。


    董小宛輕輕倚在李宇身旁,眼中閃爍著敬佩的光芒,輕聲說道:“相公,真沒想到你不僅在戰場上英勇無敵,就連在朝堂上的計謀也是如此深不可測。孔胤植他們這次算是栽了個大跟頭,恐怕以後都不敢再輕易與你為敵了。”


    李宇輕輕一笑,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小宛,孔胤植和魏藻德這些人雖然暫時收斂了鋒芒,但他們心中必定還是不甘心的。他們隻是在等待時機,一旦有機會,還是會想方設法給我們製造麻煩。不過,這也無妨,隻要他們敢出手,就要做好付出沉重代價的準備。”


    董小宛聞言,微微蹙眉,擔憂地問道:“相公,那我們該如何應對呢?總不能一直這樣被動防守吧?”


    李宇輕輕拍了拍董小宛的手背,以示安慰:“放心,我自有打算。我會繼續加強內部的整頓,提升國家的實力。同時,也會密切關注他們的動向,一旦發現他們有異動,就立即采取行動,將他們徹底消滅在萌芽狀態。這樣,我們就能確保國家的穩定與發展。”


    董小宛聽了李宇的話,心中的擔憂稍減,她輕輕點頭,眼中閃爍著信任的光芒:“相公,我相信你一定能處理好這一切。我會一直陪在你身邊,支持你,鼓勵你。”


    李宇看著董小宛那溫柔而堅定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輕輕握住董小宛的手,深情地說道:“小宛,有你在我身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我都會勇往直前,為了我們的未來,也為了這片土地上的百姓。”


    兩人相視一笑,彼此的心緊緊相連。他們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但隻要他們攜手並進,就沒有什麽能夠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


    朝廷局勢終於穩定下來,李宇立即著手解決迫在眉睫的救災問題。他深知,在這個動蕩不安的時代,災民的苦難如同沉重的巨石,壓在每一個有良知的人心頭。因此,他決心要采取果斷有力的措施,來緩解他們的困境。


    “牛二,你之前在地方上實行的以工代賑方法,效果非常好。”李宇對著牛二讚許地點了點頭,“這種方法不僅解決了災民的生計問題,還促進了地方的建設和發展。現在,我們需要繼續推廣這種方法,讓更多的災民受益。”


    然而,李宇也深知,僅僅依靠以工代賑是遠遠不夠的。整個大明流民眾多,他們急需糧食和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因此,他話鋒一轉,繼續說道:“不過,現在我們的物資儲備有限,必須尋找更多的資源來支持救災工作。我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讓南方的大戶把糧食吐出來。”


    牛二聞言,眉頭微皺,擔憂地說道:“大人,這些大戶勢力龐大,他們恐怕不會輕易交出糧食啊。”


    李宇冷笑一聲,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哼,他們不交也得交。這是為了救災,為了國家的大局。我們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比如加重賦稅、限製糧食出口等,來迫使他們交出糧食。當然,我們也要做好宣傳工作,讓百姓們知道這些大戶應該為救災出一份力。”


    牛二聽了李宇的話,心中豁然開朗,他點了點頭,堅定地說道:“大人,我明白了。我會立即著手準備,一方麵繼續實行以工代賑,另一方麵也著手向南方的大戶征集糧食。我相信,在大人的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戰勝這場災難。”


    李宇滿意地點了點頭,他拍了拍牛二的肩膀,說道:“很好,牛二。你辦事我放心。記住,我們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來推進救災工作,讓百姓們早日脫離苦海。”


    牛二深吸一口氣,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知道,這是一場硬仗,但他也相信,在李宇的領導下,他們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李大哥,不如我直接帶兵查抄了這些大戶。這樣糧食不就歸朝廷了。反正這些都是些為富不仁的家夥。”牛二對著李宇說道。


    “不可,這樣一來,人人自危,對朝廷信譽也是非常大的打擊。


    想讓他們主動捐糧食如果為富不仁的話,到時候再動手,就怪不得我們了。”李宇對著牛二說道。


    李宇聽了牛二的話,輕輕搖了搖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深思熟慮的沉穩。他緩緩說道:“牛二,你的提議雖然直接,但後果卻十分嚴重。如果我們直接帶兵查抄大戶,不僅會引發社會的動蕩,還會讓更多的人感到不安和恐慌。更重要的是,這樣做會嚴重損害朝廷的信譽和威望。”


    牛二聞言,眉頭微皺,似乎有些不解。李宇見狀,繼續解釋道:“你想想看,這些大戶在地方上往往有著深厚的影響力。如果我們貿然動手,很可能會激起他們的反抗,甚至引發更大規模的衝突。到時候,局勢就會變得更加複雜和難以控製。”


    “而且,”李宇頓了一頓,繼續說道,“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這些大戶都是為富不仁的家夥。雖然其中不乏貪婪自私之人,但也有很多是願意為國家、為百姓做出貢獻的。如果我們一開始就采取強硬手段,很可能會讓那些原本願意配合我們的大戶也心生疑慮和反感。”


    牛二聽了李宇的解釋,點了點頭,似乎有些明白了。李宇見狀,繼續說道:“所以,我們應該采取一種更為溫和和明智的方式。我們可以先通過宣傳和引導,讓這些大戶明白捐糧救災的重要性。如果他們願意主動配合,那自然是最好不過。如果他們執意為富不仁,到那時我們再動手,也就名正言順、師出有名了。”


    牛二聽了李宇的話,眼中閃過一絲敬佩的光芒。他深知李宇的智謀和遠見,於是點了點頭,堅定地說道:“李大哥,我明白了。我會按照你的吩咐去做,爭取讓這些大戶主動捐出糧食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最強走私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浮小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浮小沉並收藏明末最強走私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