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十二年二月初九,經曆了一個冬季的嚴寒,大地開始複蘇,庭前的一株十年未開花的老樹竟然也發芽了。納蘭府的大院裏,烏壓壓地站滿了人,臥房的大門緊閉,時而有人進出,忙忙碌碌的。此時,納蘭夫人正在房中分娩,她已腹痛了一天一夜,女醫推斷胎兒將在今日產下。
臥房內,婢女們用屏風和帷幔隔出一間產房,未經人事者一律在外伺候。納蘭夫人並不是第一次生子,耗時這麽久,心有不安,虛弱地問女醫:“還要多久,我……沒力氣了……啊!”
女醫安慰道:“夫人,再使個力,快出來了。”
而此時的如沐好似夢到自己掉進了大海裏,渾身被海水吞噬,四周黑暗難辨,她越是掙紮就越是下沉,還嗆了好幾口鹹鹹的海水。忽然,眼前有一束光從她頭上照下來,她好像看到了希望,拚命地遊向那道光束。
霍然,如沐終於掙脫了大海的束縛,強烈的光線刺得她睜不開眼睛,隻聽見周遭亂哄哄的聲音,夾雜著一個喜悅的聲音:“出來了!出來了!是個女娃娃!”
如沐感覺有人抱起她,還給她擦了身子,又讓她躺在了軟綿綿的床上。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努力地睜開眼睛,看到一間古色古香的臥房,案上擺著的熏爐升起嫋嫋香煙,淡淡的百合香好聞極了,她不自覺地笑了笑。
“咦,你們發現了嗎,小主子沒哭過,卻笑了呢。”人堆裏,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
立時,一堆婦人圍過來,稀奇地看著小嬰兒。如沐這才意識到自己還是一個嬰兒,忙不迭地哇哇大哭。納蘭夫人房中的大丫鬟萍兒將眾人遣散,道:“好了,夫人需要休息,你們都出去吧。”
房間裏安靜下來,如沐好奇地打量著她在這裏的母親——納蘭夫人。雖然她臉色蒼白孱弱,頭發淩亂披散,但仍掩蓋不住清麗秀氣的模樣,可想而知,隻要稍加妝扮,她定是個美人胚子。
按照江博士的說法,如沐到了古代是剛出生的嬰兒,也就是說,她要在這個異國他鄉生活二十四年,但想到她這個嬰兒隻能活到二十四歲,如沐不禁替她感到傷心。唉,要不先哭一場吧,省的又被當成異類了。
新生的喜悅在納蘭府彌漫開來,府中主公納蘭和瑞此時正在堂前與大太監福路喝茶寒暄,聽聞夫人產女的喜訊,臉上露出按耐不住的笑容。福路笑著作揖,尖聲尖氣地說道:“恭喜太傅……不……”話還沒說完,又改口道:“應該是恭喜未來的國丈大人!”
納蘭和瑞迴敬道:“托公公的福,還要煩請公公在皇上麵前美言幾句了。”
福路笑道:“那是自然的,奴才這就迴宮報喜去,皇上皇後都等著這個喜訊呢。”
納蘭和瑞親自送他到門口,目送他離去,才讓人在門前放鞭炮慶祝。大涼素來崇尚星象之學,曆來皇後之選都是頭等大事,雖說皆出自納蘭一族,但納蘭氏所出的女子莫說也有一二十人,便是通過此法甄選。
納蘭夫人自有孕起,天象祥瑞,司天監每日都夜觀星象,推測出吉星降臨就在今日。果不其然,納蘭夫人就是這一日生下了女兒。很快,喜訊就傳遍了宮中大小院落,軒轅皇帝親自為女嬰賜名“若菡”,取其清麗脫俗之意。若菡滿月之日,又頒布聖諭,冊立若菡為太子妃。
皇帝年近不惑,膝下雖有四位皇子,卻並沒有立太子。既沒有太子,卻有太子妃一職,倒也是新奇的。此詔一出,後宮紛紛揣測,皇帝這是有立太子的意思了嗎?後宮有皇子的嬪妃都有些蠢蠢欲動了。
三月的春風掃過,宮中的柳枝早早地冒出了新芽,站在臨湖邊,仍能感到絲絲凉意。蕭淑妃領著三歲的皇子祈澈在湖邊玩耍,叫宮人在百步開外伺候,隻留了近身婢女梅芯在跟前說話。
梅芯壓低著嗓子,說道:“娘娘,皇上這剛立了太子妃,顏嬪她們就紮堆地往皇後那裏跑,一天兩趟,可勤快了,好像這樣她們的兒子就能當上太子一樣。”
蕭淑妃嗤聲笑說:“都是些目光短淺的東西,她們以為當上太子就高枕無憂了?皇後無子,勢必要將太子收做養子。一個養母,一個生母,一旦太子有兩個母親,就是一句話‘天無二日,國無二君’,生母的下場可想而知。”
梅芯隱隱有些擔憂,說:“娘娘,奴婢倒不擔心她們誰的兒子當太子,隻是我們的小皇子,可不能被搶了去。”
蕭淑妃的目光深邃了幾分,問:“梅芯,若你是皇後,你會收養誰的孩子?”
梅芯思量一會兒,說:“當然是收養跟自己最親近的。”
蕭淑妃笑了笑說:“不對,除了自己生的,誰還會跟她最親近呢?大皇子二皇子已然懂事,想要親近恐怕困難,三皇子雖然年幼,但其母家強勢,想要收養他,恐怕日後反而被其母家所控製。”
梅芯擔憂地說:“那麽……隻剩下娘娘的小皇子了。”
蕭淑妃的目光深遠,道:“我母家被納蘭氏所累,與我蕭家交好的,莫不是被遣散到了地方。此時,若再奪我兒,隻怕遠在地方的家族同宗,都不能幸免了,那麽蕭家就再無翻身之日了。”
梅芯更加憂慮,問:“那娘娘可有對策?”
蕭淑妃看向自己的兒子,道:“為今之計,隻有讓澈兒提前分封,有了自己的封地,我們母子就可離開皇城,再謀出路了。”
梅芯疑惑道:“可是我朝分封都是皇子成年之後,小皇子才三歲,皇上怎會放他去封地?”
蕭淑妃看著兒子的眼神堅定了一些,說:“我在湖邊的戲水石上做了手腳,澈兒最喜歡去那石頭上玩,前日下過雨,淤泥濕滑,若一不小心……”
“娘娘使不得!”梅芯打斷了她,說:“小皇子還小,萬一有個好歹,娘娘三思啊。”
蕭淑妃鐵了心思,說:“要做我蕭月晴的兒子,就注定要經曆劫難,這才是剛剛開始。你隻需去太醫館找莫太醫前來,之後該怎麽做他都知道。”
“是!”梅芯知道蕭淑妃已經打定了主意,隻能聽她的吩咐。
臥房內,婢女們用屏風和帷幔隔出一間產房,未經人事者一律在外伺候。納蘭夫人並不是第一次生子,耗時這麽久,心有不安,虛弱地問女醫:“還要多久,我……沒力氣了……啊!”
女醫安慰道:“夫人,再使個力,快出來了。”
而此時的如沐好似夢到自己掉進了大海裏,渾身被海水吞噬,四周黑暗難辨,她越是掙紮就越是下沉,還嗆了好幾口鹹鹹的海水。忽然,眼前有一束光從她頭上照下來,她好像看到了希望,拚命地遊向那道光束。
霍然,如沐終於掙脫了大海的束縛,強烈的光線刺得她睜不開眼睛,隻聽見周遭亂哄哄的聲音,夾雜著一個喜悅的聲音:“出來了!出來了!是個女娃娃!”
如沐感覺有人抱起她,還給她擦了身子,又讓她躺在了軟綿綿的床上。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努力地睜開眼睛,看到一間古色古香的臥房,案上擺著的熏爐升起嫋嫋香煙,淡淡的百合香好聞極了,她不自覺地笑了笑。
“咦,你們發現了嗎,小主子沒哭過,卻笑了呢。”人堆裏,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
立時,一堆婦人圍過來,稀奇地看著小嬰兒。如沐這才意識到自己還是一個嬰兒,忙不迭地哇哇大哭。納蘭夫人房中的大丫鬟萍兒將眾人遣散,道:“好了,夫人需要休息,你們都出去吧。”
房間裏安靜下來,如沐好奇地打量著她在這裏的母親——納蘭夫人。雖然她臉色蒼白孱弱,頭發淩亂披散,但仍掩蓋不住清麗秀氣的模樣,可想而知,隻要稍加妝扮,她定是個美人胚子。
按照江博士的說法,如沐到了古代是剛出生的嬰兒,也就是說,她要在這個異國他鄉生活二十四年,但想到她這個嬰兒隻能活到二十四歲,如沐不禁替她感到傷心。唉,要不先哭一場吧,省的又被當成異類了。
新生的喜悅在納蘭府彌漫開來,府中主公納蘭和瑞此時正在堂前與大太監福路喝茶寒暄,聽聞夫人產女的喜訊,臉上露出按耐不住的笑容。福路笑著作揖,尖聲尖氣地說道:“恭喜太傅……不……”話還沒說完,又改口道:“應該是恭喜未來的國丈大人!”
納蘭和瑞迴敬道:“托公公的福,還要煩請公公在皇上麵前美言幾句了。”
福路笑道:“那是自然的,奴才這就迴宮報喜去,皇上皇後都等著這個喜訊呢。”
納蘭和瑞親自送他到門口,目送他離去,才讓人在門前放鞭炮慶祝。大涼素來崇尚星象之學,曆來皇後之選都是頭等大事,雖說皆出自納蘭一族,但納蘭氏所出的女子莫說也有一二十人,便是通過此法甄選。
納蘭夫人自有孕起,天象祥瑞,司天監每日都夜觀星象,推測出吉星降臨就在今日。果不其然,納蘭夫人就是這一日生下了女兒。很快,喜訊就傳遍了宮中大小院落,軒轅皇帝親自為女嬰賜名“若菡”,取其清麗脫俗之意。若菡滿月之日,又頒布聖諭,冊立若菡為太子妃。
皇帝年近不惑,膝下雖有四位皇子,卻並沒有立太子。既沒有太子,卻有太子妃一職,倒也是新奇的。此詔一出,後宮紛紛揣測,皇帝這是有立太子的意思了嗎?後宮有皇子的嬪妃都有些蠢蠢欲動了。
三月的春風掃過,宮中的柳枝早早地冒出了新芽,站在臨湖邊,仍能感到絲絲凉意。蕭淑妃領著三歲的皇子祈澈在湖邊玩耍,叫宮人在百步開外伺候,隻留了近身婢女梅芯在跟前說話。
梅芯壓低著嗓子,說道:“娘娘,皇上這剛立了太子妃,顏嬪她們就紮堆地往皇後那裏跑,一天兩趟,可勤快了,好像這樣她們的兒子就能當上太子一樣。”
蕭淑妃嗤聲笑說:“都是些目光短淺的東西,她們以為當上太子就高枕無憂了?皇後無子,勢必要將太子收做養子。一個養母,一個生母,一旦太子有兩個母親,就是一句話‘天無二日,國無二君’,生母的下場可想而知。”
梅芯隱隱有些擔憂,說:“娘娘,奴婢倒不擔心她們誰的兒子當太子,隻是我們的小皇子,可不能被搶了去。”
蕭淑妃的目光深邃了幾分,問:“梅芯,若你是皇後,你會收養誰的孩子?”
梅芯思量一會兒,說:“當然是收養跟自己最親近的。”
蕭淑妃笑了笑說:“不對,除了自己生的,誰還會跟她最親近呢?大皇子二皇子已然懂事,想要親近恐怕困難,三皇子雖然年幼,但其母家強勢,想要收養他,恐怕日後反而被其母家所控製。”
梅芯擔憂地說:“那麽……隻剩下娘娘的小皇子了。”
蕭淑妃的目光深遠,道:“我母家被納蘭氏所累,與我蕭家交好的,莫不是被遣散到了地方。此時,若再奪我兒,隻怕遠在地方的家族同宗,都不能幸免了,那麽蕭家就再無翻身之日了。”
梅芯更加憂慮,問:“那娘娘可有對策?”
蕭淑妃看向自己的兒子,道:“為今之計,隻有讓澈兒提前分封,有了自己的封地,我們母子就可離開皇城,再謀出路了。”
梅芯疑惑道:“可是我朝分封都是皇子成年之後,小皇子才三歲,皇上怎會放他去封地?”
蕭淑妃看著兒子的眼神堅定了一些,說:“我在湖邊的戲水石上做了手腳,澈兒最喜歡去那石頭上玩,前日下過雨,淤泥濕滑,若一不小心……”
“娘娘使不得!”梅芯打斷了她,說:“小皇子還小,萬一有個好歹,娘娘三思啊。”
蕭淑妃鐵了心思,說:“要做我蕭月晴的兒子,就注定要經曆劫難,這才是剛剛開始。你隻需去太醫館找莫太醫前來,之後該怎麽做他都知道。”
“是!”梅芯知道蕭淑妃已經打定了主意,隻能聽她的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