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適才,紅葉觀察著八個黑色的鼎之時,可能礙於考古學經驗,隻看了鼎的銘文和外邊的描繪,鼎的底部,以及內部,她都沒有看。
但對於五髒廟的廚子來說,鍋的內部,才是最重要的地方呢。
根據五髒廟中的傳說,古代廚子用鍋,特別是比較貴重的銅鍋灶具一類,都會在鍋的內壁上刻畫一些特殊的圖案和字符,這些東西古代有震懾辟邪的功效,近代以來則具備防止有人偷鍋換灶的功能。
在五髒廟的廚子看了,把用於辨識的花紋刻在鍋的內部,一來不影響鍋灶的整體美觀,二來不會讓那些標識花紋在刻畫好後被外部高溫所損毀。三來就是那些烹飪食物所留下的油煙會形成天然的保護層,填充在花紋之間,形成一種不好辨識的“暗紋”,暗紋不很容易看出來,因此廚子在識別自己鍋灶時,也就成了他們自己唯一認識的獨特憑證。
當然了,我說的暗紋的規矩,是很多年前就流傳下來的,而且不太外傳,發展到現在,傳承有多少年了我也不清楚。
但根據我的推測,如果這黑蘭伯城地下的八個鼎真的和五髒廟的本事有關係的話,那麽這八個如此重要的鼎中,也肯定有類似的暗紋。
這隻是推測,而推測,需要完整的鏈條來證明。
於是,我爬到鼎內,拿出手電,開始學著賢紅葉的樣子,仔細看著那鼎裏的黑色四壁,希望從其中,找到一些有關於暗紋的線索。
而當我進入鼎內之後,在我的手接觸到那鼎壁的時候,一種特殊的觸感從那上邊傳導到我的指甲間,再次證明了我內心的想法。
在黑鼎的內部,有一層說薄不薄說厚不厚的油脂,那油脂仿佛是保護層般,均勻的吐沫在鼎的內部。透過油脂,我的手能感覺到一絲絲細線般的凹凸,那些凹凸時而平行,時而交錯,線條圓滑而有規律,隻讓我感覺那紋理絕不是後期磨損的,是有人刻意為之。
為了驗證,我急忙脫下衣服,將鼎壁上那一層渾濁的油泥抹去,同時睜大了眼睛,看著那上邊凹凸隱晦的圖案。
當我用衣物將那上邊的油泥抹去了大概二分之一左右時,一副“壯觀”的畫麵,出現在了我的眼前。
那上邊畫的是一條河,河中有無數的船和人,在捕食一條大魚,魚很大,也看不出是什麽品種的魚,但我看的出來,河裏的魚已經被船上的人拖了一半上船,而且魚已然被開膛破肚,場麵壯觀,悲涼而......淒慘。
這條魚給我的最大震撼並不在於他的大,並不在於捕捉他的人之多,而在於那魚被人拋開肚子之後,居然從裏邊又出現了一隻......烏龜?
我大驚道:“魚的肚子裏有烏龜......這不就是‘鯉怪’麽?”
這畫麵,又讓我想到了那個在金色蟒蛇體內的“篩翁”,想到了那些本不應生長在蛇與人身體內的“美味”。
鯉怪,又叫“魚把子”,是一種生長在魚體內,肉質鮮美的寄生蟲。這東西的食用曆史很久遠,是古人稱作“鬼八珍”的寶貝之一。
因為鯉怪在外形上和烏龜頗為相似,因此火功語中,很多時候就稱其為“魚中鱉”,是一種比較個性的美味。
看著那圖,我能想象如果從那麽大的一條魚身體裏取出一隻巨大的魚腹龜來,是多麽的具有震撼性。
也無怪於那些鼎紋中的古人對著他們的獵物瞠目結舌,站在岸上的人更是頂禮膜拜了。
看著那副畫麵,我在驚奇於這幅花卷的同時,也意識到這是一種原始的崇拜,是古人們對於自然所形成的畫麵所表達的最原始的崇拜。
我突然感覺,這鼎內的花卷,更像是圖騰......或者是偶像一類?
一個有意思的想法,迅速進入了我的腦海。
但在證明自己的想法之前,我什麽都沒有說,而是徑直從鼎中跳出來,又走向另外的一個鼎,再次跳進去,用手中的衣物抹去了其中的油泥,隨後又用手電,照射向那裏邊的畫卷。
又一副詭異的場景,瞬間呈現於我的眼前。
在那鼎壁的畫麵中,一隻似猴非猴的怪獸端坐於某個王座之上,它環視著四周對他臣服的人們,在“猴獸”之下,那些臣服的人們擺出一副非常矛盾的姿勢,既他們一邊衝那怪獸的左手奉上裝滿某種食物的托盤,另一邊卻在割取那怪獸右手上的肉,裝進另一側的托盤。
寥寥數筆,卻將整個場麵的宏大與詭異表現的淋漓盡致,也讓我第一時間知道了,那畫麵中所繪製的“怪獸”是什麽。
我恍然大悟之間,衝所有人說道:“這鼎內的圖畫是‘煮安圖’,這隻畫著怪猴的鼎是首鼎,這裏邊一邊吃好吃的,一邊被人吃的怪獸叫貔靈,這家夥是鬼八珍之首!如果我猜的沒錯的話,每一個鼎中,都畫著一隻鬼八珍中的生物。”
我的話招來了黑狼與賢紅葉雙重的興趣與疑問,他們兩個幾乎不約而同的問我道:“煮安圖是什麽,你能解開這八個鼎與死人牆壁之間的謎了?”
我點頭,告訴這兩個人道:“煮安圖是五髒廟中乞求和平和招財的畫卷,他多描繪在蒸煮特定飲食的鍋灶中。往往都是些對食物和神靈崇拜的畫麵。”
根據我的認知,這種圖案隻有廚子才會畫,而且一定是上了年代的老門店和灶具中才有。比如一個以羊肉製品文明的五髒廟老店,往往會在傳承三代以上的高湯鍋台中發現“三羊開泰”的煮安圖,那畫沒什麽實際的作用,主要是用於乞求自己家門店的生意旺盛,做出的食品色香味俱全。
說白了,討得一個好彩頭而已。
黑蘭伯城中的古人深知《周食禁律》裏的門道,他們雖然不是五髒廟出身,但我感覺這些人卻勝似五髒廟的廚子,而且末代粟王又那麽迷信,那麽所有的形式原則,都按照《周食禁律》中的門道來做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雖然沒有看過那本古書,但心中也已然明了,我剛才跳進去的那口大鍋,搞不好以前就是煮食鬼八珍之首的貔靈猴的。
(從今天開始,每天盡量三更,盡快完結食咒,加速新的篇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蟋與蟬的新書,謝謝。
;
適才,紅葉觀察著八個黑色的鼎之時,可能礙於考古學經驗,隻看了鼎的銘文和外邊的描繪,鼎的底部,以及內部,她都沒有看。
但對於五髒廟的廚子來說,鍋的內部,才是最重要的地方呢。
根據五髒廟中的傳說,古代廚子用鍋,特別是比較貴重的銅鍋灶具一類,都會在鍋的內壁上刻畫一些特殊的圖案和字符,這些東西古代有震懾辟邪的功效,近代以來則具備防止有人偷鍋換灶的功能。
在五髒廟的廚子看了,把用於辨識的花紋刻在鍋的內部,一來不影響鍋灶的整體美觀,二來不會讓那些標識花紋在刻畫好後被外部高溫所損毀。三來就是那些烹飪食物所留下的油煙會形成天然的保護層,填充在花紋之間,形成一種不好辨識的“暗紋”,暗紋不很容易看出來,因此廚子在識別自己鍋灶時,也就成了他們自己唯一認識的獨特憑證。
當然了,我說的暗紋的規矩,是很多年前就流傳下來的,而且不太外傳,發展到現在,傳承有多少年了我也不清楚。
但根據我的推測,如果這黑蘭伯城地下的八個鼎真的和五髒廟的本事有關係的話,那麽這八個如此重要的鼎中,也肯定有類似的暗紋。
這隻是推測,而推測,需要完整的鏈條來證明。
於是,我爬到鼎內,拿出手電,開始學著賢紅葉的樣子,仔細看著那鼎裏的黑色四壁,希望從其中,找到一些有關於暗紋的線索。
而當我進入鼎內之後,在我的手接觸到那鼎壁的時候,一種特殊的觸感從那上邊傳導到我的指甲間,再次證明了我內心的想法。
在黑鼎的內部,有一層說薄不薄說厚不厚的油脂,那油脂仿佛是保護層般,均勻的吐沫在鼎的內部。透過油脂,我的手能感覺到一絲絲細線般的凹凸,那些凹凸時而平行,時而交錯,線條圓滑而有規律,隻讓我感覺那紋理絕不是後期磨損的,是有人刻意為之。
為了驗證,我急忙脫下衣服,將鼎壁上那一層渾濁的油泥抹去,同時睜大了眼睛,看著那上邊凹凸隱晦的圖案。
當我用衣物將那上邊的油泥抹去了大概二分之一左右時,一副“壯觀”的畫麵,出現在了我的眼前。
那上邊畫的是一條河,河中有無數的船和人,在捕食一條大魚,魚很大,也看不出是什麽品種的魚,但我看的出來,河裏的魚已經被船上的人拖了一半上船,而且魚已然被開膛破肚,場麵壯觀,悲涼而......淒慘。
這條魚給我的最大震撼並不在於他的大,並不在於捕捉他的人之多,而在於那魚被人拋開肚子之後,居然從裏邊又出現了一隻......烏龜?
我大驚道:“魚的肚子裏有烏龜......這不就是‘鯉怪’麽?”
這畫麵,又讓我想到了那個在金色蟒蛇體內的“篩翁”,想到了那些本不應生長在蛇與人身體內的“美味”。
鯉怪,又叫“魚把子”,是一種生長在魚體內,肉質鮮美的寄生蟲。這東西的食用曆史很久遠,是古人稱作“鬼八珍”的寶貝之一。
因為鯉怪在外形上和烏龜頗為相似,因此火功語中,很多時候就稱其為“魚中鱉”,是一種比較個性的美味。
看著那圖,我能想象如果從那麽大的一條魚身體裏取出一隻巨大的魚腹龜來,是多麽的具有震撼性。
也無怪於那些鼎紋中的古人對著他們的獵物瞠目結舌,站在岸上的人更是頂禮膜拜了。
看著那副畫麵,我在驚奇於這幅花卷的同時,也意識到這是一種原始的崇拜,是古人們對於自然所形成的畫麵所表達的最原始的崇拜。
我突然感覺,這鼎內的花卷,更像是圖騰......或者是偶像一類?
一個有意思的想法,迅速進入了我的腦海。
但在證明自己的想法之前,我什麽都沒有說,而是徑直從鼎中跳出來,又走向另外的一個鼎,再次跳進去,用手中的衣物抹去了其中的油泥,隨後又用手電,照射向那裏邊的畫卷。
又一副詭異的場景,瞬間呈現於我的眼前。
在那鼎壁的畫麵中,一隻似猴非猴的怪獸端坐於某個王座之上,它環視著四周對他臣服的人們,在“猴獸”之下,那些臣服的人們擺出一副非常矛盾的姿勢,既他們一邊衝那怪獸的左手奉上裝滿某種食物的托盤,另一邊卻在割取那怪獸右手上的肉,裝進另一側的托盤。
寥寥數筆,卻將整個場麵的宏大與詭異表現的淋漓盡致,也讓我第一時間知道了,那畫麵中所繪製的“怪獸”是什麽。
我恍然大悟之間,衝所有人說道:“這鼎內的圖畫是‘煮安圖’,這隻畫著怪猴的鼎是首鼎,這裏邊一邊吃好吃的,一邊被人吃的怪獸叫貔靈,這家夥是鬼八珍之首!如果我猜的沒錯的話,每一個鼎中,都畫著一隻鬼八珍中的生物。”
我的話招來了黑狼與賢紅葉雙重的興趣與疑問,他們兩個幾乎不約而同的問我道:“煮安圖是什麽,你能解開這八個鼎與死人牆壁之間的謎了?”
我點頭,告訴這兩個人道:“煮安圖是五髒廟中乞求和平和招財的畫卷,他多描繪在蒸煮特定飲食的鍋灶中。往往都是些對食物和神靈崇拜的畫麵。”
根據我的認知,這種圖案隻有廚子才會畫,而且一定是上了年代的老門店和灶具中才有。比如一個以羊肉製品文明的五髒廟老店,往往會在傳承三代以上的高湯鍋台中發現“三羊開泰”的煮安圖,那畫沒什麽實際的作用,主要是用於乞求自己家門店的生意旺盛,做出的食品色香味俱全。
說白了,討得一個好彩頭而已。
黑蘭伯城中的古人深知《周食禁律》裏的門道,他們雖然不是五髒廟出身,但我感覺這些人卻勝似五髒廟的廚子,而且末代粟王又那麽迷信,那麽所有的形式原則,都按照《周食禁律》中的門道來做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雖然沒有看過那本古書,但心中也已然明了,我剛才跳進去的那口大鍋,搞不好以前就是煮食鬼八珍之首的貔靈猴的。
(從今天開始,每天盡量三更,盡快完結食咒,加速新的篇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蟋與蟬的新書,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