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突然停止動作的王吼讓我有些莫名緊張。


    我看著他停在死屍胸口,一動不動的刀尖,不安的開口問道:“怎麽了?”


    王吼看著那死人的胸口,形如蠟塑一般僵硬,把屏息寧神盯了間隙後,方才尋問我道:“老田,你仔細看看這死人的胸口……是不是在動?”


    王吼的話並沒有引起我過多的思考與疑慮,而且恰恰相反的是,我到感覺挺好笑的,還多少有些埋怨王吼的神經質。


    一具黑了吧唧的幹屍,和柴火一樣,死的不能在透了,怎麽可能會動。


    我搖頭道:“老王,你看錯了吧?丫都幹了,你吹一口氣都能變成粉……”


    “不對!”王吼繼續盯著那死人的胸口和自己手裏的匕首不住搖頭,他打斷我道:“他胸口是在動!而且……是心跳!”


    這王吼再一次的話,我就完全不能當作兒戲了,於是我與賢紅葉調高手電的光暈,仔細盯著這死人布滿菌絲的胸口。


    三個人,連大氣都不敢出。


    片刻後,我也終於看出,這具幹屍的胸口的確……是在動,而且是異常規律的搏動,真仿佛有一顆心髒在他的胸腔中跳躍一般。


    幹屍……居然有了心跳!


    看著這詭異的發現,我與賢紅葉同時倒退一步,儼然沒了章法,但王吼卻一動不動,隻是用刀子指向那家夥的胸口寧神戒備。


    偏偏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動靜似乎“刺激”到了這具屍體,因為就在我們運動的時候,我確信我看見那具幹枯的死屍……突然坐了起來!


    其實,說屍體突然坐起來也不對,因為他“坐”起來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也沒什麽力道,而且還有王吼的匕首擋著,更是隻彈了一下而已,就仿佛垂死的人抽搐了一下一般。但……那同樣十分駭人,


    這百年幹屍詐屍而起,堪稱驚變!


    驚變中,王吼反應迅速,毫不留情的用匕首戳穿了那死人的胸膛,隨後又手起刀落,連斬五下,將幹屍的頭頸四肢全部斬斷下來。


    王排長當機立斷之後,那死人頓時間成了光禿禿的“人彘”,縱然能爆起傷人,他無頭無爪,也掀不起什麽樣的風浪了。


    幹屍的四肢一碰就斷,也沒有血液,因此沒有想象的那麽血腥,我們拿手電看去,隻在布滿菌絲的胸口上看見了一些外滲的液體,仿佛……凝膠的透明果凍。


    看著那些透明的液體,我忽然明白道:“這死人和先前的金蟒,穿山甲一樣,肚子裏有東西!”


    一種非常不好的預感鑽進了我的腦袋。


    但抱著一絲僥幸的心理,我還是問王吼要了匕首,用刀尖輕輕劃開那幹屍流凍的腹部想一探究竟。


    隨著手起刀落,如羊毛氈一般的死人皮膚被割裂開來,那胸腔中似乎有巨大的壓力,以至於那些附著著菌絲的褶皺皮膚和薄膜立刻就順著死屍的胸骨分離開來。


    和我猜測的一樣,在死人胸口裏的,並不是心髒或者人類的器官,而是一團肉,一團白褐色,會唿吸,**的“肉”。


    我愕然道:“陰山太歲肉!鬼八珍……怎麽又是鬼八珍!”


    我的話讓賢紅葉眉頭緊鎖,也讓王吼有些莫名,他指著那死人胸膛裏的瘤子道:“啥叫陰山太歲?啥又是個鬼八珍?”


    我呆呆地看著那收縮顫動的東西,首先告訴王吼道:“貔靈,金逐夷,鯉怪,人胎盤,太歲肉,軟香玉,人乳,胞血蛭……被稱作鬼八珍,這八種東西雖然好吃,但不是生的詭異,便是有悖人倫,據說吃下去有損陰德,因此……尋常人根本不敢接觸,所以叫‘鬼八珍’。”


    這八珍中,太歲肉排在第五位,但是論起他的傳說,卻是排在第一位的。


    太歲又叫“肉靈芝”他其實是一種菌類,隻不過這種菌及其特殊,既不屬於動物,也不屬於植物,既不是真菌也不是源核生物或者別的已知分類。


    據某些研究者說,這種生物更接近於生命最原始的形態,它仿佛是生存在生物進化的“原點”,幾十億年下來,形態都沒有任何的進化和改變。


    可能也因為這種原始,“太歲”擁有許多神奇的“功能”,據說這東西沒有壽命,不生不死,遇水則長,無水則眠,除非火燒,否則即使十年無水無風,沒有養料,深埋地下或者高旋空中……都不會死。


    也因為“肉靈芝”的這種詭異,它被披上了神秘的色彩,明代之前都勻稱肉靈芝為“太歲”,他被認為是天上“太歲星君”在地上的投影,太歲肉被挖出來是搬遷動土中最不吉利的事情,畢竟會家破人亡。


    也因此,古人為了避開這團怪肉,無所不用其極,甚至發明了一套獨特的風水理論來證明和研究它的運行規律。


    聽至此,王吼質問道:“這東西被說的這麽邪乎?那你們五髒廟的人還敢吃?”


    對此,我嗬嗬無奈一笑道:“人餓的時候,連泥土,毒藥甚至親人都吃,這太歲肉,又算什麽呢?”


    太歲肉在火工語中被稱作“肉靈芝”或“不死草”,其藥用和食用價值被認為與靈芝和燕窩近似,而且根據生長環境的不同,太歲被分為“陰山太歲”和“淬水太歲”。陰山太歲又叫“土太歲”,它多生長在山脈和極其陰寒的土地中,淬水太歲又叫“潮肉”它則多生長在水質極佳的水溪山澗之內。


    這其中,按照五髒廟的經驗,陰山太歲最適合煲湯,淬水太歲適合製作涼菜甚至生吃,不一而足。


    有意思的是,五髒廟裏吃太歲的曆史很“長”也很“短”,在李時珍出“本草綱目”之前,民間處於敬畏,很少有人敢吃它,而這種珍饈,直到明代之前,也一度是隻有天子才能享受的“臠肉”甚至“仙丹”。


    說至此,我又迴身,看著死人腹腔中那個顫顫巍巍仿佛會唿吸的“肉球”。


    我略微思索道:但是……不管是陰山太歲還是淬水太歲,他們都不應該生長在人身上,而且還是一具死去許多年的幹屍,除非……


    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食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蟋與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蟋與蟬並收藏食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