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趙功帶著兵隊轉戰南北,幾年下來,很是曆練出了他帶兵打仗的本領。


    一路上,趙功先命令新募兵用火槍打散敵人的陣型,隨後自己帶著精銳的庖忠營主力策馬飛奔,直插土司軍的三軍核心。


    趙功雖然是仰山而出,但兵貴神速,在加上土司兵沒有經曆過大的陣仗,戰陣又十分分散,根本不是他精銳部隊的對手。


    幾乎在兩軍相交的一瞬間,土司的聯軍便被“庖忠營”的兵馬衝散的七零八落。


    到最後,土司大軍被殺的潰退而逃,有許多小土司更是在庖忠營的窮追猛打之下丟盔卸甲,被砍掉了腦袋。


    戰事發展到這一步,趙功已經殺紅了眼,他戰勝土司之後,又一鼓作氣追殺叛軍,帶著自己的“庖忠營”跑出百十裏遠,企圖將所有叛亂者趕盡殺絕。


    但遺憾的是,這一迴,趙功可失算了。


    和本地苗民比起來,趙功雖然英勇善戰,但實在不通地裏民情,他策馬順山脊追擊,很快便在崇山峻嶺的阻隔之下慢了下來。此時他方才發現,這些地方山民的軍隊打仗不行,逃跑真是一流,軍馬在難於行走的山地,人家跑起來也和平地上一般,一萬人馬跑著跑著就煙消雲散了,簡直和沒出現過似得。


    就這樣,趙功從中午追到傍晚,也沒抓住幾個俘虜,反倒是自己自己率領的“庖忠營”和大部隊脫節了,左找右找,卻又茫然找不到來時的路。


    直到夜色降臨,趙功的百騎精銳也沒在能和主力部隊聯係上。


    迷蹤的趙功,這一次真的害怕了。


    他知道,雖然此次作戰已經大勝,但並沒有完全消滅土司叛亂的勢力,而且貴西北多山巒疊嶂,最適合打野外偷襲埋伏,夜晚在這的荒山野嶺安營紮寨,簡直是自尋死路。


    可在貴西北的群山之間,趙功前不見城鎮,後不見來路,簡直到了山窮水盡,浪蕩無依的地步。


    卻在這個時候,一個眼尖的探子縱馬迴報,那探馬指著遠天處一座依稀可辨的山峰道:“將軍,我見那山巒之上有一處荒廢許久的城寨,正適合安營紮寨。”


    趙功聞言,忙拿出望遠鏡,順著軍士所指的方向抬頭瞭望,他果然在兩座山之外的一個斷崖上,發現了一片灰黑色的石頭城寨。


    遠遠看去,那片城寨巍峨壯麗,但絕不見旌旗人煙,整個寨子死氣沉沉的,顯然已經荒廢了許久。


    看見山寨的趙功高興不已,他知道那山寨易守難攻,正是安營紮寨的好去處,在那裏不用擔心土司軍隊的反撲,也可以等待大軍的後援。


    那荒廢的寨子成了趙功眼裏的“救命繩”他立刻策馬揮鞭,帶著軍馬搶山奪寨,終於在天色全黑之前,占領了那被人荒廢許久的山寨。


    當寨子大門被打開的那一刻,一股刺鼻的發黴味道衝進了趙功的鼻子。


    這的確是很破敗的地方,趙功和他的戰士們發現,這座山寨年久失修的厲害,絕大部分房屋都沒有頂棚,殘垣斷壁,蛇蟲鼠蟻,簡直不像是人待的,更像是一座鬼城。


    即便如此,趙功和他的“庖忠營”也能忍,必定是死人堆裏爬出來的戰士,抱著屍體睡覺甚至餓了吃人肉都是家常便飯,一個發黴的破城寨,趙功還忍的了。


    於是將軍一聲令下,手下的“庖兵”們立刻魚貫而入,大家生火搭棚,還殺了一匹軍馬準備煮食充饑。


    而這個時候,一個新的問題,又擺在了眾人的麵前。


    所有兵士茫然發現,這座淩崖而鑄的山寨裏根本沒有水。沒有水沒法煮肉,沒有水沒法解渴。


    當過禦廚的趙功更是清醒的意識到,經過一天一夜的交戰奔波,戰士們都處於虛脫的極限,沒有飯吃,還可以堅持,沒有水喝,人必死無疑,甚至搞不好在夢裏就會被渴死。


    困境中,趙功立刻發動大家四處尋找可能的水源,以待解決燃眉之急。


    可庖兵們在四處搜尋之後,卻失望連連。


    派出去內外搜索的兵士們陸續跑了迴來,大家帶迴的消息非常絕望,沒人找到一個水源或者別的能代替的東西。


    就在眾軍失望至極的時候,一個探馬兵急匆匆的走了過來,他手中端著一個粗瓷大碗,碗裏滿滿當當的乘放著一汪清水。


    趙功看著那一碗水,喜出望外,他連忙端過碗,詢問這探子是哪裏找來的水源。


    那探馬畢恭畢敬的迴答說這並不是水源,而是他在山寨一個地坑內發現了一個水甕,那瓦甕不大,但滿滿當當的盛放著水,似乎是下雨匯集的,正好可以解燃眉之急。


    軍士得到水甕之後自然是喜出望外,但他不敢獨享這份清涼,於是先用碗盛了一些,端來先讓將軍解渴。


    得到水的趙功,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知道這一甕水雖然不多,但足以解燃眉之急,至少今晚不會有人因缺水而渴死了。


    當時,趙功便接過探馬手中的大碗,準備把水一飲而盡,好灌溉他冒煙的嗓子。


    可就在他的嘴即將碰到碗邊的時候,趙功卻停止了進一步的行為。


    因為這個時候,趙功看見了許多的眼睛,饑渴而期盼的眼睛。


    那些眼的主人,正是和他出生入死,患難多年的“庖兵”們。


    多年的戰爭經驗讓趙宏知道,一支有戰鬥力的部隊不在於人員多少,裝備如何,而在於軍紀嚴明,兵將一心。


    為了做到這些,為將者應以身作則,不能搞特權,更不能搞享受,他平日裏最佩服的“盧像升”“李定國”等抗清名宿,都是如此治軍的。


    望著碗裏的清水,趙宏忽然意識到,這一碗並不是水,而是沉甸甸的軍心,如果他把這一碗水喝了,也就意味著他喝掉了軍心,喝掉了將士們對自己的敬重。


    於是,趙功把水碗從自己的嘴唇邊移開來,他將水碗遞歸給探馬,命令士兵們去取甕中之水,先解渴充饑,大家不能吃飽喝足,他便滴水不進。


    怕將士們不聽,趙功特意拔出腰刀,一把插在地上,大喝道:“此乃軍令,違令者斬!”


    趙功一聲令下,庖忠營山唿“效忠”,隨後齊刷刷衝趙功磕了三個響頭,才站起身子,取翁取水。


    很快,那本就不大的一個水甕,被軍士們喝盡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食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蟋與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蟋與蟬並收藏食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