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記住本站網址;書路()


    第二天,太陽剛剛出頭,我便為老班長摔了瓦盆,一邊哭泣著,一邊跟隨著送葬的長隊,直奔那“外祖墳”而去。


    一路上,白帆飄飄,日月昭昭,那種痛苦和悲涼的化境是我形容不出來的。天地間仿佛隻有我和趙海鯤等人的哭泣聲。


    在這單薄的哭泣聲中,我隻自內心的為老班長的死而悲哀著,也為趙家的凋零而失落著。


    又一個五髒廟的方丈去了,又一條幾百年傳承的香火斷了。


    這是時代的大勢,還是命運的捉弄呢……


    我老班長是一個講究良心的廚子,是一個好人。他做飯最講實誠,做人最講心正,他一生在履行夫子廟的規律,在踐行聖人的廚道。


    可為什麽好人得不到好報呢?為什麽好人連死去之後的葬禮,都會一波三折……不得好死?


    他一生參軍從戎,服務社會,並沒有罪過……可又為什麽非要進這片隻有大惡橫死之人才能進來的“外墳地”?


    人心險惡......還是老天無眼!


    ……悲憤中,我哭的更加厲害了,這也是我退伍以來,第一次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


    在這份肅穆中,直到送葬的隊伍下了棺,埋了土,放過鞭炮,我才在朋友的安慰下,漸漸平息了自己的情緒。


    磕過頭後,我在趙家親戚和我戰友朋友的陪護下,黯然看著我老班長那不大的墳塋。


    一個人……從土裏來,到土裏去,便是最好的歸宿了吧。


    想到此,我心裏多少有了一絲安慰。


    當儀式結束,在我的一步三迴頭下,我們緩慢的離開了這一片落寞寂靜的趙家“外墳地”。


    進來時,我光顧著哭了,直到現在走出去,我才有心思看一眼這片“專埋罪人”的墳地的模樣。


    和趙海鯤說的一樣,這片墳地並不大,放眼看去也就十幾個依稀可辨的墳塋。


    看來趙家人這幾百年來,還是非常遵紀守法的。


    在那些墳塋之間,到處雜草叢生,顯然多年無人打理。


    這片墳地的墓碑也非常有意思,他所刻的內容也和趙海鯤說的如出一轍,什麽“不孝子………”“不良兒某某某”


    這樣的墓碑我倒是頭一次看見。


    好奇之下,我一邊走一邊看著。


    走著走著,我的腳步突然在一塊墓碑前停了下來。


    我抬眼,盯著那碑文,感覺非常奇怪。


    因為這塊墓碑非常特別。


    之所以我感覺這座墓碑很特別,是因為……我居然在上邊看不到一個字。


    也就是說,這是一座“無字碑”。


    這無字碑裏的學問,可就大了去了。


    曆史上,無字碑並不少見,許多名人帝王死後都給自己留下過“無字碑”,而其中最著名的“無字碑”,當屬唐朝女皇帝武則天的那一座。


    上學的時候,我就聽過那座墓碑和她女主的故事,因為老師說的很生動,所以至今曆曆在目。


    武則天作為中國正統朝代中唯一的女皇帝,她一生傳奇而複雜,對她的評價也兩端分化的厲害。


    喜歡她的人說她知人善用,定國安邦,是明主在世。討厭她的人則說她心狠手黑,以酷刑亂政,是妖婦亂國。


    總之,曆史上對她的評價便是在這極端的兩極間左右搖擺著,讓人莫愁一是。


    畢竟……這個女人即是皇帝又是皇後,既是明君又是暴君。她溺愛自己的女兒,卻又殺了自己的兒子。


    她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


    可能也意識到自己死後這尷尬的曆史地位吧,那位武周皇帝留下了一塊無字的石碑。


    它仿佛是在向眾人昭示,女皇累了,她不想多說什麽……我的事情,你們慢慢猜去吧!


    我感覺那無字碑,是對後世嘴雜者赤裸裸的嘲諷。


    從武則天那無字碑上,我揣測出,這種碑往往不像它表麵看上去的那麽簡單,它有許多種引申的意思在其中,也有許多埋藏起來的故事在背後。


    而我麵前這無字碑的主人,想必也有一段難以啟齒的故事吧……


    趙海鯤見我停下了,便也讓身後推著他的桂玉秀停止了前進。


    他和我坐在一排,同樣看著那無字之碑和矮小的墳塋。


    長歎口氣後,他對我道:“這裏邊埋著的……是趙家最後一任族長。”


    “為什麽他的碑上什麽也沒刻呢?”


    趙海鯤搖頭道:“這是個民族罪人!他的惡行表無可表!根本不配留下名字。”


    聽了趙海鯤的話,我恍然大悟道:“哦!我記起來了。他就是一把火燒了趙家樓的那個族長是麽?”


    我的卻記起來了,因為我老班長生前和我說過此人。


    老班長說,趙家樓在民國時還是很興旺的,可就在三七年日軍進駐中原之前,有一位趙家族長冒天下之大不韙,接見見了一個叫鬼束千丸的日本特務。


    而那次接見,開啟了趙家人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滅族模式”。


    當時,這位族長把那人留在趙家的古樓裏攀談了三天。


    可就在第三日夜裏,趙家的族人們愕然現,那座矗立了明清兩朝,五百多年的趙家古樓失火了,火勢滔天之下,不光燒毀了一座古樓,還順便燎去了大半個趙家樓村。


    在這一次打擊之下,趙家樓徹底的衰敗了下去。昔日趙家的子嗣,也從此背景離鄉,四處漂泊。


    而這一切,都是這位連墓碑都是空白的趙家族長留下的好事。


    我看著那一字全無的墓碑,不由的感覺悲涼。同時下意識的問趙海鯤道:“這麽多年,就沒查出當年事情的真相來麽?那特務找他的目的,又是什麽?”


    趙海鯤搖了搖頭道:“沒有端倪。我們隻知道日本人在趙家樓找一些東西,可具體找什麽就不清楚了。”


    趙海鯤又告訴我說,之所以他們知道這些,是因為當年日本人奇怪的舉動。


    據趙海鯤的父親趙德廣說,抗日時魯南淪陷之後,日本一個中隊的士兵便直撲趙家樓而來。


    那次兵峰,與過去軍閥混戰時偶爾經過的軍隊不同,他們是明顯針對趙家樓的,而且日本人準備充足,甚至帶了工程兵和鑽探設備。


    趙家樓本就是個不大的村莊,哪裏經得起日本人這樣的折騰。於是趙家選擇了避禍,無奈舉族逃進了沂蒙山,打擊不可謂不大。


    日本人到達後,在趙家樓拆屋拔墳,整整大幹了三天,也不知道在鼓搗什麽。


    第三天,去村子裏探信的族人迴來後,告訴大家說日本人得了怪病,死了十幾個士兵,不得不撤退了。


    “怪病?!”我詫異道:“水土不服?還是霍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食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蟋與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蟋與蟬並收藏食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