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提醒
重生99之小鎮酸爽人生 作者:柚子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立冬已過,夜寒霜重,原先隻是準備著的棉被,要派上用場了。
張靈悅漱完口迴來,正要把棉胎入到被套裏,卻發現棉胎已經入好,折疊整齊,挨枕頭擺放著。
張靈悅愣了愣,第一個念頭是妹妹張靈音幹的,但張靈音從下了晚自習就跟她在一起,她的棉胎還是張靈悅和她一起入的,完了姐妹倆一起去的刷牙漱口,張靈音又哪來的時間幫她入棉胎?
抬頭張望了一下四周,張靈悅詢問:“是誰幫我入了棉胎呀?”
宿舍裏頓時傳來憋不住的、“你終於發現了”的“噗噗”笑聲,李麗娥笑著承認:“是我。”
她說道:“我們見你遲遲不迴來,擔心你迴來的時候已經熄燈,摸黑不好入被套,剛好我的入好了,就幫你入了。”
張靈悅心中一暖,這就是她心地淳樸,善良體貼的同學們。
她脫口而出,輕快地用英語說了一句謝謝。
水門鎮現在還不興說“請”“對不起”“謝謝”這種禮貌用語,更別說用英語說了,但張靈悅是重活一次的人,在後世早已習慣用國語或英語道謝,感動之下,一個不留神,就從口中溜了出來。
李麗娥愣了一下,但家教讓她不能讓別人的話落地,使人尷尬,便用英語迴了一句不客氣。
話落,忍不住和張靈悅一起笑起來。
老實說,張靈悅沒想到李麗娥會用英語把話接住,但也明白她是為了自己才這麽做的,暖意從心中流出,蔓向四肢。
突然,她靈機一動,想到了英語書上的對話,將對話進行了下去,用英語問起了李麗娥的名字,並用英語做了自我介紹。
李麗娥隻愣了一瞬,就想起來了這是英語書本的內容,不禁笑了起來,隻當有趣,用英語把話接了過去,就當背課文。
睡在她上鋪的文娛委見她們跟玩遊戲似的,說得高興,也插話進去,用英語打了招唿,接著介紹自己。
多了一個人加入,氣氛一下子熱鬧起來,張靈悅就勢,把隔壁床家在圩上的女同學也拉進英語會話裏,就這樣,人傳人,最後十一個女同學齊齊說起了英語來,有那忘了的,或一時緊張讀錯了的,大家在憋笑不住,笑出來後,給予了她們糾正或提示。
一時間,宿舍內迴蕩著活潑,輕鬆,友好的氛圍,到後麵,六班的女同學也加了進來,並在熄燈後,大家都覺意猶未盡時,張靈悅趁機和大家約定,以後下了晚自習到睡前,在宿舍裏都要用英語會話一一要是有還沒學到的詞,那就用迴國語或方言代替。
大家同意了她的提議。
本來嘛,英語老師也說過,外語要日常多讀多用,才能記得牢,鼓勵她們去英語角和人交流學習。
但一來,同學們多是從農村出來的孩子,不敢在人前表現自己,再者民風保守,很多女孩子和男同學小學加學前班,同窗七年,都壁壘分明,連話都很少說,日常隻和女孩子親近,而英語角又不隻有女孩子,因此大家雖有心按老師說的去做,也因羞怯而卻步。
圩上的同學沒那麽保守,人也大膽一些,但這大膽也隻是相對於村裏的學生而言,讓她們操著不流利的外語,磕磕巴巴地和人交流,她們不敢、也不願出這個醜。
張靈悅的這個提議就不同了,隻在全是女生的宿舍裏進行,大家又彼此熟悉,剛才又實行過一迴了,過程中沒有誰嘲笑誰,氛圍友好,充滿鼓勵,讓大家敢於開口。
那還有什麽理由不同意這個提議呢?
直到入睡前,大家還是很高興,恨不得明天晚上趕緊到來。
同時,心中都覺像揣了一個共同的秘密般,共說英語,讓大家覺得成了一個緊密親密的小團體。
而這個小團體的領頭人,無疑是張靈悅。
第二天,下午放學,張靈悅迴圩上洗澡,宿舍裏,大家趁她不在,說起了一件事。
“你們去飯堂裏打飯,有沒有被廚師說閑話?”
“有有!!”一個同學舉手急聲應和:“我今天想要加兩個油豆腐泡,廚師陰陽怪氣地說我‘我以為你們有酸料送飯就夠了,不用加菜了’。”
“我也被這麽說過,話不是一樣,但意思差不多。”另一個同學忿忿道。
“一樣的,不是說我,是三班的一個我小學時的男同學,我在隊伍後麵聽到他也被這麽說了。”
“依我看,廚師就是眼紅靈悅家的酸料賣得好,學生的零花錢拿來買酸料了,就少加菜了,讓他們沒得賺了。”
“我看也是!不然我們買酸料吃關他什麽事?”
“哎!你們說,他們不會對靈悅使什麽壞吧?”
“能使什麽壞?”
“咦?你不知道嗎?農忙假裏,靈悅因為酸料賣得好,遭人眼紅,四姐弟差點都被人販子敲暈拿麻袋帶走了,這事圩上都傳遍了。”
“啊!”“不是吧?!”“居然有這種事!”
沒在圩上的同學個個瞪大了眼睛,口中驚唿,不敢置信。
覃敏急急咽下了口中的飯,緊張地問:“後麵呢?後麵怎麽樣了?他們沒事吧?”
“當然沒事了!”圩上的同學奇怪地看她:“靈悅她都來上學了,能有什麽事?”
覃敏臉一紅,暗罵自己蠢,其實她昨天也去賣刀豆了的,也見到了張靈悅四姐弟,隻是她關心則亂,想到張靈悅若是出了事,生意倒閉,那她的刀豆和種下的蘿卜就沒處賣了,收入就斷了,這才一時犯了蠢。
大家不關心覃敏,關心張靈悅,見覃敏垂頭不再說話,大家便問起了事情的經過,圩上同學有問必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把事情活靈活現地說了一遍,盡管她放假的時候去了縣裏的姑姑家,不在現場。
大家聽著,時而為張靈悅感到氣憤,紛紛罵潘家,時而為張靈悅緊張,擔心她鬥不過潘家,聽到她竟然錄音留證,都為她的機智驚歎,聽到最後,聽到她鬥敗了潘家,大獲全勝,都為她高興。
大家熱烈討論,都是聲討潘家,力挺張靈悅的,她們年紀小,經曆少,看不出張靈悅的手段,隻純然為她們眼中脾氣好,讀書好,相貌好,膽子大,愛護弟妹又勤快,百分之一百好的同學居然差點遭逢大難,家庭破碎,有可能再也見不到她而感到氣憤。
隻有曾指責過張靈悅的那個六班的女同學憋了又憋,最終還是沒膽子在這關頭和同學們唱反調,指出張靈悅不像她們想象中的那麽無辜無害。
罷了,她想,堂姐的宿舍裏空了一個床位,她還是申請調到堂姐的宿舍去,不要再跟張靈悅及這些蠢才住一個宿舍了,以後就不會這麽憋屈了。
隻是,想到昨晚才約好的晚自習後要在宿舍用英語會話,又有些舍不得。
去了堂姐的宿舍,就不能和大家一起說英語了,這可是別的班,別的宿舍都沒有的,獨一份的新潮洋氣呢。
六班的女同學心中如何糾結大家不知道,大家經過商議,覺得還是得提醒一下張靈悅,以免她被廚師眼紅了還不知道,說不定又會被請人販子拐賣她們姐弟了。
張靈悅收到了她們的提醒,雖然自己就曾被學校飯堂的廚師酸過不止一次,還是很感謝同學們的關心。
張靈悅漱完口迴來,正要把棉胎入到被套裏,卻發現棉胎已經入好,折疊整齊,挨枕頭擺放著。
張靈悅愣了愣,第一個念頭是妹妹張靈音幹的,但張靈音從下了晚自習就跟她在一起,她的棉胎還是張靈悅和她一起入的,完了姐妹倆一起去的刷牙漱口,張靈音又哪來的時間幫她入棉胎?
抬頭張望了一下四周,張靈悅詢問:“是誰幫我入了棉胎呀?”
宿舍裏頓時傳來憋不住的、“你終於發現了”的“噗噗”笑聲,李麗娥笑著承認:“是我。”
她說道:“我們見你遲遲不迴來,擔心你迴來的時候已經熄燈,摸黑不好入被套,剛好我的入好了,就幫你入了。”
張靈悅心中一暖,這就是她心地淳樸,善良體貼的同學們。
她脫口而出,輕快地用英語說了一句謝謝。
水門鎮現在還不興說“請”“對不起”“謝謝”這種禮貌用語,更別說用英語說了,但張靈悅是重活一次的人,在後世早已習慣用國語或英語道謝,感動之下,一個不留神,就從口中溜了出來。
李麗娥愣了一下,但家教讓她不能讓別人的話落地,使人尷尬,便用英語迴了一句不客氣。
話落,忍不住和張靈悅一起笑起來。
老實說,張靈悅沒想到李麗娥會用英語把話接住,但也明白她是為了自己才這麽做的,暖意從心中流出,蔓向四肢。
突然,她靈機一動,想到了英語書上的對話,將對話進行了下去,用英語問起了李麗娥的名字,並用英語做了自我介紹。
李麗娥隻愣了一瞬,就想起來了這是英語書本的內容,不禁笑了起來,隻當有趣,用英語把話接了過去,就當背課文。
睡在她上鋪的文娛委見她們跟玩遊戲似的,說得高興,也插話進去,用英語打了招唿,接著介紹自己。
多了一個人加入,氣氛一下子熱鬧起來,張靈悅就勢,把隔壁床家在圩上的女同學也拉進英語會話裏,就這樣,人傳人,最後十一個女同學齊齊說起了英語來,有那忘了的,或一時緊張讀錯了的,大家在憋笑不住,笑出來後,給予了她們糾正或提示。
一時間,宿舍內迴蕩著活潑,輕鬆,友好的氛圍,到後麵,六班的女同學也加了進來,並在熄燈後,大家都覺意猶未盡時,張靈悅趁機和大家約定,以後下了晚自習到睡前,在宿舍裏都要用英語會話一一要是有還沒學到的詞,那就用迴國語或方言代替。
大家同意了她的提議。
本來嘛,英語老師也說過,外語要日常多讀多用,才能記得牢,鼓勵她們去英語角和人交流學習。
但一來,同學們多是從農村出來的孩子,不敢在人前表現自己,再者民風保守,很多女孩子和男同學小學加學前班,同窗七年,都壁壘分明,連話都很少說,日常隻和女孩子親近,而英語角又不隻有女孩子,因此大家雖有心按老師說的去做,也因羞怯而卻步。
圩上的同學沒那麽保守,人也大膽一些,但這大膽也隻是相對於村裏的學生而言,讓她們操著不流利的外語,磕磕巴巴地和人交流,她們不敢、也不願出這個醜。
張靈悅的這個提議就不同了,隻在全是女生的宿舍裏進行,大家又彼此熟悉,剛才又實行過一迴了,過程中沒有誰嘲笑誰,氛圍友好,充滿鼓勵,讓大家敢於開口。
那還有什麽理由不同意這個提議呢?
直到入睡前,大家還是很高興,恨不得明天晚上趕緊到來。
同時,心中都覺像揣了一個共同的秘密般,共說英語,讓大家覺得成了一個緊密親密的小團體。
而這個小團體的領頭人,無疑是張靈悅。
第二天,下午放學,張靈悅迴圩上洗澡,宿舍裏,大家趁她不在,說起了一件事。
“你們去飯堂裏打飯,有沒有被廚師說閑話?”
“有有!!”一個同學舉手急聲應和:“我今天想要加兩個油豆腐泡,廚師陰陽怪氣地說我‘我以為你們有酸料送飯就夠了,不用加菜了’。”
“我也被這麽說過,話不是一樣,但意思差不多。”另一個同學忿忿道。
“一樣的,不是說我,是三班的一個我小學時的男同學,我在隊伍後麵聽到他也被這麽說了。”
“依我看,廚師就是眼紅靈悅家的酸料賣得好,學生的零花錢拿來買酸料了,就少加菜了,讓他們沒得賺了。”
“我看也是!不然我們買酸料吃關他什麽事?”
“哎!你們說,他們不會對靈悅使什麽壞吧?”
“能使什麽壞?”
“咦?你不知道嗎?農忙假裏,靈悅因為酸料賣得好,遭人眼紅,四姐弟差點都被人販子敲暈拿麻袋帶走了,這事圩上都傳遍了。”
“啊!”“不是吧?!”“居然有這種事!”
沒在圩上的同學個個瞪大了眼睛,口中驚唿,不敢置信。
覃敏急急咽下了口中的飯,緊張地問:“後麵呢?後麵怎麽樣了?他們沒事吧?”
“當然沒事了!”圩上的同學奇怪地看她:“靈悅她都來上學了,能有什麽事?”
覃敏臉一紅,暗罵自己蠢,其實她昨天也去賣刀豆了的,也見到了張靈悅四姐弟,隻是她關心則亂,想到張靈悅若是出了事,生意倒閉,那她的刀豆和種下的蘿卜就沒處賣了,收入就斷了,這才一時犯了蠢。
大家不關心覃敏,關心張靈悅,見覃敏垂頭不再說話,大家便問起了事情的經過,圩上同學有問必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把事情活靈活現地說了一遍,盡管她放假的時候去了縣裏的姑姑家,不在現場。
大家聽著,時而為張靈悅感到氣憤,紛紛罵潘家,時而為張靈悅緊張,擔心她鬥不過潘家,聽到她竟然錄音留證,都為她的機智驚歎,聽到最後,聽到她鬥敗了潘家,大獲全勝,都為她高興。
大家熱烈討論,都是聲討潘家,力挺張靈悅的,她們年紀小,經曆少,看不出張靈悅的手段,隻純然為她們眼中脾氣好,讀書好,相貌好,膽子大,愛護弟妹又勤快,百分之一百好的同學居然差點遭逢大難,家庭破碎,有可能再也見不到她而感到氣憤。
隻有曾指責過張靈悅的那個六班的女同學憋了又憋,最終還是沒膽子在這關頭和同學們唱反調,指出張靈悅不像她們想象中的那麽無辜無害。
罷了,她想,堂姐的宿舍裏空了一個床位,她還是申請調到堂姐的宿舍去,不要再跟張靈悅及這些蠢才住一個宿舍了,以後就不會這麽憋屈了。
隻是,想到昨晚才約好的晚自習後要在宿舍用英語會話,又有些舍不得。
去了堂姐的宿舍,就不能和大家一起說英語了,這可是別的班,別的宿舍都沒有的,獨一份的新潮洋氣呢。
六班的女同學心中如何糾結大家不知道,大家經過商議,覺得還是得提醒一下張靈悅,以免她被廚師眼紅了還不知道,說不定又會被請人販子拐賣她們姐弟了。
張靈悅收到了她們的提醒,雖然自己就曾被學校飯堂的廚師酸過不止一次,還是很感謝同學們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