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酸爽黃瓜粉
重生99之小鎮酸爽人生 作者:柚子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著提起張成林的老板邱誌剛,張靈悅問起了他家的情況,扯開了話題,最後越扯越遠,從他的家庭情況扯到他經營的公司,扯著扯著,兩人困了,睡著了。
一覺醒來,又是新的一天。
今天是二十八日,正是報名巔峰日,張靈悅卻忍痛放棄了掙小錢錢,原因無他,昨晚迴來抓緊時間做的酸料還沒有熟成呢,黃瓜蘿卜倒是熟成快,光這兩樣品種又太單調了。
索性今天要去鎮中注冊交學費,租住的屋子也要打掃整理,迴來還要收拾姐弟們的行李鋪蓋,明天就要搬去租屋,後天張成林假期到了,也要去興市了,張靈悅就幹脆休市一天。
房子已經租下了,橫豎往後日子長著呢,不急在這一天。
吃過早餐,張立孝念念不忘他的酸魚生粉,趁著張成林不注意,偷偷跟張靈悅念叨,說迴來要吃酸魚生粉。
張靈悅沒辦法跟他解釋吃魚生會感染寄生蟲,畢竟這種感染又不像蛔蟲,會排出來讓人看到,能嚇住小孩。
她對張立孝道:“我們今年不吃酸魚生粉了,大姐給你做更多好吃的。”
“更多好吃的?”張立孝疑問,“比酸魚生粉更好吃嗎?”
“嗯。”張靈悅道,“酸魚生粉隻能吃一樣對不對?大姐給你做兩樣,又能吃到酸米粉,又能吃到魚。”
又能吃到酸米粉,又能吃到好吃的魚?
那樣好像不錯。
張立孝欣然同意,期待起來。
打掃租屋的時候,都格外有勁。
注冊交費沒有什麽波折,近十點去到鎮中,很順利就交費注冊完成了,一行人又從鎮中轉到於婆家,張成林把於婆家一樓房間裏的舊家具扛上了二樓三間房間中的一間堆放,跟著迴家,拆了家中的床運出來。
於婆家也有床,但樣式很舊了,還黑漆漆的,昨天看過迴家,他們就決定換成自家的床。
張家的床,是前些年家裏打衣櫃的時候一起打的新的床,運出來的床,原是要給張立孝和張立嚴長大了分床睡的時候預備的,現在嘛,情況有變,就挪到租屋來用了。
人手多,打掃快,到了中午,屋子已打掃幹淨,床也安裝好了,一家人迴家。
為了實現對張立孝的承諾,也是怕張成林同樣想吃酸魚生粉,不好說服他。張靈悅去圩市買了酸菜,買了豆芽,宣布她要做新的,大家都沒吃過的吃食。
張靈音一聽,頓生好奇,張立嚴也看過來,多看了兩眼張靈悅手中的食材。
張立孝知道,心生得意,馬上就想說出來,張靈悅眼疾手快,一把捂住了他的嘴,隻讓大家猜。
張成林不參與,他還在想著剛才和劉嬋的通話,長途話費貴,他和劉嬋隻通話了十分鍾,打電話前,他本想將這些天的事如實詳細匯報的,話到嘴邊,又覺得時間不夠,又怕事情說不清楚反惹劉嬋擔心。
最後,他也隻是含糊地說了兒女們都注冊完交了學費了,轉學呀,租屋子呀,大女兒賣酸料呀這些,他沒有提。
劉嬋急著盤問張靈悅在家的細況,也沒有注意到他語義曖昧含糊,好幾次的欲言又止,電話就這麽結束了。
現在他正懊惱著,感覺自己好像欺騙了妻子似的,無心去猜吃什麽。
張靈音接受了挑戰。
她想了想,說道:“姐買了酸菜,家中又有兩條魚,一定是要做酸菜燜魚。”
酸菜燜魚,是將酸菜切碎,拍薑沫一起,鍋熱不需倒油,將酸菜倒入鍋中,炒幹水汽,盛起放置一旁,再洗鍋燒熱倒油,下魚煎至兩麵金黃,再下酸菜,加水加調料,小火燜至魚入酸味,汁水起膠,酸菜也吸收了魚汁,就做好了,整道菜酸香濃鬱,格外鮮美。
每次家中做這道菜,姐弟四人都要多吃一碗飯,菜碟都用飯擦得幹幹淨淨。
張立嚴點頭,他猜的也是這個。
張靈悅搖頭否定:“這道菜是舊的。”
“哪……”張靈音想了想,又猜,“姐你要用剁碎的魚肉代替炒香的五花肉,再用酸菜代替大頭菜幹做菜粿?”
用蒸熟的粉團,捏出窩窩,放入炒香的五花肉和切碎的鹹大頭菜葉幹,或大頭菜卜絲,再團成團壓扁,放入鍋中煎至兩麵微焦,是水門鎮這邊的特色小吃,菜粿。
吃著鹹香滿口,口感層次很是豐富,外殼焦香,粿層軟糯柔韌拉絲,大頭菜卜絲鹹脆,五花肉肉粒脂汁甘香。
就算大頭菜卜絲換成大頭菜幹,也別有梅菜蒸肉的風味,一般是過年才會做的美味小吃。
將內餡換成酸菜魚肉的菜粿?
張靈悅想了想那味道,又看了看買的酸菜,搖了搖頭。
創意是不錯,但用這種酸菜不行,做出來不會好吃的。
“啊?也不對嗎?”張靈音失落。
“那個我以後再做給你們吃,味道也是很不錯的,但今天要做的不是那個。”
張立嚴抿了抿嘴,垂瞼思考。
張立孝此時終於忍不住,笑出了聲,嘲笑張靈音:“二姐好笨!怎麽猜都猜不中。”
張靈音點點他:“你也就仗著是爸載的你,你等著,等上坡路車停下了我就去教訓你!”
張立孝扮鬼臉:“略略略!上坡路爸也不會停的!”
“你等著!總有你迴到家的時候!”
迴到家張立孝就被揉搓了一頓,被嗬癢癢,笑得停不下來。
張靈悅隨他們玩鬧,迴到家就泡粉絲,接著拍黃瓜,用醋醃黃瓜,焯豆芽,過冷水,摘迴紫蘇,炒香芝麻,等粉絲泡開,上鍋蒸熟,用風扇吹涼,再和醃過的黃瓜、焯好的豆芽、切碎的紫蘇沫及芝麻一起倒入盆中,加入米醋油鹽拌勻,就成了去魚生版的酸米粉。
開始,大家都疑惑,沒有魚生的酸米粉還好吃嗎?
將信將疑嚐了一口,真香!
以往做的酸魚生粉都會加豬油,美味是美味,但因為米粉冰冷,魚肉是生的,豬油微凝不化,吃起來不免有點油膩,雖有酸醋,但化不了油膩不說,還讓口感變得更加曖昧。
而今日這個去魚生版的酸米粉,張靈悅改用了不會凝結的花生油,又加入清爽的黃瓜,清新的豆芽,這樣就和被風吹到冰涼的米粉以及酸香的米醋達成了和諧統一、明快清晰的酸爽口感。
吃在嘴中,清和涼的感覺,首先就讓人在這大熱天裏,精神一爽,接著是米醋的酸,一下打開了暑熱呆滯的胃口,米粉的散發的米香,和著碳水,又撫慰了恰好張開的胃,米粉上沾著的,星星點點如沙粒的紫蘇沫,其香氣又進一步豐富口味,醒脾開胃,刺激了食欲,不時吃到炒香的芝麻,混著花生油香,米醋的酸香和清香的黃瓜汁水,又豐富了口感和口味的層次。
真是太美味酸爽了!
大家唿嚕唿嚕埋頭嗦粉,幾乎同時幹完一碗,又添一碗。
張立孝在嗦粉之中,仍不忘比較:“大姐,這個酸黃瓜豆芽粉比酸魚生粉更好吃!”
“嗯。”張靈悅問:“那我們以後就不吃酸魚生粉,隻吃酸黃瓜粉好不好?”
“好!”張立孝大聲應道,張立嚴同時點頭,但兩人立刻又反應過來,瞟了一眼張成林。
張成林已折服在美食之下,暫時沒空理會他們。
也是因為此刻的語境場合不對,一句“讀書又不見你們這麽積極”用在此處,就有點不合時宜了。
緊皮的事,先留著,押待日後。
張靈音吃得開心,期待起那還沒派上用場的酸菜來,問道:“姐,那酸菜你要用來做什麽菜?”
張靈悅此時也不再吝惜告知,說道:“做酸菜魚。”
“咦?”張靈音微睜大了眼,“你不是說不是酸菜燜魚嗎?”
“的確不是呀。”張靈悅道,“我要做的是酸菜魚,跟酸菜燜魚是不一樣的,晚上你就知道了。”
張靈音想了想,彎了眼道:“我相信姐!就像酸米粉裏沒有魚生更美味,姐做的酸菜魚一定比酸菜燜魚更好吃!”
張靈悅揉了揉她的發,說道:“兩者各有千秋,同樣好吃。”
鮮香麻辣滑嫩的酸菜魚,和酸香濃鬱鮮美的酸菜燜魚,口味上實在難分高下。
但要說到口味習慣,地域氣候和體質問題的話,其實是酸菜燜魚更適合他們一家。
而且,由於酸菜醃製的方法不同,這邊的酸菜其實不適合做酸菜魚,一加水煮湯,酸菜就會淡而無味,隻剩一股漚酸菜水的餿味,不會有酸香的味道,煮出來的魚肉,自然也難吃,腥且不新鮮,需要加很多辣椒才能蓋過去,如此就失了正宗酸菜魚的那股鮮香麻辣,吃著有如瞬間爆炸的痛快淋漓之感了。
不過嘛,不管是正宗或不正宗的酸菜魚,今天張靈悅都不打算做。
她要做的是兩者的縫合版,用魚頭魚骨魚尾燜酸菜,再片下魚肉醃好焯熟,鋪在魚架燜酸菜上,滑嫩爽口的魚肉沾著酸香濃鬱,醇厚起膠的魚汁,想必跟打清水火鍋蘸上醬一樣美味一一說不定更美味。
一覺醒來,又是新的一天。
今天是二十八日,正是報名巔峰日,張靈悅卻忍痛放棄了掙小錢錢,原因無他,昨晚迴來抓緊時間做的酸料還沒有熟成呢,黃瓜蘿卜倒是熟成快,光這兩樣品種又太單調了。
索性今天要去鎮中注冊交學費,租住的屋子也要打掃整理,迴來還要收拾姐弟們的行李鋪蓋,明天就要搬去租屋,後天張成林假期到了,也要去興市了,張靈悅就幹脆休市一天。
房子已經租下了,橫豎往後日子長著呢,不急在這一天。
吃過早餐,張立孝念念不忘他的酸魚生粉,趁著張成林不注意,偷偷跟張靈悅念叨,說迴來要吃酸魚生粉。
張靈悅沒辦法跟他解釋吃魚生會感染寄生蟲,畢竟這種感染又不像蛔蟲,會排出來讓人看到,能嚇住小孩。
她對張立孝道:“我們今年不吃酸魚生粉了,大姐給你做更多好吃的。”
“更多好吃的?”張立孝疑問,“比酸魚生粉更好吃嗎?”
“嗯。”張靈悅道,“酸魚生粉隻能吃一樣對不對?大姐給你做兩樣,又能吃到酸米粉,又能吃到魚。”
又能吃到酸米粉,又能吃到好吃的魚?
那樣好像不錯。
張立孝欣然同意,期待起來。
打掃租屋的時候,都格外有勁。
注冊交費沒有什麽波折,近十點去到鎮中,很順利就交費注冊完成了,一行人又從鎮中轉到於婆家,張成林把於婆家一樓房間裏的舊家具扛上了二樓三間房間中的一間堆放,跟著迴家,拆了家中的床運出來。
於婆家也有床,但樣式很舊了,還黑漆漆的,昨天看過迴家,他們就決定換成自家的床。
張家的床,是前些年家裏打衣櫃的時候一起打的新的床,運出來的床,原是要給張立孝和張立嚴長大了分床睡的時候預備的,現在嘛,情況有變,就挪到租屋來用了。
人手多,打掃快,到了中午,屋子已打掃幹淨,床也安裝好了,一家人迴家。
為了實現對張立孝的承諾,也是怕張成林同樣想吃酸魚生粉,不好說服他。張靈悅去圩市買了酸菜,買了豆芽,宣布她要做新的,大家都沒吃過的吃食。
張靈音一聽,頓生好奇,張立嚴也看過來,多看了兩眼張靈悅手中的食材。
張立孝知道,心生得意,馬上就想說出來,張靈悅眼疾手快,一把捂住了他的嘴,隻讓大家猜。
張成林不參與,他還在想著剛才和劉嬋的通話,長途話費貴,他和劉嬋隻通話了十分鍾,打電話前,他本想將這些天的事如實詳細匯報的,話到嘴邊,又覺得時間不夠,又怕事情說不清楚反惹劉嬋擔心。
最後,他也隻是含糊地說了兒女們都注冊完交了學費了,轉學呀,租屋子呀,大女兒賣酸料呀這些,他沒有提。
劉嬋急著盤問張靈悅在家的細況,也沒有注意到他語義曖昧含糊,好幾次的欲言又止,電話就這麽結束了。
現在他正懊惱著,感覺自己好像欺騙了妻子似的,無心去猜吃什麽。
張靈音接受了挑戰。
她想了想,說道:“姐買了酸菜,家中又有兩條魚,一定是要做酸菜燜魚。”
酸菜燜魚,是將酸菜切碎,拍薑沫一起,鍋熱不需倒油,將酸菜倒入鍋中,炒幹水汽,盛起放置一旁,再洗鍋燒熱倒油,下魚煎至兩麵金黃,再下酸菜,加水加調料,小火燜至魚入酸味,汁水起膠,酸菜也吸收了魚汁,就做好了,整道菜酸香濃鬱,格外鮮美。
每次家中做這道菜,姐弟四人都要多吃一碗飯,菜碟都用飯擦得幹幹淨淨。
張立嚴點頭,他猜的也是這個。
張靈悅搖頭否定:“這道菜是舊的。”
“哪……”張靈音想了想,又猜,“姐你要用剁碎的魚肉代替炒香的五花肉,再用酸菜代替大頭菜幹做菜粿?”
用蒸熟的粉團,捏出窩窩,放入炒香的五花肉和切碎的鹹大頭菜葉幹,或大頭菜卜絲,再團成團壓扁,放入鍋中煎至兩麵微焦,是水門鎮這邊的特色小吃,菜粿。
吃著鹹香滿口,口感層次很是豐富,外殼焦香,粿層軟糯柔韌拉絲,大頭菜卜絲鹹脆,五花肉肉粒脂汁甘香。
就算大頭菜卜絲換成大頭菜幹,也別有梅菜蒸肉的風味,一般是過年才會做的美味小吃。
將內餡換成酸菜魚肉的菜粿?
張靈悅想了想那味道,又看了看買的酸菜,搖了搖頭。
創意是不錯,但用這種酸菜不行,做出來不會好吃的。
“啊?也不對嗎?”張靈音失落。
“那個我以後再做給你們吃,味道也是很不錯的,但今天要做的不是那個。”
張立嚴抿了抿嘴,垂瞼思考。
張立孝此時終於忍不住,笑出了聲,嘲笑張靈音:“二姐好笨!怎麽猜都猜不中。”
張靈音點點他:“你也就仗著是爸載的你,你等著,等上坡路車停下了我就去教訓你!”
張立孝扮鬼臉:“略略略!上坡路爸也不會停的!”
“你等著!總有你迴到家的時候!”
迴到家張立孝就被揉搓了一頓,被嗬癢癢,笑得停不下來。
張靈悅隨他們玩鬧,迴到家就泡粉絲,接著拍黃瓜,用醋醃黃瓜,焯豆芽,過冷水,摘迴紫蘇,炒香芝麻,等粉絲泡開,上鍋蒸熟,用風扇吹涼,再和醃過的黃瓜、焯好的豆芽、切碎的紫蘇沫及芝麻一起倒入盆中,加入米醋油鹽拌勻,就成了去魚生版的酸米粉。
開始,大家都疑惑,沒有魚生的酸米粉還好吃嗎?
將信將疑嚐了一口,真香!
以往做的酸魚生粉都會加豬油,美味是美味,但因為米粉冰冷,魚肉是生的,豬油微凝不化,吃起來不免有點油膩,雖有酸醋,但化不了油膩不說,還讓口感變得更加曖昧。
而今日這個去魚生版的酸米粉,張靈悅改用了不會凝結的花生油,又加入清爽的黃瓜,清新的豆芽,這樣就和被風吹到冰涼的米粉以及酸香的米醋達成了和諧統一、明快清晰的酸爽口感。
吃在嘴中,清和涼的感覺,首先就讓人在這大熱天裏,精神一爽,接著是米醋的酸,一下打開了暑熱呆滯的胃口,米粉的散發的米香,和著碳水,又撫慰了恰好張開的胃,米粉上沾著的,星星點點如沙粒的紫蘇沫,其香氣又進一步豐富口味,醒脾開胃,刺激了食欲,不時吃到炒香的芝麻,混著花生油香,米醋的酸香和清香的黃瓜汁水,又豐富了口感和口味的層次。
真是太美味酸爽了!
大家唿嚕唿嚕埋頭嗦粉,幾乎同時幹完一碗,又添一碗。
張立孝在嗦粉之中,仍不忘比較:“大姐,這個酸黃瓜豆芽粉比酸魚生粉更好吃!”
“嗯。”張靈悅問:“那我們以後就不吃酸魚生粉,隻吃酸黃瓜粉好不好?”
“好!”張立孝大聲應道,張立嚴同時點頭,但兩人立刻又反應過來,瞟了一眼張成林。
張成林已折服在美食之下,暫時沒空理會他們。
也是因為此刻的語境場合不對,一句“讀書又不見你們這麽積極”用在此處,就有點不合時宜了。
緊皮的事,先留著,押待日後。
張靈音吃得開心,期待起那還沒派上用場的酸菜來,問道:“姐,那酸菜你要用來做什麽菜?”
張靈悅此時也不再吝惜告知,說道:“做酸菜魚。”
“咦?”張靈音微睜大了眼,“你不是說不是酸菜燜魚嗎?”
“的確不是呀。”張靈悅道,“我要做的是酸菜魚,跟酸菜燜魚是不一樣的,晚上你就知道了。”
張靈音想了想,彎了眼道:“我相信姐!就像酸米粉裏沒有魚生更美味,姐做的酸菜魚一定比酸菜燜魚更好吃!”
張靈悅揉了揉她的發,說道:“兩者各有千秋,同樣好吃。”
鮮香麻辣滑嫩的酸菜魚,和酸香濃鬱鮮美的酸菜燜魚,口味上實在難分高下。
但要說到口味習慣,地域氣候和體質問題的話,其實是酸菜燜魚更適合他們一家。
而且,由於酸菜醃製的方法不同,這邊的酸菜其實不適合做酸菜魚,一加水煮湯,酸菜就會淡而無味,隻剩一股漚酸菜水的餿味,不會有酸香的味道,煮出來的魚肉,自然也難吃,腥且不新鮮,需要加很多辣椒才能蓋過去,如此就失了正宗酸菜魚的那股鮮香麻辣,吃著有如瞬間爆炸的痛快淋漓之感了。
不過嘛,不管是正宗或不正宗的酸菜魚,今天張靈悅都不打算做。
她要做的是兩者的縫合版,用魚頭魚骨魚尾燜酸菜,再片下魚肉醃好焯熟,鋪在魚架燜酸菜上,滑嫩爽口的魚肉沾著酸香濃鬱,醇厚起膠的魚汁,想必跟打清水火鍋蘸上醬一樣美味一一說不定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