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伴隨
重生成了大將軍的心頭好 作者:歲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說得對!”
人群中,有人舉起手道:“反正咱們現在地也被搶了,飯都吃不起了,還想那麽多做什麽!既然他們官府不做人,咱們不如就反了他!”
逐漸有人附和。
“可是……”
有人小聲道:“咱們什麽都沒有,怎麽反了啊?”
包括小麻子在內的漢子們都沉默了。
他們也隻是農民,平日裏頭做的都是些麵朝黃土的活計,鬥大的字都不認識幾個,叫他們驟然去和官府作對,他們根本無從下手。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有人從外頭走了進來。
“這件事我來助你們。”
眾人抬頭一瞧,卻見是一青衫青年。這青年幹幹淨淨,頭發攏得一絲不苟,在一群糙漢子之中顯得格格不入。有人認出了竇馳,驚聲道:“是竇先生!”
“啊,是竇先生!”
竇馳對他們點點頭,而後道:“我知諸位受了許多苦難,這些日子,為難大家了。但是在下還是想說,請諸位千萬不能放棄,若是想讓官府迴頭,我們絕對不能被他們打倒。”
小麻子也曾經受過竇馳不少幫助,見竇馳此刻站了出來,便笨拙地行了一禮道:“請竇先生幫幫咱們吧!”
接二連三地,漢子們都低下了頭。竇馳看著這麽多人對自己俯下身軀,心中的苦澀若一點濃墨化開,逐漸滿溢。
是什麽把他們逼到這個地步?
他們也不過是些本分過日子的人罷了,一輩子老老實實,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可是現在——
他們都遭遇了什麽?
竇馳忍住內心的憤恨,伸手將幾個漢子扶了起來。他道:“我知諸位此刻定然走投無路,但諸位不必氣餒,雖然吳州官府並不作為,但總有人會作為。隻要我們把事情鬧出去,鬧到了京城去,自然有人為我們主持公道。”
“可是,”小麻子急切道,“竇先生,咱們連這吳州都出不去,怎麽讓京城知道啊?”
“我來做。”
竇馳深深吸了口氣,道:“這幾日,大夥兒隻需繼續逼迫官府,至於消息,我會想法子擴散出去,還請大家不要氣餒,定然要堅持下去。”
眾人沒說話。
堅持下去?
他們誰也不知道,誰會突然餓死,或者被官府派來的官兵打死,他們又該如何堅持?
小麻子握拳道:“好,竇先生,咱們就聽你的!”
“不就是去鬧嗎?我就不信,就這麽鬧下去他們還裝死!”
幾息後,有人道:“行!就這麽辦了!”
“死馬當了活馬醫!咱們相信竇先生!”
“對,相信竇先生!”
瞧著這些樸實的麵龐,竇馳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複雜的笑容。
然而,作為官府官吏的他,怎麽都沒想到,吳州官府會不惜逼迫他們到死。
\\u003d\\u003d
京城。
風和日麗。
程方嗣漫無目的地走在街上,身邊還跟著展書和聞直兩個傻小子。這二人自從上次從雪域撿迴了一條命之後,交情便深切了起來,閑暇下來的時候,聞直還經常來找展書鬥蛐蛐。
奇怪的是,一向對自己兒子嚴加管教的展於宗,卻默許了聞直的行為。他不再逼迫展書沒日沒夜地練武練箭,有時展書在外和好友喝酒玩樂,他也少有插手。
或許,正是險些經曆了失子之痛,展於宗才明白,兒子能好好地陪伴在身側,才是最重要的。
三個人之中,最為沒心沒肺的還屬聞直。他似乎不懂什麽生死疼痛,而從雪域歸來之後,程業真的部下真的兌現了他生前的承諾,給聞直找了個又漂亮又賢惠的妻子。
所以聞直很是開心。
他左看看右瞧瞧,多看的都是些脂粉簪環,估計是為家中的媳婦置辦的。而同行的另外二人,就顯得沉默得多。
程方嗣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看什麽都沉沉的。
“程大哥。”
展書說話也不像從前那般唯唯諾諾。他見程方嗣格外安靜,道:“怎麽了?你一直都沒說話。”
程方嗣搖搖頭。
天知道,他有多麽想衝到鴻臚寺去,將那些北宣狗賊碎屍萬段。
他日思夜想,做夢都是他爹那渾身沾著鮮血的身影。
國仇家恨,如何輕笑置之?
見程方嗣不說話,展書也猜出了個大概。他話鋒一轉道:“我送與大哥的弓箭大哥可用了,覺得如何?”
程方嗣迴了兩個字:“尚可。”
展書道:“那就好。”
二人又是沒什麽話。
“哎!哎呀!”
聞直指著前頭道:“酒!”
程方嗣隨著一瞧,卻見前方有個攤子,攤子上頭擺著一排酒壇子,香氣四溢。
聞直顛顛兒地跑了過去。
他轉頭卻見程方嗣和展書還站在原地,便招手道:“來啊,你們快來啊!”
程方嗣和展書都沒動。
他們都知道對方想到了什麽。
從前,他們這些“狐朋狗友”,便最喜歡湊在一塊喝酒。有的時候他們不愛酒樓中的好東西,偏喜愛去尋些攤子上的酒,雖然不夠好,卻夠滋味。
如今酒還在,人卻未還。
展書心中不是個滋味。他勉強勾起了個笑,對程方嗣道:“大哥,咱們去嚐嚐?”
程方嗣轉身就走。
“……程大哥!”
展書讓身邊的書童跟著聞直,自己則是向程方嗣離開的方向追去。而程方嗣也沒去別的地方,隻是迴到了自己的家中。
“程大哥!”
展書追上他,道:“突然怎麽了?”
程方嗣沉悶道:“沒什麽,胸悶。”
展書道:“啊?用不用看大夫——嗯?這馬車好眼熟啊。”
程方嗣這才留意,自家門口停了輛華貴的馬車。見這馬車,程方嗣的眼神這才柔和了一些。
展書這邊還想著,是哪個客人來了,就被程方嗣拉著進了門。到了正廳,展書這才恍然,原來這尊貴的客人正是安北侯和長公主。
寬敞的正廳僅僅留了幾個丫鬟下人伺候著,門敞開著,陽光落在地磚上,難得溫暖。
人群中,有人舉起手道:“反正咱們現在地也被搶了,飯都吃不起了,還想那麽多做什麽!既然他們官府不做人,咱們不如就反了他!”
逐漸有人附和。
“可是……”
有人小聲道:“咱們什麽都沒有,怎麽反了啊?”
包括小麻子在內的漢子們都沉默了。
他們也隻是農民,平日裏頭做的都是些麵朝黃土的活計,鬥大的字都不認識幾個,叫他們驟然去和官府作對,他們根本無從下手。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有人從外頭走了進來。
“這件事我來助你們。”
眾人抬頭一瞧,卻見是一青衫青年。這青年幹幹淨淨,頭發攏得一絲不苟,在一群糙漢子之中顯得格格不入。有人認出了竇馳,驚聲道:“是竇先生!”
“啊,是竇先生!”
竇馳對他們點點頭,而後道:“我知諸位受了許多苦難,這些日子,為難大家了。但是在下還是想說,請諸位千萬不能放棄,若是想讓官府迴頭,我們絕對不能被他們打倒。”
小麻子也曾經受過竇馳不少幫助,見竇馳此刻站了出來,便笨拙地行了一禮道:“請竇先生幫幫咱們吧!”
接二連三地,漢子們都低下了頭。竇馳看著這麽多人對自己俯下身軀,心中的苦澀若一點濃墨化開,逐漸滿溢。
是什麽把他們逼到這個地步?
他們也不過是些本分過日子的人罷了,一輩子老老實實,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可是現在——
他們都遭遇了什麽?
竇馳忍住內心的憤恨,伸手將幾個漢子扶了起來。他道:“我知諸位此刻定然走投無路,但諸位不必氣餒,雖然吳州官府並不作為,但總有人會作為。隻要我們把事情鬧出去,鬧到了京城去,自然有人為我們主持公道。”
“可是,”小麻子急切道,“竇先生,咱們連這吳州都出不去,怎麽讓京城知道啊?”
“我來做。”
竇馳深深吸了口氣,道:“這幾日,大夥兒隻需繼續逼迫官府,至於消息,我會想法子擴散出去,還請大家不要氣餒,定然要堅持下去。”
眾人沒說話。
堅持下去?
他們誰也不知道,誰會突然餓死,或者被官府派來的官兵打死,他們又該如何堅持?
小麻子握拳道:“好,竇先生,咱們就聽你的!”
“不就是去鬧嗎?我就不信,就這麽鬧下去他們還裝死!”
幾息後,有人道:“行!就這麽辦了!”
“死馬當了活馬醫!咱們相信竇先生!”
“對,相信竇先生!”
瞧著這些樸實的麵龐,竇馳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複雜的笑容。
然而,作為官府官吏的他,怎麽都沒想到,吳州官府會不惜逼迫他們到死。
\\u003d\\u003d
京城。
風和日麗。
程方嗣漫無目的地走在街上,身邊還跟著展書和聞直兩個傻小子。這二人自從上次從雪域撿迴了一條命之後,交情便深切了起來,閑暇下來的時候,聞直還經常來找展書鬥蛐蛐。
奇怪的是,一向對自己兒子嚴加管教的展於宗,卻默許了聞直的行為。他不再逼迫展書沒日沒夜地練武練箭,有時展書在外和好友喝酒玩樂,他也少有插手。
或許,正是險些經曆了失子之痛,展於宗才明白,兒子能好好地陪伴在身側,才是最重要的。
三個人之中,最為沒心沒肺的還屬聞直。他似乎不懂什麽生死疼痛,而從雪域歸來之後,程業真的部下真的兌現了他生前的承諾,給聞直找了個又漂亮又賢惠的妻子。
所以聞直很是開心。
他左看看右瞧瞧,多看的都是些脂粉簪環,估計是為家中的媳婦置辦的。而同行的另外二人,就顯得沉默得多。
程方嗣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看什麽都沉沉的。
“程大哥。”
展書說話也不像從前那般唯唯諾諾。他見程方嗣格外安靜,道:“怎麽了?你一直都沒說話。”
程方嗣搖搖頭。
天知道,他有多麽想衝到鴻臚寺去,將那些北宣狗賊碎屍萬段。
他日思夜想,做夢都是他爹那渾身沾著鮮血的身影。
國仇家恨,如何輕笑置之?
見程方嗣不說話,展書也猜出了個大概。他話鋒一轉道:“我送與大哥的弓箭大哥可用了,覺得如何?”
程方嗣迴了兩個字:“尚可。”
展書道:“那就好。”
二人又是沒什麽話。
“哎!哎呀!”
聞直指著前頭道:“酒!”
程方嗣隨著一瞧,卻見前方有個攤子,攤子上頭擺著一排酒壇子,香氣四溢。
聞直顛顛兒地跑了過去。
他轉頭卻見程方嗣和展書還站在原地,便招手道:“來啊,你們快來啊!”
程方嗣和展書都沒動。
他們都知道對方想到了什麽。
從前,他們這些“狐朋狗友”,便最喜歡湊在一塊喝酒。有的時候他們不愛酒樓中的好東西,偏喜愛去尋些攤子上的酒,雖然不夠好,卻夠滋味。
如今酒還在,人卻未還。
展書心中不是個滋味。他勉強勾起了個笑,對程方嗣道:“大哥,咱們去嚐嚐?”
程方嗣轉身就走。
“……程大哥!”
展書讓身邊的書童跟著聞直,自己則是向程方嗣離開的方向追去。而程方嗣也沒去別的地方,隻是迴到了自己的家中。
“程大哥!”
展書追上他,道:“突然怎麽了?”
程方嗣沉悶道:“沒什麽,胸悶。”
展書道:“啊?用不用看大夫——嗯?這馬車好眼熟啊。”
程方嗣這才留意,自家門口停了輛華貴的馬車。見這馬車,程方嗣的眼神這才柔和了一些。
展書這邊還想著,是哪個客人來了,就被程方嗣拉著進了門。到了正廳,展書這才恍然,原來這尊貴的客人正是安北侯和長公主。
寬敞的正廳僅僅留了幾個丫鬟下人伺候著,門敞開著,陽光落在地磚上,難得溫暖。